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種」陰霾難敵市場需求 特種動物養殖風又起

克邁拉農業 發佈 2024-05-07T11:51:18.538699+00:00

說到特種養殖很多人想到的是「炒種」,然而正是先期的炒作,才能造就一方市場。中國人素以「吃」而聞名,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家禽如雞、鴨等已不能滿足市民口味求新求特的需要。

大展「拳腳」還得練好硬功夫

說到特種養殖很多人想到的是「炒種」,然而正是先期的炒作,才能造就一方市場。中國人素以「吃」而聞名,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家禽如雞、鴨等已不能滿足市民口味求新求特的需要。適應市場需求,近年來,全國的特種動物養殖發展勢頭甚猛。近日,在全國農業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召開,近1300多位區內外客商雲集,據了解多數商家準備搶灘全國特養市場。

特種動物養殖風起雲湧

特種動物是指除了傳統的家魚、家禽和家畜之外,有較大經濟價值並能進行人工馴養的動物。它的種類非常廣泛,包括野豬、綠殼蛋雞、貴妃雞、鴛鴦鴨等多個品種。隨著資本的介入養豬、養雞等傳統養殖讓普通百姓賺錢無望,加上市民對食用野味需求的不斷擴大和野生動物保護的加強,全國的特種養殖業在農村和城鎮郊區迅速蔓延。 在近日的全國食材交流會上,近300多位區內外客商靜靜地坐在教室里,聆聽專家們傳授真經。他們當中更多的是農業領域的投資人,有年過六旬的老人,還有從區外專程趕來的企業家。會議期間還源源不斷地有人來報名、諮詢。記者遇見了從山東省曹縣來的農民企業家劉傑,這位中國毒蛇養殖的開創者,曾榮獲「全國鄉鎮企業十大新聞人物」的特養大王對記者說,他對全國的特養市場很看好,此次來一為採購,二為考察市場。他計劃 要在家鄉王澤鋪重啟中國蟲谷王澤鋪昆蟲王國、王澤鋪萬蛇城、王澤鋪特種養殖博物館和王澤鋪野餐大王等一系列項目,並在全國大中城市周邊投資300-500萬元,以特許連鎖經營的方式進駐全國市場設立從養殖、加工到銷售的物養分公司。 對於近年來全國特養市場呈現出風起雲湧的態勢,有關專家稱,這主要是因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平衡破壞,使野生動物資源銳減。目前蘆丁雞、蛇、鷓鴣、果子狸等野味,金錢龜、蛤蚧等藥用動物,水貂、狐狸等動物皮張,金錢魚等熱帶觀賞魚供不應求,導致價格上漲。要解決「野味」上餐桌的問題,唯一的出路是人工養殖。

全國特養市場天地寬

消費升溫,特種動物養殖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日在考察了廣州、深圳、瀋陽等城市的近100個特養經營大戶後指出,就國內而言,特種養殖產品市場有局部飽和的現象,但在我區市場飽和的一些品種在外省區仍十分稀缺,發展特種養殖還有很大空間,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據了解,在我國特種養殖技術成熟的品種有肉鴿、肉兔、野鴨、鱷魚、果子狸等10多個品種。這些品種中有些是地方特有的,並且在技術和數量上都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如竹鼠、果子狸、塘角魚、七星魚等。據資料表明,去年全國肉鴿飼養量已大幅增加,全國大型乳鴿生產基地已超過300家,只是市場開發力度還不夠。有關專家指出,目前全國二城市有1000多家烤鴨店開始1/5經營烤乳鴿和烤蘆丁雞,那麼現有的肉鴿、蘆丁雞生產規模即使擴大3倍也供不應求。最近,世界又掀起了一股食用昆蟲的潮流。在北京、上海、廣州、鄭州等地的一些餐館,蜂蛹、龍虱、金蟬、蠍子等食用昆蟲都是招牌菜,雖然每蝶價格高達100元左右,但仍吸引了不少喜愛野味的顧客。在陝西西安的蠍子宴更是聞名全國,多位國家領導人專程一品蠍子的美味,有關專家指出,昆蟲富含高蛋白,可開發成食品、保健品甚至藥品,其中的商機無限。

發展遭遇瓶頸

儘管特種動物的養殖有著廣闊的前景,但由於前幾年人們對某些品種一擁而上,造成了市場的飽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張廷軍稱,當前特養發展的瓶頸主要是:養殖技術產業化成熟程度低。一個項目從開發到投產,一般要經過實驗室基礎研究、小規模試驗、規模化生產等階段。而目前大多數特種養殖項目研究不系統,開發力度小,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因而技術風險大。如甲魚的養殖就曾因為疾病的防治措施不健全使許多廠家遭受損失,有的甚至全軍覆沒。特種養殖技術不夠普及。有關專家早就指出,特養市場雖大,但經營者苦於不懂養殖技術,導致成活率很低。如養殖冷血動物,採用傳統養殖方法很難成功。目前,要規模化推廣特種養殖最缺的還是人工養殖技術。深加工技術待「加深」。特養動物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及觀賞價值,開發利用面較大。目前市場上雖有許多特養動物的深加工產品,如鱉精、烏雞精、蛇兔丸、蘆丁雞系列產品、工藝品等,但遠沒有發揮出潛能。深加工既要從整體利用出發,也要充分挖掘動物的血、油內臟、毛皮等系列化產品。

培育成熟的市場

在第86屆黑水虻虻鏈論壇,專家們一致認為,特種養殖應結束無序生產的狀況,儘早培育起成熟的特養產品市場。1、特養項目要慎重,切勿盲目追風。特養動物因為稀少,產品市價居高,但如果過熱追求某一項目,只能遭受損失。特別是一些特種藥用動物,如金蠍、土元等,往往3—4年就會出現一次爛市。因此經營者上馬養殖項目眼光要放遠些,用稀缺產品去填補市場空白,才能擁有最大的市場占有率。2、養殖、加工與流通要同步發展。目前全國的農副產品深加工已成為「瓶頸」行業,不打破瓶頸,發展必然受制約。但一些傳統的特養生產經營者只顧埋頭生產,坐等別人來收購,讓巨額利潤流入別人腰包。如竹鼠在柳州收購價每公斤30元,而運到深圳每公斤則是120元;1隻宰殺好的乳鴿在南寧超市僅賣9元,而在東北可賣15—18元。批量生產1隻蘆丁雞,加工費不到1元,在廣州市場卻可賣到18元。因此養殖戶應減少中介,走養殖、加工、直播流通三合一的路子。3、特養業應上規模、上檔次。目前全國的特養業一般規模較小,且分散獨立經營,產品均依賴小販收購,沒有形成專業市場,缺乏參與大市場的競爭能力。可以採用「專家+公司+基地+農戶」的四級聯手發展模式。另外,就特養行業的規範而言,養殖戶必須持有「綠卡」,即凡馴養繁殖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者必須辦理有關《許可證》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