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通道」大提速,399款藥集中進入,藥店的春天來了

健識局 發佈 2024-05-08T15:04:36.056437+00:00

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開以來,最大手筆的「雙通道」名單已經揭曉。2月22日,廣東醫保局發布《關於印發「雙通道」管理藥品範圍(2023)的通知》,一次性將346個國談品種、注射用福沙匹坦雙葡甲胺等17款醫保競價藥品,以及恩格列淨等36個其他產品列入雙通道。

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開以來,最大手筆的「雙通道」名單已經揭曉。


2月22日,廣東醫保局發布《關於印發「雙通道」管理藥品範圍(2023)的通知》,一次性將346個國談品種、注射用福沙匹坦雙葡甲胺等17款醫保競價藥品,以及恩格列淨等36個其他產品列入雙通道。


一次性將399個品種納入「雙通道」,這是目前公布「雙通道」名單省份中最多的。


健識局統計發現,新版國家醫保目錄公布以來,除廣東省外,雲南、甘肅、江西等十餘省份也都陸續完成了名單更新,四川、江蘇、廣西等省份的申報工作也在進行中。


「雙通道」政策發布近兩年來,渠道一直很順暢,但藥店卻並不太積極。


藥店進藥需要考慮的問題不比醫院少。醫保談判年年談,納入「雙通道」的產品越來越多,藥店實際的接納和鋪貨能力要被打上一個問號。這導致很長一段時間裡,「雙通道」給不少人的印象是:


納入的品種很多,但老百姓依然買不到想要的國談藥。


400款藥品布局零售渠道


按照規定,「雙通道」品種先是由企業向各地醫保局自主申報,經過篩選後公布最終名單,多為臨床緊缺或替代性不強的產品。由於進入雙通道能提高市場覆蓋率,企業其實是願意在此下功夫的。


據國家醫保局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2022年12月,275個國談品種在全國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的鋪貨數量已分別達到5.4萬家和15.5萬家。藥店鋪貨的數量幾乎是醫院的3倍。


今年啟動門診共濟制度改革後,國家醫保局因勢利導,又在2月15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再度為「雙通道」品種釋放重大利好。


各地拓寬「雙通道」,正是由此開始的。以廣東省為例,2021年版「雙通道」名單中的產品只有200個出頭,這次直接翻倍。新版名單中,4款國產PD-1全部列了進去,2022年新增的罕見病藥品,如治療脊髓型肌萎縮症的利司撲蘭、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富馬酸二甲酯腸溶膠囊都進了「雙通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還將19款醫保競價產品納入到了本次的名單中,涉及抗癌藥哌柏西利膠囊、自免藥物枸櫞酸托法替布緩釋片等。


競價產品是2022年國談中新增的一類規則,主要針對的其實是首仿品種,以及目前還沒有開展大規模集采的生物類似藥。在競價環節,只要有一家的產品符合國家醫保局的心理預期,其餘品牌都要按照這個價格進入醫保。


被納入「雙通道」之後,也意味著這些剛剛結束價格「廝殺」的產品,還要邁入新一輪的渠道比拼中,對於企業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施展空間還有幾何?


政策力度很大,問題是:「雙通道」產品真的都擺在藥店貨架上了嗎?


一些重點品種的確安排得妥帖。依照國家醫保服務平台公開的數據,健識局查詢發現,三款」雙通道」代表性產品在零售端鋪貨量均大幅提升:2021年5月,百濟、君實和恆瑞三家的PD-1在全國也只鋪了600多家零售藥店;到了今年2月,僅在北京、上海、廣東三地藥店,這一數字就接近400家。


這三款PD-1,正是2021年4月國家醫保局首批19款「雙通道」產品的代表。


然而,並不是所有產品都享受到了明星抗癌藥的待遇。有的鋪貨力度就不盡人意。


以明星降糖藥利拉魯肽為例,這款產品2017年進入國家醫保,此前也曾進入到各省的「雙通道」目錄中。但及至目前,這款產品在全國定點藥店配置量只有400家出頭。


據國家醫保服務平台數據,在北上廣深4地,合計也只有6家零售藥店能買到利拉魯肽,其中廣東的大參林、海王星辰中有4家有售。上海一家都沒有。


目前,廣東全省有38606家定點零售藥店,其中能刷醫保卡的藥店有27172家。如果患者想通過「雙通道」在廣東省的藥店裡買到利拉魯肽,概率大概是萬分之二。


這樣的「雙通道」,很難讓患者滿意。


不過,轉機或許很快到來。今年2月的門診統籌管理規則發布後,符合條件的零售藥店將享受和醫療機構同等的報銷待遇,而且最長能夠開具3個月的處方,醫保資金結算期僅為1個月。


為了平衡門診共濟制度,醫保政策正在全面向藥店傾斜。


藥店施展拳腳的時代,或許來得比想像中更快。當下,醫保政策大力向藥店傾斜,端看各家藥企能否抓住時機。


撰稿 | 蘇林

編輯|江芸 賈亭

運營 | 曦辰

圖源 | 視覺中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