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 |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老謝語文堂 發佈 2024-05-04T05:39:40.101112+00:00

一言九鼎,「禮」退秦師,智慧外交。語言建構與運用:誦讀文本,抓重要詞句理解文意,了解鄭國當時處境。B站視頻《東周列國:燭之武退秦師》,微課視頻《<燭之武退秦師>的辭令之妙》

一言九鼎,「禮」退秦師,智慧外交

《燭之武退秦師》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誦讀文本,抓重要詞句理解文意,了解鄭國當時處境。

思維發展與提升:抓細節描寫解讀燭之武的論辯藝術。

審美鑑賞與創造:分析燭之武人物形象,成功退師的原因以及「春秋筆法」在文本中的運用。

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品質;結合春秋時期的時代背景,根據課外補充材料,探究隱含在歷史事件中的思想與觀念。

【學習重點

學生結合時代背景,知人論世,深度理解人物的論辯藝術和精神魅力,探究春秋筆法在文本中的運用。

【學習難點

結合春秋時期的時代背景,根據課外補充材料,探究晉文公在處理秦晉關係時隱含在歷史事件中的思想與觀念及春秋時期「禮」文化實質。

【學習資源

B站視頻《東周列國:燭之武退秦師》,微課視頻《<燭之武退秦師>的辭令之妙》

【學習過程

初見乍驚歡--觀看視頻,導入新課


縱橫捭闔的春秋時代早已成為過去,孔子編纂的《春秋》卻流傳千年,「一字褒貶,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也確定了中國史傳文學的傳統數千年。今天我們走進春秋時期左丘明筆下那次成功的外交活動--《燭之武退秦師》,認識那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傳奇人物,探究蘊藏於中春秋筆法,探尋中華優秀傳統之「禮」文化,感悟經典的永恆魅力。

久處亦怦然--逐層推進,研讀文本


任務一:初讀文本,概述故事情節提示: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晉軍撤退

任務二:二讀文本,分析人物形象1.簡要概括各次要人物的形象特點,明確燭之武與他們之間的聯繫。

2.還原歷史情境,查找矛盾根源,多角度思考:燭之武憑一己之力怎麼勸退秦軍的?

提示:奉承示弱,鄭知亡,高捧君;順勢陳弊,若鄭亡,削弱君;以利相誘,若鄭存,益於君;以史挑撥,揭矛盾,離間君;順勢推測,若鄭亡,威脅君;陳述利害,君圖之,情感君!

3.燭之武憑一己之力為什麼能說服秦君退師?

提示:⑴高超的外交智慧。私見秦伯,以秦之立場,分析秦圍鄭之不足處。①從地理位置角度析之以勢:「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秦在西,晉居中,鄭在東,秦要越過強大的晉國,把鄭國的土地作為自己的邊邑,自然有「鞭長莫及」之困。②從力量對比角度曉之以理:此時亡鄭,鄭國的土地將被秦晉瓜分,秦晉利益均沾,然「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秦為晉做嫁衣。③從未來發展角度誘之以利:「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睏乏,君亦無所害。」讓秦伯放眼長遠利益:置兵於鄭國,既可牽制晉國,又讓鄭國成為秦國向東擴張的陣地,「君亦無所害」。④從歷史事實角度動之以情:一方面,援引歷史,幫秦伯分析晉的本質:反覆無常、貪得無厭。揭示秦晉關係的本質——表面上的同盟者,實際上的利害衝突者!對秦伯來說,前有晉惠公(晉侯之弟)的「朝濟而夕設版」之舉,後有晉懷公(晉侯之侄)的過河拆橋。另一方面,預測未來「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滅鄭的可能結果:晉之野心,秦之損失。⑵維護國家利益為本。表面上,燭之武是替秦考慮,但唯有滿足秦的逐利之心,給秦伯更大的利益誘惑,讓渡部分國家利益,換得國家暫時的平靜,是眼下的無奈選擇,也是自己能為鄭國爭取到的最大利益。世界上沒有永遠正確的選擇,只有此一時彼一時的利益權衡。

願可共白首--探究文學價值



《左傳》既承襲了《春秋》的體例和寫法,又豐富了春秋筆法(特點:一字寓褒貶,微言有大義,即記事簡約,作者的態度蘊含在事實敘述中,讓事實說話)的內涵,成為一部既有極高的學習價值,又極富文學水準的史傳經典。

任務一:請找出你認為「微言有大義」的文辭並作簡要分析。

舉例:「圍」:包圍,大軍壓境,鄭國東、西、北三方受敵,形勢之危;「過」:過失,鄭伯為承認有過,形勢之「急」;「夜」:連夜,使者出使,時間緊迫,形勢之「急」;「縋」:用繩懸人下墜,未開城門,事出緊急,形勢之「危」;「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君」、「執事」兩個敬辭,寫出燭之武的尊敬,委婉,謹慎,不卑不亢;「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矣」、「也已」語氣詞的使用,既有不滿,又有不忍;......

任務二:請找出你認為「一字寓褒貶」的文辭,並作簡要分析。

舉例:「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這場戰爭,起源於鄭文公的「無禮」,暗含作者對儒家「禮」的重視;「許之。」燭之武在國家危難關頭,為家國利益挺身而出,暗含作者的肯定和讚揚;「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餘生常相伴--探尋文化密碼


「禮」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促進個人成長和民族進步有著重要的意義。讀上述材料,結合課文,對文中主要人物的勸諫內容、方式進行分析,探討禮貌原則中的會話策略,探尋「禮」文化密碼。


補充資料


春秋時期的「禮」夏商周三代之時,以宗教儀式為主要內容的「禮」成為了統治者維護其統治的基本原則和政治制度。春秋時期,禮的具體作用和價值演變為協調規範社會成員的角色與相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君臣、父子、兄弟、夫婦社會角色以及政事、民辦、教化、賞罰等社會各方面,無一不在禮中。婚喪嫁娶、迎賓送別、祭祀盟會、節日慶典、都離不開禮樂,甚至於沒一場戰爭,都會涉及「禮」。例如兩軍交戰前,要「致師」,一是挑戰;二是交代彼此交戰的原因,即出師有名,不能打不明不白的仗。交戰時雙方要等對方把戰車擺好,士兵排開,再擂戰鼓而戰。對方陣勢沒擺好,是不能進攻的,從上去就打,是失禮的。這就是所謂的「不鼓不成列」。著名的《曹劌論戰》中曹劌就是利用了別人的守禮,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再有如「不殺兒童」「不擒老人」「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追擊敵人不能超過一百步的距離;追殺駕車逃跑的敵人,不能超過九十里。這叫做「禮儀之兵」。

提示:

1.古代戰爭禮儀。古代特別重視「師出有名」,討伐方發動戰爭之前,需要有個正當「理由」,再付諸武力。所以,縱使兵臨城下,被討伐方有時也可以通過外交去化解矛盾。用晉文公的「不知」「不武」「不仁」來冒犯他國不是「禮」應有的行為。

2.古代稱謂禮儀。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文中晉侯、秦伯、鄭伯,作者則分別對晉文公和鄭文公冠以「公」的稱謂,卻對秦穆公始終稱「伯」,這便流露出作者的價值判斷——讚許鄭文公面對燭之武發牢騷時的真誠道歉和勇於承擔責任,以及晉文公面對秦穆公背盟撤軍時的極大克制、寬容和不忘他人恩德的「禮義」。

3.關於人物「禮」的分析。(1)燭之武的「禮」。1)愛國之「禮」。在危急時刻,年邁的燭之武臨危受命、挺身而出,展現的是具有家國情懷、豪邁的英雄本色,這十分契合當時的「禮」和「義」。2)語言之「禮」。燭之武在說服秦穆公的言辭中,也是十分講求「禮義」的。(2)晉文公的「禮」。1)這次晉國攻打鄭國是師出有名的,一是因為鄭國從屬二主,既依附於晉國,又依附於楚國。公元前630年,晉國和楚國大戰於城濮,鄭國協助楚國一起攻打晉國,結果楚國大敗、晉國取勝。二是因為晉文公年輕時流亡鄭國期間,受到了冷遇。在古代,不忠為患,可鄭國卻從屬二主。鄭文公只考慮了自己的「利」,沒有做到「禮」。因此,鄭國受到晉的攻打威脅屬於情理之中,而作為攻打方的晉文公是為了追求「禮」而戰。2)在《燭之武退秦師》中,最後秦穆公為了自身的「利」,聽了燭之武的勸說,單方解除了與晉文公的軍事聯盟,放棄了攻打鄭國。秦穆公主要是考慮到本國的利益需求,選擇了背「禮」棄義,完全不顧與晉國的結盟之約。

【作業布置】

任選一題,寫出自己的見解。1.如何理解晉文公所說的「不任」「不知」「不武」?

2.文中,諸侯爭霸,戰爭頻仍,但秦晉圍鄭及退兵時晉侯不擊秦師強調的都是「禮」和「仁」,是否矛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