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中使用到哪些技術?

航天雲路 發佈 2024-05-07T09:03:48.258565+00:00

對物聯網最常見的誤解之一是它只是關於連網設備。實際上,「物聯網」一詞適用於任何可以連接到網際網路的東西或事物,包括人和生態系統等。例如,智能手錶是物聯網設備的一個例子,而且可穿戴健身追蹤器也是如此。即使是支持無線功能的平板電腦也可以被視為物聯網設備。

對物聯網最常見的誤解之一是它只是關於連網設備。實際上,「物聯網」一詞適用於任何可以連接到網際網路的東西或事物,包括人和生態系統等。

例如,智能手錶是物聯網設備的一個例子,而且可穿戴健身追蹤器也是如此。即使是支持無線功能的平板電腦也可以被視為物聯網設備。它們中每一個都有其獨特的軟體和硬體組件,允許它(通過網際網路)向其他設備發送數據和從其他設備和來源接收數據,同時也可以作為具有內置處理能力的單元獨立運行。

所有這些不同的設備通過一個網絡連接在一起,然後它們可以相互通信,甚至可以從周圍環境收集數據,並據此來自主操作(這個過程稱為機器學習)。

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新興技術可用於物聯網。

網絡協議

  • TCP/IP:大多數物聯網設備使用此協議來傳輸數據。它不是唯一選擇,但它可能是最受歡迎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它的可靠性和易於擴展性。
  • 網狀網絡:在這種配置下,其中一個設備傳輸的數據通過其他設備中繼,直到它到達目的地。這對於許多物聯網應用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意味著當網路拓撲中有某節點失效或無法服務時,這種架構允許使用「跳躍」的方式形成新的路由後將數據送達傳輸目的地。
  • 低功耗廣域網:另一種專用網絡,它可以讓智能電錶和其他低功耗設備在相對較遠的距離(約10公里)上傳輸數據。
  • 藍牙低能耗:傳統藍牙的一個更節能的版本,BLE在短距離內發送的數據非常少——對於不存儲大量數據或不需要極快傳輸速度的應用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信標

信標是一種將數據(通常是低功耗藍牙或 BLE 信號)傳輸到移動應用程式的傳感器裝置,能夠在物理空間中傳遞動態信息。

信標技術最常見的用途之一是室內導航——可幫助員工在不熟悉的建築中指明方向,或幫助購物者在大型商場內導航。

信標還可用於在大區域內根據接近程度提供方向,即使是那些沒有 WiFi 的區域,例如開放的體育場或音樂會場地。

信標的另一個應用是推送基於位置的通知——例如,當您在星巴克附近行走時,您可能會在手機上收到其優惠券的通知。這種互動對零售業有著巨大的影響——信標是使實體零售商能夠使用「零售即娛樂」等新概念反擊在線競爭對手的技術之一。

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是一種讓計算機在沒有指令的情況下自主行動的新興技術。在過去的十年裡,機器學習為我們提供了自動駕駛汽車、實用的語音識別、有效的網絡搜索,以及對人類基因組的極大理解。機器學習在今天是如此普及,以至於您可能會在一天中不知不覺使用它幾十次。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朝著人類級別的人工智慧進發的最佳方式。

連接技術

當您想到物聯網時,首先想到的是通過語音命令激活燈光的智能家居,或者是一個智能工廠,機器在其中相互通信,提醒人類員工維護需求。這些場景表明,連接技術對物聯網世界至關重要。以下技術在實現這種連接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 Wi-Fi:這是當今最常用的無線通信協議之一,尤其是在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和健身手環等個人設備中。由於它的受歡迎程度,很容易理解它為什麼會在物聯網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
  • 藍牙:這項技術最初是作為可攜式個人裝置(如鍵盤、滑鼠和耳機)的替代線纜而發明的。如今,這種短距離無線傳輸協議也被用於醫療保健應用中,例如用於醫療監測的可穿戴設備和無線連接到智慧型手機以進行數據收集的智能醫療設備。
  • NFC(近場通信):雖然與RFID(射頻識別)類似,但NFC是通過電磁感應而不是無線電波工作。當兩個設備靠得很近(20厘米或更近)時可以相互共享信息。如今NFC在行動支付方面非常流行。

傳感器

物聯網傳感器通常是微型裝置,可以收集和傳輸數據,如溫度、濕度、空氣品質和活動。雖然這些傳感器的尺寸很小,但它們對物聯網的影響卻很大。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的LimeBike執行長兼創始人希利·塞弗(Healy Cypher)表示:「傳感器驅動著大多數物聯網用例,目前估計有240多億個物聯網傳感器,預計每年的增長率將超過30%。」

物聯網傳感器成功的關鍵在於它們必須低成本、低功耗,並且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已經使用的設備或物體中。特別是在傳感技術方面,Cypher 表示,未來還會有更多機會,因為當前的系統往往需要邊緣設備(即傳感器所在的位置)提供更多的計算能力。為了應對這一挑戰,Cypher 指出,像高通這樣的公司正在開發用於攝像頭和智慧型手機的多傳感器平台,並在晶片級嵌入機器學習功能。

物聯網是多種不同技術的組合。它是使用嵌入式傳感器、處理器和通信硬體收集和交換數據的物理對象生態系統。

來源: 人工智慧與物聯網

更多信息:有沒有一個完整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 資訊活動 - 航天雲網,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平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