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引怒司馬南的周燕妮,近日在網上又有發文

夢野豔齊 發佈 2024-05-08T17:03:07.005692+00:00

周燕妮是誰?周燕妮曾引發司馬南的大為惱怒。她,為什麼會引起司馬南的大為惱怒?因為她曾在網上發文質疑司馬南——為什麼會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活得如魚得水?就此,司馬南曾對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做過一段自我曝光請看下列圖片下方司馬南自己打上的白體字——由此,您知道是周燕妮是誰了吧?


周燕妮是誰?

周燕妮曾引發司馬南的大為惱怒。

她,為什麼會引起司馬南的大為惱怒?

因為她曾在網上發文質疑司馬南——

為什麼會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活得如魚得水?

就此,司馬南曾對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做過一段自我曝光

請看下列圖片下方司馬南自己打上的白體字——









由此,您知道是周燕妮是誰了吧?


周燕妮,是湖南衛視的一個編導。

她對司馬南如今活得如魚得水,而感到不可理解。

但今天,我在這裡要講的,不是她與司馬南之間的是是非非。

而是要講她最近在網上發布的一篇短文。

那讓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段以往的經歷。

她的短文的內容是什麼呢?

她是這樣寫的——

曾經有一個時期,體制內出現了離職下海潮,而且下海的大部分人都做得風生水起,那時候,人們都充滿了激情和理想,整個社會散發著火熱、蓬勃的生命力。當時竟隱隱有一種觀念在冒頭:體制內有能力的都離職下海了。

還有人對那段記憶有印象嗎?

她的此文一經發出,引起了一些網民的議論。

當天即有一人給予轉發,14個人發出評論,48人對其點讚。


來自浙江的Seven -King2022說——

現在有能力的都去國外了。


來自遼寧的筠怡甜甜說——

有印象。



來自江蘇的太空太王說——

甚有同感,吾即是彼時棄政從商。

來自上海的石岸2333說——

九十年代,那是個自由奮發的年代,雖然有大下崗的艱難和抱怨,但生活確實一直很好。

來自北京的挺喜歡藍天 red說——

那時特別佩服那些丟掉鐵飯碗,一頭扎進商海里的人。



來自四川的勝君懿淇說——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命題。每個時代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那個時代有留到今天這個時代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這些評論,引發了我對往昔的回憶。

我想起了,我當時從體制內離職下海的經歷。

當時,我在體制內享有不錯的地位和應當說不低的薪金待遇。

但我當時毅然決然地離開了我當時所在的那個單位。

我當時也下海了。

我當時想自我開創出完全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己當自己的主宰,而遠離那種人與人為了爭權奪利而產生的明爭暗鬥和相互傾軋。

當時,我正直而立之年。

當時,我是這樣想的——

我在而立之年幹著什麼?

我毫無成就可言,無所立,無以自慰。

我的夢想還是遙遠的海市蜃樓,我還在為每月的可憐的那點工資而「努力工作」!

冠冕堂皇、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相,而實質上,唯命是從,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辛苦忙碌卻內心空虛失落——才是真實的我。

我感到了我活得可憐。

從一個建築施工現場推小車、篩沙子、抹灰的小工人,當上了萬人國有企業的一個系統的主管領導,可謂官運亨通,吉星高照。

對此,真有數不清的眼睛都在極羨慕地望著我,他們不明白毫無社會背景的我為什麼會走得如此順暢,但更有相當數量的嫉妒者與我無仇無怨卻心狠手辣地處處為我布置陷阱,企盼我某一天栽個頭破血流而後快。

這不能不使我又深刻體驗到了人心之險惡。

心累、人際關係之累,常常令我頭昏眼暈,進退維谷。

我不知道這樣比喻是否恰當:我所處的環境正如多年封閉的古堡,唯在頂端可感受到一片鮮亮的陽光,於是人們相互傾軋,不擇手段地爭奪那僅有的位置,被擠到外圍的心靈扭曲充滿嫉恨,有望如願的更加排擠他人;在這種境地,你當不了安然的觀眾,你不拼爭,就會窒息而絕命。

而我天生不知與人奮鬥其樂何在,我要活出一個真正的人樣來,只有闖出去。

我不能再毫無意義地呆在那裡。我已經把我最寶貴的青春在那裡消耗殆盡。

我需要陽光,但無需靠與人搶奪而得之。

我讓出我已有的位置,讓早已覬覦多時急不可耐心高氣盛者當作一個階梯以圖謀更大的利益吧。

我有什麼可棄之不舍的?

我的人生志趣本來就不在這裡,我為什麼還在違心地強迫自己說我熱愛這裡的什麼什麼事業呢?

我更有不平衡的是,我極力舉薦的人,我力排眾議選中的助手,到頭來,竟也踏到了我的膀子上,玩出了不少讓我說不出道不來的花活。

好了!

我必須闖出去,或曰逃亡出去!


我當時,就是在這種心態下,離開了體制內的那家公司。

但我下海之後,起初的日子過得並不順暢。

我先在一家文化公司就職,但那裡同樣存在著人與人之間的爭權奪利。

我至今還記得當時一個叫什麼紅的人,她為了爭奪一個部門主任的職位,竟向這個公司的老闆說我背地裡說了這個老闆的壞話。

那曾讓我無法再施展自己的能力。

那更曾讓我的心,一度變得懸浮起來,而夜難成寐。

懸浮,是什麼感覺?

懸浮,是雙腳踏不到了堅實的土地,而前景變得一片渺茫。

在這種情況下,我在那家公司幹了不到四個月,又選擇了逃離,選擇了做自由撰稿人,成了當時的北京青年報的一名特約記者。

在那一時期,我倒是做得風生水起。

我在那一時期,在時間上,享受到了充分的自由,沒有了上下班的約束,也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傾軋的紛擾。

那一時期,我成了當時北京活躍的十記者之一。

為了使自己也能儘快地脫貧。

我隨後,在北京的昌平開過文化用品超市,在北京的門頭溝辦過計算機培訓學校。

再之後,我在全國範圍內幹過紙質出版業的書商,點校、注釋、出版、發行過大量的中國古典文學。

再之後的之後,我便進入了餐飲行業,擁有了在一個小鎮中的一座還算說得過去的酒樓。

這也當說是一段五味雜陳的回憶吧!

我為自己能趕上並親身經歷了那一時期而感到欣慰。

因為那一時期,起碼使我覺得我活得比以往更加充實,活得自我感覺更像個人了。

那也讓我切身地體驗到了:時間上的自由和行動上的自由,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講,意義有多麼的重要。

在此,我也不能不感謝周燕妮的這篇短文,是她的這篇短文讓我有了如此的回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