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芻思維|抑鬱焦慮殺不死人,想法會

wypsy 發佈 2024-05-07T04:10:34.220471+00:00

「抑鬱、焦慮殺不死人,想法會。」-- wypsy反芻是一種思維延展,眾多研究者就其本質、原因和後果進行了廣泛評估。反芻思維類型與抑鬱障礙症狀有關,但也會出現在其他心理障礙症狀中。不同理論家提出了不同的反芻定義以及反芻抑鬱模型。


「抑鬱、焦慮殺不死人,想法會。」-- wypsy


反芻是一種思維延展,眾多研究者就其本質、原因和後果進行了廣泛評估。

反芻思維類型與抑鬱障礙症狀有關,但也會出現在其他心理障礙症狀中。不同理論家提出了不同的反芻定義以及反芻抑鬱模型。

下文闡述:不同的反芻定義、理論和類型;反芻作為一種跨診斷因素;以及針對反芻思維的治療。


反芻定義

反芻可被定義為持久的、循環的抑鬱性思維,是對抑鬱心境的一種常見反應

最常使用的反芻定義是Nolen-Hoeksema (1991)在其抑鬱反應風格理論(response style theory)中所提到的;個體反覆聚焦於自己的抑鬱障礙診斷、自己的抑鬱症狀以及症狀的病因、意義和後果。

Nolen-Hoeksema 將反芻視作應對消極情緒的一種方式,包括重複和消極地關注痛苦及可能原因和後果的行為模式。而使用反芻來回應自己抑鬱心境的個體會體驗到更長時間的抑鬱。

隨後,Alloy提出了壓力應激性反芻(stress-reactive rumination),其定義為:「在應激事件之後,個體不斷聚焦於消極分析的思維傾向」。即負性生活事件之後,個體傾向於消極思維反芻,從而造成抑鬱症狀的持續。旨在解釋抑鬱的發病和持續。

Conway等(2000) 提出了有關悲傷的反芻定義,即反芻包括「圍繞著悲傷的,與自己當前痛苦和處境有關的反覆性消極思維」;

在情緒障礙的自我調控執行功能 (Self-Regulatory Executive function,S-REF)模型中,Wells 和Matthews 識別出一種包含擔憂和反芻的持續性思維模式,該思維模式是一種無效的應對策略,同時反芻聚焦於消極負面的思維內容和感受,不是以問題解決為導向,只會適得其反,放大或延長痛苦,卻不會促進問題解決。

總結而言,反芻描述為「反覆和消極的思維....緊緊抓住患者的注意」。反芻令患者長時間地持續思考某些不好、有害或絕望的事情的傾向。反芻既是一種思維過程(過度思考)也涉及思維內容(消極有害的想法)。



反芻類型

識別反芻的類型

1、憤怒反芻(Angry rumination)

與憤怒的持續和增強有關,對過往憤怒經歷、憤怒感受的起因和後果有關的反覆思考。憤怒反芻包括三個過程:過去憤怒經歷的記憶,對當前憤怒經歷的聚焦以及與憤怒經歷有關的誇大想法。憤怒反芻與憤怒情緒的增強、攻擊行為以及強烈的軀體反應有關。


2、強迫性反芻(obsessive rumination)

Rachman (1971)對此的定義是:反覆的、侵入性和無法接受的想法,不總是與強迫行為有關。強迫性反芻與抑鬱性反芻的一個區別定義特徵是,強迫性反芻被體驗為是無法接受的,與自我價值觀念相違背的思維和想法。


3、擔憂(worrying)

反芻被視作擔憂的一個子部分。反芻是災難化思維的一種獨特維度,反芻與擔憂都被視為是一種應對策略,但二者的內容不同。NolanHoeksema等和Hughes等人認為,反芻和擔憂是不同的心理結構,但存在重疊。擔憂指與危險有關的反覆思考(如「如果我失敗了,怎麼辦?」),而反芻指與損失和情緒有關的反覆想法(如「為什麼我感覺這麼糟糕?」)。與專注於過去事件的反芻不同,擔憂是一種未來導向的過程,用於預測危險。

反芻往往圍繞著對負面信息的持續加工,而擔憂傾向於圍繞著對「不確定性」的持續加工。反芻的內容往往聚焦於過去和現在,而擔憂更傾向聚焦於未來,但二者經常同時出現,相互關聯,因此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個體也經常共病抑鬱障礙(McEvoy et al.2013)。


反芻的後果或影響

反芻與許多精神症狀和疾病有關。

根據現有的文獻,反芻與抑鬱症狀的關係是被研究最多的主題。此外,反芻與酒精濫用、焦慮症狀、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焦慮障礙、強迫症、創傷後應激障礙以及神經性貪食症也存在相關。由於眾多精神障礙中均涉及反芻,所以研究者推斷反芻過程是一個跨診斷過程,即反芻是一種病理特徵,貫穿於許多不同的精神病學現象中。

最常見的反芻後果是抑鬱心境,即陷入反芻的個體會體驗到更長和更明顯的煩躁不安。LeMoult等(2017)發現,相比於那些未使用反芻的個體,在壓力事件後使用反芻的個體更有可能體驗到抑鬱。我們的研究以大學生為被試,結果也能表明反芻與抑鬱情緒顯著相關,並能正向預測抑鬱情緒。

反芻不僅會影響心境,還會誘發軀體反應。反芻會造成體內皮質醇(一種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激素)的過量分泌,更難以從壓力中恢復過來,反芻會推遲與心理痛苦相關的心血管疾病的恢復(Key et al. 2008; LeMoult et al. 2016)。

反芻還會影響認知加工,與認知偏差和認知融合(難以將自己從負性情緒和消極信息中脫離)有關。抑鬱障礙的患者更有可能對人際問題做出消極歸因。反芻對注意解離的影響尤其令人感興趣,因為其在理解抑鬱背後的機制上是重要的一環;抑鬱與消極信息的選擇性注意有關,在反覆陷入思維反芻的患者中尤其明顯。LeMoult等(2013)發現,抑鬱水平較高的個體更難以從消極情緒和負面思維中解離,且報告出更多的思維反芻。

換言之,反芻思維損害了患者從負性情緒和信息中解離的能力,從而造成症狀的持續,進一步突出了認知融合或許是抑鬱的一個重要機制。


反芻與軀體健康或疾病的關係

1、反芻對軀體健康的影響

眾多研究報告指出反芻和軀體健康受損之間的聯繫。總結而言,反芻與軀體健康受損之間的關係至少受兩種普遍因素中介。首先,反芻(即認知上的過度專注)可能會無意導致個體誇大感知到的症狀(過度關注造成誇大問題)

其次,反芻可能會通過幾種生理途徑導致真實的軀體痛苦,反芻導致皮質醇的過量分泌,反芻對靜息和動態血壓存在有害影響。總之,反芻對感知到的和真實的健康問題存在多種消極影響,無論是通過過度聚焦誇大了症狀,還是因反芻誘發的生理反應所造成的消極影響。


2、反芻和疼痛

反芻和疼痛的關係是軀體領域臨床研究最常探究的主題,最常用的評估工具是疼痛災難化思維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疼痛災難化思維量表包括三種:即反芻(rumination)、無助(helplessness)和誇大(magnification)反芻與疼痛是最緊密相關的。研究顯示PCS得分高的被試顯示出更消極的疼痛態度、更高水平的情緒痛苦和疼痛劇烈程度更高。

大量的研究顯示,反芻與疼痛和軀體症狀顯著相關。在 PCS反芻分量表中得分高的被試報告出最大程度的疼痛和痛苦。在加拿大的一項研究中,Sullivan等使用PCS檢查了150名慢性疼痛患者後發現,反芻是致殘(disability)的一個顯著預測因子。

總結而言,反芻會強化疼痛水平,使負面情緒惡化,造成軀體症狀的遷延


反芻的評估

反芻的測量工具有許多,如:


反應風格問卷-反芻反應量表(Response Styles Questionnaire-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

反芻問卷(Rumination Questionnaire)

反芻清單(Rumination Inventory)

疼痛災難化思維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


在這些量表中,疼痛災難化思維量表PCS在醫療情境中被廣泛使用。PCS是自陳報告,用於評估臨床和非臨床個體的疼痛災難化水平。



針對反芻的治療

上世紀70年代Beck已使用認知行為治療的技術針對患者抑鬱思維的治療,但特別針對與反芻的治療目前還未得到充分發展。

在CBT治療中,消極自動化的抑鬱思維和信念並不符合典型反芻定義的反覆性延展性思維模式。事實上,Beck將消極自動化思維定義為:經常出現在意識之外的,對經歷和體驗進行的快速簡短的評價。在S-REF模型中,Wells和Matthews 將這些消極自動化思維視作反芻的觸發刺激,而反芻則是用來回應此類消極自動化思維的一種應對方式。

有兩種治療方法旨在減輕反芻,即元認知療法(metacognitive therapy)和一類基於正念解離的認知治療

基於正念的療法(Mindfulness-Based Therapies,MBT) 包括基於正念的認知療法(MBCT)和正念減壓(MBSR);前者在認知療法基礎上結合了正念冥想,後者不同於傳統CBT治療,主要通過使用正式和非正式的冥想技術來培養以非評判性的方式意識和覺察當下時刻。

在基於正念的治療中,治療師幫助抑鬱個體退後一步,以非評判地視角,觀察自己的反芻思維,旨在能夠從自動化的消極認知加工方式中解離,將自己的想法視為腦海中的無意義事件,會來也會走。個體不需要去挑戰自己的消極想法,僅僅試著去留意這些想法和情緒,不對其反應並從中解離。

在MBCT中,不直接矯正想法內容,而是改變對頭腦里消極思維的認知,從而改變與想法的關係以促進去中心化(decentering),教會個體從災難化思維中「去中心化」(即將某些消極想法視為一種隨機出現的想法,想法不代表客觀事實),而不是去挑戰想法的具體內容。

元認知療法(Wells 2009) 是一種跨診斷治療,建立在自我調控執行功能模型之上,直接針對反芻和擔憂這些過程被概念化為造成心理障礙持續的一種病理性思維方式。S-REF模型強調了元認知(metacognitive knowledge)在擔憂和反芻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S-REF模型中,反芻源於個體的元認知信念--對反芻的積極信念(如「分析我的情緒能幫助我康復」),這種對反芻的積極信念,說明了反芻是一種個體的一種應對方式--通過反芻試圖分析和搞清楚問題。

與CBT不同,元認知治療不強調對想法內容的挑戰,而是發展有效的減少擔憂和反芻過程的方法從而有效治療一系列心理障礙,超過300項研究結果支持糾正心理障礙背後的反覆消極思維過程(減少反芻、擔憂與過度思考)可以減輕心理痛苦症狀。


結論

反芻是一種反覆消極思維過程,一種持續性消極認知加工,與低落心境和情緒障礙有關。其中反芻被視為一種多重延伸思維過程,患者對反芻包郵的積極信念解釋了,個體會把反芻當作一種應對方式,對反芻的元認知信念決定了反芻的持續以及心理障礙的惡化。

抑鬱反芻與焦慮擔憂存在重疊。有很多研究探究了反芻與各種軀體和疼痛體驗以及疼痛預後間的關係。在反芻與疼痛的關係研究中,反芻在疼痛中所扮演的作用可以通過PCS(包含反芻分量表)進行有效評估。針對反芻的不同治療方法已被開發出來,雖然這些方法還處於早期測試階段,但已經獲得了許多研究結果的支持。


作者:WYPSY工作室

中文原創 禁止轉載、剪輯和任何二次加工 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參考文獻(節選):

Alloy, L. B., Abramson, L. Y., Hogan, M. E.,Whitehouse, W. G., Rose, D. T., Robinson, M. S.,et al. (2000). The temple-wisconsin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CVD) project: Lifetime history of Axis I psychopathology in individuals at high and low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9, 403–418.

Anestis, M. D., Anestis, J. C., Selby, E. A., & Joiner, T. E. (2009). Anger rumination across forms of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6, 192–196.

Beck, A. T. (1976).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Hagen, R., Hjemdal, O., Solem, S., Kennair, L. E. O., Nordahl, H. M., Fisher, P., & Wells, A. (2017). Meta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in adults: A waiting lis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six months followup.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31. doi:10.3389/fpsyg. 2017.00031.

Hofmann, S. G., Sawyer, A. T., Witt, A. A., & Oh, D. (2010). The effect of mindfulness-based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8(2), 169–183. doi:10.1037/a0018555.

LeMoult, J., & Joormann, J. (2014). Depressive rumination alters cortisol declin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Biological Psychology, 100, 50–55.

LeMoult, J., Arditte, K. A., D』Avanzato, C., & Joormann, J. (2013). State rumination: Associations with emotional stress reactivity and attention bias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pathology, 4(5), 471–484.

LeMoult, J., Yoon, L., & Joormann, J. (2016). Rumination and cognitive distract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 examination of respiratory sinus arrhythmia.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38, 20–29.

Matthews, G., & Wells, A. (2004). Rumination, depression, and metacognition: The S-REF model. InC. Papageorgiou & A. Wells (Eds.), Depressive rumination (pp. 125–151). West Sussex: Wiley.

McEvoy, P. M., Watson, H., Watkins, E. R., & Nathan, P. (20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ry, rumination, and comorbidity: Evidence for repetitive negative thinking as a transdiagnostic construct.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51(1), 313–320. doi:10.1016/j. jad.2013.06.014.

Nolen-Hoeksema S, Wisco BE, Lyubomirsky S. Rethinking rumination. Perspectiv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3:400–424.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