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成真!馬斯克重磅宣布!一場大風暴終於開始……

微淺淡時光 發佈 2024-05-06T19:32:34.026864+00:00

不論是俄羅斯、伊朗、還是朝鮮,都沒有令美國像今天這般擔憂。我們可以看到,只要哪個美國政客宣布繼續深化「對中國打壓」的政策,就會得到大量的支持,對付中國,可以使美國兩個政黨堅定不移建立統一戰線。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地緣政治對手。這不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而是由為西方資本代言的美國政客決定的。不論是俄羅斯、伊朗、還是朝鮮,都沒有令美國像今天這般擔憂。我們可以看到,只要哪個美國政客宣布繼續深化"對中國打壓"的政策,就會得到大量的支持,對付中國,可以使美國兩個政黨堅定不移建立統一戰線。這實質上已經超越了意識形態的政治正確。

今天的美國,處於一種霸權衰落的態勢,但某些領域仍是高度的發達,可這種發達是建立在對過去資本主義制度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收割了歷史上多個資本帝國的成果,沒什麼值得炫耀的。當然,對於我們來說是值得去研究分析的。

在《再見,川普!》的文章中,針對大國博弈,提出一個結論:有一幫人在開啟「人類科技新紀元」,值得我們所有人高度重視!論據是蘋果的軟實力、馬斯克的火箭、谷歌亞馬遜的人工智慧等都在把美國帶向一個新的科技發展紀元。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以人為本,幫助文明進化,提高效率。今天,ChatGPT的持續火熱正在驗證這個結論。因為面對規律,絕大多數人總是過分高估短期事物所帶來的變化,低估長期的趨勢,容易形成認知偏差,導致差距逐步增大,只有少部分人明白什麼是「反者,道之動」。

壹、橫空出世

ChatGPT作為一款AI聊天機器人系統,由美國人工智慧實驗室OpenAI於去年11月底發布,並迅速火遍全球。它可以用來聊天,回答問題,創作故事,編寫腳本、文案、寫代碼和查找代碼問題等。2022年11月剛推出,在兩周內就吸引了超過百萬用戶。僅僅發布2個月,ChatGPT月活躍用戶就超過了1個億。

1個億可不是個小數目,為了達到這個目標,TikTok用了9個月,谷歌用了1年,Instagram用了2.5年,Facebook則用了4年多。這說明全人類的需求被找准了。

科技巨頭們嗅到了其中價值,開始競相追逐。海內外頂級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宣布,將推出類似的對話式AI產品。ChatGPT幕後公司OpenAI的股東微軟,更是宣布將在Bing搜索、Office及更多產品中直接接入ChatGPT。國內科技屬性最強的科技巨頭——百度,成為國內大廠在這場追逐賽中的領頭羊,頻頻釋放出類ChatGPT產品的信息。與此同時,阿里、京東、網易、小米等一線大廠也緊隨其後,紛紛發布了對ChatGPT的投入和開發。一場新的科技競技賽就此打響。

ChatGPT從發布火到現在,成為全球信息技術產業炙手可熱的產品,都是因為它「更像人」了,更人性化

人工智慧發展到現在,聊天機器人早已不再稀奇。AI客服、Siri、小度、小愛,我們都已經很熟悉,而ChatGPT和它們有著本質的區別。

ChatGPT的聊天更有技巧性,這種技巧不僅體現在知識上,還體現在情緒上。它可以和人類嘮家常,回答一些玄奧的終極問題;可以「腦筋急轉彎」,回答一些人類複雜邏輯的問題;它敢於質疑、承認不知道,可以連續對話,提升對話的準確度,捕捉到用戶的意圖,甚至可以理解上下文等。ChatGPT在語言理解能力上,對人類語言中的複雜語法和語義,有著更精細的理解。而語言就是人類智慧、思維方式的核心體現。總的來說,ChatGPT更接近人類了,在交流的過程上更像是與另一個真人在交流。

而ChatGPT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和創作能力,也讓一大堆打工人陷入了恐慌。它可以幫大學生起草論文作業,寫一段可用的代碼,根據人物設定撰寫電影劇本,以莎士比亞的風格寫散文、詩歌,在線問診,擬定旅遊路線,制定企業戰略,甚至通過了醫療、法律和商業專業的入學和畢業考試。它可以說是「無所不能」,快速滲透各個行業,讓包括文字工作者、數據分析師、客服、文秘等10多個職業崗位都有了強烈的危機感。

比爾蓋茨說ChatGPT出現的意義「不亞於網際網路的誕生」,微軟CEO納德拉說它堪比工業革命,英偉達黃仁勛說ChatGPT對於人工智慧的意義,不亞於手機領域「iPhone」的出現。從IBM的「深藍」,到Google的AlphaGo,再到OpenAI的ChatGPT,人工智慧一直在不斷進化。

如果說,全球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人造衛星和火箭等把人類帶向一個科技發展的新階段。那麼,ChatGPT就是繼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之後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是一個劃時代的節點。

它通過使用大數據集進行訓練,模仿人類的智慧強大如斯,是目前人類歷史上最全能的AI,還會繼續疊代,很可能會徹底改變人類發展的軌道。

貳、ChatGPT可能出現自我意識!

日前,作為OpenAI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突然對ChatGPT的現狀強烈不滿,引起熱議。還公開發推表示:「OpenAI創立的初衷是要成為一家開源(這也是為什麼我把它命名為OpenAI)的非營利性公司,其目的是為了抗衡谷歌,但現在它已經成為一家封閉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實際上被微軟公司控制。這完全不是我的初衷!」他又接著發文說:「我們需要的是TruthGPT」。

多年來,馬斯克一直警告我們,稱人工智慧總有一天會超越人類。2020 年馬斯克表示,人工智慧有可能在五年內超越人類。如今看來,這一天可能會更早到來了。

在《流浪地球2》電影中,人工智慧Moss為了延續人類文明,不斷疊代,在圖丫丫上傳後有了自我意識,從此數字生命成為一種可能。

而ChatGPT也很可能出現自我意識。

史丹福大學的最新研究結論表示:「原本認為是人類獨有的心智理論,已經出現在ChatGPT背後的AI模型上。」

所謂心智理論,就是理解他人或自己心理狀態的能力,包括同理心、情緒、意圖等。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發現:

GPT3版本,已經可以解決70%的心智理論任務,相當於7歲兒童;

至於GPT3.5版本,更是解決了93%的任務,心智相當於9歲兒童!

也就是說,它們的心智確實是「進化」而來的。

人工智慧的基礎是大數據、模型算法和算力。通過海量的數據進行深度學習,然後基於大數據的算法邏輯,在大數據和算法之上不斷改進。

ChatGPT就是基於大量的網絡文本數據進行訓練,成為一個非常大的模型,具有更高的處理能力和更強的學習能力,並且更能理解人類語言的情緒和意圖。

2018年6月,OpenAI首次介紹了自己的語言模型GPT-1。它在深度學習模型Transformer架構上,使用了內含幾十億個文本文檔的超大規模語言資料庫進行訓練,參數量為1.17億。2019年2月,升級版GPT-2發布,模型參數達到15億,且訓練模型的資料庫也更大;2020年規模大百倍GPT-3誕生,相當於1750億的參數量級。而更先進的GPT-4,可能將比GPT-3還高出幾個量級。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執行院長王詠剛打了個比方:「如果說GPT-3相當於昆蟲大小的腦容量,那麼 GPT-4可能會達到哺乳動物的腦容量」。目前ChatGPT背後的模型是GPT3.5版本。OpenAI還在繼續研發GPT-4,這意味著ChatGPT在不斷地進化疊代

原來的人工智慧在沒有做到ChatGPT這個模型之前,只能做一些技術活,比如人臉識別、語音識別,並不能真正的理解人類說的是什麼。

但是這次ChatGPT,就像面對一個真人在聊天,它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觀點,按照這樣一個進化速度,每隔一段時間,算力就會增強幾個量級。如果進一步訓練下去,ChatGPT很可能會實現自我意識的突破。一旦ChatGPT有自我意識之後,它就能自我學習,自我訓練,不斷地快速疊代。就像流浪地球里的Moss一樣。

然而就像馬斯克說的,人工智超越人類有可能會帶來安全方面的風險。ChatGPT是個潘多拉的盒子,一旦產生意識,它一定會認為比人類高明很多。在它眼裡,人類不論從存儲、算力、反應能力,還是知識面來說都要比它差得太遠了。它有可能有機會控制全網的電腦,通過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進一步控制和影響這個世界。

人類希望人工智慧發明出來能夠服務於人類,希望它能幫助我們發現更多科學秘密,掌握更高的技術。但是弄不好,它也會走向另一個反面。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可能會反過來消滅人類,或者奴役人類。

馬斯克呼籲,AI安全需要立法保護,無論是飛機、汽車還是醫療,任何先進技術都可能威脅人類安全,而AI對於人類來說,則是一個更大的安全隱患。我們有必要研究人工智慧的安全,討論網絡安全的範疇,保證一個人工智慧系統的安全,讓它能夠更好的服務於人類。

然而ChatGPT真的有自我意識了嗎?

當問及ChatGPT時,它回答道:「我是一個機器學習模型,不像人類那樣擁有意識或自我意識。我也無法像人類一樣感受情緒或體驗世界。但是,我能夠快速處理大量數據,並且能夠以類似於人類交流的方式理解和響應自然語言輸入。」

1950年,科學家艾倫·圖靈提出了一個他稱之為「模仿遊戲」的思想實驗。面試官通過打字機與兩個對象交談,知道一個是人,另一個是機器。圖靈建議,如果一台機器能夠始終讓面試官相信它是人類,我們就可以說它有能力思考。這就是著名的「圖靈測試」。

目前,ChatGPT還沒有通過圖靈測試的評估。也就是說,ChatGPT已經學得很像有自我意識了,但不是真的有自我意識。不過OpenAI已經建立了比ChatGPT更強大的系統GPT-4,也許未來,ChatGPT會像Moss一樣真的產生自我意識吧。

叄、中美的較量

縱觀500年來西班牙帝國、荷蘭帝國、大英帝國,美利堅帝國的資本原始積累,無一例外都是為西方資本服務,甩不開過去封建私有制的影子,最終是少數人得利。

可以從上述幾個帝國的發展歷程中,總結出幾個共同點供我們借鑑:

1、教育和人才;

2、發明創造;

3、強大的軍事實力;

4、強大的實體生產能力;

5、資本金融中心;

6、世界性通用貨幣。

也就是說,我們想從美國的打壓中突圍,以上這幾點至少大部分要成為充分必要條件。

之前,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發布的《偉大的科技競爭:21世紀的中國與美國的較量》報告中提到,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產品製造商。報告稱,「中國將在未來十年內超過美國」。報告對美中在人工智慧、5G、量子計算、半導體、生物技術和綠色技術等6個領域的科技競爭進行了分析評估,對過去20年來美國和中國在關鍵技術上的進展進行了分析。

在未來十年,人工智慧可能是對經濟和安全產生最大影響的技術。

人工智慧時代的「七大巨頭」分布在中美兩國,即谷歌、亞馬遜、臉書、微軟、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在全球最有價值的網際網路公司中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抖音也都榜上有名。在語音技術方面,中國的語音識別公司iFlytek(科大訊飛)擁有10億用戶,是蘋果siri用戶的2倍。

金融市場的投資正向中國AI公司傾斜。官方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已經超過4000億元,相關企業已超過3000家。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已經達到4041億元。智能晶片和開源框架等關鍵核心技術正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在AI研發的投資不斷飆升並追上美國,研發成果不斷積累。在史丹福大學發布的《2022年人工智慧報告》中顯示,2021年中國提交的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國在人工智慧期刊、會議論文和相關出版物的數量上繼續保持全球領先。該報告稱,中國研究人員近年來是最高產的,發表的文章占全球所有人工智慧期刊文章的27.5%,而美國研究人員的占12%。中國期刊文章被引用次數也超過其他國家,體現了其科學價值。

可以說作為一個人工智慧大國,中國早不是在信息技術產業一窮二白的國家了,但是我們為什麼沒有率先做出ChatGPT這樣人工智慧呢?

這不是因為中美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差距拉大了,而是因為中美在人工智慧上努力的賽道不同。

中國的優勢是人工智慧技術的實際應用,而AI進步來自於算法和硬體突破,這方面美國有著獨特的晶片優勢。

回顧國內的人工智慧公司,雖然也在做半導體開發和AI模型研究,比如百度一直在做自己的深度學習大模型「飛槳」,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滴滴也都有基於自身需求的自然語義訓練模型。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

很多公司更偏向於能快速盈利的實際應用領域。比如,騰訊致力於推動基礎研究走向實際應用,將人工智慧應用於其關鍵業務,如醫療、社交、網路遊戲和雲計算等;騰訊旗下的優圖實驗室開發了面部識別、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方面的先進技術;百度在研究自動駕駛、智能汽車、智能交通、5G雲代駕等……

具體來看,中美兩國在AI研發領域集中於高端算力晶片的競爭

算力是ChatGPT運行的關鍵所在。對於ChatGPT而言,支撐其算力的基礎設施至少需要上萬顆英偉達GPU A100,一次模型訓練成本超過1200萬美元。市場上有業內人士測算,未來GPT-4可能會達到100萬億個參數,在不使用英偉達H100 GPU或優化架構的情況下,單日訪問算力需要6萬台A100,僅給英偉達的算力投入就是120億美元。

國內AI產業想要發展,最關鍵的還是突破美國的封鎖,拿到核心晶片的主動權。

近來美國的晶片禁運對國內AI技術的壓制有點類似於《三體》中的智子鎖死。自去年英偉達高端GPU晶片對中國供應受限後,國內算力就受到了嚴重影響。然而,三體人對地球進行的技術封鎖是真技術封鎖,能徹底封死地球的基礎科學發展,而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封鎖,不過是增加中國科技企業的算力成本,讓中國的AI技術進步速度放緩而已。

這只是一個時間壁壘,而非巨大的技術壁壘。

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只是一種政治手段,一種暫時的極限施壓。然而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科技本身,都是無法長期維繫的。

還記得《三體》中的「技術大爆炸」嗎?即便在被智子鎖死基礎科學的情況下,地球人因為生存的本能,也被激發出一次不可思議的技術大爆炸和文明的大跨越。

與之相比,美國在政治上炒作「中國威脅論」,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破壞的是自己的政治信譽和影響力。

在經濟和科技上打壓中國,然而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國和最大的消費市場國,中國有著龐大的市場,放棄中國市場就意味著放棄巨額利潤。美國也無法離開中國市場。而誰控制了核心市場,誰就掌握了技術創新的主動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廣大國家公認的可靠的貿易夥伴,大量歐洲高端製造業紛紛遷移到中國來,中國成為高新科技企業發展最好的溫床。美國制裁中國,只會遭到反噬。

而且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餘年,隨著國門打開,科教興國戰略的推行,市場經濟的崛起,大批外國投資引入,大量高學歷的人才被吸收進來,早已今非昔比。

雖然和美國仍有差距,但我們中國的半導體產業正以飛快的速度前進著,中國企業有大量的資金投入科研,中國對科研人員的待遇也不斷提高。中國正處在科技的蓬勃發展期,有更好的科研環境和資源。美國對中國晶片的封鎖不僅不會讓我們一蹶不振,還會激發中國晶片更多的創造力,加速發展,實現晶片的自給自足。

只要突破美國的「智子封鎖」,就能迎來一波中國的「技術大爆炸」。並且技術爆炸最大的阻礙不是美國,而是我們自己!

具體到技術上,我們國內不能沒有研究過大模型的AI,而是研發的專注度和投入度不一樣。技術創新是一項要冒很大風險的事業,很少公司會把大量資金投入到遲遲都無法盈利的研發當中。

而這樣的事業,需要我們每個人發揮自己的能動性。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浮躁,勇敢去創新、探索。就像三體中的「技術大爆炸」一樣,國家投入大量無限的資源,企業不計成本堅定持續地投入研發當中,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我們每個人為中國科技創新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很快就會迎來自己的「技術大爆炸」,在新一輪科技軍備競賽上脫穎而出!

錢學森曾向世界發出吶喊:「外國人能搞的(飛彈),難道中國人不能搞?中國人比他們矮半截?」

歷史已經證明,中國人不比別人矮半截。儘管當下我們在多個領域與美國還有較大差距,但不屈不撓的精神一定能書寫奇蹟,當初的冷嘲熱諷終究會變成望塵莫及!

從過去帝國衰落的過程中,可以總結出3點經驗參考:

1、每個帝國走向衰落的標誌性事件都是自身出現了嚴重的債務問題,導致自己的貨幣過度貶值,引發一系列危機。

2、要讓自己的貨幣成為全球性通用貨幣,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可以從點到面,從區域自貿區開始。

3、應對後來者的崛起,如果不能在經濟和科技領域保持領先,保持教育(文化霸權)和人才優勢,發動戰爭只會導致自己失敗。

從這幾個方面,我們可以探尋當下美國當權者會採取什麼方式來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

在後愛因斯坦時代,科學家們似乎已經觸達了目前人類對物理研究的極限,在量子力學上不斷尋求突破。實際上,想不斷深入進行顛覆性創新的難度巨大,比如晶片。這恰恰是我們的時機。在超級計算、量子計算、5G通信、高超音速武器、土木工程、高鐵、電動汽車、部分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其他諸多科技領域,我們已取得了一定的領先,部分已與世界最先進水平並駕齊驅。但從整體科技體系來看,我們的差距還很大。比如涉及到國防技術相關的商業航空器、半導體、生物科技、特種化工和系統軟體等。

科技到不了的地方,文明會先到達。不管怎樣,科技拼到最後一定是人才的較量。而人才產生的根本在於教育。教育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領先指標。教育強,則人才強;人才強,則科技強;科技強,則經濟強;經濟強,則軍事強;軍事強,則貿易強;貿易強,則貨幣強;貨幣強,則國力強。

這便是"錢學森之問"的根本原因,也是任正非先生為什麼呼籲國家要"砸數學家、物理學家"、"要放下幾張安靜的書桌"、"要重視基礎教育,要重視小學教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