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要處死「乾兒子」馬謖?背後有哪些原因?

時拾史事 發佈 2024-05-05T07:22:14.427638+00:00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高成兒揮淚斬馬謖,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之一,常常被用來形容執法嚴明。某人犯了大罪,即使具備一定的才能,也是領導的心腹愛將,但法不阿貴,不能因為種種原因就網開一面,即使決策者非常惋惜,甚至到了痛哭流涕的地步,也一定要把罪犯繩之以法。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作者:高成兒

揮淚斬馬謖,家喻戶曉的三國故事之一,常常被用來形容執法嚴明。某人犯了大罪,即使具備一定的才能,也是領導的心腹愛將,但法不阿貴,不能因為種種原因就網開一面,即使決策者非常惋惜,甚至到了痛哭流涕的地步,也一定要把罪犯繩之以法。

在歷史上,真的存在揮淚斬馬謖嗎?答案是肯定的,史書記載,馬謖被明正典刑時,諸葛亮「為之流涕」,而且不僅僅丞相一個人哭了,蜀漢十萬大軍也為之垂泣,場面那是相當壯觀。後來蔣琬來到漢中,對諸葛亮說:「昔楚殺得臣,然後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值此用人之際,把馬謖這樣的人才幹掉了,是不是非常可惜?蔣琬說的話並非沒有道理,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更應該珍惜現有的人才資源,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置馬謖於死地呢?千百年來,官府、民間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主要有這些說法:

罪不容誅說

在街亭失守的過程中,馬謖至少犯了三條大罪。

首先,沒有能夠完成諸葛亮交代給他的任務,將街亭控制在漢軍手裡,反而「大為(張)郃所破」,吃了很嚴重的敗仗,導致漢軍進無所據,首次北伐虎頭蛇尾。

其次,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軍事部署,跑到山上紮營,結果被魏軍截斷水源,軍心動搖,副將王平苦苦勸諫,均無濟於事。對上,馬謖擅自更改主帥的部署,對下,又聽不進下屬正確的意見,必須為失敗負責。如果是當道紮營,抵抗了一段時間以後,因寡不敵眾而戰敗,責任還小一點,可他違背丞相部署,沒堅持多久便潰敗了,沒能擋住魏軍,給諸葛亮順利吞併南安等三郡爭取時間。

第三,畏罪潛逃,眼看魏軍得勝,漢軍慘敗,馬謖懼怕軍法的審判,竟然丟下部隊擅自逃跑了,想要免於一死,可最終還是被抓獲。向朗是馬謖的好友,得知馬謖逃亡,故意隱瞞不報,想要幫助他矇混過關,最後被諸葛亮得知,丞相大筆一揮,直接將向朗罷官,令其滾回成都。反觀副將王平,在馬謖慘敗後,不僅率領僅有的一千人收攏敗兵,還巧施疑兵之計麻痹張郃,最後全身而退,主將和副將的實戰水平,真是高下立判。

鑑於馬謖同志犯下的嚴重錯誤,諸葛亮必須痛下殺手,維護軍法的剛性與權威,否則,以後還有誰嚴格執行軍令?大家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打了敗仗也無所謂,反正制度都是擺設。他說:「孫武所以能致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用討賊耶!」留下馬謖,管理秩序就徹底崩潰了,軍隊將變成一盤散沙,興復漢室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平息眾怒說

諸葛亮此次北伐,最開始的階段戰果頗為輝煌,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背叛魏國,響應漢軍,關中為之震動。洛陽當局原以為夷陵之戰後,備受打擊的蜀漢已經喪失了逐鹿中原的雄心壯志,因此對雍涼放鬆警惕,曹丕在位時,也以剿滅東吳作為首要目標。可蜀漢的國號畢竟是「漢」不是「蜀」,政權建立的初衷也並非偏安一隅,而是要效仿光武帝再度中興。所謂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情急之下,曹叡親自跑到長安督戰,穩定惶惶不安的人心。街亭位置重要,其安危關係整個北伐的成敗,當時軍中都認為吳壹和魏延是最合適的人選,他們久經沙場,戰功赫赫,一個是皇親國戚,一個是先帝信賴的大將,沒想到諸葛亮最後安排的竟然是馬謖,讓全軍上下都大感意外。

但仔細一想,諸葛亮選擇馬謖也並非無緣無故,他們兩人私交甚篤,馬謖才器過人,喜歡談論軍事,諸葛亮對他「深加器異」,雙方聊的很投機,常常說著說著,就從白天到了黑夜,馬謖臨死前寫信給諸葛亮,說「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馬謖只把諸葛亮小了九歲左右,卻把丞相視為乾爹,諸葛亮也把馬謖當乾兒子看待,關係好到這種地步,平時其他官員也看在眼裡的。南征孟獲時,馬謖提出「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戰略方針,堅定了諸葛亮之前的看法,認為馬謖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等到關鍵時刻,他對馬謖的軍事才能高度放心,認為完全可以勝任主將一職,挑起防守街亭的重擔,假設馬謖真如諸葛亮期盼的那樣,立下了戰功,對於他個人的前途是大有裨益的。

可惜馬參軍憑實力辜負了諸葛亮的厚望,使丞相處於眾矢之的。有經驗、有能力、有戰功的老將棄之不用,偏偏選擇紙上談兵、經驗匱乏的新人,良好局面被活生生葬送。遙想當年,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時,曾語重心長地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此番街亭之戰,丞相顯然是公然違背了先帝的遺囑。如此破格任用,識人之明,三軍將士豈能不怒,豈能不質疑諸葛亮的眼光、能力。

站在外人的角度,很容易就會聯想,諸葛亮因為和馬謖關係好,想給乾兒子一個機會鍍鍍金,方便日後提拔,因此棄吳壹、魏延等良將不用,對昭烈皇帝的臨終提示置若罔聞,背後全是私心。諸葛亮為了平息眾怒,挽回搖搖欲墜的形象,只能忍痛割愛,將馬謖明正典刑。他自己也承擔責任,上表劉禪自貶三級,以右將軍的職務行使丞相職權,直到誅殺王雙、張郃,攻占武都、陰平,方恢復相位。

應對政敵說

對於諸葛亮怎樣處置馬謖的問題,不僅軍中將士高度關注,那些蜀漢政權內部,和諸葛亮不是一條心的人,同樣重視著。尤其是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自昭烈皇帝駕崩之後,蜀漢朝廷「政由葛氏,祭則寡人」,諸葛亮大權獨攬,成為最有實力的政治人物。李嚴這個副手只能鎮守邊疆,遠離成都,後來又要求劃出五個郡,自己擔任巴州刺史,被諸葛亮明確拒絕。

益州本土的勢力也對諸葛亮不滿,實權都被荊州來的人掌握了,自己納稅有份,參政無份。這幾年南征北戰,他們迫於武力壓迫,投入的資源最多。現在諸葛亮打了敗仗,用人不當,怎樣處置馬謖這個「乾兒子」就成為話題的焦點,假如丞相網開一面,沒有下令處死,必然成為李嚴等人口誅筆伐的對象,諸葛亮必然理虧,難以自圓其說,將面臨重重壓力。

荊州派內部,諸葛亮可以選擇蔣琬作為接班人,但他主要擅長的是理政,還需要一名軍事方面的接班人,馬謖貌似理想,等到街亭之戰,諸葛亮火急火燎的把他推出來,破格使用,希望馬謖能夠就此崛起,成為蜀漢軍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戰敗以後,反對者看清諸葛亮的意圖,自然希望馬謖被殺,防止荊州派有新興力量挑起大梁。

縱觀揮淚斬馬謖的全過程,馬謖自以為是,擅自變更軍事部署,失敗後又臨陣脫逃,成為被殺的主要原因。諸葛亮用人不當,違背軍心及先帝遺囑,破格委任,最終慘遭失敗,只能追究自己和馬謖的責任,緩解來自各方面的的壓力。丞相最後哭了,他失去了一位親如父子的摯友,失去了三郡皆叛魏應亮的大好局面,更愧對先帝那句不可大用的諄諄教誨。敵強我弱的外部形勢,矛盾重重的內部格局,使諸葛亮心力交瘁。

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