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橋:志願軍為何輕易放走美軍?宋時輪秘書晚年回憶時道出內幕

探祕歷史 發佈 2024-05-08T00:15:22.234317+00:00

因為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很多人了解到了水門橋戰役那段歷史。很多人疑惑,為什麼志願軍光是炸橋阻而不擊呢?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引言

因為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很多人了解到了水門橋戰役那段歷史。當時志願軍戰士三炸水門橋,可是最終美軍還是順利從這裡撤退。

很多人疑惑,為什麼志願軍光是炸橋阻而不擊呢?真實的戰場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一、攔截美軍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調整了一段時間之後繼續北上進攻,並很快逼近江界。為了遏制敵軍的攻勢,第9兵團於1950年進入朝鮮作戰。

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針對敵軍的部署,命令部隊迂迴作戰,切斷敵軍不同部隊之間的聯繫再加以包圍殲滅。

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志願軍戰士在禦寒裝備不足的情況下,在山林中急速行軍,最終提前抵達預設戰場設伏。

11月27日晚,20軍、27軍對正在行進的美軍部隊發起了攻擊。美軍完全沒有想到志願軍會提前來到這裡設伏,因此沒有防備,很快美軍部隊就被志願軍戰士切斷成為了5個部分。

隨後美軍試圖打通各個陣地之間的聯繫,可是收效甚微。

而27軍也集中兵力,圍攻新興里,最終全殲了美軍「北極熊團」。不過在12月1日,美陸戰第1師卻突破了20軍的包圍,開始向南撤退。

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宋時輪第一時間下達命令20軍剩餘部隊追擊美陸戰1師。雖然窮寇莫追,但是在之前的交戰中,美軍被志願軍戰士奮不顧身的英勇嚇傻了眼。

此時美軍對志願軍戰鬥力的判斷也出現了偏差,他們的戰鬥意志已經瀕臨崩潰。面對這樣的敵人,宋時輪自然不肯放過,而之前調往前線參加合圍的26軍也改變了行軍計劃,向南行軍攔截美軍,原本計劃的殲滅戰變成了追擊戰。

20軍戰士用自己的雙腿在山林中追趕美軍的機械化部隊。美軍的撤退舉步維艱,他們借著飛機和火炮的掩護,每天也只能撤退幾百米,而且他們白天好不容易打下的陣地,在晚上就會被志願軍奪回。

可儘管這樣,美軍還是一步步向南突破我軍的包圍圈,眼看敵人就要逃出生天,這也讓宋時輪非常焦急。

二、姍姍來遲的26軍

雖然20軍的戰士在美軍突圍之後,立刻展開了追擊,不過真正負責攔截美軍的其實是在長津湖戰役中擔當總預備隊的26軍,根據宋時輪的計劃,26軍趕到之後將在長津湖以南部署4道封鎖線,徹底封鎖敵人的退路。

可是26軍卻並沒能及時趕到戰場,一方面是因為美軍在長津湖潰敗,到最終選擇突圍,時間非常短,宋時輪雖然第一時間就調動26軍前往前線,可是因為26軍距離前線過遠,美軍突圍之際,26軍距離前線依舊有80公里,錯過了最佳戰機。

而在當時志願軍中電台非常匱乏,導致追擊美軍的消息未能第一時間傳達。當時26軍軍長張仁初命令88師作為先頭部隊搶先出發,結果88師第二天下午才動身,貽誤了戰機。

另外第9兵團在進入朝鮮之後第一時間就投入作戰,並未與朝鮮部隊交接,手中的朝鮮地圖非常老舊。

尤其長津湖這個人工湖附近很多地點和道路都沒有記錄,導致在追擊美軍期間,時常出現繞路和迷路的情況。

當時美軍都是機械化部隊,志願軍戰士靠雙腳追擊敵人本來就很吃力,再加上這些問題,26軍遲遲未能到預設地點設伏攔截,宋時輪設計的四道封鎖線也未能形成。

26軍的姍姍來遲苦了負責阻擊美軍的20軍,一開始20軍的戰士都想著26軍的支援很快就能趕來,但是他們撐了很久,卻遲遲沒有等到援軍的影子,不少部隊都打到了幾乎彈盡糧絕的地步。

即便如此,20軍戰士依舊英勇奮戰,想盡辦法延緩敵人撤離的腳步。與此同時宋時輪還下達命令,把下碣隅里到古土裡,再到真興里的橋樑全部炸斷。

宋時輪之所以下達這個命令,是因為他注意到美軍的機械化程度非常高。雖然這樣美軍擁有很強的機動性,可是他們對道路和橋樑的依賴程度也很高,如果可以切斷橋樑,那麼美軍大部隊將插翅難飛。

三、一炸水門橋

水門橋位於古土裡以南,其橋體原本是日本人修建黃草嶺水電站的水壩。雖然水門橋跨度只有8.8米,可是它位於絕壁之間,橋下則是四根巨大的水泥制引水管道,是前往元山港口的唯一通路。

美陸戰第1師如果想要撤離,勢必要從水門橋上經過。而通過了水門橋,接下來都是一些大路,志願軍再想要攔截美軍將難如登天。

兩軍指揮官都很早意識到了水門橋的重要性,陸戰第1師師長就意識到如果沒有水門橋,那麼自己的坦克、車輛將無法撤離前線,於是美軍對水門橋進行了加固,使其承重量達到了50噸。

20軍偵察營和60師也在長津湖戰役剛剛打響之後,於11月28日便早早開始籌劃炸毀水門橋的行動,不過最終我軍只派出了一個連隊執行此次任務,大部隊則被分配到了其他地區。

這是因為宋時輪考慮美軍機械化部隊在撤退的時候,一般會選擇大路。而前往水門橋的道路並不寬闊,他斷定這裡不會是美軍主要撤退方向,沒有必要派遣重兵把守。

而且在最初計劃的時候,水門橋一帶的主要防禦應該由26軍承擔,所以先頭派出的部隊只需要炸毀水門橋,不需要攔截美軍。

美國空軍在對戰場周邊進行偵查之後,發現了我軍的動向,覺得那些大路反而不好走,而水門橋一帶的防禦卻很薄弱,最終他們冒險決定從水門橋撤離。

不過在12月1日,志願軍便派出工兵炸毀水門橋。當天郭榮熙帶領小隊前去炸橋,因為前期需要長距離迂迴奔襲,因此戰士們攜帶的炸藥數量並不多。

抵達水門橋之後,戰士們在橋面上安裝了幾個二三十斤的炸藥包並引爆。雖然這次炸橋並沒有完全破壞橋體,但是橋面被完全炸毀,此時敵軍的機械化部隊完全無法通過。

四、二炸水門橋

雖然美軍很清楚水門橋的重要性,不過美軍完全沒想到我軍的行動竟然如此迅速,所以一開始並沒有安排重兵防守,結果被我軍成功炸橋。

雖然順利完成了炸橋的任務,可是志願軍戰士很清楚第一次炸橋對水門橋的破壞並不大,與此同時美國的工兵營有先進的設備,修復橋樑的能力很強。

所以志願軍戰士很清楚,一次破壞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完成第一次炸橋任務之後,我軍安排戰士對斷橋進行監視。果不其然,在水門橋被炸毀後不久,美軍就派出一個工兵營前來。

隨後美國工兵用木框體對水門橋橋面進行了修復,沒用多長時間橋面就恢復如初。於是在12月4日深夜,炸橋分隊再次行動。

吸取了上次水門橋被炸毀的教訓,這次美軍不僅在水門橋附近安排了守衛,還使用探照燈、照明彈對附近進行偵查,防止志願者再次炸橋。

不過我軍戰士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搜索,摸索到水門橋附近,將炸藥包安裝在水門橋上。為了讓水門橋被破壞地更加徹底,較之於第一次炸橋,這次使用的炸藥量要多很多。

最終水門橋的整個橋面基本被全部炸毀,只留下了幾段殘缺的橋基。與此同時志願軍戰士還破壞了水門橋附近可以使用的木料,防止美軍工兵營修復大橋。

五、三炸水門橋

經過第二次炸橋,水門橋已經面目全非,在我軍戰士看來,即使美軍的工兵再強大,想要短時間修好水門橋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美軍立刻派出工兵營,使用鋼材料集合現場殘留的橋基進行修復。沒用多長時間,一座鋼製的車轍橋便重新橫亘在兩座山峰之間。

此時距離美軍抵達水門橋時間已經很近了,水門橋不容有失,因此美軍也留下了重兵把守。根據志願軍戰士會議,當時為了保衛水門橋,美軍調集了40多輛坦克在橋兩側一字排開

此時我軍也已經意識到水門橋才是敵人打算撤退的方向,為了將敵人徹底消滅,必須要炸毀水門橋。

在12月6日誌願軍27軍80師240團,抽調一個加強排和一個重機槍班組成了敢死隊,每個戰士都配發了幾十公斤的炸藥去執行炸橋任務。因為見識到了美軍工兵營的厲害,這次他們的炸橋任務更加艱巨,除了橋體要將橋墩一同炸毀。

因為缺乏重火力的掩護,志願軍戰士只能反穿棉襖,隱蔽在白雪之中,慢慢接近水門橋。最終戰士們一邊隱蔽一邊衝鋒,終於突破了美軍的火力網。

隨即志願軍戰士從多個方向發起了衝鋒,將大量的炸藥安裝在橋基底座之上。伴隨著劇烈的爆炸,美軍剛剛修復的水門橋再次成為一片廢墟,而這次志願軍什麼都沒有給他們留下。

根據我軍的經驗,水門橋損毀如此嚴重。想要修復橋樑達到可以通行的條件,最少也需要半年的時間,這也就意味著美軍無法從這裡撤離,他們只能重新選擇撤退線路。

而在其餘的撤退線路上,志願軍戰士已經設下了重重包圍圈,隨著三炸水門橋的成功,我軍再次看到了全殲敵人的希望。

六、天降鋼橋

水門橋第三次被炸毀之後,美國人也沉不住氣了。因為他們在對現場進行勘察之後,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修復橋樑到允許機械化部隊通過的程度。

隨後美軍工兵營的營長乘坐飛機對水門橋的情況進行勘察,收集數據,發現只剩下一種辦法可以快速修復水門橋,那就是使用橋樑部件快速組裝橋體,填補被炸毀的部分。

這種橋樑組件屬於美軍標準的工兵構件,主要就是用於修復道路以及橋樑。因此在工兵營營長提出這個想法之後,美軍立刻派出8架C-119運輸機飛往水門橋上空,開始投遞物資。

當時負責炸橋的志願軍戰士依舊在水門橋附近,他們聽到飛機的轟鳴聲,還以為這次美軍是叫來空軍支援攻擊自己,可是遲遲沒有等到炮彈降落。

這是他們抬頭觀察,才發現美軍軍機投下的並不是炸彈,而是一個個降落傘,在降落傘上還掛有一些巨大的物體,那正是M-2型鋼木標準橋樑組件。

這些組件每個的重量都超過1噸,它們落地的聲勢也讓志願軍戰士吃了一驚。起初他們並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但隨後他們看到美軍將這些龐然大物運輸到水門橋缺口處,才意識到這是用來修復橋樑的東西。

此時附近的志願軍戰士趕忙投入戰鬥,希望可以阻止美軍接收這些物資,可是此時26軍的支援部隊依舊沒有感到,附近的戰士都已經在水門橋附近戰鬥多時,精疲力盡的戰士已經無力發起有效的進攻,只能看著美軍工兵在極短的時間內再起架起一座鋼橋。

美軍這次的操作完全超出了我軍的想像,畢竟我們連橋基都沒給對方留下,誰能想到他們會從天上空投橋樑,再次架起一座水門橋。

除了修復水門橋之外,美軍工兵還清除了志願軍戰士在道路上設置的種種障礙,幫助美軍順利逃脫,可以說是美軍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拯救了他們。

不過事實上美軍可以逃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朝鮮極寒的天氣。當時第9兵團的戰士匆忙投入戰場,後勤物資存在短缺的情況。

在和美軍交戰期間,吃不飽穿不暖是戰士們的常態。宋時輪的秘書穆俊傑就曾經回憶提到這次戰役,他表示當時20軍埋伏的一個連隊,長時間匍匐在雪地中隱蔽,紋絲不動。

而他們的軍裝非常單薄,很多官兵都被凍死,剩下的官兵也無不四肢麻木,喪失了活動的能力,根本無法阻擋美軍,也無力發動第四次炸橋。

宋時輪在回顧水門橋戰役的時候,也非常懊悔,如果他第一時間多投入一些兵力作戰,或者早一些重視水門橋方向的防禦,都有可能全殲陸戰第1師這支王牌部隊,即便如此,在這一戰過後,美軍很多士兵對志願軍都產生了心理陰影。

志願軍戰士在條件極度惡劣的情況下,三次炸毀了水門橋,體現了頑強的作戰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敬佩,我們也要發揚這種精神,將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參考資料

三炸水門橋[OL].澎湃新聞,2022-05-03

水門橋真實戰役[OL].巴山號,2022-07-2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