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核心艙、空間站組合體……這場載人航天科技展千萬別錯過

新京報 發佈 2024-05-07T04:08:39.691047+00:00

新京報訊(記者展聖潔)2月24日,「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開幕。這是國家博物館繼「科技的力量」「月球樣品001號·見證中華飛天夢」「協同創新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之後,舉辦的又一重要科技創新展覽。

新京報訊(記者展聖潔)2月24日,「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大廳開幕。這是國家博物館繼「科技的力量」「月球樣品001號·見證中華飛天夢」「協同創新 自立自強——『兩彈一星』精神展」之後,舉辦的又一重要科技創新展覽。

2月24日,「逐夢寰宇問蒼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西大廳開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實施,2022年圓滿完成「三步走」戰略任務,全面建成中國空間站,目前已正式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經過三十年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歷史性地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成功突破掌握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創造了重大飛行任務27戰27捷的輝煌戰績,建成了命脈完全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的大國重器,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載人航天發展道路。

展出的長征系列火箭和發動機模型。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成就展以「回望飛天路、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分為領導關懷、光輝歷程、輝煌成就和發展展望四個板塊,全面系統回顧工程全線三十年來自信自強、奮鬥圓夢的輝煌歷程,主要展品包括可步入艙內參觀的天和核心艙1:1模型,空間站組合體1:4模型,長征二號F、長征七號、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等模型,還有航天服、神舟十三號返回艙、火箭發動機等,新一代載人飛船及月面著陸器等未來載人登月主要飛行產品模型更是首次展出。

新一代載人飛船和月面著陸器模型。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觀眾在航天服前留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在展覽後半部分,觀眾還可以看到一些航天的搭載物,比如太空種子、飛行任務搭載的黨旗。」國家博物館策展工作部副主任、策展人趙東亞介紹,此次展覽是首次全面系統面向公眾展示我國航天工程發展歷程、建設成就,占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能讓觀眾了解航天工程的發展歷程,鼓勵青少年崇尚科學、發揮實幹精神。

太空食品。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太空種子。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國家博物館策展工作部設計師劉澤龍介紹,整個展覽以宏大的基調為主,其中不乏一些亮點,比如空間站組合體模型首次以大比例的形式在展館中完整呈現,降落傘也是首次大面積展出。

「載人航天工程相對於其他航天工程,最大的區別是有『人』的全程參與。」劉澤龍說,作為載人航天工程的主要工作者,航天員在太空中進行生活、研究的一系列細節,都為載人航天工程注入了強烈的人文情懷。觀眾可以在展覽中看到航天員在太空中使用的教具、書寫的文章等,近距離感受航天之美。

楊利偉的訓練日記。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據悉,展期內還將在國家博物館組織多場載人航天科普教育活動,由航天專家介紹工程三十年發展歷程和建設成就,航天員分享訓練過程及執行飛行的經歷感悟。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