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美術從業者眼中的AI繪畫:「入侵」基礎工作已成定局?

南方週末 發佈 2024-05-08T19:46:35.854132+00:00

2022年12月11日,杭州,AI機器人在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為觀眾進行人像繪畫。(人民視覺/圖)近日,遊戲圈內,AI繪畫再引爭議。2023年2月15日,微博名為「卜爾Q」的畫師公布了一張為手遊「白夜極光」供稿的情人節賀圖。

2022年12月11日,杭州,AI機器人在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為觀眾進行人像繪畫。(人民視覺/圖)

近日,遊戲圈內,AI繪畫再引爭議。

2023年2月15日,微博名為「卜爾Q」的畫師公布了一張為手遊「白夜極光」供稿的情人節賀圖。該畫稿中的人物很快被指存在腳底、手指均不協調的問題,疑似有AI繪畫的痕跡。

儘管該畫師隨後回應稱圖片局部處理不妥,並非「幾行代碼拼湊而成」,但有關AI繪畫的討論迅速在遊戲圈內被點燃。在浙江某大型遊戲公司原畫設計崗阿狗的印象中,這是圈子裡首次有人被指使用AI作畫。她記得,早在幾年前,美術圈子裡就已經有了對AI繪畫的討論。然而,「古早」的AI產出在內行眼裡還是「不太好應用」,故此鮮有人注意。

但在這兩年,情況大為不同。「尤其去年年底,AI突然就開始越來越強。」阿狗回憶,「那時那些圖都是偏向插圖類的,很漂亮,人也不是說很畸形,當時就覺得還蠻厲害的。」鹽嶼數字藝術工作室主理人阿彌也有類似的印象,她留意到,短短一兩年內,AI已經能夠產出外行看「基本上就跟照片一樣」的寫實畫作。

與此同時,AI也營造了一個分裂的輿論場與美術圈。在海外,有AI繪畫的開發公司已獲得上億美元融資;據大河報報導,不少商業畫稿的單子湧向了AI;亦有開發團隊靠設計AI繪畫程序,通過廣告、付費、會員等方式盈利。在阿彌的工作室中,AI就帶來了降本增效的可能——在客戶尚未確定想要的設計風格時,AI能代替畫師,以更快的速度出更多的「idea圖」,以便儘快確定下一步的方向,這大大降低了試錯與溝通成本。

但在阿狗看來,如今被訓練得漸趨「油膩」的AI,畫作有「賽博豬油」的感覺。她不願使用AI,擔憂會如同吸毒一般依賴它。社媒平台上,不少美術從業者與愛好者也討伐AI被投餵了不少沒有版權的作品,繼而縫合了它們。亦有人指出,AI繪圖不是作品,沒有人的思考與靈魂。

AI繪畫發展至今,究竟已經改變了多少行業業態?南方周末記者聯繫到3位美術行業從業者,以下是他們的自述,南方周末記者進行了內容整理。

所有項目會先讓AI過一遍

韓銳 蘇州阿優艾思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插畫師

我在這個行業已經5年了。我的公司以做建築和城市題材插畫為主。

我們從2022年5月份開始深入學習AI繪畫,對這個東西逐步了解。我們發現它能做很多輔助創作的工作,並且也可以生成我們想要的風格。我們就讓AI學習我們的風格,生成跟我們風格相似的圖紙,這個時候,我們就覺得它很有用。

我們開始訓練AI,把我們的圖紙、畫過的素材都給AI,讓AI去認識這類風格,我們叫它韓銳風格。下次我再告訴AI我要韓銳風格的時候,它就可以生成韓銳風格的圖紙,這一點對我們幫助很大。

訓練AI加上準備工作,花了一個月。我們組合出四百張圖片投餵了給AI。我們首先投餵的是自己的作品和新準備的素材,我們不會投餵別的藝術家的作品,因為我們也是藝術家,感覺訓練別人的風格不太道德,這種做法目前也是有爭議的。

訓練出的AI,現在用於我們的前期環節,跟客戶溝通的時候會用到。客戶說了需求,但他說得很抽象,我們插畫師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要求「具體」給到圖面上。插畫師很有可能「具體」得不對,就要改。這個時候,就需要大量的圖紙跟客戶溝通,到底是 A、B、C還是D,讓客戶看到最終結果,客戶才能想像出來。

沒有AI的時候,我們就要去畫ABCD。現在有AI,我們就可以讓AI畫一個次級版的、不太完美的ABCD,客戶可以去選,如果他選擇是B,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深化,這就很節約時間。

客戶其實能看出來AI稿跟成稿的區別。AI在很多細節上還是不過關,比如畫建築,它有地方可能就很不準確。我們不指望AI一下子從0到100分,它只要讓客戶確定了大的氛圍和感覺。另外在深化工作上,我們插畫師做起來,反而比調教AI要快很多。AI畫出來的東西沒有分層的文件;插畫師要修改的話,塗抹出一個細部,讓AI修改就反反覆覆,這不如我們插畫師直接修改細部快。

現在,基本上所有的項目,我們都會先讓AI過一遍,因為它會給我們的主創插畫師啟發和靈感。

我沒有強制大家去使用AI,我是讓大家去學習AI。你有一把刀,你可以不用它,但是你平時就得了解它,你起碼要知道它能幹嘛。有的同事,他只是聽過AI,但是沒有使用過AI,他就誤認為AI離他還很遠,不可能取代他做的工作。很多人不想學習AI,他覺得AI有版權問題,有拼湊問題,它只是做某種圖的融合。其實那些都說得不對,AI的算法並不是ABCD四個圖紙的融合,它是重新創造出來的一張新圖紙。我覺得不要一直不了解它,不要只看到一些片面信息。

有客戶要求用AI繪畫

阿彌 鹽嶼數字藝術工作室主理人

我在網際網路、文化、傳媒行業的公司都幹過,有十幾年美術行業的經驗。

我們工作室做IP形象設計、概念設計、虛擬偶像等,作品基本上是根據客戶需求來定製。比如,我們做過的遊戲項目,剛開始只有劇本,導演和製作找到我們,要我們幫他把場景、世界觀進行視覺化呈現。

我覺得AI還是蠻好的。有了AI,像我這樣一個既不是手殘黨也不是那麼專業的人,現在也可以在最初頭腦風暴的階段降本增效,很有效率地去進行工作。

一個項目里,最初的溝通交流後,會定一個方向、範圍、框架,我在框架裡面填東西。進入設計製作的階段,我們大量地起稿、畫草稿,再進行氣氛圖。沒有問題,就下一個環節;如果有問題,我們就再修訂。在此過程中,工具和軟體實際上只是輔助。

我覺得AI最重要的是幫助我們了解客戶真正需要的東西。比如有的時候,客戶會跟我說,我想要一個賽博風格,但到最後會發現,他要的其實不是賽博,因為他自己也分不清,這比較浪費時間。對於商業工作來說,AI在這個時候介入,實際上是幫你去進行試錯,節約試錯成本,還節約了你再去跟其他人交流的時間成本。

比如,我把我的手稿給AI,讓它出一個下一步執行的創意圖,我給客戶看,客戶再進行調整。而不是像之前沒有AI的時候,畫圖畫到凌晨兩點,發給客戶,客戶說這不是他想要的,那就很浪費時間。

它還可以提供另外一種可能性。比如我們用PS手繪或者建模,另外再使用AI的出圖輔助,這是兩條腿走路,它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雖然目前還沒有數據說明提高了多少效率,但肯定是有比較好的幫助。

我們也不是一直在用AI輔助作畫。我們有的同事,他用手起稿就能起出來,肯定還是自己做會更快一些。其實最難的是創意階段,如果他想不出來,需要尋找靈感,就可以去用AI找一些靈感。

也有客戶要求我們用AI繪畫,幫他們做一些研發工作。現在各個大廠都已經開始在接觸這些東西了,比如有一些角色、場景、產品,他們內部沒有時間進行研發,我們就要去幫客戶解決這些問題。

好多遊戲公司偷偷摸摸在用

阿狗 浙江某大型遊戲公司原畫設計崗

我已經工作四五年,現在在一家遊戲公司從事遊戲美術設計。私下裡,我也會畫自己的圖,就是動漫同人。

我們其實沒有用AI,但是不代表別的遊戲公司沒有在用,現在遊戲公司好多都已經偷偷摸摸在用了,只是大眾都不太知道。好多同行講,自己的項目早就在用AI,比如有的遊戲裡面不起眼的小插圖。你可以這麼理解,比如說在前期工作中,設計人員先用AI生成一些設計方向,AI生成的會比較潦草,經挑選和處理後,再進行下一步工作。

每個人對AI的態度不一樣。我不是很想沾上這個東西,一方面AI畫出來的不是我的風格,我也不太喜歡AI那種油膩膩的畫風。在AI上,你要輸入關鍵詞調來調去,那個界面就亂七八糟。另一方面,我怕我一旦沾上,就再也不進步,依賴上AI,像吸毒一樣。

但是有很多人還挺愛偷懶的。我一個朋友的同事已經是AI「屍塊」大拼接了。私下的練習圖,她也放在AI裡面,讓AI生成一些美少女圖,她再修修。其實她自己畫得不太好,結果她完全沉迷在AI生成的高品質美少女神圖里。

關於AI繪畫的版權問題,在微博上,大家都覺得你是小偷,人人得而誅之,但是在遊戲公司內,老闆才不管你那些問題,別人都用,我不用豈不就是虧了?我剛才講到遊戲裡的插畫,如果讓一個原畫師純手畫的話,可能要一個星期,現在AI生成了50%,三天就可以完成,然後還能出多個版本。對一些老闆來講,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所以會偷偷用。

我目前還沒有觀察到有同行因為使用AI繪畫被裁掉的,可能是我們現在聊這問題太早了。AI是很厲害,但是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厲害,還是非常需要做美術的人來駕馭它,尤其是審美和能力很強的美術人。

AI是現在市面上所有東西的一個平均值,遊戲公司里的同行必須要高於這個平均值,才能去給AI改圖、餵圖。低於這個平均值的人,可能會被淘汰。

(文中阿狗、阿彌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姜博文 南方周末實習生 胡怡芹 肖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