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西征的終點:艾因賈魯戰役,被埃及人打敗,旭烈兀愛將被屠殺

精選歷史 發佈 2024-05-06T08:56:10.789528+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在世界軍事史上,除了歐洲的亞歷山大東征、十字軍東征、阿拉伯世界的西征等著名征服史,蒙古人的西征可以說是舉世聞名。蒙古西征蒙古人西征的起點是什麼呢?就是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說起這個,實際上蒙古人西征的理由非常具有戲劇性。

在世界軍事史上,除了歐洲的亞歷山大東征、十字軍東征、阿拉伯世界的西征等著名征服史,蒙古人的西征可以說是舉世聞名。

蒙古西征

蒙古人西征的起點是什麼呢?就是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

說起這個,實際上蒙古人西征的理由非常具有戲劇性。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後,本來是想南下滅金的,畢竟金國是蒙古人的世仇。1211年,蒙金戰爭開始。1211年8月蒙金之間爆發了野狐嶺之戰,成吉思汗一舉消滅了金國的主力,眼看著金國在生死存亡之際,這時候,西方的花剌子模給金國送來了大禮。

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的過程中,滅亡的乃蠻部王子屈出律逃到了契丹人建立的西遼,趁機奪取了西遼王位,成吉思汗派哲別追殺屈出律,西遼就此滅亡了。

西遼滅亡之後,蒙古通往西域中亞的路就打通了,於是從西域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商人,面見成吉思汗,願意與西方大國花剌子模通商,成吉思汗同意了,花剌子模國王也同意了。後來一批500人的商隊從蒙古出發前往花剌子模,走到訛打剌城,城主貪圖商隊的財富,就說這批商人是奸細,於是,告訴花剌子模國王殺了這批500人的商隊。

由此引發了舉世震驚的蒙古西征。

如果沒有蒙古人西征,或許,蒙古第一個滅的就是金國以及南宋。

1219年,成吉思汗開始了第一次西征。1231年,花剌子模滅亡。花剌子模的滅亡並不是蒙古人西征的結束,而僅僅是一個開始。

如果沒有這一次西征,蒙古人或許不會知曉遙遠的西方世界,可正是有了這麼一次西征,從此打開了蒙古人的視野,他們把征服的中心投向了西方。於是,接下來有了第二次西征、第三次西征……由成吉思汗開啟的西征之路有了繼承者。

公元1234年,太宗窩闊台命拔都、不里、蒙哥、貴由等西征,以拔都為元帥,速不台為先鋒。這是蒙古第二次西征,兩次攻入莫斯科,最遠直達如今的威尼斯,歐洲震撼。

1251年,蒙古奪取汗位,開始了第三次蒙古西征。這一次西征的成果可以說是蒙古人西征以來最大的一次,主要針對的是阿拉伯世界。

1252年,憲宗命皇弟旭烈兀西征。公元1256年,滅木剌夷。1258年,旭烈兀滅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令阿拉伯世界大驚。1260年,滅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並派兵攻占了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旭烈兀手下大將郭侃甚至攻到了如今的賽普勒斯,當時由歐洲十字軍控制的地方。

郭侃是郭寶玉的孫子,作為旭烈兀的愛將之一,跟隨旭烈兀西征阿拉伯世界,在所征服的地方讓當地人畏懼,被稱為「東天將軍,神人也。」

旭烈兀西征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大的戰功,與他手下的大將密不可分,除了郭侃之外,還有一人,就是怯的不花

怯的不花跟隨旭烈兀征服波斯,滅亡阿拔斯阿拉伯帝國,進攻敘利亞,可以說是戰功赫赫。然而最後一次,怯的不花失敗了,這就是艾因·賈魯戰役

這一次戰役不僅是怯的不花的失敗,更是蒙古人西征的失敗,被看作是蒙古人西征的終點。

旭烈兀:年少成名、獨當一面的蒙古皇弟

在蒙古人的對外武功上,成吉思汗排第一,估計是沒有人質疑的,那麼誰可以排第二呢?窩闊台?貴由?蒙哥?忽必烈?不對,是旭烈兀。

嚴格來說,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內戰時,旭烈兀要不是遠在西亞,他一定是汗位的最有力競爭者,畢竟他和忽必烈、阿里不哥一樣,是蒙哥的弟弟,是大蒙古帝國的皇弟。

旭烈兀,全名是孛兒只斤·旭烈兀,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是正統的黃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

旭烈兀是母親也很有名,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帝之母唆魯合貼尼。唆魯合貼尼是克烈部人,是成吉思汗的義父脫斡鄰罕的弟弟札合敢不的女兒,成吉思汗滅克烈部之後,將她嫁給了托雷為妻。

唆魯合貼尼和托雷生有四子,分別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這四子就是托雷的嫡子,所以當蒙哥去世以後,其他三人都有汗位繼承權的。旭烈兀一直是忽必烈的忠實支持者,以至於他建立的伊爾汗國也一直支持忽必烈和大元朝。

蒙古帝國有「長子出征」的習俗,實際上,只要不是幼子都有機會隨軍出征的。幼子需要守灶、繼承家產,這裡的家產可不是指蒙古帝國,而是指孛兒只斤氏家族的居地。

所以,旭烈兀早在1235年即他18歲那年就跟隨堂兄拔都遠征,拔都西征是蒙古第二次西征,對象是東歐各國。

旭烈兀跟隨拔都的遠征大軍於1241年達到了如今的多瑙河流域,當時是旭烈兀和速不台兵分五路出擊,打敗了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這一次遠征對年輕的旭烈兀影響很大,對他以後的獨當一面積累了實力。

蒙古人的第三次西征,嚴格來說指的就是旭烈兀的西征。

貴由汗死後,汗位轉到了拖累家族,由長子蒙哥即位,旭烈兀是蒙哥的積極支持者,畢竟自己的兄長奪得了汗位,他也有繼承汗位的資格。

1252年,憲宗命旭烈兀西征,對象主要是阿拉伯世界,首當其衝的是木剌夷國

1252年,旭烈兀命怯的不花作為先鋒,率1.2萬人先行,自己作為主力隨後出發。1256年,旭烈兀的西征大軍滅亡了木剌夷國,這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個被滅的國家。

接下來才是旭烈兀的高光時刻。

1258年,旭烈兀率軍攻打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就是如今的伊拉克首都,不到一個月就攻破了巴格達,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發穆斯台綏木投降,被旭烈兀殺死,這也宣告了阿拉伯帝國的滅亡。

但旭烈兀並沒有停下西征的步伐。

1259年,旭烈兀率軍10餘萬,兵分三路,任怯的不花為先鋒,失克禿兒和拜住為右翼軍,孫扎黑為左翼軍,旭烈兀親率主力中軍,進兵敘利亞。

1260年,旭烈兀滅亡了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並派兵攻占了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

旭烈兀的手下大將郭侃甚至攻到了如今的賽普勒斯,當時由歐洲十字軍控制的地方。

由旭烈兀建立的伊爾汗國統治者從東亞到西亞的商道,可以這麼說,正是由於旭烈兀的西征,才將蒙古人的統治延伸到西亞地區。

然而就在此時,蒙古人遇到了西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失敗,也正是這一次失敗,宣告了蒙古西征的結束。從此以後,蒙古人停止了征服的道路,開始注重內部管理,但即便如此,蒙古帝國的分裂也在所難免了。

艾因·賈魯戰役之敗:蒙古帝國分裂的必然結果

1259年,親征南宋的蒙哥汗死在了釣魚城附近,由於還沒來得及確立繼承人,因此蒙古帝國陷入了巨大的動盪和危機之中。

此時,帝國的實力人物有三個,就是蒙哥的三個皇弟旭烈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

旭烈兀正在遠征敘利亞的途中,很難迅速回到漠北,留守漠北的是幼弟阿里不哥,忽必烈則在中原。

然而,結果卻是忽必烈戰勝了阿里不哥。

這與旭烈兀的支持密不可分,旭烈兀雖然很難奪得汗位了,但他支持忽必烈。實際上,忽必烈的聰明之處在於他搶奪了先機

先是取得了塔察兒率領的左翼諸王大軍的支持,後又取得了蒙哥軍中大部分人的支持,因此,他搶先一步返回開平展開忽里台大會,繼承汗位。此時,忽必烈又給遠在西亞的旭烈兀派來使者,宣布由旭烈兀掌管大食人地區,於是,忽必烈取得了旭烈兀的支持。

為什麼要在這裡說蒙古帝國的內戰呢?因為,蒙古西征的失敗與蒙古帝國的內戰是有關係的。

旭烈兀獲悉蒙哥死後,他命怯的不花率領約1至1.2萬的騎兵部隊鎮守敘利亞,經營敘利亞和巴勒斯坦,自己率領主力於回到了波斯。

所以說,這是一次分兵,怯的不花在敘利亞的軍隊只有一萬多人。而他們的對象是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阿拉伯世界就算再怎麼不行,可一支一萬多人的軍隊去對抗一個國家,也太過輕敵了吧。

所以,從戰略上來講,旭烈兀的撤軍是這一次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但旭烈兀的撤軍是因為蒙古帝國的內戰,所以,總的來說,蒙古帝國的內戰不僅導致了後來帝國的分裂,也導致了蒙古西征的結束。

而這次失敗也是一場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戰爭,如果沒有這一次失敗,蒙古人可能指的長驅直入非洲和歐洲了吧。

這場戰爭被稱為艾因·賈魯戰役,時間是公元1260年9月。

蒙古人在占領敘利亞之後,野心勃勃的繼續向西亞北非進軍,這一次他們遇到了埃及人。此時,統治埃及的是馬穆魯克王朝,也是一個伊斯蘭教勢力。

蘇丹是忽都斯·貝爾巴斯,馬穆魯克王朝著名的是馬穆魯克騎兵,這是一隻重騎兵隊伍,他們的坐騎是阿拉伯馬,衝刺速度驚人,騎兵的騎射技術高超,但是機動性不如蒙古騎兵。

然而,蒙古人一路西征打過來,滅了阿拉伯帝國,滅了敘利亞阿尤布王朝,如果埃及被蒙古人占領,那整個伊斯蘭世界就全被蒙古人統治了。

所以,這是一次使命,馬穆魯克王朝肩負的不僅僅是埃及,更是整個伊斯蘭世界。

與此同時,蒙古人和歐洲法蘭克人的聯盟結束了,這是一次好機會,沒有法蘭克人的相助,怯的不花只有不到兩萬人的軍隊,這對埃及人來說,是一個優勢。

於是,蘇丹忽都斯·貝爾巴斯命大將拜伯爾斯率領埃及軍前往巴勒斯坦,先擊潰了蒙古人的一支軍隊。1260年9月3日,埃及人和蒙古人在艾因·扎魯交戰,就是如今的巴勒斯坦那布盧斯附近。

為什麼埃及人要選擇去敘利亞地區呢?因為如果在埃及家門口開戰,一旦敗戰,那埃及面臨的就是亡國,可如果在敘利亞交戰,即便埃及人敗了,也有退路。

意思就是打仗可以,不要在我家裡打,破壞性太大了,去別人家打。

於是,埃及人就選擇了主動出擊。伯爾斯先擊潰了一小部分蒙古人,這就已經有了戰勝蒙古人的勝算了。

拜伯爾斯這個人非常厲害,他是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真正的奠基者,這場戰爭不久之後拜伯爾斯就殺了蘇丹忽都斯,自己做了新蘇丹,這是後話。

拜伯爾斯的先鋒在前,忽都斯的主力部隊隨後。抵達艾因·賈魯之後,拜伯爾斯率兵登上吉爾博阿山鄰近的莫雷山崗,發現蒙古軍隊在艾因泉水附近,蒙古人也發現了馬穆魯克人。拜伯爾斯派人告知忽都斯馬上後撤,成功脫離包圍圈後立刻率領先鋒加入忽都斯的主力部隊。

正式交戰的時間是9月3日。

雙方發生了一次大會戰。交戰之初,蒙古人主動進攻,騎兵衝散了馬穆魯克軍隊,忽都斯迅速重整軍隊並發起反擊,蒙古軍隊又發動了第二次衝擊,幾乎將馬穆魯克人擊潰。

忽都斯並沒有驚慌失措,他再次重整軍隊,然後發起正面進攻。在作戰中,蒙古方的敘利亞簽軍首領之一、阿尤布王朝的艾什賴弗·穆薩臨陣脫逃,導致蒙古軍軍陣大亂。 雙方從清晨殺到中午,蒙古軍隊最後抵抗不住崩潰,一部分逃到附近的山頂試圖抵抗,很快為拜伯爾斯的軍隊消滅,一部分被當地的居民抓住殺死,—部分在河邊的蘆葦盪里避難,為馬穆魯克人放火燒死。

這場戰爭最終以埃及人獲勝而結束。

至於主將怯的不花,他有一個悲慘的結局。

蒙古軍已經被埃及人打敗了,在這種情況下,怯的不花拒絕了手下的勸告,拒絕離開戰場,他奮勇殺敵,寧死不退。

他對身邊的人說:如果見到旭烈兀,一定要轉告他,怯的不花不願可恥的撤退,寧以身殉職。希望可汗不要為損失一支蒙軍而過度悲傷。就讓他這樣想:就當士兵的妻子們一年未曾懷孕,他們馬群的母馬一年未曾產駒。祝可汗幸福!

平心而論,怯的不花是一個英勇的蒙古人,是一個忠心的將士,他不願意狼狽的逃跑,最後,被埃及人俘虜,埃及蘇丹忽都斯殺了他。

蒙古人之所以能在冷兵器時代征服歐亞大陸,就是因為作戰勇敢,寧死不屈。當初蒙古人和金人打仗,金人打不過就跑,主將可以拋下自己的軍隊自己逃命,可蒙古人卻不同。

然而,再英勇的戰士也有吃敗仗的一日,曾經征戰無數的怯的不花最終死在了戰場上,大概旭烈兀也不會想到是這樣的結局。

可這場戰爭,歸根結底,失敗的根源就在於蒙古的分裂。

如果不是因為蒙古人內戰,旭烈兀沒有撤軍退出敘利亞的話,那或許就有不一樣的結局了。

可有一點很明確,蒙古人的武力在達到頂峰之後便走下坡路了,這應該是世間萬物的規律。

盛極必衰,蒙古人的西征也畫上了一個句號,以後的戰爭中,蒙古不可戰勝只存在於傳說中。

艾因·賈魯戰役也讓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開始了對敘利亞和中東地區的統治,拜伯爾斯之後成為新蘇丹,他不僅打敗了蒙古人,也打敗了歐洲的十字軍,使埃及成為了伊斯蘭世界的中心。

強者與強者相遇,必有一個弱者,在怯的不花和拜伯爾斯之間,拜伯爾斯是當之無愧的強者,至於弱者嘛,誰都不是弱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