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如何重塑全球秩序

鳳凰weekly 發佈 2024-05-06T11:10:41.640252+00:00

如今,一場局部熱戰乃至世界大戰的前景已浮現在地平線之上,環環相扣的全球供應鏈正在重組,關乎人類生死存亡的化石能源轉型問題正在加速,多極化的世界秩序也在形成中——即使不直接參與戰爭,其影響依然傳導到世界各個角落。

文 / 程靖 齊然

編輯 / 漆菲

排版 / 車儒昊

俄烏戰事打響一周年之際,新的春季攻勢牽動各方神經。

一個不言自明的事實是——這場戰事早已不局限於俄烏之間。它的長期影響還未全部顯現,但深刻改變了後冷戰時代的世界格局。

如今,一場局部熱戰乃至世界大戰的前景已浮現在地平線之上,環環相扣的全球供應鏈正在重組,關乎人類生死存亡的化石能源轉型問題正在加速,多極化的世界秩序也在形成中——即使不直接參與戰爭,其影響依然傳導到世界各個角落。

◆烏克蘭轟炸該國東部頓涅茨克地區的俄羅斯目標。

冷戰重回歐洲大陸

「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到亞得里亞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1946年,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一次演講中宣告了冷戰的開啟。時隔76年,鐵幕似乎再一次橫亘於歐洲大陸。

提及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曾做出的「歷史終結論」時,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研究員、資深國際問題專家潘光向《鳳凰周刊》直言,「歷史非但沒有終結,現在還翻開了新的一頁。」

這場新冷戰將如何重塑俄羅斯與西方?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李勇慧指出,俄羅斯在這場戰事中「單槍匹馬」與整個西方對抗,被遏制和孤立是未來它所面臨的最明顯的外部環境;北約在歐洲的地位則將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成為構建歐洲政治、安全、軍事的統一框架。「北約和歐洲或將像美國地緣政治學者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裡寫的那樣,會歷史性地結為一體,共同的敵人讓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約更加團結。」

◆2022年3月1日,愛沙尼亞塔林,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接見北約聯軍士兵。

當今局勢並非一年之功,自蘇聯解體後就已開始。潘光指出,1991年起,北約一再背棄兩德統一時「不東擴」的承諾,連續五次東擴,直抵俄羅斯西部邊境,原先的華約國家及前蘇聯加盟國中的波羅的海三國都已加入北約,這意味著前蘇聯勢力範圍的一大半都劃歸西方。

如今俄羅斯作為蘇聯繼承者,在歐洲範圍內僅有白俄羅斯一個盟友。潘光表示,俄羅斯不至於因這場戰事而瓦解,但實力會被大幅削弱。

此外,雖說北約勢力擴大,其內部矛盾也不可小覷。潘光解釋說,北約接納芬蘭和瑞典的過程中,土耳其扮演了反對者的角色,後者與瑞典在庫爾德問題和宗教問題上暴露出諸多矛盾;土耳其與希臘長期在賽普勒斯、領海領空、加入歐盟和地中海油氣資源等問題上存在矛盾。

二戰結束以來,蘇聯西部邊界的劃分問題也造成多國間的歷史遺留矛盾。比如,位於烏克蘭西部邊境的外喀爾巴阡州一直是東歐地緣政治的角力場。該州與匈牙利接壤,居住了近16萬匈族居民。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戰敗,領土被瓜分,該地先後被周邊國家吞併,1945年納入蘇聯版圖,1991年蘇聯解體後歸烏克蘭。

近年來,匈牙利極右翼人士主張「復歸」外喀爾巴阡州,該州匈族人口的待遇問題時常在匈牙利引起熱議。2022年5月刊登在《巴爾幹洞見》(Balkan Insight)上的一篇文章稱,烏克蘭戰事「餵飽了匈牙利極右翼收復失地的夢想」。類似問題也出現在匈牙利與斯洛伐克等中歐國家的雙邊關係中。

此外,波蘭與匈牙利自打中世紀就建立起友誼,在歐盟也一向共同以保守姿態示人,但當烏克蘭戰事爆發後,兩國在是否軍援烏克蘭、如何擺脫對俄能源依賴等問題上暴露諸多分歧。

潘光因此認為,「目前很難預料所謂的『新冷戰』會持續多久、結局如何,由於北約內部存在種種矛盾,未來肯定會衝突不斷。」眼下,更多人擔心的是一場爆發於北約與俄羅斯之間,或說是波蘭與俄羅斯之間的熱戰。

進入今年2月以來,儘管俄羅斯的言論有所升級,美國一些官員對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擔憂程度卻在降低。美國《紐約時報》將其歸因於一系列因素:烏克蘭戰場局勢趨於穩定;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時與中方在反對核武器問題上有過共同表態;俄美高層之間的溝通情況有所改善;國際原子能機構在烏克蘭的作用有所增加等。但在戰事尚未結束的情況下,各方依然對局勢保持高度警惕。

引發大規模難民潮

俄羅斯學者瓦西里·卡申認為,2022年的戰事可被認為是冷戰結束後30年單極世界秩序最終結束的標誌。

近幾年來,俄羅斯在世界舞台上處處爭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大國,普京也表現出重塑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堅定決心。李勇慧指出,俄羅斯主張打破美國凌駕於任何國際規則和秩序之上的世界霸權、推動世界多極化,這一進程始於2014年克里米亞入俄,目前正在通過俄烏戰事加速推進。

在俄羅斯看來,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或土耳其等地區大國不依附強權,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是成功適應新形勢的例子。

潘光指出,當今世界政治多極化的趨勢十分明確,除美國一極外,各種力量中心都在發展:其中中國是主力,歐盟、東協、金磚國家、上合組織,乃至拉丁美洲和非洲都積極支持多極化。但他認為,目前的多極化是局部的、政治性的,仍然沒有哪一個國家能撼動美國的金融霸主地位。

潘光說,在經濟金融層面打破美國霸權——如中國推行的人民幣國際化和俄羅斯推進的俄羅斯國際化——才是實現世界多極化的根本所在,而不是通過戰爭手段。

2022年9月,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召開的上合組織峰會期間,印度總理莫迪出人意料地向俄總統普京表示,「現在不是戰爭的時代,我們在電話中已經多次談到這一點,即民主、外交和對話都觸動著世界。」莫迪的表態在全球媒體「刷屏」,法國總統馬克龍隨後也在聯合國大會上對其觀點表示贊同。

俄烏戰事是否讓世界重回戰爭時代,目前尚無定論,但它無疑給本就危機跌宕的世界火上澆油。

烏克蘭危機造成二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難民潮——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顯示,從2022年2月24日到2023年1月31日,超過804萬烏克蘭難民在歐洲停留,另有約650萬人在烏克蘭境內流離失所。

◆2022年4月5日,烏克蘭尼古拉耶夫,當地居民準備乘大巴撤離,將途徑敖德薩前往烏克蘭-摩爾多瓦邊境。彼時俄軍加大了針對這座城市的炮擊力度,當地人擔憂俄軍會對這座關鍵港口城市發起大規模攻擊。

其中,俄羅斯接納烏克蘭難民最多,約285萬人。排名第二的是波蘭,接納約156萬人。第三位是德國,接納約105萬人。其餘接納難民較多的國家依次為捷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保加利亞、法國、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和斯洛伐克。前往其他歐洲國家的烏難民總數不超過10萬人。

另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球有超過1億人因武裝衝突、暴力、侵害人權等活動而流離失所,比上年增加1000萬人。國際救援委員會(IRC)也稱,2023年預計有3.4億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問題,制約戰爭的和平力量超過了戰爭力量」的論斷,中國擁抱有利的戰略機遇期,開啟了高速發展的周期並融入世界。潘光認為,當今世界的主題仍是和平與發展,但俄烏戰事的教訓其實是發展比和平更重要,「如果沒有發展,和平也難以維繫」。

「俄羅斯世界」震盪加速

2014年開始至今的烏克蘭危機,部分程度上緣於普京想要維繫一個「俄羅斯世界」的想像。但恰恰是這場戰事,讓後蘇聯空間的震盪提速。

「俄羅斯世界」(Russkiy Mir)的概念形成於俄羅斯帝國時代的殖民擴張歷史。蘇聯解體後,普京在2007年設置了「俄羅斯世界基金會」,旨在維持俄語、俄羅斯文化乃至東正教在歐亞大陸的影響力。

戰前,「俄羅斯世界」對諸多前蘇聯國家仍有吸引力。尤其是中亞諸國,俄文學校長期以來是精英教育的標誌。在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公民赴俄羅斯務工亦是國家重要的收入來源。

但戰爭改變了一切。隨著俄羅斯遭受制裁,俄羅斯經貿、務工,對前蘇聯國家和居民的吸引力正在降低。據《莫斯科時報》報導,隨著俄羅斯大城市中產向外移民和經濟情況趨差,許多在俄羅斯大城市務工的中亞人正計劃離開。

◆2022年9月25日,喬治亞與俄羅斯的邊境檢查站。據稱,邊境有2500輛汽車。

中亞各國亦對經濟和貿易上依賴俄羅斯感到緊張。在哈薩克斯坦,尋找價格低廉的、不經由俄羅斯的交通貿易路線變得愈發重要。2022年年底,麥當勞餐廳就因原料物流困難而撤出哈薩克斯坦,為該國的經濟競爭力敲響警鐘。

外界認為,戰事爆發後,俄羅斯失去了歐洲乃至整個西方的「戰略夥伴關係」,俄羅斯開始「戰略東轉」,通過與中東、亞太地區、南亞及歐亞大陸西部等新興市場的合作,重新構建歐亞地區一體化。

潘光提到,原本「歐亞一體化」的概念得到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普遍響應,但在烏克蘭危機發生時,一體化進程基本停滯,俄羅斯自顧不暇,中亞國家則積極推進「中亞五國+中國/美國/歐盟/日本」等「5+1」新型對話框架,「這本是俄羅斯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但它卻無力反對」。

2022年6月,在被稱為「俄版達沃斯」的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當著普京的面否定了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烏東俄語地區的「民族自決權」。他直言,「如果放任民族自決權,地球上將不是193個國家,而會出現500到600個國家。」

潘光對此解讀稱,托卡耶夫的態度表達了他對哈薩克斯坦民族團結和主權完整的擔憂,「從首都阿斯塔納往北的區域全是講俄語的少數民族,如果他們像烏東俄語人口一樣尋求獨立,廣闊的哈薩克斯坦國土或將大幅縮減」。

如今,除了已經「去俄語化」的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也在推行語言文字改革。對這些國家來說,如何既能保持同俄羅斯的微妙關係,又能逐步「去俄語化」,成為未來的挑戰。

除此之外,那些反戰或逃避兵役的俄羅斯人已經外流到前蘇聯國家,甚至推高了喬治亞提比里西、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等地房價,也可能在未來觸發新的族群衝突。

◆2022年10月,莫斯科一名牧師為應徵入伍的士兵祈福。

歐盟地緣重心向東部傾斜

隨著烏克蘭戰事的進行,歐盟的地緣重心也或多或少開始向東部轉移。

戰爭開始之初,在包括法德在內的西歐國家還對援助烏克蘭保持謹慎時,東歐國家就已扮演起援烏的中堅角色。2022年3月15日,戰爭爆發尚未滿月,基輔近郊仍有交火之時,波蘭、捷克和斯洛維尼亞三國總理連同波蘭實質上的最高領導人卡欽斯基一同乘坐火車訪問基輔,給出強烈支持澤連斯基政府的信號。24日,波羅的海三國派出議會議長訪問烏克蘭。

政治表態之外,東歐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也極為重視。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而論,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的對烏援助是全球比例最高的。2022年年底的數據顯示,愛沙尼亞承諾的援助總額已經達到GDP的1%,拉脫維亞為0.93%,波蘭則是0.5%。與之相比,美國只有0.23%。

此外,波蘭不斷向烏克蘭承諾更多援助,藉此槓桿促動包括德國在內的其他歐洲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更多重型裝備。在近來促動德國允諾援助德制「豹2」坦克的工作中,波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德國最終做出援助坦克的決定時,波蘭總統杜達當面詢問德國總理朔爾茨的表情包已經在網上廣為流傳,被視為「波蘭向德國施壓」的標誌。

東歐國家在戰爭中的取態,並非短期變化的結果。從2004年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開始,以波蘭為首的東歐國家就在外交政策上轉向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2008年爆發的俄羅斯和喬治亞戰爭,加劇東歐國家對俄羅斯的擔憂。當時,時任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和烏克蘭與波羅的海國家的領導人一同訪問了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他在一場公共演說中表示,「今天是喬治亞,明天就是烏克蘭,然後就是波羅的海國家,再然後可能就要到我們波蘭了。」這場演說進一步確定了波蘭等國對俄羅斯關係的態度。

鑑於東歐國家這一年來的表現,有評論認為,以波蘭為主的東歐國家已經從2000年代初的「隱身」狀態一躍成為全球地緣政治中的關鍵力量,開始變為「歐洲防務和安全的中心」。這也意味著,東歐國家對俄羅斯的外交取態會更加影響歐盟的整體外交路線。

中東歐國家得到更多歐盟內部話語權的背後,體現出該地區經濟地位的崛起。包括波羅的海三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在內的中東歐國家,均是在2004年才加入歐盟,距今不到二十年。在此期間,伴隨歐盟的援助和投資,中東歐國家的經濟體量實現了快速增長。

加拿大高力國際(Collier)2019年發表的評估報告顯示,中東歐是歐洲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波蘭更被評為全球最適合投資的目的國之一。回看過往,2004年波蘭人均GDP不到7000美元,至2021年已達到近18000美元。作為歐洲最大的單一國家市場,波蘭的經濟潛力要比其他國家更為突出。

但俄烏戰事和其後可能發生的烏克蘭加入歐盟,在讓東歐日顯重要的同時,也隱藏著一場事關「歐洲價值」的危機。

2010年以來,波蘭政治的保守化轉向,以及卡欽斯基兄弟法律與公正黨(PiS)的崛起,掀起西歐內部的擔憂:作為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東歐在民眾價值觀上更為傳統,這是否意味著西歐代表的「歐洲價值」——如自由、開放、進步、平權等——會遭遇更多挑戰?

如今,法律與公正黨在波蘭執政超過7年,其間波蘭通過將墮胎入刑的新法,還拒絕了歐盟的難民政策;但同時,波蘭經濟地位不斷升高,地緣政治的重要性也隨著俄烏戰事不斷加強。隨著戰爭持續,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歐洲,會在哪些層面上重新定義「歐洲」的概念呢?

全球產業分工面臨重組

近年來,因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全球產業鏈本就深受衝擊,持續許久的新冠疫情,各國封城隔離、關閉邊境,航運、陸運和空運量銳減,加劇了供應鏈體系的脆弱。俄烏戰事的爆發,帶來新的打擊。

衝突剛發生時,國家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黃漢權就指出,俄烏兩國是全球能源、工業原材料和農產品的重要供給國和連接歐亞大陸的重要運輸通道,兩國交戰及其引發的經濟制裁將給供應鏈帶來更大風暴。其中短期影響波及半導體晶片、汽車零部件、重要金屬、海陸空物流等;長期影響則將加劇全球產業分工體系重組,形成短鏈化、分散化、本土化、區域化、陣營化的格局。

時隔一年,上述判斷是否應驗?

晶片行業在過去三年遭遇了一場「完美風暴」,如今進入周期性「供大於求」階段。疫情期間人們對數字設備需求的激增、中美貿易戰、加密貨幣風潮、台灣地區遭遇旱災等因素,共同造成晶片供應短缺。

戰事爆發後,烏克蘭氖氣出口遇阻,其中位於馬里烏波爾和敖德薩的兩家公司,氖氣產量占到全球供應的一半,而氖氣是製造晶片的關鍵氣體。彼時有預測稱,氖氣短缺恐加劇「芯荒」。

但到了2022年5月、6月時,由於高通脹拖慢了疫情後經濟復甦的步伐,各國對消費電子產品需求降低,低端晶片供應市場出現逆轉;隨著晶片產業重心向汽車領域傾斜,特斯拉等車企通過各種手段降低晶片使用率,「晶片荒」得到緩解。

一位了解晶片產業的人士告訴《鳳凰周刊》,媒體對於烏克蘭氖氣問題的報導,可以說「市場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俄烏戰事對晶片行業的實質影響微乎其微。

相比之下,汽車行業受到影響較大。美國富國銀行預計,整個歐洲大陸汽車生產所需的關鍵性線束,有近10%-15%產自烏克蘭。為應對戰事下汽車零部件供應緊張,很多汽車製造商開始簡化產品線,並試圖降低整個流程的複雜性。

烏克蘭汽車零部件供應商Leoni表示,由於生產線過於複雜,無法搬到羅馬尼亞等周邊國家生產。2022年夏天,Leoni的生產線常在一聲空襲警報後就全部停產,工人們只能在躲入防空洞前的間隙中努力工作。

受到零件供應等問題影響,2022年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多個品牌全球銷量出現同比下滑。根據大眾官方發布的數據,2022年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銷量約為830萬輛,同比下滑7%,創下11年來新低,位居第二。

受戰事衝擊最大的,當數全球糧食市場。俄烏兩國是全球最重要的糧食出口國。聯合國數據顯示,兩國合計占全球大麥供應的19%、小麥供應的14%和玉米供應的4%,同時也是油菜籽的主要供應國,其葵花籽油出口占全球市場的一半。

◆2022年7月23日,烏克蘭的一處麥田。

俄羅斯出兵以來,烏克蘭的黑海港口被封鎖長達半年,西方又對俄實施全方位制裁,導致數千萬噸烏克蘭糧食和大量俄羅斯化肥出口受阻,推高了國際糧食和化肥價格,也一度拖緩多國糧食供應。聯合國因此多次警告,戰事將加劇全球糧食不安全。

為解決供應問題,埃及、印尼等國迅速調整糧食進口來源,如加大對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和阿根廷小麥的進口。2022年7月,《黑海糧食出口協議》達成後,烏克蘭穀物和俄羅斯化肥出口有所恢復。

但有烏克蘭農業經濟分析師告訴《鳳凰周刊》,2022年國際糧食價格高企使農作物成本上升,烏克蘭農民主動減產,近兩年烏克蘭糧食在全球糧食貿易中的份額將會下降;俄羅斯則趁戰事「搶占」了巴基斯坦、埃及等美元短缺國家的糧食進口份額。

能源出口格局發生巨變

俄烏戰事也重塑了全球能源供應鏈。據美國「政客」網站去年11月報導,多名歐洲高級官員對美國表示不滿,認為美國在利用俄烏戰事「發財」——趁歐洲在能源上「去俄化」,美國向歐洲出口高價天然氣以填補後者能源短缺。

戰前,歐洲進口天然氣、原油和煤炭中,分別有45%、27%、46%來自俄羅斯。但自戰事爆發以來,歐洲義無反顧地選擇與俄羅斯能源「脫鉤」:截至2023年年初,歐盟已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和海運原油,並對俄羅斯原油和成品油實施價格上限;2022年前10個月,俄羅斯出口至歐洲的天然氣僅相當於2021年的15%;供應渠道上,歐洲加強從挪威、阿爾及利亞、亞塞拜然及海灣國家原油的替代進口;美國也因此大幅增加了液化天然氣(LNG)和原油的對歐出口。

◆2022年3月8日,德國盧布明市的「北溪」天然氣管道。

俄羅斯方面,過去其74%的天然氣、49%的石油和32%的煤炭都流向歐洲。去年開始,中國和印度成了俄國原油的最大買家。為了避免客戶流失,莫斯科不得不提供折扣。2022年5月,中印兩國每天從俄羅斯購買約240萬桶原油,占俄出口量的一半。到了11月,俄羅斯石油出口總量為每天810萬桶,恢復至戰前水平。

一年來,全球原油貿易流向發生重大變化,俄羅斯原油出口流向出現「西降東升」,伴隨西方制裁的不斷加碼,很可能成為「西停東升」;美國、中東和非洲原油出口流向則是「西升東降」。

天然氣的貿易格局也有所改變。歐洲減少使用俄羅斯天然氣後,美國增供的LNG難以迅速填補歐洲需求空白,世界LNG流向從亞洲轉向歐洲。2022年前10個月,美國出口至歐洲的LNG總量達到2021年的2.3倍以上,出口至亞洲的供應量則下降了40%。

為應對能源短缺引發的高通脹和經濟衰退前景,作為綠色能源轉型「領頭羊」的歐洲放慢腳步。2022年7月,歐洲議會投票支持將天然氣和核能列為「綠色能源」,掃清了從環境投資者那裡獲得數十億歐元資金的最後一個主要障礙。

這一想法此前在歐洲引發爭議,反對者認為這是碳中和進程的倒退,還會為「敵人」俄羅斯增加收入;支持者則稱,這是在能源「去俄化」過程中確保能源安全的「現實主義選擇」。為增加天然氣來源,歐洲主要國家還積極與非洲國家展開交易。

而由於天然氣價格高企,煤炭與核能重返世界舞台。歐洲、東南亞國家紛紛選擇重啟煤電;英國、法國、德國、東協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宣布推進核能建設。

但與此同時,各國仍在推進「雙碳」(即碳達峰與碳中和)轉型:2022年,德國接連修訂五部能源轉型法律,其中的《可再生能源法》(EEG 2023)將德國2030年的綠電占比目標提升至80%;去年8月,法國總理博爾內宣布將設立一項價值15億歐元的「綠色基金」,來幫助地方政府加速生態轉型。

尤當最近一個夏天,歐洲出現創紀錄的高溫熱浪,使歐洲決策者進一步思考推進碳中和的重要性;綠色能源轉型不僅利於節能減排,還將擴大市場需求、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

2022年8月,美國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其中包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全面投資、補貼和減稅3700億美元,堪稱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應對氣候變化計劃。根據這份法案,美國政府將採取提供高額補貼等激勵措施,推動電動汽車電池、太陽能板等綠色技術在美國本土的生產和應用。

歐洲多國認為,該法案部分內容涉嫌貿易保護主義,或損害歐洲企業競爭力,誘使投資轉向美國,損害歐洲產業發展和就業。德國、法國等汽車製造大國反對呼聲尤高。2023年1月,歐盟針鋒相對地公布了「綠色協議產業計劃」,以提高歐洲淨零工業的競爭力。一場圍繞清潔能源產業和綠色技術的補貼競賽由此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推進「石油人民幣體系」構建的行為備受關注。英國《金融時報》記者福魯哈爾(Rana Foroohar)撰文稱,2022年12月,中國最高領導人對沙特等國的訪問,意味著建立在美國-沙特合作之上的「石油美元體系」開始向「石油人民幣體系」轉變,即未來更多石油貿易將以人民幣結算。

福魯哈爾引用瑞信分析師佐爾坦·波扎爾(Zoltan Pozsar)的話稱,中國在俄烏戰事中見證了美元外匯被「武器化」的過程,因此希望能讓金磚國家及其他地區「去美元化」,改寫全球能源市場規則是其中一部分工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