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人在嚴重缺水的地區,我們洗手都嫌髒的水卻是他們生命之源!

千秋史紀 發佈 2024-05-04T06:07:31.106057+00:00

你見過能掀翻屋頂的龍捲風嗎?居住在肯亞沙漠地帶的馬賽人,經常會受到沙塵暴的侵擾。馬賽部落的男性外出放羊時,女性就負責料理家務和照顧孩子。這天,部落里的女同胞們結伴去割草。婦女結伴割草這種草可以用來餵牲口,也可以修繕房屋,女人們割下一大捆草背在肩上回村。

你見過能掀翻屋頂的龍捲風嗎?

居住在肯亞沙漠地帶的馬賽人,經常會受到沙塵暴的侵擾。

馬賽部落的男性外出放羊時,女性就負責料理家務和照顧孩子。

這天,部落里的女同胞們結伴去割草。

這種草可以用來餵牲口,也可以修繕房屋,女人們割下一大捆草背在肩上回村。

接連的沙塵天氣刮壞了村里不少人家的屋頂,女人們只得找些草來填補屋頂。

馬賽部落的房子都是用草和泥土混合搭建而成的簡易棚。

每逢沙塵暴過境,人都會被吹得不由自主向前走幾步,更不用說沒什麼重量的草屋了。

每次沙塵暴過境屋頂都被肆虐的一片狼狽,女人們別無他選,只能再次割草填補屋頂。

女人們直接將現割的草鋪在屋頂,還沒曬乾的草有些綠油油的。

馬賽人居住的肯亞屬於熱帶季風區,常年高溫乾旱。

僅需一天時間,這些用來修屋頂的草就會被曬乾。

女人們修好房屋,還沒來得及欣賞一下工作成果,沙塵就又颳了過來。

大風卷著沙土肆虐村子,將人吹得東倒西歪,房屋上新鋪的草也被刮的到處亂飛。

沙塵暴雖然沒有龍捲威力那麼大,但對馬賽人的村莊破壞了也是極強的。

每次一刮沙塵暴,女人們的工作量就要翻倍。

女人們已經習慣了應對沙塵天氣,沙塵暴結束之後,婦女們又用草填補上屋頂的漏洞。

這一次她們機智地將木棍壓在草上增加重量,可木棍能夠抵擋住沙塵暴的肆虐嗎?

沙塵暴讓肯亞的居民度日如年,乾旱更是讓當地人的生活難度飆到地獄級別。

肯亞旱季有多難熬,看看這些跟著牲畜一同喝水的馬賽人就知道。

每當旱季來臨動物和人都很缺水。

馬賽人居住在沙漠地帶,沒有耕種條件,只能靠放牧為生。

對馬賽人來說,牲畜就是他們最寶貴的財產。

每天,馬賽人都要帶上牲畜群徒步走上四個小時,到政府修建的水利設施處讓牲畜們飲水。

每天有大約1000多頭牲畜到水利設施處飲水。

水利設施空間有限,前來飲水的牲畜都會在牧民的帶領下排隊等待。

前面的牲畜喝飽水後,後面的再續上。

等待是漫長的也是值得的,井然有序排隊的動物們獲得飲水機會時,都會痛痛快快多喝幾口。

有的小動物甚至跳進水裡喝水,別提有多痛快了。

看到動物們飲水,牧民也有些口渴。

他們沒什麼講究,跟自家動物共享一片水源,從水利設施中直接取水喝。

這個村莊的牧民還算幸運,離水利設施比較近,取水還算方便。

而其他距離水利設施較遠的村落就沒那麼好命了。

飲水困難,村莊的孩子們,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就起床擠奶。

而男人們則聚集在一起商量該帶牲畜們去哪裡喝水。

雖然他們喝生水,但細節上卻十分講究。

每天早上都會用小木棍刷牙,一邊刷牙一邊商量對策。

開完晨會後,大夥就要準備出發了。

在旱季,水源是稀缺資源,每天牧民們都要花費很長時間找水源讓動物們喝飽。

眼前這位婦女正在給小嬰兒喝池塘里的水。

池塘里的水才被動物們踐踏過,看上去渾濁不堪。

但對馬賽人來說,這就是最重要的生命之源。

馬賽人居住在肯亞最炎熱的地帶,每年十月份旱季尖峰時段,是馬賽人最難熬的階段。

女人們要帶著驢子走數公里取水。

有的婦女家孩子年紀還小,取水時,婦女還得背上年幼的孩子一同取水。

而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會承擔一部分家務,帶上水瓶放牧。

步行約三小時,婦女們終於到達離村落最近的水源。

這個小池塘是動物和人共用的,動物們會一邊喝邊洗澡,把池塘里的水糟蹋的渾濁不堪。

步行三個小時才來到池邊的馬賽人根本顧不上管水源是否清澈,能夠取到這些水已經很不容易了。

婦女們將水灌到大桶中。

灌滿水後,口乾舌燥的女人們順手接些髒水喝,還會給嬰兒也喝上幾口水。

這片池塘是旱季時附近唯一的水源,政府修建的水利遠在20公里外。

要步行6個小時才能到達,是這片池塘行程的兩倍。

婦女們接了滿滿幾桶水馱在驢背上回村。

放羊的孩子結束放牧工作,正窩在家裡焦急等待母親的回歸。

他放羊時帶的水不太夠有些口渴,母親一回來他就痛飲起來。

在馬賽不存在煮水這一操作,大家都是直接豪飲生水的。

生水喝的久了馬賽人的腸胃也適應了,因此並不會鬧肚子,當然他們也沒得選擇。

天氣越來越炎熱,沙塵暴也越刮越頻繁。

村子持續遭到破壞讓村民們頭疼,要是有更好更結實的材料,他們也不必每天都奮戰在修房子的路上。

眾人拾柴火焰高,村民們團結起來,將被風吹得歪斜的房子扶正。

部落是馬賽人共同的家。

雖然日子很苦,但每個部落居民都熱愛生活會為簡單的小事而感到快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