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梟龍出局,韓國搶走馬來西亞18架戰機訂單,問題到底出在哪

第一軍情 發佈 2024-05-08T15:06:45.157415+00:00

24日韓媒報導,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聲稱,馬來西亞已經決定簽署合同採購18架韓國FA-50 輕型攻擊機,這筆合同金額高達1.2萬億韓元,折算成美元相當於9.2億左右。

文/君劍

24日韓媒報導,韓國航空航天工業公司(KAI)聲稱,馬來西亞已經決定簽署合同採購18架韓國FA-50 輕型攻擊機,這筆合同金額高達1.2萬億韓元,折算成美元相當於9.2億左右。

雖說這不算是一筆很大的訂單,但是背後卻折射出很多複雜因素。韓媒在報導這一消息時,專門提及韓國FA-50「擊敗」了中巴合作的「梟龍」、印度的LCA、俄羅斯的米格-35等一系列機型。顯然,對於這一次韓國的「勝利」,韓國也是十分得意的。

事實上,馬來西亞的這筆訂單競爭已經持續多年。中巴合作研發的「梟龍」戰機,也是競爭型號之一。但是早在2021年的時候,馬來西亞空軍公布的候選名單,就沒有包括「梟龍」。在那時候,還有消息認為,中國的L-15「獵鷹」教練戰機,或許也是一個強力競爭者。而去年有媒體報導稱,馬來西亞似乎也對印度的LCA有興趣。不過如今各種輾轉,馬來西亞最終還是選擇了韓國貨。

「梟龍」和L-15都沒能競爭過韓國的FA-50,問題到底出在哪?其實事情沒那麼簡單,因為軍購項目往往涉及地緣政治,馬來西亞本身也是東協中一個較為有分量的國家,這些年美國不斷插手東南亞地區,東南亞國家實際上也開始承受來自美國的政治壓力。

美國的施壓是會產生影響的,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印尼之前放棄採購幾十架俄羅斯蘇-35戰機的計劃,印尼其實很想要蘇-35,俄羅斯和印尼之間的溝通也進行了很久,但是去年有消息顯示,印尼最終因為害怕制裁,所以忍痛放棄了蘇-35,改為挑選美國的F-15EX、法國「陣風」。

另一個例子,就是阿根廷本來對中巴「梟龍」也十分有興趣,為了考察「梟龍」,阿軍高層甚至接連赴巴,還和「梟龍3」拍了合影,以示重視。而且阿根廷不僅是要引進「梟龍」,該國還打算成為「梟龍」在南美地區的「總代理」,也就是可能考慮尋求獲得生產線組裝生產許可。

但是阿根廷計劃得好好的,後面卻突然變卦,表示不買了。當然,阿根廷總統阿爾貝托-費爾南德斯為了表示對西方施壓的不滿,他表示阿根廷是生存在「不平等的大陸」上,暗指美洲大陸存在霸權欺壓。而且他是乾脆宣布希麼戰機都不買,也就是暗示阿根廷是被逼的。有分析認為,阿根廷之所以放棄「梟龍」,其實就是英國聯合美國絞殺的結果。

韓國能夠奪得馬來西亞訂單,其實也是如此。就如同波蘭之前大量採購韓國裝備一樣,不是因為韓國裝備有多好,而是因為韓國主要走「性價比路線」,而且韓國的裝備很多核心技術配件都是使用美國的,美國對於韓國的軍售出口自然也就「網開一面」。

所以說馬來西亞雖然沒有選擇「梟龍」和L-15,但是我們也不用灰心。畢竟這是美國「長臂管轄」,強行扭曲競爭原則的結果。而如果從性能、性價比的角度看,「梟龍」和L-15都是佼佼者。在最近阿聯的防展上,L-15也贏得了阿聯的青睞,阿聯空軍將採購這一型號。事實說明,無論是「梟龍」還是L-15,在國際上都是很受歡迎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