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軍事戰爭史-278》海軍常規武器發展

麟劍的人類史 發佈 2024-05-06T12:42:36.942516+00:00

水面艦艇,包括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兩棲作戰艦艇、反水雷艦艇,以及其他小型水面作戰艦艇和輔助船隻。

海軍常規武器發展


海軍的主要武器裝備有:潛艇,包括彈道飛彈潛艇和攻擊型潛艇;水面艦艇,包括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兩棲作戰艦艇、反水雷艦艇,以及其他小型水面作戰艦艇和輔助船隻。許多國家的海軍還裝備有作戰飛機。美國是當代主要海軍強國,裝備水平處於領先地位。70年代以後蘇聯海軍迅速發展,許多裝備接近或達到美國的水平。

彈道飛彈潛艇。50年代末起裝備部隊,噸位較大,通常採用核動力,可長時間在水下航行,易於隱蔽;可裝載10餘枚彈道飛彈,攜帶100餘個核彈頭,足以摧毀任何城市。五個核國家均擁有這類潛艇。蘇聯和美國的數量較多(蘇聯最多),技術最先進。彈道飛彈潛艇的發展可分為三代。第一代以美國的北極星級、蘇聯的G和H級為代表;第二代排水量近萬噸,速度較快,以美國的海神級、蘇聯的D和Y級為代表;第三代以美國的俄亥俄級(亦稱三叉戟級)和蘇聯的T級(亦稱颱風級)為代表,噸位大,技術先進,均裝備有分導式多彈頭的彈道飛彈。俄亥俄級水下排水量18700噸,可載24枚飛彈,192個彈頭。T級排水量3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潛艇,可載20枚飛彈,240個彈頭。

攻擊型潛艇。海軍主要攻擊力量之一,具有隱蔽性好、能突然發動攻擊等優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重要作用,戰後在動力系統和武器系統方面有較大改進。在動力系統方面,出現了核動力潛艇,可長時間在水下航行,而不必經常浮出水面為發動機補充空氣,易隱蔽,航速快,有無限續航力,適宜遠洋作戰。美國的潛艇全部採用核動力。常規動力潛艇適宜淺海作戰,隨著不依賴空氣的常規推進系統趨向成熟,仍將得到發展。在武器系統方面,魚雷不斷改進,安裝制導裝置,命中精度提高;普遍裝備反艦飛彈,包括潛射飛彈,攻擊力顯著增強。此外,潛艇的噪音降低,潛深加大,更不易被發現;通信設備不斷改進;操作和控制系統逐步自動化。美國和蘇聯等國都發展了多種級別、多種功能的攻擊型潛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主要水面作戰艦隻的種類未發生大的變化,但性能和作戰能力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動力系統更先進,航速加快,均超過30節(約合每小時55公里),機動性增強;一些大型艦隻採用核動力,續航能力提高。武器系統逐步現代化,裝有先進的大口徑火炮、反艦飛彈、防空飛彈、反潛火箭、反潛魚雷、深水炸彈、對地攻擊飛彈等,多數已可精確制導,綜合作戰能力顯著增強,火力更加猛烈。防禦系統更加完備,裝有海上警戒雷達、對空警戒雷達和聲納,可及時發現較遠距離的高空、低空、水面、水下目標;電子對抗能力增強,整個火力控制系統逐步自動化,可同時跟蹤眾多目標,反應速度加快。60年代以後,美國和蘇聯發射多種專用衛星,為海軍艦艇提供偵察、探測、定位、導航、通信等項保障,並可隨時提供戰場動態。進入90年代以後,水面艦艇開始採用隱形技術。

航空母艦是最大的水面艦隻,可裝載數十架作戰飛機,並以其奪取制空權,襲擊海上和地面目標,遠距離攻防能力強,但其他武器較少,通常與其他艦隻組成戰鬥群。航空母艦戰鬥群是當代海戰的主要力量。美國長期注重發展航空母艦,數量一直最多,戰後共研製四代。第四代尼米茲級,共建造6艘,從7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相繼服役;排水量9.1萬多噸,採用核動力;可裝載近100架飛機,裝有先進的防空飛彈系統和近程防禦系統,是當前美國海軍的中堅力量。前幾代艦隻仍在服役,普遍進行了技術改進。蘇聯海軍在戰後初期主要用於近海防禦,並認為航空母艦易受飛彈攻擊。為提高遠洋攻擊能力,從60年代開始建造直升機航空母艦,70年代發展攻擊型航空母艦。90年代初服役的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排水量6.5萬噸,可裝載60餘架性能先進的作戰飛機,具有較強的空中打擊、防空、反飛彈、反潛和近程防禦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此外,英國、法國、印度等國也擁有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上使用的作戰飛機也迅速發展並形成系列。美國注重研製專用的艦載飛機,可在短距離甲板上起降,較有代表性的是:F-14型殲擊機,主要用於攔截敵機,可在數百公里範圍內巡邏,同時確定並攻擊數個100公里左右的目標,控制範圍接近1000公里;F-18型殲擊機,可進行空戰和對地攻擊;A-6型攻擊機是主要艦載進攻性力量。此外還有艦載反潛飛機、電子戰飛機、預警飛機、加油機等。蘇聯航空母艦可使用先進的空軍作戰飛機。英國的鷂式和蘇聯的雅克-38型攻擊機均可垂直或短距離起降。

戰列艦曾是最大型戰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未再發展,原有艦隻先後退役。80年代美國先後對4艘40多年艦齡的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裝,安裝406毫米巨炮、先進的魚叉式反艦飛彈、可精確攻擊地面目標的戰斧式巡航飛彈以及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具有強大的進攻能力。

巡洋艦是當代主要海軍作戰艦隻,排水量通常在萬噸左右,執行反艦、反潛、防空、對地攻擊等項任務。美國和蘇聯發展了多個級別的巡洋艦,普遍裝備飛彈,有的採用核動力,一些級別主要執行防空或反潛等專項任務;美國多將巡洋艦編入航空母艦戰鬥群,承擔全方位護衛任務;蘇聯的一些巡洋艦可獨立執行攻擊航空母艦的任務。80年代研製的最新型飛彈巡洋艦是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蘇聯的基洛夫和光榮級,均可執行綜合作戰任務。提康德羅加級排水量9600噸;裝備戰斧式巡航飛彈,魚叉式反艦飛彈,阿斯洛克式反潛飛彈,標準式防空飛彈,以及近程防禦系統;電子戰設備先進,裝有宙斯盾武器控制系統,可同時跟蹤256個不同距離的目標,是當前最先進的艦載防空系統,可對付反艦飛彈;可搭載2架反潛直升機。基洛夫級排水量2.8萬噸,採用核動力;裝有全自動火炮,20個SS-N-19型反艦飛彈發射器,近程防禦系統,SS-N-14型反潛飛彈和多種反潛火箭,並首先採用先進的垂直發射防空飛彈(SA-N-6型),還可搭載2架反潛直升機;也協同航空母艦作戰,還可作為巡洋艦進攻編隊的核心。光榮級是基洛夫級的縮小型,採用常規動力,並加裝魚雷。

驅逐艦是各國裝備數量較多的作戰艦隻,是海戰的重要力量;主要武器是艦炮和魚雷,後來普遍裝備飛彈,具有綜合作戰能力,但多數側重執行單項作戰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和蘇聯發展了多個級別的驅逐艦,分別擁有百艘左右,其他國家也發展了多種驅逐艦。新型飛彈驅逐艦以美國的阿利.伯克級、蘇聯的現代和勇敢級為主要代表。阿利.伯克級裝有與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相同的各類飛彈,只是數量較少,並裝備先進的防空系統和近程防禦系統;具有反艦、反潛、防空、反飛彈、對地攻擊等綜合作戰能力。現代級主要用於反艦作戰,裝有SS-N-22型反艦飛彈和SA-N-7型防空飛彈,可搭載反潛直升機。勇敢級主要用於反潛作戰,裝有SS-N-14型反潛飛彈和SA-N-8型防空飛彈,也可搭載反潛直升機。

護衛艦主要用於為艦隊護航和保衛海上交通線,通常在艦艇編隊中執行單項作戰任務,排水量較小,裝備數量較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許多國家發展了為數眾多的反潛護衛艦,主要裝備艦炮、反潛魚雷和深水炸彈,有些較大型的還裝有反潛飛彈,可搭載反潛直升機。蘇聯發展了專用防空護衛艦,裝備有可對空射擊的艦炮和防空飛彈。70年代以後,美國和蘇聯等國發展了排水量3000—4000噸的大型護衛艦,反潛和防空能力進一步增強,並具有一定的反艦和反飛彈能力。

其他海軍裝備也不斷更新。兩棲作戰手段全面改進。新型登陸工具主要有直升機、氣墊船、斜旋轉翼飛機等。氣墊船航速可達80節(約合每小時150公里),一次可將數百名士兵連同坦克等裝備送上岸。運載這些登陸工具的是兩棲指揮艦、兩棲攻擊艦、船塢登陸艦等。兩棲攻擊艦也稱直升機母艦,排水量可達4萬噸,能裝載一個加強陸戰營、數十架大型運輸直升機和武器直升機。船塢登陸艦可裝載氣墊船和登陸艇。反水雷技術更加先進,出現了新型掃雷和獵雷艦艇。新型補給船排水量大,航速快,綜合補給能力強,可在較短時間內向航行中的艦隊實施橫向和垂直補給。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