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款原創科普遊戲發布,上海科技館用遊戲為科普做加法

青年報 發佈 2024-05-04T11:17:34.500724+00:00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從桌遊到微信小遊戲,從3D畫面到AR實景,給大熊貓找棲息地,體驗朱䴉飛行的「第一視角」,都可以從遊戲中感受到。2月25日,在上海科技館舉辦的新時代科普遊戲發展趨勢研討會上,五款原創科普遊戲一口氣發布,上海科技館科普遊戲平台也同時揭牌。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從桌遊到微信小遊戲,從3D畫面到AR實景,給大熊貓找棲息地,體驗朱䴉飛行的「第一視角」,都可以從遊戲中感受到。2月25日,在上海科技館舉辦的新時代科普遊戲發展趨勢研討會上,五款原創科普遊戲一口氣發布,上海科技館科普遊戲平台也同時揭牌。

※ 至今已發布58款科普遊戲

上海科技館這次發布的五款原創科普遊戲,分別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科學桌遊、《朱䴉》微信小遊戲、《異星進化》客戶端3D遊戲、《星火之旅》遊戲化線上臨展和《消失的科博士》AR實景探秘遊戲。

《大熊貓國家公園》以連通棲息地作為遊戲的核心玩法,將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初衷巧妙地轉化為遊戲目標,實現科普內容與遊戲機制的深度融合。遊戲首發紀念版上線不到一小時即被玩家搶購一空。《朱䴉》通過遊戲的形式展現朱䴉視角的春夏秋冬,玩家與朱䴉一起面臨覓食、求偶、躲避危險等挑戰。在《異星進化》中,玩家將經歷一場地球志留紀的時空之旅,在物競天擇的過程中,感悟演化的生命史詩。《星火之旅》將展覽數位化、遊戲化,玩家在遊戲中重歷中國航天史,體驗成為一名太空人的艱辛。《消失的科博士》以科技館歷險為主線,挑戰由100多個知識點有機串聯起來的精彩謎題。

事實上,在此之前,上海科技館已經在開發科普遊戲上做了不少嘗試。去年,上海科技館與樂元素聯合推出的一款 「奔跑吧野馬」手遊配套線下展覽,通過玩家認養新生普氏野馬,在一環接一環的闖關環節中認識和了解到這一比大熊貓還稀少的保護動物。據樂元素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璇介紹,最終這款遊戲共吸引了9800萬人次的參與,助力野馬累計行程達到1600億公里,為這一少為人知的瀕危動物做了很有效的科普。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上海科技館調動館內外資源,在理論研究和內容研發上持續開展科普遊戲的探索和嘗試,並於2021年4月成功舉辦中國首屆科普遊戲大會。館方從自然、古生物、科技、太空等題材出發,結合不同的遊戲形式,開發了微信小遊戲、3D客戶端遊戲、AR實景探秘、科學桌遊等多款科普遊戲,應用在展覽及教育活動上,至今已推出過58款科普遊戲。其中有27款來自教育活動,12款來自科學研究,11款來自科學影視、8款來自展覽,內容涉及到在線自然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等各種類型。

以小而美的遊戲傳遞少而精的科學大概念

科普場館如何在科學教育上做加法?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表示,在這些年的實踐探索中發現,科普遊戲確實可以做到科學概念和遊戲機制的深度融合,「通過小而美的遊戲,傳遞少而精的科學大概念。」

比如這次推出的科普遊戲《朱䴉》,科學內容就取自「中國珍稀物種」系列紀錄片。而通過遊戲第一視角的體驗下,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一個科學大概念,即動物的行為選擇,包括躲避災害、覓食、繁育、玩耍等等,都會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優先順序。

《朱䴉》設計師孫秋表示,遊戲中設計了雄性朱䴉求偶前的「塗灰羽」環節。此前,在觀看影片時觀眾可能會忽略這個細節,但在遊戲中,玩家將以朱䴉視角「親身」經歷覓食、求偶、避險等生活過程。如果不將自己的羽毛塗成灰色,就可能看著心愛的對象飛走,相比之下,遊戲中角色扮演的體驗會更加深刻。

又如《大熊貓國家公園》這款上海科技館推出的首款科學桌遊,它將桌遊常見玩法「搶地盤」與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結合了起來,玩家需要儘可能將大熊貓棲息地連成生態連廊才能獲勝。「棲息地破碎是阻礙大熊貓繁衍的頭等問題,但以往大家對這一問題無法感同身受,通過這款桌遊,可大大增強大家的這一認知。」該遊戲內容策劃章佳敏介紹說。

研討會上,上海科技館科普遊戲平台也正式揭牌。上海科技館與樂元素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科普遊戲平台共建協議,樂元素成為了首家入駐科普遊戲平台的文化互娛企業。

王小明表示,科普平台將持續以開放動態、社會參與、市場跟進、科學價值體現為特色,基於之江模式,構建一個科普場館主導、科學共同體支撐、企業參與的科普遊戲研發和產業合作平台,打造科普遊戲產業新範式。未來科普遊戲平台將持續吸引高水平、創新型企業入駐,與社會各界力量實現強強聯合,持續優化科普遊戲研發模式,不斷推出精品化的科普遊戲產品。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編輯:陸天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