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臥龍鳳雛兼得,為何沒能一統天下?看龐統臨死之前說了什麼

醞清墨 發佈 2024-05-07T15:39:02.045085+00:00

「先主(劉備)在永安宮,染病不起,漸漸沉重,至章武三年夏四日,先主自知病入四肢,又哭關、張二弟,其病癒深:兩目昏花。」眼看著自己就要挺不下去,劉備忙著人找來諸葛亮,欲將太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

「先主(劉備)在永安宮,染病不起,漸漸沉重,至章武三年夏四日,先主自知病入四肢,又哭關、張二弟,其病癒深:兩目昏花。」

眼看著自己就要挺不下去,劉備忙著人找來諸葛亮,欲將太子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託孤後劉備病逝,回想劉備的一生,早年也是臥龍鳳雛兼得,卻最終沒能一統天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看看龐統臨死前說了什麼就知道了。

茅廬三顧,隆中決策

劉備對臥龍諸葛亮一直敬重有加,這從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行為上就能看出來。當時劉備渴求天下之士,路上被一個農夫唱的歌所吸引,問出了臥龍先生諸葛亮的所在,隨即就帶著關羽和張飛前往拜會,希望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

劉備第一次到隆中時,隨侍諸葛亮的童子表示諸葛亮不在,並且告訴劉備自己也不知道諸葛亮什麼時候回來,劉備只好離去,在離去前,他也沒忘了叮囑童子,請童子等諸葛亮回都隆重後,告訴諸葛亮自己會來拜訪。

隨後劉備騎馬離開,路上見隆中景色還不錯,便勒住馬駐足觀賞。看著看著忽然看到一個人人:

「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

這讓劉備很激動,以為此人是諸葛亮。但是等詢問後劉備有些失望,因為來人並非諸葛亮,而是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

劉備與崔州平聊了一會兒,確定崔州平也不知道諸葛亮去處後,與崔州平告別離開。幾天後,劉備又來到隆中,希望能見到諸葛亮。這一次諸葛亮還是不在家,劉備得知諸葛亮與好友崔州平外出閒遊時很是失落,直言自己來的不巧:

「劉備直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

不過劉備仍然不甘心,所以留下一封信,寫下自己想要見諸葛亮的迫切心情,隨後再次離開。

等到翻過年的新春,劉備第三次前往隆中,這一次很湊巧,劉備見到了諸葛亮。也如願與諸葛亮聊起天下大勢,由此誕生了著名的「隆中絕對」。

劉備憑藉自己的一腔赤誠請出諸葛亮以後,諸葛亮便一直在劉備身邊輔佐他,為蜀漢政權的誕生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劉備病故後,諸葛亮也秉承劉備的遺願,一直在為「匡扶天下,恢復漢室」而奮鬥。

巧奉連環,死於落鳳

相較於諸葛亮,龐統能效力劉備,是自己投奔來的。龐統也有著出色的個人才能,素有「鳳雛」之稱,起先他得到魯肅的推薦,在周瑜麾下效力。在赤壁之戰前,龐統給周瑜出了「破曹」之計:

「欲破曹兵,須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著火,余船四散;除非獻『連環計』,教他釘作一處,然後功可成也。」

赤壁之戰結束後,龐統來投奔劉備。許是因為對諸葛亮更熟悉,劉備在諸葛亮和龐統之間更信任諸葛亮些。在取西川之前,劉備收到諸葛亮的信,信上說:

「亮夜算太乙數,今年歲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觀乾象,太白臨於雒城之分:主將帥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謹慎。」

劉備讀過後決定暫停取西川大計,先到荊州與諸葛亮商量這件事後再說。但是龐統卻覺得這是諸葛亮在阻撓自己立功:

「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將此書相阻耳。」

於是主動向劉備請纓,自己帶兵去取西川。在龐統的再三勸說下,劉備同意了,並且還在看到龐統的馬不好時,將自己的白馬換給龐統騎。

之後龐統辭過劉備,騎著白馬帶兵行進,走到落鳳坡時,龐統感到有一絲不對勁,便問隨行將士大軍走到哪裡了,當得知是落鳳坡後,龐統嚇了一跳,認為這個地方不利於自己,準備帶兵後撤。

但就在這時山坡前忽然有所響動隨後「箭如飛蝗」,直接朝著龐統射來,龐統中箭臨死前說了一句:

「吾今日生死乃天也!」

隨後氣絕身亡。龐統死訊傳到劉備這裡時,劉備特別傷心,望著落鳳坡的方向痛哭不已,諸葛亮也在夜觀天象後痛惜於龐統之死。

遺言有玄,功敗垂成

而龐統之死,於劉備而言不光是失去了一個人才那麼簡單,龐統的遺言更是說明了劉備無法一統天下的原因。龐統會死於落鳳坡,仔細算來其實和劉備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首先,劉備並沒有做到珍惜所有的人才,對於那些自己百般爭取來的人才,劉備大多敬重有加,但是投奔來的人才,劉備不一定可以做到一視同仁。比如在對待龐統上,早先在涪城時,劉備的行為其實就體現了對龐統的不尊重。

當時劉備正在舉辦慶功宴,對於龐統的規勸劉備不僅沒有聽,還斥責說龐統說話不好聽,讓龐統趕緊離開。

之後劉備雖然將龐統請了進來,但並沒有為自己剛才的冒失向龐統道歉,還要龐統回答「剛才是誰的過失」這一問題,聽到龐統說「是兩個人共同的問題」以後,方才高興起來。

類似的事情,在劉備與諸葛亮相處的過程中就沒有發生,哪怕是後來關羽被斬,面對諸葛亮「不宜出兵」的勸諫,劉備也沒有翻臉,只是不採納而已。

再來劉備對於麾下謀士的忠心勸諫,前期倒是時有採納,但隨著劉備的勢力越來越大,他不再那麼重視麾下謀士的建議。

前面提到的諸葛亮「不宜出兵,繼續聯孫」這一意見,劉備便沒有採納,最後的結果就是戰敗,不光拖累自己病死,還嚴重削弱了蜀漢的軍事實力。

後來諸葛亮欲北伐一統天下,但由於劉備死前已經敗了些家業,北伐的優勢沒有那麼明顯,等馬謖大意失街亭後,蜀漢更是前前後後損失了11員大將。

這就使得諸葛亮在之後的北伐中後繼無力,諸葛亮行軍到五丈原時,病重難以起身,沒過多久便病逝了。臨死前諸葛亮也說了和龐統類似的一句話: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這句話看上去是在感慨老天不公,竟然讓自己死在五丈原,與龐統認為自己的死乃上天註定,有異曲同工之處。可他們二人的死,追究起來何嘗不是劉備剛愎自用,不重視人才,也不採納他人意見導致的呢?

從龐統之死開始,就註定了劉備無法一統天下,而之後的結果果然如此,縱然諸葛亮鞠躬盡瘁,幾次北伐,想要實現劉備託付給自己的遺願,但最終他也抱憾而終,沒能挽救蜀漢政權,更沒能一統天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