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古鹽田 中國唯一 茶馬古道「活化石」1300年陽光和風的傑作

新縣誌 發佈 2024-05-05T18:08:27.332123+00:00

芒康古鹽田,分布在奔騰呼嘯的瀾滄江兩岸近500米的狹長地帶,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持原始手工曬鹽的地方。

芒康,西藏茶馬古道的第一站。

沿214國道一路向南,一片千年鹽田就隱藏在這滇藏交界處的深谷里。

芒康古鹽田,分布在奔騰呼嘯的瀾滄江兩岸近500米的狹長地帶,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持原始手工曬鹽的地方。這裡至今還完整地保留著最原始的人工曬鹽場地,也沿用著最古老的曬鹽技藝,被稱為茶馬古道上的「活化石」。

岩壁上,3000多塊鹽田通過木架懸空搭起,呈方格棋盤般整齊排列,層層疊疊,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呈現出五彩斑斕的炫目色塊

上千年來,得益於大自然恩賜的鹵泉,這裡的女人們延續著古老的曬鹽技藝,與陽光和風一起,完成了夢幻的巨幅大地「眼影盤」。

//////////////

茶馬古道上的「活化石」


鹽井古鹽田位於芒康縣納西民族鄉,是滇藏路的六個地標之一。它距縣城107公里,214國道瀾滄江東西兩岸,海拔2300米左右。

鹽井,納西族人稱其"察卡"即鹽井,"察"是食鹽,"卡" 是洞眼。儘管這周邊沒有一塊耕地,卻養育了無數生活在這裡的鹽井人。

據史料記載,早在唐朝時期鹽井就有曬鹽的歷史,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因地處深山峽谷,交通險惡,又遠離傳統的鹽湖,大海更加遙不可及,鹽井自然成為產量高、質量好的產鹽地。

當地人說,鹽井是塊風水寶地,鹽井村就駐紮在山神的懷裡,因為這裡從古到今都是交通要道,過去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現在是國道214的必經之路。

鹽,在古代是只允許「官家」經營的硬通貨。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之前,食鹽比金子還要貴。鹽井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傳說中的格薩爾王和納西王羌巴爭奪鹽井食鹽而發生的交戰,叫「羌嶺之戰」,最終格薩爾王戰勝了羌巴,占領了鹽井,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後期,納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薩爾王的納西大臣,鹽田給了納西王子友拉。歷經千年滄桑,這裡的人們仍以曬鹽為業,並保留著最古老、最原始的製鹽生產方式。

也因此,雖然地處西藏地區,這裡的鹽民中,納西族居多。芒康也成了納西族在除雲南麗江以外少數幾個聚居地之一。

鹽井被一條溝劃分為上鹽井、下鹽井。

下鹽井附近的農戶中納西族居多。他們中的大多數還保留著部分古老的納西文化,這傳統古老的製鹽技藝其實就是納西族手藝中的一項。而有一部分則住藏式民居、喝酥油茶、吃糌粑、說帶納西口音的藏語、信仰藏傳佛教,和藏族沒有太大區別。

居住在上鹽井的,雖都為土生土長的藏族人,80%卻是虔誠的天主教徒。這裡很多身著傳統服飾的藏民脖子上掛著十字架,甚至有著「瑪麗婭」、「約翰」等屬於自己的教名。

距離鹽田漸近,可以看到岸邊數條鹽民為行走便利而開的斜坡,高高低低,阡陌縱橫,雖亂卻別有韻味。

這些鹽田均倚崖而建,上萬根木頭架子,支撐著無數塊緊密相連的方形頂棚,多達10餘層。每塊鹽田約7平方米,灌滿滷水的鹽田泛著青色或微紅色光芒,煞是壯觀。

支撐鹽棚的木料被經年累月地使用,鹽水滲透木料在其表面凝結成一層厚厚的晶體,陽光下璀璨生輝。

隔江而居,卻產出不同顏色的鹽,當地百姓認為這是因為江東製鹽的滷水是「凰」,曬出的鹽是白色的;江西的滷水是「鳳」,曬出的鹽是紅色的。

「其實,紅鹽與土質有些關係。我們這裡的土石顏色基本上是紅色或絳紅色的,紅鹽應該是被浸染的。」加達村的格松頓登說。


//////////////

「桃花鹽」與曬鹽女


在鹽井,辛苦的製鹽工作幾乎均由女人來完成,一年中約有半年時間,她們奔波在鹽井和鹽田之間。

江邊岩壁上密密麻麻的鹽田裡,曬鹽女勞作中影影綽綽的身影,也成了一道獨具風情的人文風景線。

早晨的鹽滷最好,所以背鹽滷要趁早。曬鹽女們先要下到十幾米深的滷水井下汲水,再背著重達35公斤的木桶爬上來,順著彎彎曲曲的崖壁,將滷水注入自家鹽池沉澱後,再從鹽池把滷水分送到每塊鹽田,讓滷水經過風吹日曬自然結晶。

她們說,多的時候一天可以來回背100多桶鹽水。要等中午的時候,才能吃上當天的第一頓飯。

而即使在這樣艱苦的勞作下,鹽井的女人們依然身著艷麗的傳統服裝,綻放純美的笑容。奔波於江邊與鹽田之間汲水與倒水的她們,就像在做一項靈巧的手藝活,遊刃有餘之中透露著輕巧明快。

一般情況下,春夏風高日烈,曬鹽最多只需一兩天就能好;秋冬日薄風寒,曬鹽則需四五天。曬好後鹽田裡就凝結了一層厚厚的結晶鹽,然後用木刮刀輕輕刮攏這層晶體,再裝到竹背簍里瀝乾水分,她們就得到了大自然饋贈的財富。

「要趁著鹽田還有點水分的時候刮,太幹了白鹽就分離不出來了。」扎西旺姆已經熟練掌握了刮鹽的要領,「刮鹽的力度也很重要,刮重了會刮出泥,刮輕了鹽刮不乾淨。」

每年的3至5月河谷風強勁,很容易出鹽,是曬鹽的黃金季節,鹽的品質是最好的。這個時間段曬出的鹽呈肉粉色,適逢桃花盛開的時節,所以俗稱「桃花鹽」。

6-9月的雨季,漲水的瀾滄江漫過滷水井,順便衝垮各家的鹽田。後來,鹽民們在築堤以外還採取了「就井圍牆」之法,在一些高產井的周圍用石塊築起數米高的碉樓狀圍堤,以備洪水期間取滷水,即圍欄。

現在嘎達村和鹽井村的2000餘口人,由50多個鹽水泉眼供養著。岩石下的鑿坑就是鹽水,在當地人眼中取之不竭。

對於普通人,鹽是生活的調料,沒有鹽,日子會變得寡淡而病態,而對於曬鹽人,鹽就是生活本身。鹽井的女人,把鹽看做是風和太陽的禮物,「用淚水和汗水才能製成。」收穫是艱辛的,卻也是快樂的。

她們長年累月地在這條條險峻的小道上勞作,踏著瀾滄江湍急的節奏,沿著祖先的足跡,在江水怒吼的惡劣環境下,無畏地追求著生活。她們的臉上,卻總能找到質樸燦爛的笑容。

只是在婦女們曬出小山一樣的鹽堆時,各家的男人們才趕著騾馬來,將鹽巴裝袋上馱,運到鹽井小鎮的鹽市上出售,再由鹽販子把鹽巴賣到鄰近的藏區,換回一些生活所需。

在馬幫文化繁盛的時代,由於路途兇險,男人們一出去就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背滷水、曬滷水、收鹽,這些繁重的體力活就都落在了婦女和未成年人的孩子身上。

1993年出生的扎西擁宗,祖孫三代都是鹽民,自家有25塊鹽田,加上租的鹽田,共有40多塊鹽田需要打理。9歲起,她就開始背滷水曬鹽,從早上4點要忙到晚上8點。

相對公平的是,這裡還是女人當家做主,女子有繼承自家鹽田的權利,男人只能「嫁出去」。


//////////////

鹽民的古樸新生活


芒康鹽井出產的鹽又叫藏巴鹽,是當地打酥油茶的必備品。只要取到新鮮的牛奶和酥油一起攪拌,然後再加上茶葉和桃花鹽一起熬煮,就能做出口味上乘的酥油茶了。

鹽井所產的質量最好的白鹽,吃起來並不是很咸。紅鹽會製成鹽製品,特別粗糙的會拿來餵牲畜。據說,將紅鹽攪拌在草料中,可以防止牲畜生命,更健壯。

過去,茶馬古道的馬幫曾經是這裡的常客。每日,從清晨就在山谷中迴響的陣陣清脆悅耳的馬鈴聲,總會給格桑旺姆家帶來喜悅的信息。如今,繁華逝去,時過境遷,用馬幫馱鹽已變成了稀罕的景致,取而代之的是每日絡繹不絕從附近各藏區趕來拉藏鹽的各類交通工具。

令人奇怪的是,格桑旺姆老人和他們村子的許多臧民,堅持用自己制出的鹽換取一些生活必需品,像磚茶、布匹、蔬菜等。在他們看來,沒有什麼理由能夠讓他們放棄千百年來的生存方式。

事實上,現在鹽民的情況好多了,收鹽的就在鹽田邊上,產了鹽可以直接拉走,如果想要賣得價格高點,男人們就開上農用車出去銷售,再也不用那麼辛苦地長途跋涉了。

很多鹽民現在也用抽水泵抽滷水了,女人們也不必每天背著沉重的滷水桶奔走於鹽井與鹽田之間了。

近年來,隨著芒康鹽田知名度的不斷提升,納西民族鄉藉助鹽田、天主教堂、文成公主廟等旅遊資源,很多以前從事曬鹽工作的鹽民都選擇從事旅遊業,成了靠旅遊產業吃飯的「新鹽民」。

但也有部分鹽民堅持了下來,延續著祖祖輩輩的手藝。40歲的尼瑪丹珠,不僅自己家有30塊鹽田,還承包了40塊鹽田。

「現在,一塊鹽田一年收入在900元至1000元,70塊鹽田一年有7萬元左右。」扎西旺姆邊收鹽邊說,「曬的鹽紅白都有,曬好的鹽分層,第一層多是白鹽,第二層是紅鹽。白鹽批發價每斤3元;紅鹽則便宜多了,每斤1元。」

這裡很多鹽民每戶一年的收入大概是5000-20000元。所以,還需要做一些副業貼補生活。

瀾滄江沿岸的鹽田靜靜佇立了千年,獨一無二的古老曬鹽方式和當地特殊的自然環境仍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芒康鹽井人把鹽看做風和太陽的禮物。當地人說:「只要鹽井還在冒出溫熱苦鹹的滷水,我們就要珍惜這大地的饋贈。」願這延續了千年的勞作方式,能夠繼續流傳下去……

註:文中圖片除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侵權告之刪除

-END-

文 編輯 丨縣小志

封面來源:網絡

參考:

鹽政網:《西藏芒康縣鹽井鎮:咂茶馬古道入藏口的鹹味》

中國西藏網:《西藏芒康鹽民生活變遷記》等

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

***商務/諮詢/合作/投稿,歡迎私信留言《新縣誌》

新縣誌,

優晟文化與羊晚集團戰略合作內容平台

縣域經濟、文化IP打造、鄉村振興、城鄉連結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