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房價降低後,大家買房的熱情也不高漲?提前了解有備無患!

山藥蛋視頻 發佈 2024-05-08T17:42:16.772526+00:00

#2月財經新勢力#自我國第一次房地產行業改革開始,全國各個大中小城市的住宅銷售價格,就進入了普遍上漲狀態。一般的工薪家庭要想擁有一套屬於個人的住宅,動輒要掏空全部積蓄,除此之外還得承擔高額的貸款利息償還住房貸款才行。

自我國第一次房地產行業改革開始,全國各個大中小城市的住宅銷售價格,就進入了普遍上漲狀態。一般的工薪家庭要想擁有一套屬於個人的住宅,動輒要掏空全部積蓄,除此之外還得承擔高額的貸款利息償還住房貸款才行。情況最好的時候,全國住宅的平均銷售價格,達到了每平一萬一千多元的高位。不過好景不長,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全國房價逐步進入了普遍下跌狀態。前年下半年一些樓市實在恢復不了發展的三四線城市,甚至需要依靠強制的限跌令,才能預防房價在短時間內迅速下跌,給社會經濟帶來的種種阻礙作用。

房價下跌後人們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各方麵條件更好一些的住宅,這一點是比較利好的。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每每到了房價下跌甚至是大跌的時候,人們的購房熱情都不甚高漲,這又是為什麼呢?其中的前因後果都在這裡,接下來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第一,房價沒跌至人們的心理預期

唯有經濟基礎才能決定上層建築,事實上如果房價下跌的幅度比較大的話,大家還是願意冒著家庭資產縮水的風險購房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廣大開發商死扛房價不降等原因,房價並沒有大跌特跌。再加上「新房限價」政策的出台,即便是小縣城的房價也沒有脫離實際的大跌。話又說回來,再怎麼說房地產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支柱,所以不論何時房價都不會脫離實際的大跌,這一點我們應當做到心裡有數。

第二,期房爛尾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改善

當前我國樓市遇到的最大問題,已經不再是房價過低或者是購房可享受的各種優惠政策少,而是尚未建設完成的住宅,整體的爛尾風險比較大。要知道買到爛尾樓的風險,是需要購房者一力承擔的,他們既不能在原先購房合同約定的最後期限如期住房,為了個人有好的徵信,也只能繼續償還住房貸款直至還清。現在一些小型房企仍舊受到了「三道紅線」政策的影響,由於手頭沒有足夠的可用資金,建設出來住宅的爛尾風險便直線上漲。

第三,二手房流動性被鎖死

相較於新房來說,二手房本身就存在諸多的缺點,比如說配套設施不齊全、裝修風格未必符合人們當下的審美等等。這些缺點影響著人們的居住體驗,也降低了房子的升值空間,這只是一方面。從另一方面來說,由於購新房能享受一系列的利好待遇,當前同一地段的二手房,未必能比新房占據更多更強的價格優勢。在以上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二手房在市面上流動性幾乎被鎖死,而新房和二手房市場又是互通的,二手房市場不景氣,新房市場必然也是如此,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往期文章: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勢頭轉變,還在等待房價下跌的人,茫然不知所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