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制勝新賽道

半月談新媒體 發佈 2024-05-08T19:01:18.491676+00:00

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加快新能源、人工智慧、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這為新賽道勾勒出了清晰的輪廓,也為地方發展指明了發力方向。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挺進新征程,要求我們勇於開闢新領域、制勝新賽道。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加快新能源、人工智慧、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這為新賽道勾勒出了清晰的輪廓,也為地方發展指明了發力方向。時不我待,只有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才能不負時代、贏得未來。


總策劃:葉俊東

統籌實施:周清印 高遠至

編輯組稿:李力 李建發 鄭雪婧 孫好 孫文豪

調研采寫:毛振華 向定傑 陳宇軒 於瑤 黃興 劉巍巍


制勝新賽道(一):得新賽道者得未來


半月談記者 毛振華


新賽道是現代產業體系中最為活躍、最具潛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意味著新的發展機遇,而且在促進新舊動能轉換中也將發揮推動和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賽道,有助於推動經濟結構平穩轉型升級,加速實現高質量發展。


引領未來的新賽道


最近,北京精微高博精密儀器生產研發項目與天津市西青區洽談對接,企業主營高精尖分析儀器研發、生產、銷售。之所以選擇西青區,瞅準的正是轄區內人工智慧產業園愈發凸顯的發展優勢。如今,產業園內人工智慧晶片設計、智能網聯車晶片設計、物聯網、汽車電子、高端精密儀器等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近年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產業形態日趨多樣,產業跨界加速湧現,這為新一輪競爭發展提供了新賽道。北京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指出,新賽道具有五大典型特徵:跨界是其本質特徵;具有爆發式增長潛力;蘊涵海量市場;發展呈現動態性,會通過疊代更新和裂變增長形成主賽道與新賽道;面向未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王金照認為,數位化和低碳化是戰略性新賽道的兩個典型特徵。從數位化發展來看,這一趨勢正全面而深刻地影響生產、流通、交換、消費等環節;從低碳產業發展來看,這不僅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興產業的關鍵領域。

放眼全球,以新賽道為引領,才能發揮好我國市場規模、產業基礎和政府組織優勢,在新的全球性科技和產業競爭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才能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進而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業,形成國際競爭的新優勢。新賽道為我國打開了進入國際科技前沿地帶和占領未來主導產業制高點的機會窗口,絕對不容錯過。


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


2022年7月,上海發布三大新賽道產業行動方案,意在發力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三大產業。新賽道正日益從抽象的概念向著清晰的產業指向邁進。

上海為何選擇這三個新賽道?相關專家認為,這是基於三個發展導向:一是具有引領未來的高度;二是具有賦能千行百業的廣度;三是具有持續爆發增長的速度。

其實不止上海,各地都在紛紛謀劃。著眼未來5年,天津在發布的「十項行動」中提出「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西安印發《2023年八個方面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推進方案》,重點支持增材製造、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產業迅速壯大,並前瞻布局生命健康、腦科學、氫能與儲能等一批未來產業;武漢將做大做強集成電路等4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四川面向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慧等領域布局建設23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工人在新能源汽車工廠總裝車間作業 曹力 攝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各地圍繞補鏈強鏈延鏈精準發力,將進一步打開面向未來的高質量發展新空間。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業佳表示,新興產業具備創新性、帶動性和引領性,且普遍處於快速成長期,將釋放和帶動旺盛的市場需求。

各地的積極布局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其出發點都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落腳點則是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據國家統計局測算,2021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6.8%,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2%。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賽道已經成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關鍵領域。


精心籌謀,未來可期


站在新起點,競逐新賽道。只要精心謀劃、紮實推進,新賽道就將為我國高質量發展開闢廣闊前景。

一個「未來工廠」車間的智能化生產線 謝尚國 攝


首先,要營造適合新賽道發展的政策、市場環境。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和產業生態是制勝新賽道的基礎。王金照建議,引入各領域有實力的創新型企業、社會組織、智庫機構參與新賽道生態治理,建立健全參與創新決策、整合資源、政策支持等規則,加快形成符合新賽道發展趨勢的多方協同治理框架和體制機制。注重激發及保護民營企業家的創新精神,使其在市場機制下充分釋放創新潛能。

其次,不急功近利,注重夯實創新根基。部分產業領域大干快上忽視基礎受制於人的教訓猶在眼前。專家認為,在研發方向上,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開發三個環節要同步發力,重視增加基礎研究的投入。特別是在戰略性、關鍵性、前瞻性領域,政府要持續傾斜,有計劃地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攻關,通過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來聚焦關鍵瓶頸,牽引科技能力提升。

再次,人才是核心的優勢和資源,要自始至終注重人才培養。要改變重儀器設備等硬體而不重視人才的思維弊端,努力建立健全培養和激勵科技人才奮發作為的政策,完善智慧財產權收益分配製度。為人才科研創新營造寬鬆的環境,將其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心無旁騖搞研究。當然,還需加快高等教育相關學科改革調整的步伐,真正打通人才培養的源頭活水。


制勝新賽道(二):大數據掀起大浪潮


半月談記者 向定傑


信息化變革之下,全球數據出現爆炸式增長。回溯既往,大數據這一概念在2012年前後興起,並逐漸滲透至各行各業。實踐表明,這場新的經濟形態變革,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世所罕見,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浪潮澎湃,我國牢牢把握歷史機遇,通過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


「數字」脈動顯現新圖景


回顧發展歷程,我國在大數據領域布局早、布局深:2014年「大數據」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17年《大數據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發布,2022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

沿革至今,大數據不僅是一種技術、一種產業,更是一種思維、一種方法。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其在推動經濟發展、完善社會治理、提升政府服務和監管能力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大數據」逐漸被更「時髦」的數字經濟覆蓋。對於二者的關係,業內普遍的看法是大數據發展加速了數字經濟浪潮的到來。「十三五」期間,我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超過16.6%,增速高於同期GDP增速,成為中國經濟圖譜上的一抹亮色。今年1月以來,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各地正爭相競速數字經濟這條關鍵賽道。浙江、重慶、海南等地提出,力爭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0%。

國內通常把數字經濟分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兩方面。隨著產業鏈不斷完善,兩者在經濟結構中的占比均逐漸上升。

數位技術賦能工業製造 萬象 攝


中信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從擴大內需角度來看,數位技術將為農業、工業、服務業賦能,成為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的重要領域。過去幾年,我國數位化轉型迅速擴張至消費領域,眼下,數位化轉型還開始向工業製造業領域延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表示,產業數位化轉型成為實體經濟鍛長板補短板的新引擎,將成為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的扣合點。


搶先機,謀長遠


數據已經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算力已經成為新的生產力,這意味著相應的生產關係必須及時調整。為更好建設數字中國提供科學指引,我國就推動大數據和數字經濟進行了一系列戰略部署。

——加碼「數字基建」。我國提出加快推動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作為算力基礎設施的數據中心成為各地投資「新寵」。2022年初,隨著我國「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入選的8個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以及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響應迅速。不沿江、不沿海的山城貴陽,因率先深耕大數據領域,贏得了「中國數谷」的美譽。

——深化「數字服務」。2022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持續優化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功能,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數位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滿足企業和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從地方實踐來看,「隨申辦」「浙里辦」「粵省事」「渝快辦」等各有特色的政務服務平台已深入社會肌理。除開數字政府,數字城市、數字鄉村也正在緊鑼密鼓推進。

——護航「數字安全」。我國在數字安全領域形成了基本的法律框架,相繼出台了網絡安全法、數字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重要法律法規和一系列監管新規。在保護國家數字主權和數字安全方面,我國已構築了防護網。今年初,工信部等16部門發布《關於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規劃到2025年,數據安全產業基礎能力和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數據安全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

當前,需制定完善數據資源確權、交易等制度,探索破解數據確權、供給、定價、監管等難題,這有助於保障數據主權和大數據安全,也有助於摸索推進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


持續釋放數字資源潛能


2022年底,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數字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指出我國數字經濟還存在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等問題。依據《「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我國數字經濟還需持續提振關鍵領域創新能力,有效彌合不同行業、不同區域、不同群體間數字鴻溝,進一步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如何迎難而上,制勝新局?

集中力量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大數據核心技術應用方面,高端晶片、作業系統、工業設計軟體等領域的「卡脖子」難題仍然待解。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指出,牽住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針對「人機物」三元融合的萬物智能互聯時代帶來的新需求,把握前沿發展趨勢,研發引領性技術,鍛造我國的技術長板。

穩步推進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數位化轉型緊迫性不一,不應過於求全求快,需保持足夠的理性和耐心。下一步,應該繼續強化政策手段,夯實企業主體的數位化能力,探索數據高效利用機制,強化公平競爭規則,打造大企業數位化轉型主力軍,同時引導帶動中小企業通過數位化轉型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

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是我國數字經濟的最大優勢,但也給監管帶來了巨大挑戰。去年,我國已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相關治理體系的構建絕非一朝一夕,必將是一個長期疊代的過程,未來還需持續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把改革作為融合發展的重要保障,促進各項改革措施系統集成。


制勝新賽道(三):人工智慧點燃新引擎


半月談記者 陳宇軒


近期,聊天機器人ChatGPT迅速成為全球科技界的焦點。這再次表明,人工智慧不僅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更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和國際科技競爭的「必爭之地」。

在我國,多年來加速積累的技術能力與海量的數據資源、巨大的應用需求、開放的市場環境有機結合,形成了人工智慧發展的獨特優勢。在這條通往未來世界的賽道上,我國正一往無前。


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多家權威研究機構發布的一系列數據,反映了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的「家底」——當前,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產業規模5年間增長了2.6倍,占全球比重提升到16.8%;專利申請量占全球比重持續擴大,十年間從13%增長到70.9%……「人工智慧+」正在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的鮮明特徵。

——人工智慧前沿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大數據和雲計算、物聯網、5G、智慧機器人、計算機視覺、自動駕駛、智能晶片等17類技術,構成了人工智慧複雜的技術體系。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顯示,我國的國際科技論文發表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已居世界第二;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技術世界領先,自適應自主學習、直覺感知、綜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體智能等初步具備跨越發展的能力,中文信息處理、智能監控、生物特徵識別、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逐步進入實際應用。

——人工智慧與千行百業加速融合。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統計,人工智慧對各行各業賦能主要分布在企業智能管理、智慧城市、智能營銷和新零售、智能製造、自動駕駛、醫療、教育、政務、農業等19個領域。可以說,從政務服務到智能製造,從衣食住行到休閒娛樂,每個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工智慧給社會帶來的深刻變化。

自動化生產線上,產品被打上雷射編碼 徐昱 攝


——人工智慧企業獲得全球影響力。當前,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綜合性龍頭企業在全球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人工智慧各個細分領域,不少中國「獨角獸」同樣占據領先位置,包括語音識別領域的科大訊飛,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商湯科技,以及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的中科曙光、寒武紀等。

在這些企業的背後,是一個龐大而完整的中國人工智慧企業生態圈。來自工商信息查詢平台企查查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人工智慧相關企業超109萬家。


新場景孕育新應用


除了人們熟悉的人臉識別、智能製造、人機互動等傳統應用,近年來,一些更具想像力的全新場景湧現出來,進一步加深了人工智慧與人類社會的融合程度。

——完全無人的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行駛。目前,北京、深圳、上海、重慶等地已經允許完全無人的自動駕駛汽車在指定範圍內上路行駛。半月談記者近期在深圳市福田區看到,在9.6公里的城市路段上,一台沒有駕駛人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準確地識別了紅綠燈、臨時障礙物等多種道路情況,應對了城市快速路段、施工路段、多車道匯流等路況,全程用時約30分鐘。預計到2025年,自動駕駛汽車有望迎來量產時代。

——數字虛擬人走進日常生活。近年來,數字虛擬人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公共視野:萬科公司的優秀員工「崔筱盼」、可以作詩作曲的清華大學虛擬學生「華智冰」、活躍在社交平台的虛擬人「AYAYI」等。數字虛擬人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解決工作質量標準化問題,並能更廣泛地覆蓋服務人群。以萬科公司虛擬員工「崔筱盼」為例,經她提醒的單據,處理的響應程度是傳統IT系統提示的7倍。

玩家在體驗智能健身遊戲


——司法領域開始廣泛應用。無論是北京「睿法官」智能研判系統、上海「206」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還是河北「智審1.0」審判輔助系統以及多地法院推出的人工智慧產品,都為法官審理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較為完備的司法人工智慧技術應用體系,到2030年建成具有規則引領和應用示範效應的司法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和理論體系。


迎接一個更加智慧的未來


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近年來,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多次發布規劃、政策,全力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半月談記者梳理發現,這些職能部門的側重點各有不同。科技部主要推進實施「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慧」重大項目,加快部署人工智慧技術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國家發改委則是部署一批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發揮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同時鼓勵平台企業加快人工智慧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工信部聚焦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讓人工智慧真正為各行各業賦能。

迎接一個更加智慧的未來,還需在以下方面發力。

——進一步夯實算力底座。人工智慧的高強度計算需求建立在強大的算力基礎上。業內人士建議,「要像統籌電力一樣統籌全國算力布局和規模」,下一步要以國家規劃引導和統籌地方和企業需求,適度集約化、超前建設數據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引導使用公共算力資源。

——加快腦科學和類腦研究。未來的人工智慧技術可能從腦科學和腦認知的基本規律中找到突破點,這幾乎已經是業內共識。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院長王立平等業內人士建議,要把長期在腦科學研究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的神經科學,與數學、計算機、電子工程等多個學科領域充分結合起來,開展交叉研究項目。

——重視人工智慧倫理。人工智慧產生自主意識還僅僅是科幻電影的情節,但也警示其高速發展過程中的倫理問題。受訪專家提示,要劃定人工智慧研究和應用活動的紅線,防止在人工智慧的研究和應用過程中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防止侵犯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權益。


制勝新賽道(四):低碳綠能緊抓「雙碳」窗口期


半月談記者 於瑤


「十四五」是我國落實「雙碳」目標的關鍵期、窗口期。當前,部分省區市新能源電力裝機已占「半壁江山」,火電廠通過「四改聯動」朝著「綠色電廠」的目標大步前進,煤化工項目由高碳向低碳、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我國能源行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堅持先立後破、立破並舉,可再生能源與煤炭清潔利用同時發力,在經過不斷創新探索後勾畫出綠色低碳新藍圖。


創新型減碳


作為西北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火電廠,國家能源集團鴛鴦湖公司是寧夏唯一一個雙通道外送電源,年發電量約170億千瓦時。

「我們通過靈活性改造、供汽改造、節能技術改造等措施,使供電煤耗降低3克每千瓦時,每年減少碳排放13.7萬噸。」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電力公司鴛鴦湖電廠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明生說。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共生產原煤45億噸,同比增長9%,火電仍然是主體電源。相應的,碳排放因子最高的也是煤炭。能源保供的實踐證明,從化石能源為主的體系轉向新能源體系的過程非常複雜艱巨,必須立足我國是煤炭大國的實際,用好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稟賦,實現「雙碳」目標的成本最小化。

除了火電,煤化工是另一個用煤和碳排放大戶。當前,一些煤化工企業正在挖掘現有項目減煤減碳潛力,由高碳向低碳、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

在陝西、新疆、內蒙古、寧夏等現代煤化工產業聚集區,我國煤化工正在向綠色低碳發展加速前進,已成為保障供應鏈、穩定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在煤化工版圖不斷擴大的形勢下,這四大現代煤化工基地加速落實「雙碳」戰略部署,深入推進節能減排、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大力推廣綠色低碳技術,積極開展成品油質量升級、實施減碳方案。

當下,煤化工向多元化發展,對其他基礎資源形成有效替代化發展,保障產業鏈穩定。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表示,現代煤化工生產可降解塑料符合「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發展思路,尤其是目前全球可降解塑料產量還不到1%,市場空間巨大。


新能源井噴


「雙碳」目標確立後,我國新能源發展掀起一股新高潮。去年,新能源裝機容量達7.6億千瓦,約占全國裝機比重30%。春節剛過,新疆、黑龍江、山西、雲南、廣西、青海等多省區新能源產業項目,利用有利條件及時復工。

目前,我國已具備較完備的新能源全產業鏈體系,新能源開發建設成本不斷下降。《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2030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以「新能源+煤電」「新能源+儲能、氫能」耦合發展為方向,以「沙戈荒」大基地開發為重中之重,可以實現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發展。

建設者在一光伏項目上施工 李然 攝


西部地區既是傳統能源富集地區,也是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富集地區,資源條件好、開發成本低,適宜集中式、規模化開發,是構建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的重點。作為「十四五」新能源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總規模達到4.55億千瓦。

除了風電、光伏,「十四五」期間氫能、儲能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呈現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快速發展態勢。特別是氫能,已經成為煤以外的「第二燃料」「第二原料」。在內蒙古、陝西等能源富集地區,越來越多的能源企業正在全方位推動氫能與多種能源形式連接,利用「風光互補」模式發綠電,加快建設綠氫生產廠,構建「大氫能」圖景。

另外,在各方政策利好刺激下,新型儲能熱度迅速攀升。據不完全統計,到2022年底,已投運儲能累計裝機5940萬千瓦,同比增長37%。


跨區域配置


去年12月30日,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竣工投產,我國再添一條「西電東送」能源保供大動脈,清潔電能通過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兩項特高壓工程,從四川送電入江浙,為江浙及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白鶴灘水電站 胡超 攝


我國能源資源與需求呈逆向分布,大部分煤炭、風能、太陽能分布在西部、北部,大多數用電需求集中在中東部,資源和負荷的時空差異性使得各省區市之間的電能餘缺互濟需求和潛力較大。

在我國綠色低碳轉型藍圖中,電力特別是新能源電力外送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特高壓電網構建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電力高速公路網絡」,保障西部、北部的清潔能源基地大規模外送,從而實現大範圍跨區域資源優化配置和互補互濟。

寧夏是「西電東送」的重要送端,據國家電網寧夏電力公司介紹,到去年底,寧夏「西電東送」累計外送電量已突破6000億千瓦時。預計到2025年,寧夏新能源裝機將超過5500萬千瓦,生產綠電800億千瓦時以上,其中44%將通過外送通道輸送至「三華」地區進行大範圍優化配置。

此外,地處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肅、陝西等省區都打造了風光並舉的大新能源、大火電互補能源基地,並建設了一批外送電大通道,向中東部地區輸送越來越多的清潔能源,這樣有助於挖掘西北地區龐大的新能源潛力,最大限度解決「窩電」和缺電矛盾。目前,部分省區年外送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


制勝新賽道(五):新能源汽車「換擋前行」


半月談記者 黃興


作為我國現階段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在科技含量、市場效益、帶動能力等方面表現越來越搶眼。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在逆境下復甦向好,產銷均同比增長逾九成。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深度融合,以電動化、智能化為特徵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爆發期,我國一批頭部企業開始競逐全球市場,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中國市場也漸成全球汽車產業風向標。


從「政策市」邁向「市場市」


在重慶長嘉匯購物公園,新能源汽車銷售門店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駐足。「商場引進了5家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都不錯,個別品牌月銷可達20餘輛。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拉動商圈消費客流的重要業態。」長嘉匯購物公園相關負責人羅喚軍說。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年高速增長,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705.8萬輛和688.7萬輛,滲透率達25.6%,提前完成「在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20%」的目標。

在傳統燃油車領域,自主品牌車企一直在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核心領域,落後於歐美和日本企業。不過,近年來以電動化、智能化為特徵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加快興起,為我國汽車產業實現「換道超車」提供了歷史機遇。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加快完善,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消費者接受程度逐步提高,疊加持續10餘年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新能源汽車個人購車比例不斷攀升,行業發展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從2019年起,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逐漸退坡,2022年補貼完全退出市場,但這期間的產銷量不降反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海外出口量也持續增加。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超120%。得益於性能與品牌力躍升,「中國造」新能源汽車加快告別「低質低價」,多家車企進軍歐美等傳統汽車市場,努力改寫全球汽車出口版圖。


站到百年汽車產業前沿


十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不可忽視的力量。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中國優勢愈發明顯,中國市場正加快成為汽車行業的風向標。

近年來,中國車企特別是新能源車企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一批中國新能源車企在產銷方面繼續強勢增長,加快在國際產業舞台脫穎而出。如,比亞迪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達186萬輛,超越特斯拉,成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整車之外,中國在多個產業鏈環節均占據優勢位置。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地平線等一大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快崛起,在產業鏈各環節打造中國優勢。

「新能源汽車快速推廣應用的背後,是關鍵技術不斷突破、產業鏈及產業生態持續完善。」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國華說,經過多年培育,中國在電動化領域已擁有領跑全球的能力;疊加在智能化領域的技術進步和市場前景,中國汽車產業正迎來「智能化+電動化」的「黃金時代」。

隨著產業發展力度持續加大,我國已建立了上下游貫通的新能源汽車完整產業體系,突破了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技術。各地紛紛出台政策,大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斷驅散消費者的里程焦慮。2022年公共充電站增量為3.7萬座,保有量為11.1萬座,構建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充電網絡。

機器人正在為一輛新能源汽車充電 李然 攝


全球車企巨頭、合資企業也在加碼電動化戰略,加速布局中國市場。2022年,豐田宣布停止對氫能技術投入,轉而投身電動汽車研發。同樣在去年,大眾集團斥資24億歐元,旗下軟體公司CARIAD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加快集團面向中國市場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開發進程。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去年在長春開工,投資超300億元,該項目是奧迪在中國首個專門生產純電動車型的生產基地。

「這些國際汽車巨頭加緊布局電動汽車,預示著全球電動汽車時代加速來臨,而中國真正站到了汽車這一百年產業的前沿,或將成為行業變革的主角。」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說。


持續推進產業「換道超車」


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下一步競爭的關鍵是「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我國要繼續保持在這一領域的優勢地位,必須持續推進產業「換道超車」。

加強頂層規劃,加大對上游核心資源(如鋰礦)的統籌管理力度,保障汽車晶片、電池等核心部件平穩供應。長安汽車總裁王俊說,從新能源汽車供給端來看,當前缺芯問題仍然存在,應多措並舉加快破解難題,推動汽車產業鏈協同,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繼續練好基本功,提升產品競爭力。當前,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仍在繼續,汽車淘汰賽加快演進,部分車企開啟了新一輪降價競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新能源車企還需繼續練好基本功,加大關鍵技術攻關,繼續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融合協同發展。此外,還要努力形成規模效應,助力降成本、提效益。

加快整合資源,聯合攻關重大課題及關鍵技術。當前,汽車智能化程度愈發成為衡量汽車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而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依賴於車載晶片用量和算力提升。目前,我國在基礎軟體、作業系統、車規級晶片等方面與全球領先水平還存在差距,亟須就重大課題及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構建車、路、雲、網、圖跨界融合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生態體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克強認為,構建上述生態體系,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和方向。各領域、各行業應聚力開展跨界融合、跨行業協同,打破藩籬,加速推進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換道超車」。


制勝新賽道(六):生物醫藥由大圖強


半月談記者 劉巍巍


由於最貼近人類生命的長度與質量,生物醫藥產業被稱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國家實力競爭的焦點領域之一,處於世界科學研究最活躍的地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迎來黃金髮展階段,創新主體數量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行業市場規模4萬億關口突破在即。站在新起點上,搶抓產業風口,順應高質量發展趨勢,我國加速從製藥大國向製藥強國跨越。


熱點賽道千帆競逐


7年前,曾在歐洲學習、工作的常子嵩與其他兩位留學專家共同創立天津歐德萊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該企業已完成四大類30多個自研產品的生產和上市。江蘇集萃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實驗動物模型研發、生產技術服務及上下游產業拓展。創始人高翔介紹,企業形成了2萬多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商品化小鼠模型,擁有全球最大的小鼠品系資源庫,為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動物模型「卡脖子」難題提供有力解決方案。

江蘇連雲港生物醫藥產業園製劑車間


近年來,在醫藥政策改革、海外人才回流、金融資本助力等多方加持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迎來窗口期,崛起了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等代表性產業聚集區。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連續10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存續和在業企業超過2萬家,其中,1800多家企業獲得科技型中小企業稱號,逾600家企業被認定為專精特新企業。

生物醫藥產業生存發展仰賴於資本青睞。當前,政府資金與社會資本的多元渠道、短線資金與長線資本的多層次體系,為生物醫藥產業提供了有力支撐。數據顯示,我國生物醫藥行業上市率約為2.6%,湧現出藥明康德、恆瑞醫藥等多家市值超2000億元的龍頭企業;2021至2022年,全行業新增上市企業230多家。

在政策、技術、資本等催化下,特別是「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以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明顯增強。2015至2020年我國生物醫藥基礎研究論文發表複合增速達14.3%,約為美國的2倍。30萬名海歸生物醫藥精英充實研發隊伍,全國生物醫藥研發力量達到100多萬人。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駐會副理事長吳朝暉認為,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取得長足進步,具備了走向世界的能力。新冠疫情以來,我國在疾病診斷、治療手段、疫苗研發生產等方面多依靠自主力量,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整體能力質的飛躍。


治理體系有為有效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之路,同樣是全方位治理體系的蛻變之路。我國近年來從政策集成、平台賦能、運維服務、空間定製等方面優化配套,推動產業良性發展。

歷經多年探索實踐,我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生物醫藥政策法規體系,重點從重視生產、使用、安全向更加注重創新轉變;出台《「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將「生物產業」提升為「生物經濟」,生物與醫藥產業戰略地位同步提高;不少地方政府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未來經濟發展重點進行培育,在完善集采、醫保目錄、支付管理等政策同時,促進藥物研發創新。

公共平台的搭建,是生物醫藥產業實現要素資源合理配置與流動的橋樑。以北京亦莊生物醫藥園為例,這裡占地1萬平方米,打造出配備2000台專業儀器設備的E—Town Bio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台,覆蓋生物醫藥生產研發關鍵環節,累計為國內近600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5萬餘次。

太原市一生物醫藥基地


與此同時,我國孕育出一批高成長性生物醫藥研發配套企業(CXO)。

2022年7月,藥明康德宣布在新加坡建立研發和生產基地,預計未來10年累計投資20億新元。這家2000年起步於無錫的生物醫藥企業,經過10多年發展,成長為我國CXO頭部企業,並在亞洲、歐洲、北美等地設有運營基地。

得益於齊全的產業鏈條和完善的配套服務,越來越多國際知名生物醫藥企業將生產版圖拓至中國。「我們與中國一些藥廠有單克隆抗體項目合作,他們可為企業提供全鏈條服務。」一位外資藥企負責人表示,中國集聚醫藥龍頭企業,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優勢明顯,吸引力十足。


築牢技術、人才基礎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生命安全研究院院長王宏廣認為,生物醫藥是世界醫藥領域最活躍、最具有潛力的領域,我國可力爭在抗體、疫苗、基因藥物、蛋白藥物、生物相似藥等方面儘快進入國際領先行列。

當前,我國生物醫藥行業還需持之以恆推進原始創新,推高產業層次,促進資本投入與技術發展良性循環。多名受訪專家表示,為加快提升生物醫藥創新能力,未來還需要瞄準重點領域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超前部署引領性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造生物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當前,我國多地將生物醫藥確立為重點規劃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要打造真正有競爭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關鍵在於找准適合自身發展的細分賽道,把有限資源用在刀刃上。

可以預見,未來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將呈現集中化與差異化並存趨勢,各地要圍繞藥靶發現、藥物篩選、合成生物、安全評價、臨床研究等生物醫藥產業鏈關鍵環節,結合自身基礎和優勢,制定差異化策略,推動產業政策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扶持轉變,在社會資本徘徊觀望時,政府引導基金應該發揮更大作用,有的放矢提振市場信心。

同時,要在造就生物技術頂尖人才上下功夫。建立頂尖人才檔案庫,根據不同學科、不同產業鏈人才現狀,重點支持沒有頂尖人才的學科造就頂尖人才;創新人才引育方式,支持民營企業引進頂尖人才;啟動一批「國際重大科學工程」,提升我國頂尖人才的國際地位與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