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習慣性反駁,是最大的關係「殺手」

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 發佈 2024-05-08T12:25:47.356728+00:00

文/民生周刊在小說《三體》中,有一種叫「思想鋼印」的裝置。被打過思想鋼印的人,會對某一事物產生偏執的認知。例如,別人遞給他水,他會本能地反駁:「水是有毒的。」即使別人告訴他,人體70%以上是水分,他也會說:「不對。」現實生活中,「思想鋼印」亦會存在。

文/民生周刊

在小說《三體》中,有一種叫「思想鋼印」的裝置。

被打過思想鋼印的人,會對某一事物產生偏執的認知。例如,別人遞給他水,他會本能地反駁:「水是有毒的。」即使別人告訴他,人體70%以上是水分,他也會說:「不對。」

現實生活中,「思想鋼印」亦會存在。

作家王蒙曾說:「不要總是企圖在語言上占上風。」習慣性反駁,往往是最大的關係「殺手」。若是想在語言上壓倒別人,習慣性地針鋒相對,遲早會吃虧。而有智慧的人,面對別人的反駁與批評,會先消化再內省。

人活於世,克制住自己的反駁欲,是最大的自律。

拒絕無意義的反駁

網上有個熱門話題:什麼是真正成熟的標誌?

有一條高贊回答說:有一天你發現,需要反對的人越來越少。

晚清名臣曾國藩,曾在學堂遇到了一位性格怪異、脾氣暴躁的同窗,總是有意無意地針對他。

一日,曾國藩在窗前讀書,這位同窗嚷嚷道:「別在這看書,趕緊走開,擋住了我的光線。」

聽罷,曾國藩默不作聲地挪到一邊,接著讀書。

深夜,曾國藩挑燈夜戰,埋頭苦讀,同窗便冷嘲熱諷說他假刻苦,影響自己休息。曾國藩依舊不反駁他,躺在床上繼續學習。後來,曾國藩成功考取功名,而那位同窗卻榜上無名。

怎料,得知曾國藩中舉後,又諷刺挖苦,說他將自己的好運氣都占沒了。此話傳到曾國藩耳中,他依舊不辯駁,繼續認真踏實地做自己的事情。

《道德經》中講:「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無意義的辯駁,沒有真正的贏家,在語言上爭高下,是情商低的表現,更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位置不同,不必辯駁;層次不同,少言為貴。不反駁不是理虧,保持沉默也不是軟弱,這是為人的氣度和做人的灑脫。

真正睿智的人,會克制自己的反駁欲,懂得「訥於言而敏於行」,這才是為人處世的「最佳法則」。

接納有意義的聲音

查理·芒格說,成功者的目標,不是讓別人相信自己是對的,而是弄明白誰是對的。

人與人之間的參差,無非就是有人守著一份偏執,把路越走越窄;有人則以豐富立體的三觀,容納世界的多元,接受觀點的多維。

見過世面的人,懂得在不同觀點面前,保持聆聽的姿態。要知道,一笑而過,遠比劍拔弩張有胸懷;平心靜氣,遠比反唇相譏顯格局。

書法大師沈尹默,早年在浙江任教時已名揚四海。

一日,他在朋友劉三家做客,創作了一首詩。次日,陳獨秀恰巧看到此詩,並點評道:「雖然詩寫得不錯,但是字卻平庸,沒有特點。」

陳獨秀決定前去拜見沈尹默,與他探討一番。陳獨秀還未進門,就大聲喊道:「我叫陳仲甫,在劉三家中看到了你的詩,詩很不錯,字卻很是俗氣。」

沈尹默還未來得及看清客人是誰,就聽到這麼刺耳的批評,心中難免不悅。但還是眉眼帶笑地招呼陳獨秀坐下,並與他談起了書法。聽完陳獨秀的一番見解,沈尹默深受啟發,他開始苦練書法,最終成為了一代書法大家。

後來沈尹默感慨道:「若沒有仲甫兄的批評,我定不會潛心苦練,更不會有今日的成就,我感謝他。」

孟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能夠了解自己,時刻檢視和反省自己,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

面對批評,愚蠢的人只會抱怨反駁,無法得到改變與成長。而越優秀的人,越善於向內歸因,不斷地反躬自省,才能向外成長,優於過去的自己。

不做無謂的反駁,接納善意的聲音,騰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迎難而上,方能強大自己,前途坦蕩。

一個人境界越高,越能以超然心態,包容和接納別人的不同。

往後餘生,願你我都能少些反駁,多些包容,淡定沉穩,自在喜樂。將曾經的那些憤懣不平,都變得風輕雲淡。

主播:天亮

有聲讀物製作者

守候夜讀,我們一起迎接天亮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老子道德經(ID:LZDDJ-1)、洞見(ID:DJ00123987)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