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黃景輝副教授團隊合作研究成果在《科學》雜誌發表

西安晚報陝西新聞 發佈 2024-05-07T22:16:16.665176+00:00

2月24日記者獲悉,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骨科黃景輝副教授團隊,在國際頂刊《Science》發表題為《鹿角再生中關鍵幹細胞類群的發現》的跨學科交叉合作研究論文。 組織器官損傷修復和器官衰老,是全世界研究的重要課題。

2月24日記者獲悉,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骨科黃景輝副教授團隊,在國際頂刊《Science》發表題為《鹿角再生中關鍵幹細胞類群的發現》的跨學科交叉合作研究論文。

組織器官損傷修復和器官衰老,是全世界研究的重要課題。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器官、附肢的再生機制研究,對組織器官損傷修復、抗器官衰老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物種進化,哺乳動物再生能力一步步喪失,目前,哺乳動物的器官再生都是有限和不完全的。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從再生能力極強的低等脊椎動物(斑馬魚和蠑螈等)中尋找答案,然而,蠑螈等物種與人類親緣關係較遠,嚴重限制了其研究成果向臨床醫學領域的轉化。

鹿角是一個實質的完整器官,每年再生的鹿角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在自然情況下周期性完全再生的器官。新長出的鹿角,裡面是軟骨和骨,表面有一層帶絨毛的皮膚,分布著大量血管和神經,這個階段的鹿角有個我們熟悉的名稱:鹿茸。科學家們測量過,鹿茸快速生長的季節,每天可長2~3厘米,3個月內長度達到1.2米。

研究團隊通過建立鹿角再生發育細胞圖譜,系統描述了鹿角再生和快速生長的細胞分子機制,鑑定並分離了一群具有強大骨再生潛能的幹細胞群,跨物種分析了該幹細胞類群在哺乳動物附肢再生中具有保守性。研究團隊通過進一步實驗驗證,該細胞群展現出極強的自我更新、骨軟骨分化以及骨骼修復能力,在骨損傷修復與再生中具有重要轉化研究價值。《Science》同期發表了題為「幹細胞驅動鹿角再生」的述評文章,認為:該研究為理解哺乳動物組織器官再生提供了全新認知,為再生醫學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黃景輝副教授,西北工業大學邱強教授、王文教授,長春科技學院李春義教授,吉林農業大學李志鵬教授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西北工業大學秦濤、袁源,西京醫院骨科鄭毅、李勝友,長春科技學院張國坤,長春中醫藥大學李慶傑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

據介紹,這是2022年以來,該院麻醉科董海龍教授團隊合作研究論文在《Science》發表,臨床免疫科朱平教授團隊研究論文被《Science》正式接收後,西京醫院跨學科發展的又一重大突破。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大學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學校系列人才計劃、「快響課題」等各類創新計劃引領支持下,西京醫院推出多項青年人才培養支持計劃,大力推進醫工交叉、學科融合,堅持臨床和基礎研究聯合併行,聚焦前沿熱點開展科研探索,系列重點研究項目和多項原始創新成果陸續產出。西京醫院骨科羅卓荊教授帶領團隊與國內外多個團隊密切交流協作,形成了多單位協作共贏的合作模式。此次前沿研究成果的發表,為組織再生修復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未來,團隊將圍繞該方向持續深耕,探索組織器官再生奧秘,為組織器官損傷修復和對抗器官衰老做出更多貢獻。

通訊員 雷小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