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殲10C,用整整三年全軍軍費買陣風!塞爾維亞的選擇實屬無奈

烽火觀察室 發佈 2024-05-06T13:16:50.651132+00:00

這個消息一經發出,確實引起了不小的討論,要知道塞爾維亞武裝力量此前的裝備體系與蘇聯可謂是一脈相承,從未接觸過歐美提供的裝備,而任何裝備的使用其實都不能脫離體系,作為從未建立過歐系裝備體系的塞爾維亞軍來說,貿貿然引進法國戰鬥機確實讓人非常詫異。

近日,塞爾維亞空軍方面突然宣布,將會使用法國製造的陣風戰鬥機替換目前塞爾維亞空軍裝備的14架米格-29戰鬥機。這個消息一經發出,確實引起了不小的討論,要知道塞爾維亞武裝力量此前的裝備體系與蘇聯可謂是一脈相承,從未接觸過歐美提供的裝備,而任何裝備的使用其實都不能脫離體系,作為從未建立過歐系裝備體系的塞爾維亞軍來說,貿貿然引進法國戰鬥機確實讓人非常詫異。

而塞爾維亞軍的總規模只有2.5萬人左右,在2022年的軍費不過才十一億歐元,2021年更是只有十億歐元上下,而法系裝備一向以售價高為名,據說此次塞爾維亞為了引進法國12架陣風戰鬥機將一共用去大約30億歐元,也就是約等於塞爾維亞三年的全部軍費!平均算下來,每一架陣風戰鬥機就要大約2.5億歐元,當然這個數字包括了彈藥、備用零部件、備用發動機、飛行員和地勤人員的訓練等(由於塞爾維亞此前沒有維修保養精密的歐系戰機的經驗,這個部分的培訓費確實會高些)。但是即使是這樣,陣風戰鬥機對塞爾維亞來說性價比也很低,要知道美國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售價才不過8000萬到1億美元,蘇-30系列也就六、七千萬美元。

因此,塞爾維亞引進陣風之後,這個貨款估計會分很多年付給法國方面,每一年的「戰機貸」壓力是很大的。

至於目前塞爾維亞為何不再選擇俄系戰機的原因,其實從其角度來看也是合理的。目前塞爾維亞方面裝備的米格-29戰鬥機,大都是之前南斯拉夫空軍留下來的老飛機,還有一些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這些年支援的二手的米格-29S,這些飛機基本都使用了很多年,並且維修保養工作也不是非常到位,再加上米格-29本身的性能在現在來看也比較一般,因此確實到了該替換的時候了。

而目前米格-29本身已經不怎麼受歡迎了,就連俄羅斯自己都不怎麼愛用。目前俄羅斯可供出口的戰鬥機也就是蘇-30和蘇-35系列;就僅有8.84萬平方公里(科索沃地區1.09萬平方公里)總面積的塞爾維亞而言,雙發重型戰鬥機的性能確實過剩了,使用起來的成本也比較高,當然,出於售價和整體體系的考慮,俄系戰機相對於陣風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然而,塞爾維亞其實還有一個不錯的選擇,那就是J-10CE;從巴鐵引進J-10CE之後的使用情況以及同樣裝備了陣風戰鬥機的印度空軍的應對做法來看,這種號稱「四代半」的戰鬥機從性能上看可以說與法國的陣風不相上下,各有千秋。更重要的是,J-10CE的售價僅僅只需要4000萬到5000萬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一架塞爾維亞陣風的售價差不多能換四到五架J-10CE戰鬥機。

再者說,塞爾維亞軍此前已經引進過諸如FK-3型防空飛彈和CH-92A無人機等在內的我方提供的先進裝備,對中系裝備其實有了一定的認知,再怎麼也比從零開始學習「難伺候」的歐系裝備要容易上手些。

不論是性價比,還是使用習慣和裝備體系,塞爾維亞選擇俄制戰機或者中系戰機都是更加合理的,那麼為何塞爾維亞會「不按常理出牌」,放棄了顯然看起來要更加合適的J-10CE戰鬥機而選擇了法國製造的陣風戰鬥機呢?其實這樣的選擇更多的是出於無奈。

我們知道,自從南斯拉夫解體之後,歐洲和美國並沒有打算放過這個與俄羅斯同文同種的塞爾維亞。科索沃戰爭之後,科索沃實際上已經「脫塞」,並且黑山也走了。如今的塞爾維亞已經成了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這嚴重影響了塞爾維亞的對外交往和經濟發展。

如今的塞爾維亞可謂是強鄰環伺,周邊幾乎全是北約成員(除了波赫之外)。因此塞爾維亞在外交上只能依靠俄羅斯才能夠在歐洲有立錐之地,如果沒有了俄羅斯的支持,塞爾維亞的處境其實頗為艱難。而我們大家都知道,由於俄烏戰爭的原因,如今的俄羅斯已經無暇西顧,就連保住盧卡申科都已經不容易了,更顧不上塞爾維亞了。既然如今俄羅斯已經是自顧不暇,因此塞爾維亞也就只能無奈選擇向西方妥協

而這段時間以來,歐美各國已經頻頻在科索沃一事上對武契奇發難,武契奇也曾經坦言說「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和他直言,即使塞爾維亞一切都是對的,但西方永遠不會撤回對科索沃的承認,美國也永遠不會。」面對歐美的咄咄逼人,這個身高將近兩米的塞爾維亞巨人一度哽咽著想要辭去總統一職,說實話,面對強大的北約,只有六百多萬人口的塞爾維亞能夠支撐到現在已經實屬不易。

而武器裝備的出口從來都不是簡單的經濟行為,而是一種態度的表達。如今塞爾維亞之所以會選擇以30億歐元的售價從法國引進陣風戰鬥機,其實是塞爾維亞向作為歐盟頂樑柱的法國上交的一張「船票」,表示塞爾維亞願意「上歐盟這條大船」,是塞爾維亞在俄羅斯無力對其進行實質性支持後,轉而尋求法國支持的一種無奈之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