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600萬資金被凍!大賣向亞馬遜發起仲裁

億恩網 發佈 2024-05-08T15:34:15.798505+00:00

兩年,澤寶在封號泥塘中掙扎。2021年,一場浩浩蕩蕩的亞馬遜「封號潮」在跨境電商界上演。

兩年,澤寶在封號泥塘中掙扎。

2021年,一場浩浩蕩蕩的亞馬遜「封號潮」在跨境電商界上演。

在這場風波中,因商家存在違規操作,包括「操縱評論」「刷單」和「違規帳號關聯」,甚至偽造身份、行賄(與第三方灰產合作)、銷售非法產品等不合規行為,約有600個中國品牌和3000個賣家帳號被亞馬遜官方凍結。

彼時,澤寶、有棵樹、帕拓遜等一眾跨境大賣都未能在這場封號風波中獨善其身。現如今,封號潮已過去近兩年,仍有大賣就此與亞馬遜糾纏不清,對簿公堂。

涉案金額近4000萬,星徽股份向亞馬遜發起仲裁

上周,深圳知名大賣澤寶母公司星徽股份披露了近一年裡的多起訴訟、仲裁案件,涉及金額達到4679.68萬元。其中最受關注便是與亞馬遜有關的仲裁案件。

根據該公告可知,星徽股份旗下的美國子公司Sunvalleytek International,INC.(以下簡稱「STK」)作為原告方將亞馬遜訴諸法院,案件理由是帳號凍結,涉案金額為525.8萬美元。


具體而言,STK認為亞馬遜違反了供應商條款等各種協議,關閉了它的供應商帳戶。因此,去年10月,STK發起仲裁,要求解除被封帳號的525.8042萬美元,折合當時人民幣匯率約為3737.73萬元(1美元=7.1086人民幣),折算發稿節點最新匯率為3623.74萬元(1美元=6.8918人民幣)。

目前,該案件仍在審理階段,受理仲裁委員會為美國仲裁協會(AMERICAN ARBITRATION ASSOCIATION,簡稱AMA)。

2021年,亞馬遜對涉嫌違規經營的賣家開始大面積嚴查猛打,先是帳號二審三審,再是嚴查明信片、禮品卡、測評要求,在關閉一波違規帳號後,又開啟了帳後關聯潮。

這場封號行動的最後,上到億級大賣,下到不知名中小賣家,中招者各自深陷泥潭,小賣店鋪全無,中賣或剩下幾個帳號「苟延殘喘」,大賣被橫掃一片後凍結了大量產品庫存和巨額資金。

一場毫無預告的「封號潮」打得一眾正在跨境賽道上狂奔的亞馬遜賣家措手不及,有人黯然離場、有人至今仍在治癒余痛。

時至今日,不少被封號潮中傷過的賣家都仍有陰影,在合規經營的同時,大賣們都在慢慢治療亞馬遜依賴症,發展更多跨境電商平台。但星徽股份仍被控訴在進行刷單行為。

據悉,星徽股份旗下子公司STK被訴,稱其推出為產品在線評論並提供付款和獎勵的活動,導致消費者在購買旗下產品時,受到欺騙和誤導,刷單刷評行為甚至推動其質量較差的產品開始溢價,使得消費者遭受經濟損失,該訴訟涉案金額還高達500萬美元

案件到底最終走向如何尚未可知,可在封號潮之後,不少大賣在面對亞馬遜時都已經「夾緊尾巴做人」,而澤寶居然敢在「雷區上蹦迪」?

回到STK訴亞馬遜這一案件本身。在封號初期,絕大多數賣家曾嘗試通過站內申訴來恢復帳號、解封資金,可收效甚微。而此次星徽股份旗下的STK能否成功尚未可知。

據了解,從遞交仲裁申請書到最終裁決,這一過程預計需要半年以上。作為全球最大的衝突處理和爭議解決機構,AMA對於賣家被亞馬遜凍結帳戶已有過仲裁先例,此前曾有東莞賣家通過仲裁,拿回被亞馬遜凍結的全部資金。

無力自救?星徽股份內部一堆亂麻

此前,星徽股份公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但因未公布商譽、存貨、應收帳款減值計提等問題而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質問其是否存在通過減值準備等的計提來調節公司淨資產。對此,星徽股份表示否認。

事實上,深交所有這樣的質疑也不足為奇。

彼時星徽股份向「跨境電商+家居五金」雙主業轉型後,曾在2019年、2020年迎來業績的高光時刻。但自2021年「亞馬遜封號潮」之後,公司營收大降,淨利潤也因計提商譽減值等出現大額虧損。

商譽:企業經營在未來的階段中所能帶來的利潤以及潛在的經濟價值。

*商譽減值:上市企業資產和淨利潤的沖減,會拖累上市公司的當期業績,導致股價持續低迷。

*計提商譽減值:指企業收購方較公司市值多花的錢,再從公司利潤中抵消,導致公司帳面利潤減少。

據星徽股份的2022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去年該公司營收為23.63億元,同比下降35.43%,淨虧損達到2.3億元,業績下降原因與其他大賣大差不離,都是歸因於疫情、俄烏衝突和美聯儲加息等,同時受封號潮影響,其電商業務銷售收入同比上年下降較大。

過去幾年,星徽股份的跨境電商業務過於依賴亞馬遜平台,來自該平台的收入占比一度達到90%。但如今,封號陰影下,雖然其在亞馬遜上的營收仍占該板塊的近一半,但同比2021年上半年已下降了81.17%,而其他第三方平台、自營平台以及線下渠道的占比正大幅提高。


封號潮之後,賣家們忙著裁員、拓荒、自救,以熬過行業陣痛期。可星徽股份的高層似乎無視業績受損,管理層之間的齟齬不斷。曾有業內人士稱,這將導致星徽股份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2018年,星徽股份以15.3億元收購深圳知名跨境電商澤寶,但此後兩家公司開始陷入糾紛。2020年開始,創始人之間仲裁不斷,澤寶創始人孫才金告了星徽股份實控人,星徽股份又反控孫才金違規刷單導致公司業績暴跌。

根據星徽股份公告,去年11月,廣東證監局因星徽股份處置占公司淨利潤15.34%的重大交易未經過董事會審議以及進行相關的披露,對星徽股份及時任董事長蔡耿錫、總經理陳惠吟、董事會秘書魯金蓮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而這一類處罰已不是第一次。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短短2年時間裡,星徽股份及蔡耿錫可查到的來自證監會和交易所的處罰就多達8次

一眾高層不在市場中奮戰,而是深陷自身危機,星徽股份前途稍顯黯淡。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星徽股份的負債率為85.4%,償債壓力仍非常大。

穩定協作的團隊能使公司發展事半功倍,可星徽股份高層間層出不窮的麻煩事給企業發展帶來了重重阻礙,無法專注地發展業績、治癒封號余痛,營收虧損也變得有因可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