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100年·血淚史 | 第二期:霸主邵逸夫和他的壟斷帝國

雲納君 發佈 2024-05-05T00:18:42.866944+00:00

【 本系列連載,中國娛樂100年史 】【 共 15 期 歡迎訂閱 】本期文章會談及:邵逸夫的邵氏電影進入正文前,還請耐著點心。歷史是個圈,大家多看下美國電影的壟斷和反壟斷往事,會發現中國的文娛帝國也跟美國的那些事,簡直是一模一樣,潛規都一樣。

本系列連載,中國娛樂100年史

共 15 期 歡迎訂閱


本期文章會談及:

邵逸夫的邵氏電影

進入正文前,還請耐著點心。

歷史是個圈,大家多看下美國電影的壟斷和反壟斷往事,會發現中國的文娛帝國也跟美國的那些事,簡直是一模一樣,潛規都一樣。


接上文《第一期:民國時期的電影·權力鬥爭旋渦》,就在中國電視還在嬰兒籃里的時候。


大洋對岸的美國,

一場壟斷和反壟斷的風暴開始了。


就跟1%的人掌握了99%財富一樣。

在1920年代的美國,

20%的院線卻占據了美國70%的票房



巨頭當然不會承認自己壟斷,

美國政府也不會對此不理,

從1921年開始,美國司法部一次又一次提出訴訟,將大廠和院線送上了法庭。儘管司法部贏得了大量的官司,大廠也簽下了各種協議書。

但是到了執行階段,大廠敷衍又拖延。

最後的結果就是——



這一拖,就拖到了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

經濟不好,老百姓手裡都沒錢,哪還有人去看電影,好萊塢大廠自己也受到了衝擊。

那怎麼辦?還能離咋滴?

一眨眼又被拖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政府忙著打仗,無暇顧及好萊塢的破事,於是又放了壟斷大廠一馬。


原本以為,仗都打成這樣了,你作為資本家好歹得支援一下政府吧,但壟斷大廠偏不。


他們不僅不支援,反而在政府在前面打仗的時候,壟斷大廠在背後加速擴張和壟斷。


戰爭成了這群資本家的發國難財的機遇。


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8大電影廠,持續擴張,短短几年,吞下了美國85%的市場,

壟斷的美國電影資本家賺的錢,數都數不過來,投資人和股東們,笑的都合不攏嘴。



但,戰爭讓大洋對岸的亞洲,

邵逸夫笑不起來。

美國雖然參戰了,但是戰爭從未在美國本土發生,可,亞洲是第二次世界的主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炮彈落在亞洲的城市。

戰爭把邵氏他們家的文娛帝國全部給毀了


邵逸夫跟三哥邵仁枚,從1930年開始創業,

兩人兄弟前後用了7年的時間,

終於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洲等東南亞各地,建立了邵氏的龐大文娛帝國的根基,現在一切都被日本給毀了。



數幾十家的邵氏和新加坡首富的國泰的影院,都在戰火中化為灰燼,

即便僥倖保留下的電影院,也因日本人對殖民區和控制區的意識形態的管控,經營慘澹,電影院根本就沒有營收,每天都在虧錢。

好在是那會的邵氏家裡還是有點錢,全憑那點家底,吊著一口氣,活到了戰爭勝利。

1950年代重新布局,1960年代再創巔峰。

倒是,勝利後,賺了大錢的美國佬就不好過了,仗打完了,政府要來清算他們了。



1945年10月,戰爭剛剛結束一個月。

美國政府又跟好萊塢八大廠商對簿公堂。

跟17年前一樣的裁決:壟斷事實成立。

八大廠對地方法院判決不服,上訴最高法院。

1948年,最高法院看了下材料後發現:

這什麼玩意,判的也太輕了,治標不治本啊

於是最高法來個更狠的,

「你們這8大公司都給我拆分重組,全都切割成兩家公司,業務互不干擾,財務獨立」

這一判決,將徹底改寫好萊塢電影。


八大廠肯定是不服的,摩拳擦掌,打算跟法院再戰個20年。只是誰也沒想到的,

判決結果還沒幾個月,

那個放話要跟「政治家再斗20年的」派拉蒙的老總就率先反水了,簽「認罪書」了。

派拉蒙的老總,為什麼變臉這麼快?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在1950年代的美國,電視行業迅速崛起了,電視狠狠地衝擊了電影行業,人們都不願意去電影院了,就只想待在家裡看電視,且,隨著好萊塢電影在30年代的黃金年代結束,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電影很快就要死了。

敏感的美國商人預感:電視和電影的戰爭打響了,電視將會成為下一個投資的風口。



於是他們一窩蜂的往電視上沖,派拉蒙對正在崛起的電視行業非常看好,為了避免被法院以壟斷為由禁止派拉蒙涉足電視領域。

派拉蒙老總認錯的速度和態度都非常快...


派拉蒙妥協後,其他的大廠也不得不相繼妥協簽字。1951年福克斯與華納分割影院,1954年,米高梅也終於剝離了放映業務。歷經了34年的反覆博弈,政府大獲全勝。


就跟二戰期間,資本家的暫時性勝利一樣,政府的反壟斷大獲全勝利也只是暫時的,電視和電影的戰爭也在打了幾十年後,被資本家們意識到:這是一場「錯誤的戰爭」...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我們現在是帶著上帝視角去看待以前發生的事情,可那會的人們卻不是這樣看的。

34年的美國電影的壟斷和反壟斷的歷程,給那會兒的邵逸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50年代,邵逸夫東山再起時,考慮了很久,最終把新公司的總部地址定在了香港。

為什麼是香港,因為香港的地位非常特殊,在97回歸以前,香港是整個「東亞經濟圈和文化圈」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真空的城市。


一方面,香港不會像美國的8大廠商那樣,

權力的風一吹,就得繳械投降,在殖民時期的香港,這種權力真空的城市,英國人並香港的資本家壟斷不壟斷這種事情。

但你要選址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這種東南亞國家,那權力的變數就太大太大了。


一方面,香港離「大中華文化圈」近的很,拍電影,周邊的國家和地區的認同度高。


一方面,英國人不管事,,殖民地區的權力和管轄的「空心化」,邵逸夫可以拍任何他想拍的題材,不受到任何人和法律的制約。


所以,無論是從商業發展,還是避免「美國8大電影製片廠因壟斷被拆分」的結局,對邵逸夫來說,香港就是最適合他做電影的溫床,

是邵氏電影東山再起的最佳選擇。



1958年,「邵氏兄弟公司」在香港成立了。

別看起步晚,但是邵氏有「鈔能力」。


早已18歲就開始掌鏡的邵逸夫,對電影的全產業鏈的生產環節,全部摸的一清二楚。

為了賺更多錢,邵逸夫給公司親自設計了一套嚴密的管理系統:演員、資金、場景、道具、發行、院線,全盤通殺,處處布局,完全自產自銷,形成了壟斷壓倒式的局面。


本來還有一家叫「電懋」的公司跟邵氏競爭,

可電懋的老闆陸運濤,人又在新加坡,

他雖然熱愛電影,但家財萬貫的他,電影畢竟只是子項目,再加上,老闆對電影公司的管控力度很大,雖然公司請了CEO,但凡大事都要向新加坡方面報告,所以電懋的步伐總慢人一拍,屢屢處於下風,非常的被動....


更不幸的是1964年6月20日,

電懋的老闆陸運濤夫婦赴台參加第11屆亞洲影展,回程乘坐的飛機爆炸,去世了。



這次空難,對「電懋」公司是致命的,不僅熱愛電影的老闆走了,還有諸多電懋公司的高管幹部也都在那架飛機上,一起去世了...

後來的繼承者,對拍電影根本就沒興趣。

陸運濤的祭奠上,邵逸夫致辭:「陸老闆是個很好的人,他跟我一樣也熱愛著電影,如今我失去了對手,今後無人競爭,進步亦很有限。


新繼承的老闆對電影沒興趣,所以沒多久,電懋的明星和導演也都紛紛跳槽去邵氏了,

雖然大家也都知道邵逸夫摳,可是還能怎麼辦。香港就這麼屁大點的地方,電懋半死不活,香港只有邵氏這一家大公司。

不跟邵氏,那連飯都沒得吃。



電懋沒了,雙雄的時代結束了,1964年後,邵逸夫和他的邵氏電影徹底坐穩了香港電影的霸主寶座,巔峰20年,邵氏一共拍了上千部電影各種金馬獎金像獎亞洲大獎拿到手軟。

鼎盛時期,邵氏電影,每天有超過100萬觀眾光顧他們的影院,這是何其的輝煌。


但有句話,怎麼說?從來美人如名將,人間不許見白頭。人如此,事業何嘗不是如此?

再極盛的東西,最多也不過半個甲子。

邵氏巔峰過後,再往下走,就是下山的路了。


為什麼邵氏會衰落?

這裡有個很重要的原因:邵氏電影是一套壟斷式的封閉體系,在這樣的一個體系里,邵逸夫是一個絕對的掌舵手,當邵逸夫自己迷航了,整個邵氏電影也就失去了方向。

以前邵氏厲害,是因為邵逸夫他自己厲害,邵逸夫是中國電影第一個真正建立起明星包裝制,大廠運行制,以及電影品牌化的人。



在那年代,邵逸夫憑藉著個人的影響力,幾乎壟斷了所有的電影資源和電影人脈,

無論是金馬獎,還是什麼亞太影展,都是邵老闆所控制的,他送誰去,誰就能拿獎。在邵老闆的規劃里,所謂的電影節的頒獎晚會,本質上就是一場生意,包裝明星的一部分...


你不得不承認,在那個年代,邵老闆的眼界是相當的前衛和開闊,他是真的憑藉著一個人的努力和力量,親自給香港電影鋪上了一層是非常完整的道路和地基,

巔峰時期的香港娛樂圈有80%的人都出自邵氏電影,剩下的20%儘管沒出自邵氏,

但都跟邵氏過有交集。


可,等到邵逸夫把路鋪完了,香港店的一切的地基也都打完了,人們這才意識到,邵老闆沒有給後來的人留下向前走的道路,邵逸夫開創的根基終究是屬於邵氏電影自己的根基。

這個根基,是屬於邵氏電影自己的。

邵老闆吃肉,剩下的人就只能喝湯。



那年,姜大衛和狄龍,在台前是大明星,可是就是這樣的大明星,拿的是月薪,回去還要睡員工宿舍,後來狄龍老了過氣了,邵逸夫又毫無留情的把人解約趕出門,有很少的補償金,和一句「感謝你這些年對公司的貢獻」。

後來,狄龍轉頭就去了走嘉禾。但去了嘉禾其實也沒待多久,雖然又火了一把,可是很快又過氣了,這裡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

邵氏全包製對演員並不好,明星包裝制度,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根本沒有給人轉型的空間,以至於狄龍等演員沒有邵氏全力支持或脫離邵氏體系就式微了。

邵逸夫的大包大攬,做演員的發展是有限的。



邵逸夫對明星的控制,以及對成本的苛求,以至於最後因片酬談不攏,失去了「李小龍」和「許冠文許冠傑」兄弟,功夫電影和喜劇電影,邵逸夫和他的邵氏電影全部都錯過了。

所以邵氏的跌落比誰都快,不到10年,就邵氏電影就在80年代的一片喧囂中,慢慢消失了。那些把邵氏電影踢出牌局的,還全都是邵老闆以前的那些心腹們和各大部門的高管。


家天下的作坊式製作下,

邵氏電影,雖然可以盛極一時,但大廈傾覆之際,卻是猢猻四散,無人回天。邵老闆看向四周,一個站出來幫他的人都沒有。


其實也不是沒有人,邵氏電影的危機,早在10年前就在好萊塢的大廠發生過了,

製片人的制度挑戰了傳統的壟斷式的大包大攬的模式,而大廠們應對這些危機的辦法就是迎合時代,主動改革,開啟製片人制度。



但,邵逸夫卻不願意,就像張徹說的那樣,邵老闆老了,那會的他早已經70多歲了,

要去玩命的搞改革,他已經沒那個體力和能力了。於是,邵逸夫選擇了一個最穩妥的方式,就跟當年的派拉蒙的「投名狀」一樣。


邵逸夫決定把事業的重心轉移,投資了TVB,借用著邵氏的資源,親自把TVB拉扯大。

儘管投資了TVB,邵老闆還是一如既往的摳,但是邵逸夫的那股對一件作品的雕刻的執著,給香港電影輸送了一大堆人才,即便到了今天,香港的70%的人也都出自TVB。



但年輕的香港人並不喜歡他,

香港電影多跟三合會有關,其中根源,很大一部分是在邵氏電影所埋下的伏筆,

其對明星和藝人,以及各大員工的剝削,更是讓許多年輕一代的香港觀眾們不滿。

以至於後來,遍地的逸夫樓,在內地的熱搜上了一次又一次,香港的主流媒體卻連一次報導也沒有,學生們更是一點都不關心。邵老闆真就一副資本家的惡臭嘴臉嗎?也不是。



縱觀整個全球的電影史,

再沒有第二家電影製作公司可以作到那種程度,邵氏電影的大包大攬可所謂做到了極致

從最源頭的人員培養,到中端的電影上下游,到最末端電視廣播平台。邵逸夫一個人,全都給包辦了,而且還乾的特別的好。

全世界,再沒有第二個人。


所以——

內地的觀眾和香港的觀眾也笑:

作為觀眾對邵逸夫先生是欽佩至極的,可是如果讓我去邵氏工作,那是萬萬不可行的。


是的,人啊,還是現實的很。

為夢想和理想奔波一生的人是少數,

努力一生求生存和溫飽的人才是大多數,

如果邵逸夫沒有把邵氏電影看作是一個龐大的機械,那又會怎樣?如果邵逸夫能夠在當時設計的時候就設計起分紅體系,讓跟他一起幹活創業的人,都能有錢賺,那又會怎樣?



只可惜,歷史不會有如果。

在那個年代,邵逸夫的電影模式也是跟著好萊塢的電影大廠一樣,循規蹈矩的往前推,


只是,那些電影大廠是一堆人在做壟斷,

而邵逸夫則是一個人,


過去香港那風雨飄零的年代,一個人能夠親手給香港電影,華語電影鋪了一層根基,

就已經是足以留名青史。


這還是一個清末出身的人,

歷史又怎能不賦予他局限性呢。


更何況,天年家中壽終正寢,

已是福壽祿三歸,

既不枉他半生風雨半生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