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內卷與儒家思想無關,實則是大國小民,人文關懷才是破局關鍵

鄒狂鬼 發佈 2024-05-06T09:28:59.895197+00:00

此無關儒家文化,也不必上升到不同人文理念的競爭,更不必延伸出大國博弈的格局,原因很簡單:此乃小國的生存之道,經過改良後,演變成為數不多的小國晉升為中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

東亞模式在有關現代化發展的問題當中,屬於最偽命題的一種。

此無關儒家文化,也不必上升到不同人文理念的競爭,更不必延伸出大國博弈的格局,原因很簡單:此乃小國的生存之道,經過改良後,演變成為數不多的小國晉升為中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

放眼全世界,自二戰後從貧弱地區成為發達地區的經濟體數量寥寥無幾,亞洲地區只有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成為發達國家,其中日韓的經濟增長模式與我們當下實行的相差無幾。

然而在現代化持續發展的同時,社會傳統形成衝突的保守觀念和思想與現代化互為一體兩面,正在東亞地區急劇抬頭,隨之而來的是社會主體的競爭日益激烈且呈現內卷化趨勢。

有為行政強力干預市場主體,並形成巨大的以政治權利為本位的滿足於國家資本主義與既得利益集團根本性利益的畸形發展模式,包括但不限於人為傾斜生產資源、定義准入門檻、修改產業補貼政策等等。

把人視作手段而非根本性目的,發展經濟只是為了鞏固國有資本主體和行政尋租主體的利益,而不是切實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福祉和生活水平。

​有人認為東亞模式是儒家文化的過錯,就連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也宣稱新加坡如今的經濟發展主要得益於西方的制度設計,而非傳統文化改良後的效果。

我認為對於現代化而言,儒家文化確實過時且絲毫不具備可取之處,但這並不是東亞模式弊端之形成的罪魁禍首。

從本質上說,東亞模式是小國的生存之道,例如日本和韓國的國土面積、人力物資等經濟發展條件處在天然劣勢的險境,將有限資源投入到幾門產業當中形成核心競爭力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人文精神也就遵循小國寡民的方向發展,此符合自然規律的演化趨勢。

可是,當今東亞模式最令人匪夷所思的點就在於堂堂一片大陸腹地、泱泱大國居然也遵循東亞模式這種小國生存之道去發展自身,將權利集中在少數派手上,將絕大多數產業壟斷於少數掌握權力的集體身上,試問這合理嗎?

​規模越是龐大、體量越是碩大的人類社群地域,包括但不限於以經濟體、民族國家,亦或只是國際多邊機構自我組織起來的管理實體,其治理方式必然遵循開放式系統、分布式建構、主體間獨立、契約式自洽等規律,否則再怎麼努力,只要與該規律相悖,最終都會功虧一簣、毀於一旦。

如此看來,最有可能被我們替代的國家是德意志。

德意志製造的特點是過於深耕傳統產業,需要大量用到化石能源,清潔能源所需比例占比較低,而我看到我們的製造工業所需能源的大頭是煤炭的時候,便知所謂的「碳減排」不過是應對一些發達國家那無視全球發展不均衡現實的極端理想主義之策。

由此形成巨大的勢能,抬高以後轉型升級的成本,諸如此類的還有加大力度接收斯拉夫的天然氣,無疑為解決將來的產業累進和環境治理等棘手問題更為艱難埋下一枚地雷。

除了環境治理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的低廉也是刺痛我的點,最辛勞的人卻拿著全世界最微薄的收入,真的是福利主義皆為禍嗎?還是為所謂的國家命運添一把火,燃燒的柴是每一個個體對自身未來預期的絕望?難道這才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正確打開方式?

避免成為打工人,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符合自然法則的系統自發擴展,而不是人為變相製造一個全球最大的供應市場。

另外,雖然個子高的才能立地於頂天,但也得強壯才能堅持下去,捫心自問一下,一味把發展路徑固定下來,並以為以此就能將混沌的前景確定下來的人,會承認規模體量是一把雙刃劍嗎?

歐陸如此,東方亦如此,頭頂的神誠不欺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