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飲食》:我要怎麼獲得蛋白質?

新京報 發佈 2024-05-07T05:54:06.825730+00:00

《救命飲食: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十年增訂版),[美]T·柯林·坎貝爾 [美]托馬斯·M·坎貝爾 著,呂奕欣 倪婉君 張家瑞 譯,中信出版集團2023年1月版人們為什麼深信蛋白質只出現在動物肉製品中?我的整個生物醫學研究生涯全都在繞著蛋白質打轉。

《救命飲食: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十年增訂版),[美]T·柯林·坎貝爾 [美]托馬斯·M·坎貝爾 著,呂奕欣 倪婉君 張家瑞 譯,中信出版集團2023年1月版

人們為什麼深信蛋白質只出現在動物肉製品中?

我的整個生物醫學研究生涯全都在繞著蛋白質打轉。我在普通的研究室工作過,也曾前往菲律賓為營養不良的兒童提供飲食,甚至還進入擬定全美健康政策的政府會議室。無論走到哪裡,蛋白質宛如一條聯結過去與現在營養知識的紐帶,因為長久以來,蛋白質一直有著不可逾越的崇高地位,其重要性已經滲透飲食和健康的實踐,甚至在專業層面徹底影響了我們的生命存續。

關於蛋白質的描述,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文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神話。我想起歌德的一段話,這是我的朋友霍華·李曼告訴我的,李曼是個優秀的講師與作家,也曾自己經營牧牛場。歌德曾說:「我們最擅長把顯而易見的東西隱藏起來。」其實,蛋白質不為人知的故事就是這段話最好的寫照。圍繞蛋白質的教條幾乎都直接或間接、批評或引導著生物醫學研究的每種思想。

紀錄片《地中海飲食之旅》(2007)劇照。

1839年,荷蘭化學家葛哈德·穆德勒發現了蛋白質這種含氮的化學物質,從那以後,蛋白質儼然成為所有營養素中最神聖的一種。事實上,蛋白質(protein)這個詞源於希臘文的proteios,意思就是「最重要的」。

這引出一個問題:這種營養素到底為什麼會受到人們一窩蜂的瘋狂追捧,特別是使人深信蛋白質只出現在動物肉製品中?有人推測,那是因為人們相信吃下動物類食物,就能獲得力量、耐力和敏捷性。這或許也與人類想控制其他有感知能力的生靈的欲望有關。但無論動機如何,在19世紀,蛋白質幾乎是肉類的同義詞,這個觀念已與我們共存了一百多年,對我們的飲食觀念和習慣產生了莫大影響。當我說到「蛋白質」時,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食物可能是牛肉。若真如此,讓我告訴你,你絕不是唯一一個這樣回答的人。

關於蛋白質,有許多最基本的問題是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的,比如:

• 什麼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

• 一個人每天究竟該攝取多少蛋白質?

• 植物蛋白跟動物蛋白一樣好嗎?

• 需要在植物性食物中加肉才能獲取完整的蛋白質嗎?

• 該不該食用蛋白粉或胺基酸補充品,尤其是活動量大的人或運動員?

• 需不需要攝取蛋白質補充品,以促使肌肉生長?

• 素食者從哪裡攝取蛋白質?

• 吃素的孩子沒有攝取動物蛋白,能健康成長嗎?

對於這些常見的問題或疑慮,許多人都有一個基本觀念:肉就是蛋白質,蛋白質就是肉。這種觀念起源於一個事實:動物性食物的「精髓」就是蛋白質。如果製造商把肉品與乳製品的脂肪去除,我們仍然會認得這些肉與乳製品—常見的瘦肉切片和脫脂乳品都是如此處理的。不過,假使我們把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去除,那麼剩下的東西就和原來的完全不同了,比如沒了蛋白質的牛排,就只剩下一攤水、油脂與少量的微量營養素—這樣的東西誰要吃呢?總之,若一種食物被認為是動物性食物,它就一定含有蛋白質。蛋白質是動物性食物的核心成分。

早期的許多科學家都是蛋白質的忠誠擁護者。例如,優秀的德國學者卡爾·沃伊特(1831—1908)知道男人每天只需要48.5克的蛋白質,但因為當時的文化偏好,他建議的每日攝取量竟高達118克。由於蛋白質等於肉,因此每個人都希望餐桌上能擺上許多肉。如同我們渴望擁有更大的房子或跑得更快的車子,沃伊特認為,好的東西永遠不嫌多。

動物蛋白占總熱量的比例。

20世紀初期,許多知名的營養研究者都是沃伊特的學生,比如馬克斯·魯伯納與艾特瓦特,這兩名學生都很遵行老師的教誨。魯伯納曾說,攝取蛋白質(也就是肉)是文明的象徵:「攝取大量的肉,是文明人的權利。」而艾特瓦特後來在美國農業部成立了第一個營養實驗室,身為美國農業部的主管,他建議每天攝取125克蛋白質(現在的建議攝取量是55克)。我們之後會看到,這個數字對美國農業部有多麼重要。

就這樣,這個文化偏見根深蒂固地進入我們的生活。如果你是文明人,你就會吃大量的蛋白質;有錢人吃肉,窮人的主食則是植物性食物,如馬鈴薯和麵包。有些人認為,社會階級低的人之所以懶惰無能,就是因為吃的肉或蛋白質不夠多。19世紀蓬勃發展的營養學領域隨處可見這種精英論與傲慢的觀點,它們滲透每一場關於蛋白質的思考辯證,讓所有人都認為越多越好、越文明,甚至越有靈性。

20世紀初的英國知名醫生馬凱少校頗能道出這段可笑又不幸的歷史。他曾在1912年駐紮於英國殖民地印度,負責辨認、挑選印度部落中優秀的戰士。他曾說,攝取蛋白質較少的人「體格差,常常畏畏縮縮,帶著娘娘腔」。

「我要怎麼獲得蛋白質?」

我們所攝取的熱量大多來自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這幾種常量營養素,再加上水分,差不多就是食物的全部重量。其中還包括少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即「微量營養素」。所有人都需要一點點微量營養素(毫克或微克)以維持最佳健康狀態。

在這麼多營養素中,蛋白質可說是最神聖的一種,它是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成分,種類多達數十萬種,以酶、激素、結構組織及運輸分子等形態運作,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蛋白質是由數百或數千個胺基酸所組成的一串長鏈,而依據不同算法,胺基酸又可以分為15~20種。每隔一段時間,蛋白質就會老化而需要更替,因此我們要攝取含有蛋白質的食物來幫助蛋白質更新。經過消化,蛋白質能提供新的胺基酸基礎材料來製造新的蛋白質。各種食物的蛋白質含量不同,取決於這些食物能提供多少必需胺基酸,以替代我們體內老化的蛋白質。

紀錄片《地中海飲食之旅》(2007)劇照。

將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拆解與重組的過程,就像有人給了一串彩色珠子來替代我們遺失的一串舊珠子,但這串新珠子的排列方式並不同於遺失的那串,因此我們得弄斷珠串,收集這些珠子,再重新組合,讓彩色珠子的排列順序和我們失去的那條一樣。但若少了藍色珠子,那麼在編一條新串珠時,速度就會變慢或停滯,直到拿到更多藍色的新珠子才會恢復。攝取營養來為身體組織製造新蛋白質、替代老化的蛋白質,概念大概就是如此。

人體組織所需要的胺基酸(彩色珠子)大約有8種必須從食物中攝取,這些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胺基酸,稱為「必需胺基酸」。就像串珠子的比喻一樣,如果我們所吃的食物中少了哪怕其中一種胺基酸,新蛋白質的合成就會減緩或停滯—此時,蛋白質質量優劣的概念就出現了。所謂最好的食物,只不過是指經過消化之後,能夠提供正確種類與數量的胺基酸,以有效合成人體新組織的蛋白質。

那麼,吃什麼最能有效提供基礎材料,幫人體的蛋白質更新代謝呢?答案是:人肉。人肉蛋白質含量恰到好處,最符合人體所需要的胺基酸。不過,我們的同胞可不是用來吃的,所以只好選擇「次佳」的蛋白質:其他動物。其他動物和我們蛋白質的含量很相似,因為它們提供的每一種必需胺基酸的量非常接近我們所需要的量。這些蛋白質功效很強,因此被稱為優質蛋白質。在動物性食物中,蛋奶類的胺基酸和人類蛋白質最為匹配,因此也被認為質量最好。「低質量」的植物蛋白可能會缺乏一種以上的必需胺基酸,但就整體植物蛋白而言,依然具備全部的必需胺基酸。

所謂的優質,是指食物中的蛋白質用來促進生長的效率。如果說最有效率的就是最健康的,那麼上述的說法當然很對,但事實並非如此—「效率」及「優質」兩個詞是會誤導人的。其實,有許多非常有說服力的研究指出,「低質量」的植物蛋白雖然合成新蛋白質的速度較慢,但相對而言較穩定,可以說是最健康的蛋白質—穩紮穩打才是贏家。但是現在一般人的觀念都是,某食物的蛋白質質量如何,取決於吃那種食物的動物成長多快,而的確有某些食物的蛋白質效率比值與價值都很高,這些食物就是動物性食物。

紀錄片《渴望變革》(2012)海報。

若我們只注重身體發育的效率,認為長得越快就一定越健康,就會促使人們選擇食用最「優質」的蛋白質。正如任何一個營銷人員告訴你的那樣,一款高質量的產品會立刻贏得消費者的信任。100多年來,我們一直被這種誤導性的語言束縛,並常常不幸地落入陷阱:更高的質量意味著更健康。

這種蛋白質質量的觀念源起,過去並不為大眾所熟知,但至今仍影響深遠。比如,許多選擇蔬食的人到今天還會問:「我要怎麼獲得蛋白質?」好像植物沒有蛋白質似的。就算現在大家已知道植物也含有蛋白質,但是由於它常被認為質量不好,因此仍會被質疑,結果就是,大家每次用餐時,都得煞費苦心從各種不同的植物性食物中去拼湊蛋白質,來彌補彼此缺乏的胺基酸。這真是矯枉過正!我們都知道,人體其實能夠藉由極為複雜的新陳代謝系統,從每天所食用的各種天然植物蛋白中獲得所有的必需胺基酸,因此根本不必刻意吃更多的植物蛋白,或是費盡心力規劃每一餐。

提供蛋白質不是唯一的方法

我剛開始工作時,最重要的營養與農業議題就是設法增加大家的蛋白質攝取量,並確定這些蛋白質都是最優質的,這是當時同事和我都深信不疑的共同目標。我從小就知道,所有農場飼料中最貴的,就是用來餵牛和豬的蛋白質補充劑,而我攻讀博士學位時,有三年都在研究如何讓牛羊更快地成長,好讓人能多吃一點兒它們的肉,從而攝取更多優質蛋白質。

我還是研究生的時候,堅信推廣優質蛋白質(即動物性食物)是非常重要的任務,而且,當時致力於研究蛋白質的不光是我,還有許多團體。

紀錄片《飲食變遷》(2010)劇照。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一再聽到發展中國家有「蛋白質短缺」的情形。

「蛋白質短缺」指出,全球饑荒與第三世界兒童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質攝取不足,尤其是優質(動物)蛋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計劃紛紛出台。麻省理工學院有一位知名的教授,曾經和年輕的同事在1976年提出以下論點:「充足的蛋白質供應量是解決全球糧食問題的不二法門。」他們還說:「除非補充適量的奶、蛋、魚、肉,否則(貧窮國家)以穀類為主的食物,不足以提供兒童發育所需的蛋白質。」

為了解決這嚴重的問題,美國政府和一些大學有了如下舉措:

• 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出一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補充品,就叫作「廉價蛋白食品」。

• 普渡大學培育出一種含有更多賴氨酸的玉米(賴氨酸是玉米蛋白質中「缺乏」的一種胺基酸)。

• 美國政府針對奶粉生產企業提供補助津貼,以期提供優質蛋白質給全球的貧窮人口。

• 康奈爾大學甚至派出許多研究人員,前往菲律賓培育具有豐富蛋白質的稻米,並發展畜牧業。

• 奧本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研究,把魚肉碾製成「魚蛋白濃縮物」,給全球的窮人食用。

聯合國及美國政府的「糧食換和平」計劃、重量級的大學和其他許多組織及學校,都大聲疾呼要以優質蛋白質來根除世界饑荒問題,而我通常都能獲得這些計劃的第一手消息,也認識組織和推動這些項目的負責人。

舉例來說,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農業發展計劃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就相當大。該組織的兩名工作人員在1970年這樣說:「……就整體而言,蛋白質無疑是發展中國家最缺乏的營養素。這些國家的眾多人口大多吃缺乏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於是健康狀況不佳,生產力低下。」奧特雷是FAO中的重要人物,他甚至說:「(發展中國家)由於食物中動物蛋白的含量偏低,也缺乏多種食物來源,因此蛋白質的質量並不好。」他同時強調,食用動物性食物與年收入之間有很大的關聯。他強力主張,應該增加動物蛋白的產量與攝取量,以彌補世界上「蛋白質短缺」日益嚴重的情形。他還提倡:「應該動員所有科學與技術資源,製造出富含蛋白質的新食品,或從目前尚未充分利用的資源中,擷取最大的利益,讓人類獲得食物。」

任職於馬里蘭大學與美國商務部的布魯斯·斯蒂林斯也倡導攝取動物性食物,他在1973年承認:「雖然飲食本身對動物蛋白沒有要求,但動物蛋白的數量仍是整體飲食中蛋白質質量的指標。」他繼續指出:「供應充足的動物性食物是世界公認的增加全球蛋白質營養的良方。」

提供蛋白質確實是改善發展中國家民眾營養狀況的重要方式,對那些熱量來源只有一種植物的人更是如此。但是,提供蛋白質卻不是唯一的方法,甚至不一定能維持長期健康。

本文節選自《救命飲食: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十年增訂版),小標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原文作者/[美]T·柯林·坎貝爾 [美]托馬斯·M·坎貝爾

摘編/何也

編輯/張進

導語校對/柳寶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