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導致西周的滅亡?相信「烽火戲諸侯」的人都還是小學生

資治通覽 發佈 2024-05-06T07:29:45.841991+00:00

公元前779年,十六歲的周幽王征討褒國,意外得到了美女褒姒,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八年之後自己死了不說,周朝也隨之被滅掉,褒姒還淪為了犬戎的戰利品。

公元前779年,十六歲的周幽王征討褒國,意外得到了美女褒姒,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八年之後自己被殺死不說,國家也隨之被滅掉,褒姒還淪為了敵人的戰利品,經過各方利益重新洗牌,歷史進入東周。西周滅亡是誰的過錯?恐怕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烽火戲諸侯!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哄小孩子開心的故事。

周幽王是西周最後一位君王,他的父親就是赫赫有名的周宣王姬靜。西周在周宣王即位前已經步入衰敗,但經周宣王精心治理,又呈現出一片生機,於是被稱為「宣王中興」,只是這個局面沒持續多久便熄火了。

公元前789年,周宣王與姜戎開戰,稱「千畝之戰」。周宣王認為勝券在握,沒想到一敗塗地,致使周朝國力復入萎靡不振。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他14的兒子姬宮湦繼位,是為周幽王。

介於姬宮湦年少,周宣王臨終前特意安排了鄭莊公與虢公鼓輔政。鄭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虢公鼓是虢國的君主,也是姬姓宗室。

周幽王年少,加上國力不振,又趕上岐山地震時他漠然對待,所以他沒什麼威信可言,一些諸侯國便不到朝廷進貢,其中就包括褒國。然而,周幽王雖年少,但骨子裡像他先祖一樣好戰,於是便親率大軍征討褒國。

褒國位於漢中,因助武王伐紂有功而被封侯國。褒國與西周中間隔著秦嶺,是一道很難逾越的天然屏障。當時關中通往漢中只有三條道路,由東到西依次為子午道、褒斜道、故道。

周幽王率三軍,走褒斜道。周朝共設六軍,每軍12500人,三軍為37500人,為全國兵力的一半。

其實褒國不到周朝進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交通不便利,所以國君認為有秦嶺阻隔,周朝也打不過來,況且沿途還會有數不清的猛獸襲擊。但讓褒國國君沒想到的是,16歲的周幽王竟然克服重重困難,奇蹟般地兵臨城下。

褒國國君驚慌失措,很快有大臣出主意說,周王舉兵不過是為錢財而來,我們給他不就是了,為了更進一步穩固關係,大王可把女兒獻給周王,如此立即化險為夷。之後,國君獻出大量珍寶錢糧牲畜,又送上美女褒姒,周幽王頓時心花怒放,攜美人準備回鎬京。為了使周幽王儘快離開,褒國還派出相導引路護送。

褒姒生的如花似玉,國色天香,令周幽王后宮其他妃嬪黯然失色,立刻受到周幽王的獨寵。褒姒投桃報李,與周幽王如膠似漆。因此,引得周幽王的王后大為不滿。這位王后是申國國君的女兒,她的兒子姬宜臼也被立為了王太子,但褒姒的到來讓她感覺危機四伏。果然,在褒姒生下兒子姬伯服後,周幽王便有了改換太子的想法。

周幽王的做法不符合禮法,因為「立嫡立長」的宗法制是周朝創立的,為的就避免「廢長立幼」這個取亂之道的出現,所以也不應該受到大臣們的支持。沒想到,兩個顧命大臣鄭桓公與虢公鼓卻帶頭支持周幽王,其他大臣們也只好附和了。

鄭莊公與虢公鼓並不糊塗,但有私心。鄭桓公的封地在關中,他一心想得到更多的土地,但關中的土地都名花有主,於是只能向關中擴張。後來,鄭桓公在太史伯陽父的謀劃下得到了東虢和鄶國的一些城池,建立了新鄭。

新鄭正好與毗鄰申國,而申國也一直有擴張的意圖,這樣一來,鄭桓公便與申侯產生了矛盾衝突。顯然周幽王將申侯的外孫廢掉,符合鄭莊公的利益。而虢國是周朝的四大公爵國之一,第一任國君是周文王的兄弟,位置在關中西南,是阻攔犬戎進攻的門戶。

虢國同樣不滿足現狀,畢竟是王室宗親,只扮演了一個看大門的角色,而申國作為戎族之一卻被封到土地廣袤富饒的南陽。自申侯在南陽建國起,虢國一直就懷著羨慕嫉妒恨的心理,所以虢公鼓也想藉此機會消弱申國。

公元前775年周幽王廢掉姬宜臼,立褒姒之子姬伯服為太子。為了避免姬宜臼被人加害,周幽王將他送回了申國。四年之後,申侯將姬宜臼擁立為平王,然後聯絡犬戎進攻周朝。周幽王急忙點燃驪山烽火台,詔令諸侯勤王。

第一個來勤王的是秦襄公秦開,之後鄭桓公、虢公鼓,他們的軍隊與周幽王的六軍加起來,總兵力有十萬之眾。申侯擁有三軍,加上犬戎的一萬餘人,總兵力為五萬餘。從實力對比看,周幽王穩操勝券,但他以兵車為主,靈活度不夠,於是在申侯與犬戎的南北夾擊下潰敗,周幽王與鄭桓公戰死、姬伯服被殺。之後,秦襄公向西退卻,虢公鼓逃回封國。

戰前,申侯對犬戎的許諾,只要攻破鎬京,城內金銀珠寶及糧食美女隨便享有,於是大大激發的犬戎的鬥志。破城後,犬戎王將丰姿綽約、光彩照人的褒姒占為己有,而犬戎士兵大肆奸淫擄掠,西周名存實亡。

在《史記》中,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故事的記載,故此,後人多把西周的滅亡歸結於周幽王昏庸無能,取樂褒姒所致,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個故事,並且深信不疑。實際上這個故事杜撰的成分很大。

道理很簡單,西周修建的烽火台一共才二十多座,均分布在驪山之上,為的就是戎狄來攻時預警。驪山位於關中中部,天氣狀況良好的話,整個關中的諸侯差不多都能看到,但是真正能勤王的諸侯寥寥無幾,因為他們在戎狄的糾纏下都焦頭爛額,很少能騰出手來救駕。

真正有實力打跑犬戎的大諸侯國都在關東,而他們不可能看到千里之外的烽火,所以周幽王三番五次戲弄天下諸侯搏美人一笑的說法壓根就站不住腳,如果相信,只能說明還停留在小學生的認知。

周幽王是西周第十二位君主,他繼位時接手的就是一個江河日下的爛攤子,當時東方的諸侯國都有保存實力,坐大自身的想法,所以周朝的衰落滅亡符合他們的利益,這才是他們按兵不動的原因。比如衛國、晉國等諸侯等到西周滅亡了才來,燕、楚等國乾脆紋絲未動。等西周滅亡,開啟春秋時代,天下諸侯如開閘的洪水肆意兼併他國,這就是孔子感嘆的禮崩樂壞。

值得一提的是,太史伯陽父在周幽王即位後,就預測了西周的滅亡時間為十年,他也想為周幽王建言獻策,只是一直沒有被重用。西周的滅亡與褒姒存在著一定的間接關係,但關鍵還在於周幽王的決策錯誤。而末代君王被醜化已經成為下一個王朝開國君王的必修課,什麼夏桀、商紂、周幽、隋煬帝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不這樣做,又怎麼能證明他們取而代之的合法性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