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之盟,成就了趙光義,卻禍害死了趙廷美

查小呆 發佈 2024-05-07T15:28:11.127555+00:00

據史料記載,建隆二年,宋朝杜太后病重,太祖趙匡胤在旁侍疾,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交代皇位繼承的事情。

金匱之盟,也被稱作金櫃之盟。據史料記載,建隆二年,宋朝杜太后(宋太祖、太宗之母)病重,太祖趙匡胤在旁侍疾,臨終時召趙普入宮記錄遺言,交代皇位繼承的事情。杜太后勸說趙匡胤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其弟,並將這份遺書藏於金匱之中,是為金匱之盟。

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後,皇位由其弟趙光義繼承,據《宋史》記載乃是奉太后"金匱遺詔"之命行事,也是趙光義繼承王位的法理依據了。

趙匡胤祖上世代為官,其祖籍涿州,父祖都做過軍官。待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尊其母杜氏為太后。

杜太后共生五子,長子趙匡濟,次子趙匡胤,三子趙匡義(趙匡胤稱帝後,為避諱改名為趙光義),四子趙匡美(先為避諱太祖改名改名為趙光美,後避諱太宗改名趙廷美),五子趙匡贊。趙匡濟及趙匡贊早亡,五兄弟成年的只有趙匡胤、趙光義和趙廷美三人。

史載,金匱之盟乃是趙普親自書寫,可內容並非只是寫了趙匡胤傳位趙光義。其內容大抵如下,太祖百年之後,傳位於光義,光義再傳廷美,廷美再傳德昭,國有長君,社稷之福。

趙光義、趙廷美都是趙匡胤的兄弟,而趙德昭乃是趙匡胤的兒子。這本是一件看似完美的帝位傳承方式,可卻經不住推敲。

若歷史真的如金匱之盟一般傳承帝位,待傳到趙德昭之後,那接下來又該傳給誰呢?是趙德昭的弟弟,還是堂弟(趙光義的兒子)?如此一來,事情就顯得複雜的多。帝位再傳三代,必定會天下大亂。帝位並非是一件物件,代表著地位、權利和欲望。這些東西最能腐蝕人心,在這些東西面前,所謂的親情往往不值得一提。

可歷史並非如此,在趙光義獲取帝位之後,他並沒有按照金匱之盟的要求傳位給趙廷美,反而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這又是為什麼?

相傳,太祖駕崩之後,皇子德昭、德芳,皇弟光美(彼時尚未改名,乃廷美也)等俱在,唯獨不見時任晉王的趙光義。內侍王繼恩入內,對太祖皇后宋氏說,先帝已經奉太后遺命,傳位於晉王趙光義。也正是如此,趙光義才登基為帝。

趙光義即位之前,就封爵晉王,擔任開封府尹,這都是作為儲君的前提。即便是沒有所謂的金匱之盟,趙光義即位也是勢在必得的。

若按照金匱之盟,接下來趙光義要將皇位傳位給弟弟趙光美。可他卻冊封趙光美為齊王,同時授開封府尹。

在這個時候,或許趙光義是想要將皇位傳給弟弟的,或者說是準備按照金匱之盟來行事的。

在冊封趙光美的同時,傳令所有太祖、廷美的子女,都成為皇子、皇女,封趙德昭為武功郡王,一切似乎也都是按照金匱之盟來實施。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也漸漸發生了改變。

在趙光義進攻遼國失敗後,趙德昭為避免受叔叔猜忌,自殺身亡。不久,太祖之子趙德芳病故,距離趙德昭自殺僅僅一年時間。

一時之間,趙光義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恰時,趙廷美有些口風傳到了趙光義的口中,登時引起了他的懷疑。

趙光義大怒,罷黜趙廷美開封府尹的職位,改為西京留守。

有一日,趙光義詢問趙普,說道:「兄終弟及,原本就有金匱之盟,但朕尚且強壯,廷美為何這般著急?」

趙普卻說道:「自夏禹至今,傳子已成公例,太祖已誤,陛下豈能再誤!」

當初,趙普乃是金匱之盟的見證者,他的言論也大抵能代表一些什麼。也正是趙普的這兩句話,足以將趙廷美害死。

後來,趙廷美多受彈劾,最終被趙光義流放到了房州,被嚴密的監視了起來。不久之後,趙廷美便在房州病死了。

至此,金匱之盟之中提及的後續帝位繼承人,一個個死去。至於趙德昭、趙德芳和趙廷美的子嗣,再也不會對趙光義造成威脅。待趙光義駕崩之後,皇位也沒有再按照兄終弟及來傳承,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是為宋真宗趙恆。

從整件事情上來看,金匱之盟成就了趙光義,卻間接害死了趙廷美。若是要追究誰害死了趙廷美,大抵趙普的責任要比趙光義大一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