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谷歌開出2.75億美元罰單

檢察風雲 發佈 2024-05-08T06:36:06.421757+00:00

文/微微據德新社報導,谷歌在印度正面臨一系列反壟斷監管。根據《競爭法》,印度競爭委員會(CCI)在2022年10月下旬的兩項決定中宣布對谷歌處以總計2.75億美元的罰款。2002年印度《競爭法》印度是較早制定競爭法的國家。

文/微微

據德新社報導,谷歌在印度正面臨一系列反壟斷監管。根據《競爭法》,印度競爭委員會(CCI)在2022年10月下旬的兩項決定中宣布對谷歌處以總計2.75億美元的罰款。

2002年印度《競爭法》

印度是較早制定競爭法的國家。1969 年,印度就制定了自己的第一部競爭法,即《壟斷與限制性貿易行為法》。這部法律在借鑑發達國家競爭立法和司法經驗的同時,也充分結合了本國的國情。

不過,該法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如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競爭協議等內容缺乏基本界定等。在此背景下,2002年12月,印度頒布了《競爭法》,該法於2003年1月起正式生效。制定該法的目的是:(1)排除對競爭有不利影響的行為;(2)促進和維護印度市場的競爭;(3)保護消費者利益;(4)確保印度市場的其他參與者的交易自由。簡言之,該法的目標就是「促進競爭」。《競爭法》共九章66條,其中第二、第三、第四章為該法的核心部分。

《競爭法》明確規定,企業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市場支配地位是指:企業在印度相關市場中的強勢地位可使企業採取對自己有利卻影響競爭者或消費者或相關市場的措施。如出現下列情況,則屬於濫用市場支配地位:(1)對商品或產品的購買、銷售條件直接或間接採取不公平或差別對待的做法;(2)對商品或產品的銷售價格直接或間接採取不公平或差別對待的做法;(3)禁止和限制產品或服務的生產、供應和市場規模;(4)實施禁止他人進入市場的行為;(5)利用在某市場中的支配地位進入其他相關市場。

CCI是印度《競爭法》確認的唯一的決策機構,設立的目的是監管企業不當競爭和壟斷行為。在執行過程中,CCI十分看重反壟斷調查。「在價格、供應、競標等多個領域,根據《競爭法》規定,CCI認定某公司有壟斷行為後,可以直接進駐調查,且有開出天價罰單的權力。」

《印度電訊報》表示,近年來,CCI簡直就是在印外企的夢魘,一旦違反《競爭法》,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a)違反《競爭法》可能使公司面臨最高為其最近三年平均營業額10%的罰款;b)罰金可追加至違法期間每年利潤的3倍或營業額的10%(以較高者為準);c)公司的董事、經理、高級職員和秘書個人可能會因其同意、默許或疏忽行為導致違反《競爭法》而被處以罰款;d)針對公司的調查或命令可能會導致負面報導和聲譽受損;e)公司已簽署的協議如果違反《競爭法》的規定,可能會喪失效力,並有可能被CCI修改。

對谷歌進行罰款

據德新社報導,印度競爭監督機構宣布對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公司處以約1.13億美元的罰款。

CCI在聲明中指認谷歌利用其「支配性地位」強迫軟體開發商使用谷歌的支付系統。CCI表示,谷歌要求應用程式開發者專門且強制使用 Google Play 的計費系統,不僅用於接收通過 Google Play 商店銷售的應用程式的付款,還用於某些應用程式內的購買。「如果開發者不遵守谷歌的政策,他們就不上架相關的應用,使開發者失去大量潛在客戶。」德新社指出,過去谷歌一直對使用其平台的開發商收取30%的交易佣金,但「此舉正引發越來越多的不滿」。除此之外,CCI還要求谷歌在3個月內採取8項補救措施或進行運營調整。

CCI對谷歌罰款約1.62億美元的原因是其涉嫌濫用安卓作業系統的主導地位,推動其在線搜索業務。據《印度時報》報導,10月20日,CCI認定谷歌濫用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中的支配地位。該機構稱,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都會預先安裝一系列谷歌旗下的應用程式。谷歌利用其在安卓系統「在線搜索」和「應用商店」等市場的主導地位,將競爭對手「非法」排擠出市場,以保護其在行動網路瀏覽器和在線視頻託管中的地位。

CCI要求谷歌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整改」,改變其目前在安卓系統上的這些不當做法,包括允許智慧型手機用戶卸載應用程式,以及給予他們選擇其他搜尋引擎的權利。CC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市場應該被允許根據「優勢」進行競爭,而市場主導者(如谷歌)有責任保證其行為不會影響到這種根據「優勢」進行的競爭。

毫無疑問,印度方面對谷歌的處罰有助於確保良性競爭,並有可能降低應用程式開發商的成本。對此,當地媒體表示,這對那些長期被谷歌強迫使用其支付系統的印度初創公司和小型開發公司而言是個好消息,這次處罰堪稱「一個重大的解脫」。

屢屢揮動監管大棒

德新社表示,這並非印度監管部門第一次對谷歌進行罰款,近幾年來,印度市場監管部門多次對谷歌等巨頭開出巨額罰單。2018年,經過一系列調查,CCI通過了一項最終決議,宣布對谷歌濫用其在印度「在線通用網絡搜索」和「網絡搜索廣告服務」的市場支配者地位予以懲罰,並根據谷歌印度業務的營業額對谷歌徵收約1.7億美元的罰款。然而,事情到此還只是開始。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緊接著,在智能設備、搜尋引擎、數字廣告、谷歌支付等多個方面,CCI向谷歌發起了全面攻勢。隨著調查的深入,除了上述幾個方面,印度競爭監督機構還在調查谷歌在智能電視市場的商業行為及其應用內支付系統。

有關方面表示,針對谷歌的調查持續了兩年多,CCI製作了750頁的調查報告,至今調查仍在繼續。其間,有媒體注意到,CCI的兩名成員撰寫了一份反對意見,他們得出的結論令人瞠目結舌:「根據《競爭法》的規定,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谷歌濫用了其市場支配地位。」孰是孰非,一時間印度媒體爭論不休。

除了對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進行嚴苛的監管,對傳統製造業,CCI同樣不手軟。2014年,CCI開始整治汽車行業,同時對豐田、本田、大眾、奔馳等13家企業開出了約3.2億美元的罰單。這份名單中大部分都是外企,CCI認為他們壟斷了市場,對印度本國工業發展不利。

《德國金融時報》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分析稱,近年來隨著國際政治風向的變化,印度高層在經濟上也轉向保守。不少人注意到,莫迪在第二任期內,重新修訂了《競爭法》以賦予CCI更大的權力。

如今,印度前十餘年經濟的飛速增長不再,2021年甚至出現了GDP下滑,儘管在印註冊的外企數量還在增加,其中的活躍者卻已然減少。在印跨國企業正在「用腳投票」,撤離印度。

印度政府的年度報告也顯示,形勢很嚴峻,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以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公司,以黑石為代表的資本公司,以波音、空客為代表的飛機製造商都在加大對印度的投資布局,但包括瑞士建材公司豪瑞、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在內的多家跨國公司已經宣布將退出印度市場。印度負責企業事務的國務部長辛格表示,截至2022年7月27日,1777家在印度註冊的跨國公司「走了」,而全印總共只有5068家註冊跨國公司。根據印度工業與商務部長提交給議會的數據,2014年至2022年共有2783家企業退出印度市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