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星揭露娛樂圈社交潛規則:一共30條,沒有人全中也沒有人不中……

讀者 發佈 2024-05-05T13:53:12.851302+00:00

去試戲,她爆料有人靠人脈上位,「最後選出來的那個人,跟角色完全不合適」。談及劇組裡的人際狀況,她也毫不避諱:「我覺得在劇組也不是交朋友的一個場合,因為很多時候你跟他們玩了三個月就大家各奔東西了,並且我不覺得說大家都那麼真誠。」

最近,童星出道的郭曉婷出圈了。

去錄綜藝,她直言「不好玩,大家都在搞人際關係」。

去試戲,她爆料有人靠人脈上位,「最後選出來的那個人,跟角色完全不合適」。

還說,「很多演員攀比心重,但攀比的不是演技而是物料」。

談及劇組裡的人際狀況,她也毫不避諱:

「我覺得在劇組也不是交朋友的一個場合,因為很多時候你跟他們玩了三個月就大家各奔東西了,並且我不覺得說大家都那麼真誠。」

武俠小說中說:「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有紛爭。」

成年人的人際關係亦是如此。

人性的複雜和微妙,往往就藏在一個個社交「規則」里。

沒有多少人真正希望你過得好

「知道你過得不好,我也就放心了。」

這句話看似戲謔和玩笑,卻是很多人內心真實的倒映。

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真正希望你過得好。

那些把關心掛嘴上的人,可能只是為了確定你過得比他差。

小惠養恩,大惠養仇

老話說得好:升米恩,斗米仇。

一個人,如果你每天給他一塊錢,只要一天不給,他就會恨你。

如果你每天給他一巴掌,只要一天不打他就會跪謝你。

人微言輕,註定人盡可欺

「大嫂」高葉因《狂飆》爆紅,身邊充滿了鮮花和掌聲。卻鮮少有人注意到,她曾經在《邊境風雲》飾演女二號。

一場綁架戲中,她被保鮮膜緊緊纏住口鼻,不能呼吸。

若非發現及時,險些喪命。

可電影上映後,海報上沒有高葉的身影,也沒有她的名字。

不由得想起黃渤的那番話:

「當你沒有名氣的時候,最能看清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只要你一旦紅了,你的身邊就沒有壞人了。」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會幹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拍的。

慢慢你會發現,一顆好心,有時竟然比不上一張好嘴。

乞丐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王爾德有一句名言:

「任何人都能對朋友的不幸感到同情,可要消受一個春風得意的朋友,則需要非常優良的天性。」

人能允許一個陌生人飛黃騰達,卻很難容忍一個身邊人青雲直上。

人在低谷,不訴苦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

低谷的時候,不要向任何人訴苦。

因為50%的人不關心,還有50%的人在幸災樂禍。

人在高峰,不炫耀

不要在別人面前,拼命展示你的好。

人都是有攀比心的,很少有人可以毫無私心地祝福另一個人,尤其是當自己過得沒你好。

社交的起點,是等價交換

任何人際關係,本質上都是交換關係。

別人不想和你交朋友,也許不是你不夠好,而是覺得你對他沒有價值。

有一種人情世故,叫禮尚往來

遇見過一個朋友,每次請教問題,或是讓人幫忙,即便關係再熟,事情再小,也會請別人吃頓飯,或買個小禮物作答謝禮。

起初,覺得她太客氣。

後來才明白,有一種人情世故,叫禮尚往來。

永遠都不要認為我們關係那麼好,你給我免費幫點忙怎麼了。

這個世界誰也不欠誰。

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沒有明確的回應,就是拒絕

我要睡了!潛台詞是:我今天不想回覆你了。

下次再聊!潛台詞是:我現在不想聽你說了。

改天找你!潛台詞是:我最近並不想和你見面。

在乎你的人,永遠有空,不想搭理你的人,永遠在忙。

都是成年人了,遲遲得不到的回應,就別再勉強了。

沉默,是留給彼此最後的體面。

不要打擾別人的幸福

古話說:「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再好的關係,也不要靠得太近。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確幸」和「小秘密」。

不打擾別人的幸福,才能讓一段關係繼續走下去。

見人只講三分話,常留七分在心中

佘詩曼曾經在報刊上公開吐槽。

自己隨口和朋友多說了一些圈內的見聞,沒想到對方竟然添油加醋爆料給媒體,藉機大肆炒作,讓她一度深陷輿論旋渦。

自此,她坦言很難相信圈內的友誼。

做人,最忌諱交淺言深。

這個世上多的是看熱鬧的人,別高估關係,別試探人心,別拋一顆心。

朋友的朋友,不是你的朋友

友誼是連線題,不是推導題。

不要隨意抬高自己的社交圈,更不要去打擾朋友的朋友。

在人之上視人為人,在人之下視己為人

人這輩子,總要經歷高峰和低潮。

對待一個不如你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平等相待。

對待那些比你優秀的人,也無須妄自菲薄。

當所有人都拿你當回事時,你不能太拿自己當回事;當所有人都不拿你當回事時,你一定得拿自己當回事。

將軍有劍,不斬螻蟻

將軍有劍,不斬螻蟻;欲成大樹,不與草爭。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去解釋。

和眼界格局不同的人爭辯,說得再多,也只是平白地消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可以為人師,不可「好為人師」

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這些聲音:

「你做得不對,應該這麼來。」

「聽我的,我有經驗。」

「這麼做,錯不了。」

……

為他人指點迷津,當然沒有問題,切忌好為人師。

每個人的處境不盡相同,你以為的對別人好,別人未必領情。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狂飆》中高啟強告誡性格極端的高啟盛:「如果別人到了絕境,你一定要適可而止。」

做人做事,不可圖一時之快。

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退路。

不被人情綁架,也不要用人情綁架別人

人情來得快,消耗得也快。

一旦人情往來,無法滿足彼此的需求,必然成為一種負擔。

所以,別把人情看得太重。

不要挾恩圖報,更不要因為人情而委屈自己。

不要總提起自己對別人的幫助

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但頻繁提起不是。

感恩的人,你不用提醒,也會對你感激涕零;

忘恩的人,就算你耳提面命,也不過是對牛彈琴,頻頻提起甚至適得其反。

常予舉手之勞,莫踮起腳來幫忙

還記得郭冬臨的春晚小品《有事您說話》嗎?

為了所謂的交情,打腫臉充胖子,抱著被子去幫人排隊買票,結果苦不堪言。

常做舉手之勞,不要踮起腳尖幫忙。

因為被幫助的人,看到往往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傾盡全力,如果做不到,反而得不償失,讓感情產生裂痕。

不要逼著自己合群

有人以為:社交就是人脈。

可現實是,當你自己的價值不高,沒有人會願意成為你的人脈。

與其刻意經營人脈,不如拒絕無用的社交,專心提升自己的實力。

別人尊重你,也許並非你有多優秀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

深以為然。

若不想當面議論別人,背地裡也不要說了

別人的過失,要麼當面指出,要麼選擇沉默。

任何私底下的指責,都只是在宣洩情緒,然後變本加厲地傳到別人的耳朵里。

你認識誰不重要,誰認識你才重要

有讀者和我說,他年輕時熱衷於各個社交場合,自覺人脈豐富。

可是等到有一天,他遇到難處,想找人救急時,竟沒有一個人肯伸出援助之手。

那時他才意識到:

認識多少人並不重要,誰認識你才重要。

男女不可大防,但不可不防

有人問,男女之間有純潔友誼嗎?

我們當然相信這樣的感情。

但是彼此都有歸宿,或者單身男女,有一方沒有進一步的打算,就一定要保持距離。

否則,彼此沒有分寸感,很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不被別人喜歡是一種常態

「你不是人民幣,沒必要讓所有人都喜歡你。」每每看到這句話,都會心頭一松。

不被人喜歡,是一種常態。

請相信,這個世界,沒有人永遠愛你,但永遠有人愛你。

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合則來,不合則散。

人際關係中最吃虧的事,就是用別人的錯,懲罰自己。

成年人的感情,都有保質期的

有人說,這輩子最讓人欣羨的感情莫過於80歲的時候,身邊還有20歲時認識的人,那該是多麼難得啊。

可成年人的感情都有保質期,甚至連絕交也是靜悄悄的。

不要拉朋友上路,在路上認識朋友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友交於微末之時。

每個人都在時間的激流中,被沖向不同的港口。

沒有誰能一直跟上彼此的步伐,與其強行拉著舊友上路,不如在路上去尋找新的同伴。

有些人不聯繫,就不聯繫了

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過一個經典的社交法則:150定律。

指的是,一個人的一生之中,穩定的好友數量上限是150個人。

也就是說,無論你的朋友圈裡有多少人,人生的某一個階段,能夠和你產生情感交流的都是極少數。

所以說,有些人不聯繫,就不聯繫吧。

最後:

經歷了世事滄桑,你終會發現:

這個世界並不僅僅是靠明面上的規則,比如法律、道德所維繫的,還有很多隱藏在人心深處的「潛規則」。

以上30條「社交潛規則」,如果你都瞭然於胸,說明我們已經看清了一些人生的真相。

作者: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來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本文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