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城春秋之漢城陽王劉章手植槐的故事

沭東於翁 發佈 2024-05-07T22:37:48.325114+00:00

莒縣具有悠久的歷史,被國家命名為「千年古縣」,莒縣縣城從商朝故幕國選做國都算起,已經渡過了三千多個春秋,故而莒縣縣城被文史界稱為「三千年古城」,同時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物古蹟頗多,其中西漢城陽國(國都在莒縣城)國王劉章手植槐的故事,兩千多年在莒城世代流傳。

莒縣具有悠久的歷史,被國家命名為「千年古縣」,莒縣縣城從商朝故幕國選做國都算起,已經渡過了三千多個春秋,故而莒縣縣城被文史界稱為「三千年古城」,同時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物古蹟頗多,其中西漢城陽國(國都在莒縣城)國王劉章手植槐的故事,兩千多年在莒城世代流傳。

劉章是漢高祖劉邦之孫,因剷除諸呂有功,被封為城陽國國王,赴任前去墓地與發媳墓告別,發現媳子墳上有一株小國槐樹,就把它小心挖出,千里迢迢帶到封地城陽國,裁進王宮花園裡,寄託對亡妻的思念之情。

小槐樹在花園內備受呵護,漸漸長成大樹,盤根錯節,蔽陰數丈,花期時滿樹堆雪,果實成熟時串串果莢晶瑩剔透,壓垂樹技,成為後來莒城「內八景之一」。可惜元朝枯死,所幸後來又從根基部長出一株小樹,並逐漸長大,世人仍稱其為劉章手植槐,並悉心保護,現有清光緒十六年(l890)莒州知州蔣楷曾在村樹下立碑,碑文題目為「故國喬木」(見圖片)。

戰爭年代附近居民在樹周圍磚石護之。(見圖片)

解放後人民政府曾在樹周圍壘砌擴欄加以保護,周圍居民旱澆澇排義務護理,將其視為神聖之物,使其生長旺盛。

六十年代中期本人去外地求學時,暑假從車站回家途中,都會在樹下休息乘涼,寒假回來經過樹下,都是在樹下圍欄向陽處休息後再走。都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保護好了,古人栽樹現代人也能乘涼。

一九七九年縣城擴修城區道路時將其砍閥掉了,歷經兩千多年風雨的劉章手植槐競毀於現代人之手,令人痛心啊!

假如古槐還在,一定會為莒國古城加分不少,可是歷史上沒有假如,事實警示人們,一定要提高對歷史文物古蹟的保護意識,很多文物都是不可複製的,一旦毀壞,就是永遠失去。

所幸當年修路毀壞古槐時,有心人將樹墩子好生挖出,後來做成根雕,存在古槐博物館,供人瞻仰。走乃善舉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