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人口、姓氏與遷徙

平江六味齋陳硯發 發佈 2024-05-06T14:33:46.776616+00:00

去年年末戶籍人口111.33萬人,總戶數32.92萬戶。當時平江就有70萬左右的人口,所以平江就選了李銳的父親李積芳作為國會代表參加了會議,並當選為國會議員,這是歷史上唯一一次人口紅利。

一 、人口

平江是個大縣,區域面積約4125平方公里。去年年末戶籍人口111.33萬人,總戶數32.92萬戶。年末常住人口94.53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0.75 萬人,農村人口43.78 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3.69%,男女比例約為51:49 ,是個人口超百萬的大縣。

民國二年選國會代表,要求人口在50 萬以上的縣才能選一個。當時平江就有70萬左右的人口,所以平江就選了李銳的父親李積芳作為國會代表參加了會議,並當選為國會議員,這是歷史上唯一一次人口紅利。

民國初期平江人口高峰值達到71萬,至1949年人口統計為49萬。人口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22萬。所以後來平江人就說在武裝鬥爭時期平江人犧牲了22萬人,數據來源於此。

至1983年全縣第3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為86.733萬人。從1983年至2021年,前後38年,平江人口增加了25萬,大約增長29~30%。

古時有丁餉,古者,丁止應役。以戶口額徵丁糧。有可能瞞報人口。

外地遷入平江境內的人口有為官後落籍的、避亂入境的,隱匿逃亡的等。和平之時,人口增加;戰爭動盪之時,人口減少。再加上稅役苛重,有的隱丁逃役,或寄籍大戶,或流亡異地,莫可蹤跡。

至清康熙51年(1712),朝廷頒布了五十年丁冊為準,「嗣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諭令,雍正五年(1727)又頒發了「丁隨糧辦」之令,將應徵丁銀均攤入地畝內徵收,結束了把戶口與賦役掛勾的做法,使百姓不再因多生子女而增加人丁稅的負擔。加快了人口增殖速度。後又設立保甲法,取代編戶法,使戶口統計擺脫了賦稅徭役的羈絆,使人口統計走向真實。

宋、元以前人丁數據無考。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平江有1.5470萬戶,2.9265萬人口。

成化年間(1465~1487),戶5690,人口5.3890萬,其中男子成丁2.2719萬人,未成丁7371,女大小1.9539萬人(洪武年間戶多丁少,成化年間戶少丁多)。萬曆年間(1573~1620),戶5650,人口5.5534萬。

至清朝乾隆六年(1741),戶2.2055萬,大男8.8526萬人,小男3.0313萬人,大婦4.7440萬人,小女6786人,合計人口為17.3065萬人。以上數據來自《同治平江縣誌》。

明朝隆慶岳州府志又載:

平江縣洪武年間15047戶,人口19265;

永樂戶減3311,人口增32123;

宣德年間戶又減2925,人口增10204;

正統年間戶又減406,人口少31;

景泰年間戶又減290,人口增202;

天順年間戶又減286,人口又增52;

成化年間戶又減2139,人口增12421;

正德年間戶少90,人口又增1274;

嘉靖年間戶減130,人口增350。

朝率以今時較國初戶減8397,人口增加36249。合計戶數為6650,人口數量為55517。由此可見,清朝乾隆年間比明朝末增加了117548人。

這個歷史數據因徭役丁餉的原因其戶數人丁數有變化,但大體上可作為歷史數據參考。

平江人口歷史上有幾個發展時期,據筆者參閱有關平江的歷史典籍和相關史料,平江在唐、宋、元三個朝代人口發展應該是有一個高峰期。

比如唐朝,據載唐朝幕阜山有寺廟、道觀上千隻。如此龐大的佛道兩教的聖地,其信眾與香客可想而知應該有一定的規模。

唐朝不但有「六相隱平江」,還有唐朝高人田游岩、吏部尚書吳璋、天岳之艾君等都是朝廷高官和命官,潛隱平江。由此可見當時的平江人文薈萃,鍾靈毓秀,人丁興旺之地,不然的話不會吸引這麼多高官聚集在平江。

也正是在唐朝,縣城由金鋪觀遷址中縣坪,又從中縣坪遷址鶴嶺。從這些歷史記載的史料,可以看出當時的平江不可能只有幾萬人口的規模了,起碼應在10萬人口左右了。

至宋朝平江人口迎來了一個發展高峰期,因為北宋滅亡,許多難民和士大夫紛紛南遷,平江地處南北交界的地方,又是山清水秀的地方,南遷之人留在平江居多。平江有相當一部分姓氏是宋朝時期遷入平江的。宋朝平江的書院就有四個,湖南鄉試三屆滿榜平江人。八十年代長壽街出土一窖宋代銀錢,有八噸多。可見當時平江經濟繁榮,人丁興旺。筆者估計宋朝人口應在二十萬左右。

至於元朝,筆者不知道在哪裡看到一個記載,元朝平江人口為16萬。元朝把平江由縣升為州了,說明平江的人口,平江的經濟規模已經超出了一個縣的水平。所以元朝16萬人口的記錄應是靠譜的。

二、姓氏

中國姓氏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姓作為氏族部落的標誌符號而產生,其後便直接承襲為氏。母系社會以母親為姓,那時許多姓都是女字旁。春秋戰國後以國名為氏,以邑名為氏,以居住地為氏不等。

平江境內姓氏來源各異,除本姓族譜記載外,其它書刊典籍記載很少。平江最早的記載是羅姓,其次是梅姓。

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徙羅自枝江居此」。《路史·國名紀丙》云:「今潭之湘陰東北六十里有羅故城,秦之羅縣,梁為羅州。」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改長沙郡為國,羅縣隸屬。祖遺遠孫珠,字懷漢,秦為武陵令,漢官守九江,建豫章台,後敕封豫章相國、大司農,羅姓郡望稱豫章郡自此始。羅姓受封始祖為匡正,失國於秀楊,復羅始祖為凌甫,第一世家為猛烈。至唐代,36世羅通曾孫宗遠,佐唐明皇出守長沙而歸故里,立居畫橋。故有一說,「未立平江縣,先有畫橋羅。」先有畫橋羅,後有平江縣城。

原本蘆戎國與羅子國一併遷居羅縣,只是蘆戎國人口規模小些,且蘆氏還有一部分分遷瀘溪縣。所以查不到歷史姓氏的記載。羅人、蘆戎人是平江最早的居民之一。

梅姓汝南郡,系出子姓,自殷太王子封弟於梅,是為梅伯,後以國為氏。至漢有梅福,字子員,為南昌尉,王莽專權,屢諧厥上書不聽,於公元5年掛冠遠遁,隱於平江北鄙西山之下。後漢光武帝繼位,封萬戶烈候。至明朝開國功臣梅思祖創業於平江。長房遷瀏陽,二房遷湘陰,三房寓於平江稻田。

1982年,平江人口普查,共有姓氏341個,其中100人口以上的姓氏150個。占全縣總人口98.75%。

這150個姓氏中,春秋至漢代遷入的2個;唐代遷入的姓氏19個;宋代遷入的37個;元代遷入的15個;明代遷入的35個;清代遷入的42個。

據譚其驤《湖南人口由來考》記載:「明朝統一後,統治者對經過戰爭破壞後「土曠人稀,耕種者少,荒蕪者多」的狀況,採取了一系列恢復生產,增殖人口的政策,曾大量遷移江西省人口填湖南省。《岳陽市志》載:平江從江西遷入的就有67姓(註:岳陽市志與平江縣誌記載有出入)。

平江民間傳說 「佘、翁、柳、卜,有也不多」的說法,這一傳說流傳甚廣。傳朱元璋血洗平江之時,對其四姓追殺尤凶,所以這四姓逃的逃,死的死,剩下的「有也不多」。但史書沒有記載,歷史上這四姓在平江的名人軼事甚少,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予以證實「血洗」之說,什麼原因血洗這四姓沒有任何說法。但「有也不多」是事實,翁姓是宋紹興13年(1143),從福建臨武遷入平江長壽的,遷平始祖翁處朴,至今人口大約1345人;柳姓是元朝至元27年(1290)從長沙遷入平江南鄉長田的,遷平始祖柳經典,至今人口大約420人左右;還有佘姓和卜姓平江有,但人丁少,沒有找到具體數據。由此可見「佘翁柳卜,有也不多」的說法是對的,但為什麼「有也不多」內涵不清,「血洗」之說沒有依據支撐,難以置信。

歷史上官方記載正式移民的是清朝乾隆年間,伍士琪任平江知縣,招福建、廣東客家14姓移民於平江東南。立名廣福輿,編為二十里。從康熙40年(1703)至雍正七年(1729)正式加入平江籍。此舉被載入中國移民史。

至乾隆五年(1740),謝仲塬任平江知縣,引進紅薯、蕎麥,推廣栽培。使平江糧食危機得以緩解。生產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繁殖的高峰期。至清末短短60年左右,平江增加了五十多萬人口。

平江縣姓氏人口前十位分別是:

第一位是李姓,人口約14.3 萬;

第二位是吳姓,人口約5.9萬;

第三位是陳姓,人口約5.6萬;

第四位是張姓,人口約4.2萬;

第五位是方姓,人口約4.1萬;

第六位是余姓,人口約4萬;

第七位是劉姓,人口約3.9萬;

第八位是黃姓,人口約3.8萬;

第九位是王姓,人口約3萬;

第十位是鍾姓,人口約2.9萬。

這是平江姓氏人口的前十位,屬於平江的望族。姓氏人口1983年人口普查在一萬以上的大姓還有:

十一位彭姓:人口約2.6888萬;

十二位徐姓:人口約2.5916萬;

十三位何姓:人口約2.4882萬:

十四位胡姓:人口約2.2457萬;

十五位朱姓:人口約1.9533萬;

十六位羅姓:人口約1.9254萬;

十七位楊姓 :人口約1.8985萬;

十八位凌姓:人口約1.8463萬 ;

十九位喻姓:人口約1.7960萬;

二十位曾姓:人口約1.7902萬

二十一位毛姓:人口約1.6502萬;

二十二位周姓:人口約1.6370萬;

二十三位鄧姓:人口約1.6351萬;

二十四位向姓:人口約1.6028萬;

二十五位童姓:人口約1.5186萬

二十六位蘇姓:人口約1.4003萬;

二十七歐陽姓:人口約1.3418萬;

二十八位唐姓:人口約1.3984萬

二十九位江姓:人口約1.3183萬。

以上統計的數據是根據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數據的基礎(當年統計人口在一萬以上的姓氏只有29姓,所以只排到第29位)上加上增長比例而得出的結論數據。因為全縣總人口在1983年的基礎上增長了30%,按這個增長比例推算出來的。與族譜記載的數據可能有出入,因族譜記載的數據其中包括了縣外的人口姓氏歸宗統計在內。這裡是指在籍的平江戶口。所以其人口發展數據與族譜記載多少有點出入。

四十年前,全縣姓氏人口10 萬以上的1個;四萬以上的2個;三萬以上的4個;二萬以上的4個;一萬以上的18個。

至2021年,姓氏人口10 萬以上的1個;五萬以上的2個;四萬以上的3個;三萬以上的2個;二萬以上的4個;一萬以上的18個。

三 、姓氏遷入時間與地點

遷徙就是遷移、搬家。還有的是被徵發而遠途服役。《荀子·非相》雲「與時遷徙,與世偃仰」。平江人的遷徙過程與整個民族發展史息息相關。朝廷的興衰,戰爭爆發,社會動盪導致整個社會人口的大遷徙。平江姓氏從空間劃分,從江西境內遷入的姓氏68個;從廣東遷入的15個;從湖北遷入的15個;從福建遷入的6個;從陝西遷入的5個;從江蘇遷入的4個;從山東遷入的3個;從河南遷入的3個;從四川遷入的2個;從浙江、山西遷入的各一個;從本省其他地區遷入的27個。

從時間觀念上劃分:

春秋公元前689 年,羅氏從湖北枝江遷入平江,始祖匡正。羅氏羅達甫公元1674從江西雩都遷平江東鄉渣坪。人丁約19354。

梅姓人丁約601。

梅福西漢元始五年(公元五年)從江西壽春遷入梅仙。

田氏人丁約2839。

田游岩咸亨一年(670)從陝西西安遷連雲山下。

田啟聰康熙十三年(1674)從湘陰遷西鄉西沖。

鄭氏人丁約8485。

鄭戴仁永隆一年(680)從江西宜春遷三陽街。

鄭子英明永樂一年(1403)從江西奉新遷清水。

陳姓人丁約56616。

陳希烈天寶14年(755)從陝西西安遷長壽九嶺。

陳思先宋建龍二年(1128)從江西德安遷北鄉。

陳謨裘康熙19年(1680)從本省醴陵遷長壽朗溪。

陳開先清雍正二年(1724)從廣東興寧遷黛屏源。

劉姓人丁約39085。

劉光謙天寶14年(755)從陝西西安遷東陽鄉。

劉廷輝清順治七年(1650)從廣東潮惠遷東南鄉。劉僉忠公元1701年從湖南安化遷清水。

徐姓人丁約25915。

徐安貞公元755年從陝西西安遷瑚珮。

孔姓人丁約3032。

孔瑛唐大曆十四年(779)從山東兗州遷三陽。

毛姓人丁約16502。

毛髮詳元和四年(809)從長沙遷毛家巷。

張姓人丁約42029。

張孟常會昌六年(846)從陝西西安遷龍門。

張惟錦清嘉慶三年(1798)從江西萬載遷三墩。

唐姓人丁約13984。

亁符二年(875),唐靜軒從江蘇南京遷虹橋。

魏姓人丁約7718。

魏公餘亁符二年(875)從山東青州遷青芬。

胡姓人丁約22457。

胡令遠朝符六年(879)從南京建康遷大坪 。

李姓人丁143386。

李敬先乾符六年(879)從長沙遷岑川。

李泰陵公元937年從江西建昌遷黃裴。

李德開公元1706年從江西龍泉遷南鄉蔣山。

吳姓人丁約59429。

吳璋文德一年(888)從山西太原遷長壽。

吳貞學雍正二年(1724)從廣東嘉應遷南鄉蔣山。

鄧姓人丁約16351。

鄧匡持從昭宗年間四川遷龍門。

鄧恭順治一年從廣東嘉應遷三市宦田。

方姓人丁約40453。

方仕南後唐同光一年(923)從南昌遷東陽鄉。

鄒姓人丁約12893。

鄒可明後唐同光一年從徐州沛縣遷濁港。

戴姓人丁約6453。

後唐同光三年(925),戴文源從南昌遷岑川。

余姓人丁約40139。

余裴後漢乾佑三年(950)從江西分寧遷木瓜。

余元吉宋淳佑一年(1241)從江西新余遷白雨湖。

余名卿元泰定二年從臨卅遷爽口。

凌姓人丁約18463。

凌修然建隆一年(960)從鎮江丹陽遷清水。

彭姓人丁約26384。

彭宗明雍熙一年(984)從長沙遷北鄉。

童姓人丁約15121。

童汰雍熙二年(985)從洪都南城遷青石嶺。

單姓人丁約7410。

單克開淳化四年(993)從山東萊卅遷縣西。

王姓人丁約30223。

王均彝咸平二年(999)從福建汀州遷沙段。

湯姓人丁約7225。

湯萬一明道一年(1032)從南昌遷漿市。

周姓人丁約16369。

周儒熙寧六年(1073)從江西義寧遷東鄉塘口。

鍾姓人丁約29371。

鍾清溪元佑五年(1090)從江西分寧遷迎水洞。

鍾環玉康熙二十九年從廣東嘉應遷南鄉十房。

秦姓人丁約1996。

秦鳳大觀二年(1108)從江西南昌遷南江。

向姓人丁約16027。

向文祥靖國一年(1101)從開封遷向家。

許姓人丁約5177。

許德俊靖康一年(1126)從江西奉新遷南江。

許召立康熙五年(1666)從廣東遷獻沖。

翁姓人丁約1358。

翁處朴紹興十三年(1143)從福建臨武遷長壽。

辜姓人丁約799 。

辜志道紹興二十年(1150)從江西修水遷新江。

蘇姓人丁約14003。

蘇符紹興二十五年從眉州彭山遷義口。

施姓人丁約1032。

施承仁紹興三十年從長沙遷鍾洞。

瞿姓人丁約197。

瞿宋和紹興三十二年(1162)從瀏陽遷長慶。

丁姓人丁約2394。

丁必丙乾道六年(1170)從江西遷虹橋。

董姓人丁約1370。

董富二淳熙二年(1175)從吉安永豐遷柳公洞.。

宋姓人丁約2753。

宋天瑞淳熙四年(1177)從豫章遷長壽。

黃姓人丁約38754。

黃倡和端平一年(1234)從江西分宜遷江村。

黃朝儒咸淳六年從修水遷岑川、三陽。

黃代多康熙五十九年從廣東嘉應遷長田。

梁姓人丁約1068。

梁麟發淳佑一年(1241)從江西瑞卅遷獻鍾橫塘。

魯姓人丁約1249。

魯仕能淳佑四年從江西高安遷魯家坪。

姜姓人丁約4486 。

姜雲山淳佑八年(1248)從江西修水遷東鄉楊坊。

歐陽姓人丁約13418。

歐陽景輝淳佑八年(1248)從萬載遷入東鄉。

黎姓人丁約3380。

黎永能寶佑四年(1256)從湘潭遷入楓樹段。

黎添一元代從通城遷梅仙。

黎萬仙萬曆十一年(1583)從江西龍南遷思村。

嚴姓人丁約2342。

嚴邦積咸淳二年(1266)從浙江蘭谿遷城西嚴家。

賀姓人丁約3993。

賀平一咸淳八年(1272)從江西永新遷西鄉。

朱姓人丁約19532。

朱肇隆祥興二年(1279)從南昌豐城遷岑川。

朱盛翁永樂一年(1403)從江西高安遷梓江。

熊姓人丁約5349。

熊文瑞從江西高安遷東鄉九嶺。

艾姓人丁約6795。

艾華仲從江西樂安遷東鄉楊坊。

游姓人丁約791。

游英傺宋末從湖北嘉魚遷西鄉。

洪姓人丁約3339。

洪冀嘉定十三年(1220)從江西樂平遷洪家塅。

萬姓人丁約2931。

萬發遜咸淳一年(1265)從岳陽遷清水。

柳姓人丁約400。

柳經典至元27年(1290)從長沙遷長田。

楊姓人丁約18985。

楊德宣大德一年(1297)從江西萬載遷虹橋。

傅姓人丁約4460。

傅友楠延佑二年(1315)從岳陽遷南門官岑。

潘姓人丁約9646。

潘又孔天曆一年(1329)從南昌遷西鄉石坑。

江姓人丁約13079。

江廷秀天曆二年(1330)從江西南城遷東山。

易姓人丁約6874。

易崇什至元六年(1340)從江西吉安遷上塔市。

伍姓人丁約772。

伍敘綿至元六年(1340)從江西新昌遷三墩。

甘姓人丁約891。

甘用覺至正一年(1341)從江西豐城遷岑川。

袁姓人丁約9202。

袁才七至正十年(1350)從瀏陽遷南鄉。

閔姓人丁約685。

閔信椒至正十年(1350)從江西雙橋遷龍門。

崔姓人丁約560。

崔五龍至正27年(1367)從江西萬載遷虹橋。

顧姓人丁約2440。

顧才備洪武元年(1368)從江西南城遷大州顧家。

何姓人丁約24893。

何元琪洪武二年(1369)從南昌武寧遷南江。

喻姓人丁約17960。

喻受可洪武二年(1369)從江西萬載遷義口。

章姓人丁約364。

章錦雲洪武三年(1370)從江西分官遷三犢源

姚姓人丁約5955。

姚土洪武四年(1371)從南昌遷湖源山。

姚思籠崇禎二年(1626)從江西寧卅遷長田。

葉姓人丁約7889。

葉永壽洪武25年(1392)從湖北蒲圻遷上塔市

盧姓人丁約4344。

盧志道洪武28牟〈1395)從江西吉水遷中縣坪獻鍾。

呂姓人丁約579。

呂遠達洪武29年(1396)從江西豐城遷縣城。

趙姓人丁約6871。

趙兆清建文三年(1401)從江西靖安遷白沙嶺

肖姓人丁約2406。

肖德卿永樂二年(1404)從江西吉水遷長壽。

龔姓人丁約2241。

龔福三永樂三年(1405)從江西高安遷東鄉。

龍姓人丁約1833。

龍二仲永樂八年(1410)從江西寧卅遷南江石寨。

晏姓人丁約1067。

晏向炳永樂22年(1424)從江西筠卅遷浯口。

韓姓人丁約301。

韓有典洪熙一年從湖北通山遷黃金洞。

馮姓人丁約3165。

馮清甫洪武年間從江西新昌遷東鄉大源。

馮德勵康熙17年(1678)從湖南桂東遷蘆洞古家。

湛姓人丁約7368。

湛平治洪武年間從南昌遷哲寮。

諶姓人丁約283。

諶敬文洪武17年(1384)從江西高安遷西鄉諶家。

程姓人丁約2016。

程承禧洪武20 年從南昌遷長壽。

敖姓人丁約408。

敖孔永樂年間從江西新余遷瓮江敖家。

曹姓人丁約2620。

曹明譜永樂15年(1417)從江西寧卅遷尖山。

駱姓人丁約447。

駱崇選成化七年(1471)從廣斗寵川遷橫江。

聶姓人丁約330。

聶本沅嘉靖十年(1531)從湘陰遷岑川。

仇姓人丁約374。

仇燕山嘉靖二十年(1541)從湘陰遷中縣坪。

皮姓人丁約2250。

皮光斗隆慶四年(1570)從江西高安遷毛家巷。

溫姓人丁約140。

溫玉琳萬曆十一年(1583)從江西安遠遷曲溪。

金姓人丁約425。

金昌科萬曆28年(1600)從湖南新市遷西鄉北源。

冷姓人丁約833。

冷曰武崇禎年間從江西寧卅遷浯口。

鮑姓人丁約42。

鮑加隆萬曆38年(1610)從湖北高霞遷濁水白箬。

殷姓人丁約78。

殷慶華崇禎年間(1628)從星沙北門遷東鄉青芬。

孫姓人丁約512。

孫高月崇禎年間江西安遠遷東鄉典溪。

刁姓人丁約119。

刁騰雲崇禎九年從江西慈化遷獻沖田岩。

冉姓人丁約17。

冉文林崇禎13年(1640)從武昌遷瑚珮。

祝姓人丁約712。

祝世華永曆十年從蒲圻遷北鄉。

文姓人丁約302。

文永錫崇禎年間從湖北江廈遷三墩。

俞姓人丁約387。

俞德奇康熙二年(1663)從江西上饒遷長壽。

酆姓人丁約249。

酆文揚康熙六年(1667)從江西萬載遷濁港。

費姓人丁約174。

費攻玉清初從湖北蒲圻遷虹矯。

曾姓人丁約17902。

曾興錫康熙六年(1667)從廣東鎮平遷嘉義東山。曾尚禎乾隆十年(1745)從江西會昌遷駟馬橋。

漆姓人丁約257。

漆沖九1670年由湖北遷黃沙巷小㘭。

郭姓人丁約1112。

郭逢發康熙年間由武昌遷北鄉石塘。

錢姓人丁約101。

錢雲臣康熙年間由湖北崇陽遷北鄉磉坑。

危姓人丁約579。

危士旺康熙18年(1679)從廣東平遠遷東鄉爽源。

沈姓人丁約2069。

沈瓚宗康熙20 年(1681)從廣東平遠遷徐家洞與長田。

舒姓人丁約1030。

舒世國康熙20年(1681)從湖北蒲圻遷駟馬橋。

樊姓人丁約1058。

樊子懋康熙22年(1683)從長沙遷長沖。

高姓人丁約1428。

高宏珞康熙30年(1691)從湖南宜章遷思村。

林姓人丁約8153。

林水卿康熙36年從廣東鎮平遷加義東山。

鄺姓人丁約93。

鄺國正康熙39年(1700)從宜章遷蘆洞。

譚姓人丁約3837。

譚景祥康熙42年(1703)從江西南康遷東鄉九嶺。

邱姓人丁約10746。

邱顯貴康熙42年(1703)從江西信豐遷思村橫洞。

史姓人丁約222。

史力瑄康熙43年(1704)從江西上饒遷長壽馬嘶。

古姓人丁約451。

古一楠康熙45 年(1706)從廣東大埔遷長壽磉溪。

白姓人丁約158。

白士客康熙46 年(1707)從廣東樂昌遷白水。

巫姓人丁約391。

巫昆祚康熙48 年(1709)從廣東遷長壽。

賴姓人丁約5651。

賴赤生康熙48年(1709)從廣東程鄉遷南鄉。

管姓人丁約371。

管應輝康熙50年(1711)從廣東大浦遷南鄉。

饒姓人丁約1866。

饒廷風康熙52年(1713)從通城遷長壽。

汪姓人丁約1259。

汪元統康熙54 年(1715)從江西安遠遷長壽九嶺。

廖姓人丁約2953。

廖顯春康熙58 年(1719 )從宜章遷白水。

薛姓人丁約358。

薛振奮康熙60年(1721)從江兩安遠遷金坪。

蔡姓人丁約657。

蔡可勝康熙年間從河南商城遷三陽長沖。

蔡蘭秀康熙年間從江西龍南遷思村。

陸姓人丁約354。

陸啟滔康熙年間從長沙遷泥鰍湖。

華姓人丁約725。

華騰輝雍正一年(1723)從江西會昌遷土龍。

杜姓人丁約950。

杜芳策雍正一年(1723 )從江西安遠遷東鄉店頭。

蘭姓人丁約2457。

蘭佳貞雍正一年(1723)從江西長亭遷南鄉蔣山。

歐姓人丁約600。

歐鳳起雍正二年(1724)從湖南桂陽遷百房洞。

房姓人丁約458。

房順生雍正二年(1724)從廣東大浦遷加義。

池姓人丁約828。

池雲周雍正三年(1725)從福建上杭遷三門灘。

謝姓人丁約4057。

謝應臣雍正五年(1727)從廣東大浦遷東鄉黃坡陵。

裴姓人丁約348。

裴大畏雍正12年(1734)從長沙遷東鄉楓樹下

涂姓人丁約1740。

塗桂檻乾隆一年(1736)從廣東鎮平遷東鄉麻姑嶺。

卓姓人丁約949。

卓自乾乾隆一年(1736)從廣東平遠遷徐家洞。

馬姓人丁約562。

馬新亭乾隆二年(1737)從廣東平遠遷南鄉小茅。

康姓人丁約117。

康智理乾隆20年(1755)江西移都遷泉水。

石姓人丁約209。

石朝鳳乾隆25年(1760)從贛州長寧遷黃金洞拋石。

范姓人丁約609。

范德連乾隆43年(1773)從廣東長樂遷駟馬橋。

顏姓人丁約435。

顏其仲嘉慶一年(1796)從瀏陽遷南鄉小田。

伏姓人丁約503。

伏育龍道光年間從湘陰遷合勝團。

符姓人丁約469。

符約初道光年間從長沙遷岑川。

以上人口是根據全縣第三次人口普查(1983)作為依據,按全縣39年的平均增長速度推算出來的。有的姓氏可能有出入,特請大家包涵。

以上姓氏順序是根據各姓遷平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的。姓氏是根據平江縣誌提供的資料整理而成。以上145 個姓氏都是清朝以前(包括清朝)遷平的記載,全縣有三百多個姓,因資料不全或遷入時間在清末後,人口較少的姓氏沒有分別單列。

壬寅九月於平江六味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