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俺答汗三番五次要求向明朝「納貢稱臣」?

汗八里文藝之聲 發佈 2024-05-06T11:52:28.021018+00:00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徐階、高拱、張居正等閣臣的主持下,僅僅存續了六年的隆慶朝,一度出現了全面中興的跡象。

與前任嘉靖皇帝(1507—1567)與繼任者萬曆皇帝(1563—1620)相比,隆慶皇帝(1537—1572)的存在感似乎沒有那麼強。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徐階(1503—1583)、高拱(1513—1578)、張居正(1525—1582)等閣臣的主持下,僅僅存續了六年的隆慶朝,一度出現了全面中興的跡象。

因此,《明史》的編撰者們,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

「穆宗在位六載,端拱寡營,躬行儉約,尚食歲省巨萬。許俺答封貢,減賦息民,邊陲寧謐。繼體守文,可稱令主矣。第柄臣相軋,門戶漸開,而帝未能振肅乾綱,矯除積習,蓋亦寬恕有餘,而剛明不足者歟!」

提到隆慶帝,一定繞不開「俺答封貢」。

伴隨著隆慶和議的達成與貢市貿易的有序恢復,明蒙之間長達二百年的敵對戰爭狀態基本宣告結束,在之後的六十多年裡,雙方也再未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俺答汗要三番五次向明朝「求通貢」?「通貢」的底層邏輯又是什麼?我查了一些資料,接下來跟大家簡單聊聊。

1)什麼是「庚戌之變」?

自從元順帝退居漠北後(拓展閱讀:大廈崩塌20年:北元「重返中原」之夢的最終倒掉),原本居於中原的蒙古人,又回到了過往相對單一的遊牧經濟生活之中。與此同時,明蒙雙方均陷入進了持續性戰爭狀態的旋渦。

1)什麼是「朝貿易貢」?

在古代中國,海外貿易的「重點」,一直都是官方主導經營的「朝貢貿易」。

簡單地說,海外國家以及邊疆地區,都會定期派遣使團,覲見中原王朝的皇帝並「進貢」方物。

身為「天朝上國」的中原王朝,不僅予以使團較高規格的接待,還會基於「懷柔荒遠」、「薄來厚往」的原則,贈予對方總價值大於「進貢」物品總價值的數倍甚至數十倍的「賞賜」(拓展閱讀:理性討論:為什麼明朝的倭寇這麼狂?)。

基於改善生活的需要,北方遊牧部落的首領們,也會定期派遣使團,向中原王朝「進方物」並表達名義上的政治臣服,旨在換取對方的「高額賞賜」。

由此可見,「朝貢貿易」帶有明顯的政治屬性,與傳統的「做生意」有著本質區別。

2)明蒙關係惡化的底層邏輯

明朝在建國之初,不僅招納了大批蒙古人入朝為官,還對主動前來朝貢的蒙古各部,給予了賞賜官爵、物品等優厚待遇,旨在換取邊疆的安寧。

遺憾的是,伴隨著國家政治與經濟危機的加深,「華夷之辯」中保守封閉的一面,逐漸在社會中占據了上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明蒙關係變得日趨緊張了起來。

眾所周知,遊牧經濟有著先天性的缺陷。具體而言,遊牧人眾必須通過與中原內地人眾的互市貿易,方能維持生活的基本穩定。

一般來說,他們通過馬匹以及畜牧產品的銷售,換取生活和生產過程中必需的農產品和手工產品。因此,在明蒙雙方的貿易過程中,明朝一直牢牢占據著主導權。

為了維穩,明朝不僅將大筆資金用於北疆防務,還在經濟上採取利誘、威脅等手段,迫使蒙古各部「不敢造次」。

比如在互市貿易中,明朝一方不僅「禁兵器、銅鐵」,甚至一度將鐵鍋、茶鹽等生活必需品,也列入進了禁例之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心態徹底失衡的蒙古人,乾脆採取「直接粗暴」的戰爭手段,大肆南下掠奪。

但需要指出的是,儘管蒙古人占據著軍事上的主動,但戰爭對於雙方生產、生活的破壞以及人口上的損失,都是非常沉重的。因此,無論是瓦剌還是「大汗本部」,都希望能夠與明朝恢復穩定正常的貿易關係。

比如在嘉靖十一年(1532)春,達延汗之孫博迪汗(1504—1547)要求與明朝重新恢復「通貢」

但需要指出的是,雙方的朝貢貿易已經中斷了近30年。因此,明廷以「小王子(達延汗)進貢雖有成化、弘治年間之事例,但其情多詐,難以輕信」為由,予以拒絕(拓展閱讀:「來去自如」的朝貢:任性「小王子」達延汗時期的蒙古與明朝)。

3)俺答汗的「通貢」嘗試

儘管蒙古人碰了一鼻子灰,但同為達延汗之孫,甚至連正統大汗都感到畏懼的土默特部(拓展閱讀: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首領俺答汗(1508—1582),一直尋求與明朝達成和解,進而重啟「通貢貿易」。

嘉靖二十年(1541)秋,他派遣使者石天爵與明朝進行「貿易談判」。在《明實錄》中,記錄了他的「談判倡議書」:

「北虜俺答阿不孩遣夷使石天爵、肯切款大同陽和塞求貢,言:其父阿郎在先朝常入貢,蒙賞賚,且許市易,漢達兩利。近以貢道不通,每歲入掠。因人畜多災疾,卜之神官,謂入貢吉。天爵原中國人,掠居虜中者,肯切系真夷,遣之同來。果許貢,當趣令一人歸報,伊即約束其下,令邊民墾田塞中,夷眾牧馬塞外,永不相犯,當飲血為盟誓。否,即徙帳北鄙,而縱精騎南掠去。」

在這封「倡議書」中,俺答汗既描述了朝貢貿易對明蒙雙方的好處,又詳細解釋了自己近來「每歲入掠」的原有,並在結尾處描繪了雙方達成和議後「邊民墾田塞中,夷眾牧馬塞外,永不相犯」的和平景象。

當然,他也在信中警告明廷,倘若「言否」,自己一定會「縱精騎南掠」,絕不會手下留情。

客觀地說,倘若雙方在此時達成和解並逐步恢復互市與通貢貿易,無疑是雙贏的結果。

遺憾的是,早已被蒙古犯邊「氣昏了頭」的嘉靖皇帝,絲毫沒有和解的打算。在接到俺答汗的書信後,他憤慨地表示,「虜情叵測。務選將練兵,出邊追剿,數其侵犯大罪,絕彼通貢」。

可即便如此,俺答汗依然沒有選擇放棄。資料顯示,嘉靖二十一年(1542)閏五月,他再次派遣石天爵前往大同「請求通貢」,結果石天爵不僅被新任大同巡撫龍大有「「磔殺」,屍首還被「傳至九邊示眾」。

嘉靖二十五年(1546)五月,俺答汗第三次向明廷提出了通貢請求,使臣再次被殺;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月,俺答汗第四次「申通貢之請」,又双叒叕遭到了明廷的冷遇(拓展閱讀:一文概述:明朝人是如何評價元朝的?)。

4)俺答汗的憤怒

實際上,截至嘉靖二十八年( 1549),俺答汗一直都沒有放棄通貢的要求。不過,到了這一時期,他已不再派遣使者,而是派遣大軍進行「武裝威脅」。

據《明實錄》記載,蒙古士兵「束書矢端,射入軍營中」,並放言「以求貢不得,故屢搶。許貢,當約束部落不犯邊。否則秋且復入,過關搶京輔。」

明朝邊防將領聞訊後,趕緊向嘉靖皇帝予以通報。不過,嘉靖皇帝依然「頭鐵」地表示:「求貢詭言,屢詔阻隔。萬達等務慎防守,毋致疏虞」。

惱羞成怒的俺答汗,開始集結重兵,決定向明朝發起了全面進攻。

嘉靖二十九年(1550)六月,俺答汗的大軍進犯大同。明軍遭遇到了慘痛失利,總兵官張達與副總兵官林椿相繼戰死,幾乎全軍覆沒。

同年八月,俺答汗集中10餘萬騎兵,打算在攻克大同防線後,南下劫掠。大同總兵官仇鸞聞訊後,居然以重金賄賂俺答汗,希望他「勿犯大同」。

「拿人錢財」的俺答汗果然「說話算話」,真的調整了行軍路線。八月十四日,他親率大軍越過古北口後乘勢南下,圍順義、逼通州,並在密雲、三河、昌平等地狠狠地劫掠了一番。

面對突然出現在北京城郊的俺答汗大軍,明朝君臣們頓時慌了神。

首先,京城禁軍加起來不足五萬人,人數上占據著絕對劣勢;其次,全軍普遍缺乏戰具甲仗;第三,老弱兵丁還占據著一定的比例。一言概之,京城守軍根本不具備出城迎敵的即戰力。

因此,儘管嘉靖皇帝一再催促禁軍出城破敵,但「心裡有數」的嚴嵩等大臣,最終以「敵飽將自去,唯堅壁為上」為由,給搪塞了過去。

5)什麼是「庚戌之變」?

八月十八日,大同、保定等七鎮援兵先後抵達北京郊外。

不過,面對來勢洶洶的俺答汗大軍,明軍不僅「恇怯不敢戰」,甚至在總領諸軍的「平虜大將軍」仇鸞的率領下,不惜喬裝打扮成蒙古官兵的模樣,劫掠北京周邊的百姓。

十九日,俺答汗的大軍抵達東直門。二十一日,出于震懾明廷的目的,他們先後摧毀了德勝門、安定門北的幾乎所有民居。二十二日,俺答由鞏華城(今昌平)攻打明朝諸帝陵寢,並轉掠西山、良鄉以西的廣大地區,「保定皆震」。

與此同時,俺答汗命令在通州被俘的宦官楊增「手持其書信返回明廷」,揚言「予我幣,通我貢,即解圍,不者歲一虔爾郭!」直到九月初一,「收穫頗豐」的蒙古軍隊才全部撤出明朝境內——這便是歷史上的「庚戌之變」。

實際上,俺答汗發動「庚戌之變」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脅迫明朝允許通貢。

嘉靖三十年(1551),明廷於大同鎮羌堡、宣府新開口和延寧開設馬市,但規定只准用馬匹換取布帛。

馬市的重新開闢,讓俺答汗頗為高興。他不僅主動明廷獻「九白之貢」, 還一再告誡屬下首領「毋耽酒失事,馬必身腰長大,毛齒相應,然後入」。

不久,俺答汗進一步提出,「富者能以馬易緞,貧者唯有牛羊,請易款粟」。坦誠說,這一要求並無不妥之處。

不過,一直對「庚戌之變」耿耿於懷的明廷,認為俺答汗「乞請無厭」,旋即於次年「斬俺答求貢使者」,「並罷各邊馬市」。感覺受到明廷捉弄的俺答汗,連年派遣重兵南下擄掠,長城沿線的百姓深受其害。

因為庚戌之變,明朝君臣以及知識階層,對蒙古人可謂深惡痛絕

史載嘉靖皇帝「苦虜之擾,最厭見『夷狄』字面。每寫『夷狄』字必極小,凡詔旨及章疏皆然,蓋欲尊中國卑外夷也」。士人李詡也在《戒庵老人漫筆》中指出:「余家先世分關中,寫吳原年、洪武原年,俱不用『元』字。想國初惡勝國之號而避之,故民間相習如此。」

2)明蒙關係的緩和

隆慶皇帝繼位後,明蒙關係出現了大幅緩和的跡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他對嘉靖皇帝推行的強硬政策,進行了比較深刻的反思。

隆慶皇帝即位後,明軍在不斷加強邊防守備的同時,對於通貢和互市「大開綠燈」。當有人反對其決策時,他能以行政手段將其從朝廷中排除出去。一言概之,隆慶皇帝的務實態度,是「俺答封貢」得以實現的首要條件。

其次,隆慶皇帝對內閣重臣給予了極大信任。

當時在內閣主持政務的,分別是實力人物高拱和張居正。隆慶元年(1567),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張居正入內閣;隆慶三年(1569),原本去職的高拱被明廷召回,並委以大學士兼掌吏部。

隆慶帝認為「(高)拱練習政體,負經濟才,所建白皆可行」,因此給予了他十足的信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頗受高拱賞識的張居正,也得到了明廷的重用。比如在高拱擔任首輔後,「居正肩隨之」。

第三,明朝邊官普遍具有較強的能力。

宣大、山西總督王崇古,以「勛著邊陲」著稱。從隆慶初年就受任總督陝西、延、寧、甘肅軍務,加右都御史銜;隆慶四年正月,他調任宣大、山西總督,「勛著邊陲」。他的搭檔,時任大同巡撫方逢時,為人「才略明練,處邊事,皆協機宜」,也是個能力卓著的官員。

第四,明廷對北邊防務展開了切實的整頓。

隆慶元年(1567),蒙古軍隊依然不斷犯邊,山西、陝西屢有警報。同年九月,札薩克圖汗對薊鎮的襲擾,讓隆慶皇帝頗為震驚。

十一月,明廷便議定好了「防虜之策」,即「責實效、定責任、明戰守、申軍令、重將帥、練軍兵、繕城堡、團民兵、處久任、廣招納、儲人才、理鹽法、擇邊吏」。

另外,隆慶皇帝對薊鎮的總督人選也進行了調整,譚綸、戚繼光等名將相繼得到了提拔,薊鎮守軍的戰鬥力有了顯著提升。

3)「隆慶和議」的最終達成

鑑於隆慶四年(1570)九月發生的「把漢那吉降明」事件處理得當,雙邊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直接促成了「俺答封貢」。

1)什麼是「把漢那吉降明」事件?

把漢那吉是俺答汗的孫子,他的父親鐵背台吉是俺答汗的第三子。關於他降明之事,《明實錄》記載道:

「(把漢那吉)幼孤,育於俺答汗妻所。既長,娶婦比吉。久之,會我兒都司有女,那吉欲娶之,為俺答汗所奪,其女即俺答汗外孫女也。那吉怒,欲治兵相攻,俺答汗以他女畀之,終不悅,遂棄所部來歸,獨阿力哥等十人從。已而,降者相踵。巡撫方逢時受之,以告總督王崇古,處之鎮城,所以拊循慰藉之甚至。」

簡單地說,就是把漢那吉想迎娶俺答汗的外孫女,但俺答汗見其貌美,不僅親自將她帶回,還建議把漢那吉「再找一個未婚妻」。心生委屈的把漢那吉,知道自己勢單力孤,直接投靠了王崇古。

在處置「把漢來降」這一偶然事件的過程中,明朝君臣們一直保持著足夠的清醒。

當方逢時將「把漢那吉來降」之事向王崇古做出匯報後,二人很快達成了共識,即「(此事)雖若甚微,其關係華夷之分,實當慎重,始之不謹,將貽後艱」。

實際上,在書面報告抵達京城之前,高拱和張居正二人已提前得到了這一消息。很快,高拱致書王崇古,要求他不僅要善待把漢那吉,還要授予鼓動他南投的奶公阿力哥以官銜,旨在製造俺答汗家族內部的矛盾,進而達成離間俺答汗勢力的目的。

見把漢那吉遲遲未歸,俺答汗頓時萌生了「恐中國戕其孫」的想法。於是,他糾集重兵,直奔至大同城下「要人」。

面對來勢洶洶的俺答汗,王崇古提出上、中、下三條解決方案:

  • 上策,優待把漢那吉,給予高官厚祿,並與俺答交換趙全等白蓮教頭目;
  • 中策,倘若俺答恃頑強索,不可理喻,則嚴兵固守,隨機據戰,且示以必殺,制其死命;
  • 下策,倘若俺答汗棄把漢不顧,就厚以恩義結之,待安答死後,遣還把漢那吉,收其餘眾,自為一部。

面對兵臨城下的俺答汗,明廷馬上提出了自己的談判條件,即「用把漢那吉交換他麾下的漢人智囊趙全」。

2)為什麼要「點名」趙全?

趙全是白蓮教的大頭目之一,在嘉靖三十三(1554)年率教民叛逃至河套豐州地區,投靠俺答汗,一度以「智囊」的身份被得以重用。

在隆慶皇帝即位之初,趙全就不斷慫恿俺答汗揮師南下,進攻山西。

根據他的計謀,俺答汗遣兵六萬,兵分四路,進犯明朝。在白蓮教徒的「帶路」下,蒙古軍隊可謂順風順水,在迅速撕破長城防線後,大肆劫掠了石州、文水、交城、平陽等地,被殺、被掠的各地漢族百姓多達數萬人。

俺答汗得勝後,趙全向他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即在占領部分長城關口和太原等地之後,委派自己前往太原,「幫助」他徵收漢地賦稅。

不過,趙全的「宏偉藍圖」,並沒有讓久經沙場的俺答汗心動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他本人並非是正統大汗,這種「南北分治」多少有忤逆之嫌;另一方面,他入侵的動機非常「單純」,只是「單純」地劫掠金銀財寶、物資藥物和人口「而已」,根本沒有「定鼎中原」的政治內涵。

趙全被送還時,隆慶皇帝親臨午門門樓參閱了「受俘禮」,並對其施以「磔刑」,即所謂的「千刀萬剮」。之後,他的首級被送到九邊示眾。由此可見,「漢奸」之於中國,是永遠得不到好下場的。

3)隆慶和議的最終達成

對於明廷提出的「換人」要求,俺答汗想都沒想就拍板同意了。

在他看來,倘若真的單憑趙全等幾個「漢人智囊」的腦袋,就能換取明朝的冊封和互市貿易協定的簽署,絕對是一個利大於弊的「生意」。

於是,雙方立刻著手開啟了和談,並迅速達成了一致,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隆慶和議」。

根據協議,從隆慶四年(1570)開始,明廷陸續在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等地開設了十一處馬市,規定每年春天為市期,每期一月。

鑑於「頻次較低」的馬市很難滿足廣大牧民的要求,明朝又在大同以西的多個地方開設「月市(小市)」,允許蒙漢人民自由貿易。

互市恢復後,俺答汗立即與「諸酋申訂盟約」,並要求屬下不准犯邊。

在俺答汗的倡導和維護下,蒙漢人民「交易不絕」,「東自海冶,西盡甘州,延五千里,無烽火警」。在貿易恢復後的三四年內,「邊疆水陸屯田,悉墾治如內地」。

資料顯示,截至萬曆四年(1576),固原鎮地畝新增一千六百三十七頃四十五畝;截至萬曆十年(1582), 宣府地畝增長了三分之一。

在貿易往來得以全面恢復的同時,雙方的政治關係也得到進一步加強。

隆慶五年(1571)三月,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並授鍍金銀印;其他一些蒙古貴族,也相繼被授予都督、指揮、千戶等職銜。

後來,他在致明廷的書信中「坦誠」地表示,「天子幸封我為王,永長北方,諸部孰敢為患。彼受朝廷厚恩,豈敢負耶?」。

萬曆三年(1575),明廷賜名俺答汗興建的「大板升城」為「歸化城」。實際上,今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就是在「歸化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4)尾聲

俺答汗去世後,除個別地區有過暫時中斷外,雙方的貿易關係又維持了四十多年。史載「四十餘年無用兵之患,沿邊曠土替得耕牧」,「自辛未以來,民老死不識兵革,農狎於野,穡人成功保聚」。

隨著時間的推移,漠南蒙古一帶出現了在過往極為罕見的蒙漢通婚、和睦相處的場景。

在今天看來,「俺答封貢」不僅深刻到了蒙古族的發展,還對中國的統一,中華民族的團結,產生了頗為積極的影響。由此可見,俺答封貢,實為成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