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萬億GDP城市整體房價收入比下降,長沙、泉州等地購房壓力相對小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佈 2024-05-07T11:52:13.828204+00:00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李莎 實習生萬鵬 北京報導衡量一個城市的房價水平有很多標準,房價收入比是其中的重要指標。近期各大城市陸續公布2022年居民收入情況,為考察城市最新的房價收入比提供了可行性。我國城市眾多,重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代表性更強、居民購房壓力相對大。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李莎 實習生萬鵬 北京報導衡量一個城市的房價水平有很多標準,房價收入比是其中的重要指標。近期各大城市陸續公布2022年居民收入情況,為考察城市最新的房價收入比提供了可行性。

我國城市眾多,重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代表性更強、居民購房壓力相對大。因此,21世紀經濟報導將視線進一步聚焦到上海、北京、杭州、廣州、南京、天津、福州、寧波、重慶、西安、南通、合肥、鄭州、成都、武漢、蘇州、青島、無錫、濟南、泉州、長沙、深圳、佛山和東莞這24個萬億GDP城市(截止到發稿,深圳、佛山和東莞尚未發布2022年城鎮居民收入數據,主要統計其他21個城市)。

21世紀經濟報導嘗試通過對比萬億GDP城市的2022年和2021年的收入、房價和房價收入比數據,並結合其他公開信息和專家觀點,來分析城市房地產市場變化和居民購房壓力情況,並展望2023年收入、房價和房價收入比走勢。

需要注意的是,房價收入比一般是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因而我們採用的計算公式是「房價收入比=全年房屋均價*城鎮居民家庭住房建築面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戶均人口」。(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來自各地統計局和政府工作報告,戶均人口來自各地七普數據,全年房屋均價為中指數據月度房價均值,為方便計算,將城鎮居民家庭住房建築面積統一設置為100平方米。)

從目前的數據可以看到,2022年多個重點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有所下降(即戶均收入買房需要花費的年限在降低)。有受訪專家指出,一方面2022年房地產市場整體低位運行,房價相對穩定,未出現前些年的大漲情況;另一方面同期城鎮居民收入改善,購房能力有所提升。

城市間房價收入比分化明顯

收入是衡量居民房屋購買力的重要指標。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

從各地已公布的數據看,除了重慶、西安和鄭州外,2022年其他萬億GDP城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高於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上海、北京、杭州、廣州、南京、寧波、蘇州和無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7萬元以上。

各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在1.9%-5.7%之間,其中南京、福州、重慶、南通、合肥、成都、武漢、無錫、泉州和長沙這10個城市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國城鎮居民收入增速,武漢、合肥和福州為城鎮居民收入增長最快的三個城市,增速分別為5.7%、5.6%和5.1%。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從歷史經驗看,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相匹配,2022年國內經濟遭遇內外多重因素影響有所波動,但國內有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及時出台一攬子有針對性的紓困和穩增長政策,經濟整體保持增長,為居民收入增長提供保障。

周茂華表示,近年來,我國收入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這些行業多集中在重點城市,因而萬億GDP城市的城鎮居民收入相對高。但受複雜內外環境與各城市產業結構差異影響,各城市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增長出現分化。武漢、合肥、福州等城市城鎮居民收入增速高,與城市經濟增速相對高、高收入行業相對集中等因素相關。

房價高低直接影響居民購房能力,從簡單平均後的年度房屋均價來看,2022年萬億GDP城市房價普遍高於2021年,但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研究副總監徐躍進提醒,年度房屋均價難以體現月度房價變化,並不意味著2022年萬億GDP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行情好於2021年。實際上,2021年房價先低後高,2022年房價走勢正好相反。相比2021年,202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明顯下滑,市場整體低位運行。

受人口流向、產業分布、收入水平、政策措施等多種因素影響,萬億GDP城市的房價差異大,泉州和長沙房價低於1萬元/平方米,上海和北京的房屋均價則在4萬元/平方米以上。

與之類似,萬億GDP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也呈現出明顯的分化特徵,除了杭州等個別城市外,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整體高於二線城市,這也意味著一線城市高收入與高房價並存。

在已公布收入數據的萬億GDP城市中,上海的房價收入比最高,為26.3,北京僅次於上海,為22.9。此外,杭州、廣州、南京、天津、福州、寧波、重慶、西安、南通等地的房價收入比均在10以上,長沙房價收入比最低,僅為5.5,購房壓力相對小。

房價收入比有望繼續回落

縱向來看,儘管大部分萬億GDP城市2022年房價和居民收入均有一定程度上漲,但除了西安之外,其餘20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都有所下降,其中上海、福州和武漢均下降0.5,是比值下降最多的三個城市;北京、南京和合肥下降0.4

對此,周茂華認為,一方面2022年房地產市場整體低位運行,房價相對穩定,未出現前些年的大漲情況;另一方面同期城鎮居民收入改善,購房能力有所提升。除此之外,部分城市出現房價增速滯後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的情況。多種因素都可能會帶來城市房價收入比的下降。

以上海為例,2022年上海房地產走勢「一波三折」,呈現「W」形。上海房協指出,2022年上海新房市場量增價穩,二手房市場量跌價平。2022年,上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605元,增長1.9%,高於房價漲幅,帶動房價收入比下降。

上海房協預計,今年上海新房市場將呈現量價齊穩趨勢,二手房市場將呈現量升價穩特徵。而據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今年上海GDP增長目標為5.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目標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照此預估,今年上海房價收入比或繼續降低。

放眼全國,1月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增加,新房和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較上月分別增加21個和6個,一線城市新房、二手房價格雙雙上漲,二三線城市房價環比下降的趨勢也有所放緩。

一線城市樓市具有風向標意義,近期一線城市市場已有所回暖,如開年以來上海多個新房項目開盤當日即售罄,有項目認購率達400%。再如北京和深圳的二手房市場,當地官方數據顯示,1月北京二手房網簽8308套,深圳二手房成交1740套,而據Wind的數據,這兩個城市2月前22天網簽和成交量分別達10828套和1893套,預計整月增幅明顯。

徐躍進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些恢復的跡象,部分熱點城市交易回暖。若熱點城市回暖趨勢延續,市場情緒進一步回升,部分城市有望出現小陽春行情,進而帶動整體市場企穩恢復。

徐躍進認為,隨著一二線城市成交占比的提升,以及前期品質較高地塊的逐步入市,預計今年房價整體將保持平穩的態勢。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步復甦,城鎮居民收入有望進一步增長,房價收入比預計會進一步下降。

與之類似,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也認為,今年居民收入水平與房價漲幅有望拉開差距,2023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大概率繼續維持回落態勢,且降幅或加大,居民購房壓力也將進一步緩解。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