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鏖戰,美國大國衝突戰略露出獠牙,為削弱中俄戰爭必須打下去

杜文龍 發佈 2024-05-06T15:23:46.043715+00:00

俄烏衝突一周年了,許多人都沒有想到能夠打到這一天,以後還要打多長時間,現在都是問號。這麼長時間的衝突,特別是近期在前線地區高強度的戰鬥,很顯然美國在貫徹大國競爭正在做兩件事,第一是,「代理人」戰爭,第二是,混合戰爭。

俄烏衝突一周年了,許多人都沒有想到能夠打到這一天,以後還要打多長時間,現在都是問號。雙方的衝突正在加碼,基本上無法看到「句號」清晰的輪廓。這麼長時間的衝突,特別是近期在前線地區高強度的戰鬥,很顯然美國在貫徹大國競爭正在做兩件事,第一是,「代理人」戰爭,第二是,混合戰爭。

第一叫,「代理人」戰爭,把美國的「棋子」當炮灰,通過與主要戰略對手進行軍事衝突,加上其他層次的衝突,形成了對大國的所謂的干擾,包括削弱對手實力。如同一個「棋子」,雖說名不見經傳,但是不可能一拳把打倒,長時間的衝突用時間去換空間,在拳擊手粗壯的腿上,劃上幾個大口子天天流血,一天可能還堅挺兩天可能還站住,第三天有可能就會轟然倒地,這是用時間效果,通過小戰果的積累與大國進行競爭。這種態勢曾在阿富汗戰爭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現。

蘇聯侵阿戰爭打了整整10年,雖說沒有丟掉國土,但是嚴重地削弱了蘇聯的國力和軍力。當最後一個蘇聯軍人阿西莫夫中將越過阿富汗和蘇聯的界河返回蘇聯以後,蘇聯就解體了。10年的阿富汗戰爭對蘇聯國力的消耗是功不可沒。美國在阿富汗也打了10多年,最後也是鎩羽而歸,撤退的慘痛景象,也讓美國的帝國心態產生了崩潰。故而美國認為:如果能夠把「代理人」培養得得心順手,與大國搞競爭,作為主要競爭一方的美國可以「不下場,不流血,不死人」,通過給錢給物就可以讓一場衝突得以持續。

如果把「代理人」進行合理的選擇,大國競爭中,美國認為能夠找到絕好的殺傷機會。西方國家認為,俄烏衝突1年不夠,最好能打10年到12年,可以引發俄羅斯的第二次解體。如果一個國家把自己的資源用於戰爭,用於軍事,很顯然會畸形發展。

如果再加上制裁等諸多因素,有可能會造成對手國內的動盪,包括經濟的崩潰。小的傷口通過漫長的衝突行動感染之後,會形成的大傷口,會讓整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出現嚴重的疲軟。這就是「代理人」戰爭最核心的一個基本依據,有可能一天兩天看不到作戰成果。

美國西方國家通過漫長的衝突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耗俄羅斯。如同你本來存款不多,每天都在花,這樣就可以讓主要競爭戰略對手在長周期的衝突中陷於被動狀態。

第二叫,混合戰爭。以前戰場上的對峙,打掉對方的人員裝備,占領對方的城市,摧毀對方武器,這叫戰爭。以後的戰爭有可能是把一切能夠削弱對方國家戰爭潛力、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的手段都叫戰爭手段。比如:經濟制裁,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出口面臨比較大的障礙,經濟收入會遇到重大影響。外交上的孤立,還有文化方面的褻瀆,歷史上的所謂「抹黑」,都可以讓一個民族,讓一個國家產生嚴重的自卑。

美國在混合戰爭方面想出了很多新的花樣,比如:一切能夠封鎖俄羅斯經濟收入的手段都成了手段,連俄羅斯的貓也禁止西方國家採購,貓外匯也沒了,俄羅斯的天鵝湖跳得多好看,現在也不讓看了,還有一些奇葩式的制裁手段。混合戰爭是把以前的軍隊交戰行為變成國家交戰行為,把戰時交戰行為變成平時交戰行為,把一國對一國,一對一的交戰行為變成一對多的交戰行為。

目前俄羅斯面對50多個西方國家,軍援和經援,在常規作戰行動中的被動態勢逐漸顯現出來。美國的大國競爭戰略在冷戰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這兩種方式經過美國在局部戰爭中的實踐,經過美國所吃的大虧,認為可以作為大國競爭的核心。如果延續冷戰期間搞大國競爭理,現在與中俄同時競爭,坦克飛機大炮,包括其他武器裝備相互銜接,能有多少優勢?即使是勝也叫慘勝,不可能在大國競爭中全身而退。

美國在整個俄烏衝突中,基本理念非常清晰,從衝突到現在的長時間的糾纏,在漫長的衝突過程中,美國並不希望停,各種軍援基本上都是為烏克蘭定製,讓衝突行動在美國的時間軸線上無限延長。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很明確,烏克蘭可以不贏,但是堅決不能停,到現在看不到停的跡象,只要停,軍援沒了;只要談,軍援沒了;把「代理人」架到半空中,架在火上燒烤,不得不按美國的戰略意志行事。

在整個俄烏衝突的時間軸線上,能夠達到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美國在背後的「黑手效應」功不可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