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建好良田,夯實大國糧倉根基

人民網 發佈 2024-05-06T09:20:38.151000+00: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國家糧食安全了,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才有基礎;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倉廩實,天下安。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國家糧食安全了,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才有基礎;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倉廩實,天下安。2022年,我國糧食總產量13730.6億斤,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了。豐收連連讓人欣喜,但糧食問題並非就可以高枕無憂。應當清醒地看到,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我國糧食產需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處於緊平衡態勢。隨著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鎮化推進,糧食等重要農產品需求仍將呈剛性增長態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壓力更大、任務更重。必須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努力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保障糧食安全,關鍵是要保糧食生產能力,確保需要時能產得出、供得上、供得優。實現這一目標,既要季季壓茬、環環緊扣抓好糧食生產,也要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真正落實到位,千方百計建好農田,夯實大國糧倉的產能根基。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我國耕地家底並不豐厚,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世界近20%的人口,人地關係緊張是基本國情。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既要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也要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如此才能把有限的耕地資源用足用好。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如期實現10億畝高標準農田累計建設目標,占我國19.18億畝耕地的一半以上,建成後的高標準農田平均耕地質量可提高約1個等級,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2023年,我國將繼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4500萬畝、改造提升3500萬畝。

田成方、路成網、林成行、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在確保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保穩產、無災區多增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農田新氣象給種糧帶來好前景,「一季千斤、兩季噸糧」在更多地方成為現實,為中國飯碗端得更穩、端得更牢、端得更好增添了強大底氣。

今天的耕地是明天的飯碗。按照《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從2023年起,啟動已建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全國每年平均將改造提升3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目的就是要解決已建高標準農田設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工程建設標準低等問題,進一步提高農田基礎設施和耕地地力水平。

展望未來,我們要堅持數量和質量並重、建設和管理並重,統籌協調產能提升和綠色發展,促進高標準農田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豐收沃土,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