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工匠在寶島」速寫:萬能錫鋪的「老」與「新」

光明網 發佈 2024-05-07T10:44:47.921290+00:00

新華社台北2月24日電(記者黃揚、趙博)百年古剎鹿港龍山寺周邊,歷史悠久的佛具店、燈籠鋪、雕刻坊、古玩店比比皆是。鹿港曾經廟宇繁盛的歷史,由此可見一斑。龍山寺正對面,一間名為「萬能錫鋪」的小店毫不起眼。透過玻璃櫥窗望進去,形態各異的錫器緊湊地擺放著。

新華社台北2月24日電(記者黃揚、趙博)百年古剎鹿港龍山寺周邊,歷史悠久的佛具店、燈籠鋪、雕刻坊、古玩店比比皆是。鹿港曾經廟宇繁盛的歷史,由此可見一斑。

龍山寺正對面,一間名為「萬能錫鋪」的小店毫不起眼。透過玻璃櫥窗望進去,形態各異的錫器緊湊地擺放著。

店內,48歲的陳志升拿著錘子敲打銀白色的錫片,不一會兒,他開始加熱烙鐵進行焊接,接著拿起銼刀整修刨平……如此交替反覆,輕薄的錫片逐漸展現立體的形象。

陳志升是彰化知名錫藝世家的第四代傳人。20多歲起,他跟隨父親陳萬能學習,傳承家族技藝。

打錫20多年,陳志升將錫藝形容為一項「做加法」的藝術。他介紹,打錫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過程」,包含熔錫、模鑄、壓錫片、焊接、銼修等十多項流程。製作時需將圖稿直接描繪在錫片上,因此「非常考驗經驗與感覺」。

剛入行時,父親陳萬能對陳志升十分嚴格,極少表揚他。他一度覺得打錫很難,有段時間甚至因此覺得父親「古板」。

陳志升眼中「古板」的父親,卻曾是行業內的銳意創新者。上世紀60年代,陳萬能將祭祀用的錫制柑燈和龍燭台整合,龍身以手工立體雕塑,工法別具一格。

1979年,陳萬能在鹿港開設萬能錫鋪後,在探索新工法、新題材的路上更加大膽。他的題材突破香爐、燭台等傳統祭祀用具,發展出錫雕藝術品新門類,從十二生肖到熊貓、孔雀,件件栩栩如生。

現已八十高齡的陳萬能常說:「昨日創新,今日傳統;今日創新,明日傳統。」在他看來,這是家族技藝傳承的核心要義。如今,他的三子陳志揚、四子陳志升已扛起傳承重任。

兩兄弟在技藝創新上各有側重:陳志揚主攻技藝的突破與改進,陳志升則注重將傳統故事、民俗理念創新性地融入錫器造型中。

在陳志升看來,創新不能脫離傳統。錫藝是中華民族的古老技藝,傳至台灣已有百年歷史。台灣有俗諺道:「入門看交椅茶几,桌上看花瓶五賽」。「花瓶五賽」指的就是香爐、燭台、花瓶等錫制禮器。

「在台灣,錫器承擔宗教祭祀的重要作用,我們不能為了求新求變,與傳統理念完全脫節。」因此他選擇以「做加法」的方式進行創新,設計添加犀牛、果盤等有吉祥寓意的元素,贏得客戶們的青睞。

陳志升正領著家族中的「新鮮血液」、26歲的侄子陳政穎學藝。如今同樣亦親亦師,陳志升真正理解了父親當年的嚴苛是出於對後輩的求好心切。他說,想到自己學藝時的艱辛,內心也會有些矛盾,但對侄子的要求還是一點不敢放鬆。

陳政穎已學藝五年,陳志升認為侄子「基本功可以」,也有很多新創意,但還需積累經驗,才能把想法落實於作品當中。

全台灣的傳統錫鋪現在僅剩下集中在中南部的十家左右。陳志升感嘆,在台灣,真正願意進入傳統工藝行業的年輕人只有少數,侄子為家庭選擇打錫這條路,讓家族技藝薪火相傳,很不容易。

陳家人告訴記者,百餘年前,祖輩從福建同安遷居台灣,將技藝帶到鹿港;令他們驚喜的是,百餘年後,陳家技藝傳承的「果」,又乘著兩岸交流的「風」,在同安當地播下新生的「種」。

福建青年鄭天泗因為一次偶然契機,在網上看到陳萬能的作品後,悉心鑽研學習陳家工藝,尋求突破創新,如今已成為同安錫雕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我們樂見他在學習的基礎上創新出自己的錫藝作品。」陳志升說,通過更多的交流機會,兩岸匠人同心同力,才能使中華傳統技藝枝繁葉茂、生生不息。

來源: 新華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