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2.2億年前火山岩柱狀節理群漸成旅遊「打卡地」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4-05-07T11:55:09.790462+00:00

圖為火山岩柱狀節理群。(資料圖)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 供圖中新網西寧2月24日電 題:青海:2.2億年前火山岩柱狀節理群漸成旅遊「打卡地」中新網記者 張添福近年來,青海省地質專家在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發現一處該省目前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特徵最典型的火山岩柱狀節理群。

圖為火山岩柱狀節理群。(資料圖)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 供圖

中新網西寧2月24日電 題:青海:2.2億年前火山岩柱狀節理群漸成旅遊「打卡地」

中新網記者 張添福

近年來,青海省地質專家在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發現一處該省目前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特徵最典型的火山岩柱狀節理群。

圖為火山岩柱狀節理群。(資料圖)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 供圖

上述火山岩柱狀節理群所在地的群山,酷似「巨鐧」屹立山巔,少數民族民眾對其有格薩爾王經書、格薩爾王煨桑台等多個版本的傳說。

上述火山岩柱狀節理群形成於距今約2.2億年左右的晚三疊世來自於地幔的火山噴發岩漿所形成,為典型的大陸環境下形成的火山岩。

「該處柱狀節理群不僅在省內獨一無二,而且與國內有名的柱狀節理群特徵相對比,具有規模大、形成時代古老、特徵典型等特點,兼具極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和科研科普價值。」青海省地質調查院院長王秉璋此前對記者表示,通過其研究,可科學的推斷當時的古地質環境,同時也對區域礦產研究具有科研意義。

上述火山岩柱狀節理群位於都蘭縣巴隆鄉科爾村,這是一個蒙古族牧業村。

如今,當地投入少數民族扶持資金400萬元、科爾牧業村產業扶持資金21.75萬元,設立蒙古包9頂、蒙式生活體驗中心44戶,建設民族原始民居、馬場、停車場(具備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露天篝火場、觀景台、棧道、原生態牧場等一系列遊覽及體驗性設施,涵蓋了旅遊吃、住、行、游、購、娛、科研七大板塊,發展「農牧+生態旅遊+文化」模式。

與此同時,為了找准民生愁事難事、痛點難點,科爾牧業村將村集體扶貧扶持資金40萬元投入奶製品、工藝品加工作坊,每年獲得收益。

此外,當地又使用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修建手工藝品展覽室,發展民族手工藝品。

「通過景區打造及基礎設施建設,村子變得更好了,村社道路更加乾淨整潔了。」巴隆鄉科爾牧業村村民同格力格說。

「現在,村里還增添了許多我們沒有見過的、新奇的東西,我們住著也更加舒服了。我感覺村裡的景點和大城市的旅遊景點沒什麼區別!」同格力格說。

圖為火山岩柱狀節理群。(資料圖)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 供圖

與此同時,多個項目也在當地成功落地。如利用2022年度鄉村振興銜接資金72萬元修建柏油路,為灘區修建砂石路,解決牧區居民出行難問題。

如今的科爾牧業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遊玩觀賞,他們或是欣賞2.2億年的火山岩柱狀節理群,或是陪孩子體驗「沙漠之舟」的騎行樂趣,或是走進少數民族村落穿著民族服飾、塗抹「酥油口紅」拍照,亦或是品嘗手抓羊肉、氂牛酸奶、駱駝奶等本土美食......村民們說,「現在村莊的每一處都成了遊客打卡之地。」(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