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有多狂妄自大?竟然相信海軍達到美國七成就夠用了

冷熱軍事史 發佈 2024-05-07T23:54:42.782420+00:00

近代人口的增長,再加上工業革命以後對資源,市場的極度渴求,日本「走向海外」是一個必然的結果,而這一過程並不和平。

作者:頓涅茨克的哥薩克

日本位於西太平洋海岸,距大陸最近的地方也超過了41公里。板塊運動使得這個三十七萬平方公里的狹小區域裡,地震海嘯等災害頻發。近代人口的增長,再加上工業革命以後對資源,市場的極度渴求,日本「走向海外」是一個必然的結果,而這一過程並不和平。


自明治維新以來,直至日本戰敗為止,儘管在1912-1926年出現了「大正民主」這樣一個短暫、穩定、繁榮的時期,但毫無疑問,1868-1945年的日本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與人力密集的陸軍不同,海軍屬於「資本加技術密集型」的軍種。而且建設與戰鬥力的形成有滯後性,甚至時間很長。很多國家,尤其是大陸國家,其海軍史遠短於其軍史。但是海洋國家不同,因地理特徵,海軍的存在就成為其國防剛需,建立的時間也並不比整個國家武裝力量的時間短太多。


太平洋戰場上逞凶一時的舊日本帝國海軍早在1872年已經組建,更早的1869年就已經建立了「海軍兵學寮」,即後來著名的江田島海軍兵學校。1877年鎮壓鹿兒島武士集團叛亂的西南戰爭中,日本海軍運送兵員物資,提供火力支援乃至直接參加戰鬥,這一系列行動可謂小試牛刀。


甲午海戰

1894年的甲午戰爭,1904年的日俄戰爭是對日本海軍實際作戰能力的檢驗。因為戰勝了這兩個貌似強大的敵國,日本發現了「巨人也是可以被打敗」的。日後一系列的作戰計劃的制定,各種演訓的開展,各式新型武器的研發都是以此為出發點。佐藤鐵太郎的「對美七成論」也是在此背景中孕育而生。


佐藤鐵太郎是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第十四期畢業,畢業成績在45名同期生中排名第5,學霸的身份為其日後勝任部隊各個崗位奠定了基礎。對馬海戰期間,身為第二艦隊參謀長的佐藤中佐,發現了沙俄旗艦「蘇沃洛夫公爵」號的舵機故障。


佐藤鐵太郎

他建議第二艦隊司令官上村彥之丞果斷穿插,拖住了急欲趕往海參崴的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為後來聯合艦隊趕來將其全殲並大獲全勝作出重大貢獻。也因為這場海戰的勝利,佐藤鐵太郎和秋山真之被並稱為日本海軍的兩參謀。


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出生在美國西點軍校一個教授家庭。與佐藤一樣,海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加入海軍服役。在長達四十七年的服役生涯中,擔任過巡洋艦艦長,最終的職位是海軍學院院長。任職履歷豐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再加上從小家庭環境的薰陶,馬漢較之他人,對海權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認知,其著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就是這種認知的產物。


在馬漢看來,貿易的擴大催生了海運的發展,對於航運安全的需求使得海軍應運而生。海洋是一片開闊的共有地,通過海軍獲取海權就能達到保護海運和國際貿易的目的。因此我們不難發現,海軍天生就是進攻性軍種,任何形式的海「防」,都是進攻勝利的產物。


馬漢

1901年1月,佐藤受日本政府公派,以佐級(校級)軍官身份出任駐美公使館武官,同時也在美國進修深造,並於同年十月回國。在此過程中深受馬漢「海權論」的影響。可以想像此段經歷對於他在日俄戰爭期間的履職和成就的重大意義。「對美七成論」是他美留學工作的理論沉澱和日俄戰爭作戰實踐的雙重作用產物。


簡單的講,日本海軍艦艇必須擁有美國海軍總噸位的七成,才能有和美國海軍一戰的能力。為什麼會得出這種結論?地理因素使然。


美國面對不同大洋的東西海岸,使得美國海軍被一分為二。顯然,假如一側海軍遭受襲擊重創時,另一側必須繞行前往支援。「七成論」提出時,巴拿馬運河尚未鑿通。倘若日美在西太平洋地區發生海戰,大西洋艦隊定會繞行合恩角前往支援,較之巴拿馬運河開通以後,航程至少多了15000公里,航時的增加可想而知。


聯合艦隊自甲午戰爭以來,通過不斷總結,針對大國作戰,得出了「秘密集結,突然襲擊,不宣而戰」的作戰理念。無論美國艦隊駐紮菲律賓或者夏威夷,均可以通過突然襲擊予以消滅,然後展開部署,埋伏在勞師遠征,前來增援的美國東海岸艦隊的必經之路上將其全殲。


為了達到最起碼的規模要求,日本必須調整產業政策,加大造船業在工業中的比重,才能將日本海軍的規模維持在美國海軍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形成對美軍太平洋艦隊的優勢,並在將其全殲之後,還有餘力消滅增援的「殘敵」,這就是得出「七成論」的推演依據。


大和號戰列艦

但是,「七成論」僅僅提供了一個大的框架結構,以及「一期工程」的實施方法。具體消滅剩餘增援敵軍的方法如何?


「九段逐減邀擊作戰」就是第二階段的具體步驟:在第一階段「突襲(偷襲)」成功之後,美太平洋艦隊幾近團滅,面對來勢洶洶的美國本土艦隊,日本以遠洋潛艇,陸基遠程轟炸機,航母艦載機,驅逐艦,水雷,「甲標的」潛艇(一種袖珍近程潛艇)等一系列遠中近程武器,依照運載平台航程,武器射程,武器殺傷力,在遠程航空偵察的支援下,分九個階段對敵艦隊進行削弱式打擊,每個階段計劃消滅其總兵力的約10%。


偷襲珍珠港

待美艦隊航行至預設的戰場,即小笠原群島至馬里亞納一帶的海域時,損失已十分慘重的美國艦隊,將面臨著以大和級戰列艦為核心的主力艦隊「上刺刀」式的最後一擊。整個作戰過程就像「塔防精靈」遊戲一樣,通過擴大戰場縱深,增加敵軍受打擊的次數,充分遏制敵軍的發揮,並充分發揮己方的打擊潛力,再加上在戰術中對「突襲」的巧妙安排,形成了不對稱優勢,達到「全殲」目的。


可以看出,「九段逐漸邀擊戰術」就是「七成論」的進一步實施與補充完善。日俄戰爭結束以後,日美矛盾就已從「次要」上升為「主要」,雙方的衝突爆發也是一種必然,彼此提前謀劃應對也很正常。可以說,日本的計劃制定得十分細緻,各種環節也考慮得很周全。


瑞風號航母

更何況,自甲午戰爭以來,聯合艦隊還沒有過敗績,作戰經驗十分豐富,「月月火水木金金」式的嚴苛作訓讓海軍官兵的技戰術水平達到一個巔峰,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和技術革命不僅升級換代了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等傳統戰艦,讓「大艦巨炮」的效能精進,還讓航空母艦和艦載機這樣的新型裝備得以入列,艦隊打擊範圍由艦炮的四十六公里(大和級戰列艦主炮的射程)上升到艦載機作戰半徑的三百公里以上。


海軍的軟硬體建設使得直到中途島戰役之前,聯合艦隊的戰績表現十分優秀。也就更加深了一個疑問:日本為什仍舊輸掉了太平洋戰爭?


前文曾講到,日俄戰爭之前,佐藤鐵太郎留學美國,師從馬漢,習得其學術精髓而有「日本馬漢」的稱呼。因此也和馬漢一樣深知海權的重要性,也深知海軍是獲取海權的手段。


約克城號航母

馬漢認為,海權是由「產業,海洋運輸,殖民地(海外原料產地和市場)」三者構成,海軍顯然依賴於「產業」。也就是說,只有產業基礎再加上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才能有發達的造船業,才能建立海軍,進而奪取制海權。


日本狹小的面積,貧乏的資源使得其難以建立一個大而全的工業產業,技術升級也面臨著資源不足的困境,這種先天的缺陷使得日本難以達到馬漢所設定的海軍建軍標準。


日本走軍國主義道路,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40%(1943年為46.7%)以上投入軍費,打雞血式的訓練體制,建造大和級的功能齊全的超級戰艦,一廂情願的推出「對美七成論」,指望通過守塔式的「九段漸減邀擊戰術」引蛇出洞並全殲之,選擇性的忽略了「藍水海軍的建設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一客觀規律,妄圖「畢其功於一役」,通過幾次「大獲全勝」來戰勝對方,逼迫其簽訂「城下之盟」,這一系列的一廂情願的想法只能說明其眼光狹窄,不切實際。


中途島海戰

有人在戰後對太平洋戰爭做過復盤推演,得出的結論就是,即便日本贏得中途島海戰,如願殲滅了美軍太平洋艦隊,輸掉戰爭也不過是延遲幾年的事情,理由就是美國復仇的決心,以及超過七十比一的美日工業產量對比。這一點或許佐藤鐵太郎明白,但是日本無法明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