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學2023年春期德育工作計劃

行在途中23 發佈 2024-05-08T19:49:04.951145+00:00

XX中學2023年春期德育工作計劃一、指導思想創新性地開展德育工作,使學校德育工作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探索更適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點、更適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舉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XX中學

2023年春期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創新性地開展德育工作,使學校德育工作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探索更適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點、更適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舉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強化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為重點,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實效性,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參與的德育模式,力爭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標

1.強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2.制定、完善、健全各項相關的安全制度,通過各種系列教育重點全校範圍內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和衛生教育,通過各個不同年級側重不同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公德教育、誠信教育。杜絕各種安全隱患、安全事故發生。

3. 把養成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培養遵守社會公德、誠信做人、禮貌待人、尊師守紀、充滿愛心的陽光好少年。讓學生在校擁有主人翁意識,自覺愛護好校園裡的公共設施。

三、工作重點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對班主任隊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班主任老師的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教會班主任科學、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進行班級管理。

2.常規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過對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檢查評比,促進班級建設,充分發揮全員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會時間上好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班會課,德育處將檢查各班班會情況。

3.繼續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中。通過主題班會、晨會、板報宣傳等途徑,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進取的精神及審美意識。

4.完成家校合作,通過形式不同的家訪,促進老師、家長、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樑,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師德建設

加強多形式的學習,創設「全員育人」的氛圍,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促進和推動學校德育工作,教師要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思想道德滲透教育。進一步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培養一支素質優良、精幹實效、開拓進取的班主任隊伍。

(二)高度重視養成教育

深入開展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根據《中學生守則》、《縣二中學生一日常規》要求,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構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三自」機制,並形成以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家長評相結合的評價制度。

圍繞培養學生「衛生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加強班級管理,經常性地進行班容班貌檢查,將中學生日常規範教育抓細、抓嚴、抓實,努力達到日常行為規範中的「五無」、「五有」要求,(即地上無痰跡紙屑、牆上無污痕、桌面無刻畫、門窗無破損、衛生無死角;課堂有紀律、課間有秩序、言行有禮貌、心中有他人、學困生有進步)。

各班要根據學生的情況,著重對學生進行以文明禮儀為重點的文明養成教育,在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中要堅持高標準、低起點、多層次、嚴要求、重訓練的原則。通過嚴格的訓練,努力使學生的行為規範外化為行為,內化為素質,逐步養成「文明用語脫口而出,文明行為隨處可見,在校文明語言」的好習慣。

要進一步強化管理中的學生主體意識和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及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組織活動、管理、評價,逐步使學生從「要我這樣做」轉變為「我應該這樣做」,讓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

積極實施「生態德育」工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全面開展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和衛生健康教育等;以「堅持人人共成長」為教育主題,以道德教育為核心,切實開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愛心教育、誠信教育;以「堅持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教育主題,以環保教育為核心,積極開展熱愛自然教育、愛護動物教育、學校文化傳統教育和審美教育。

(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1.提高教學水平。

抓好家長學校的組織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做到目標明確,計劃落實,規範嚴格,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強,並且認真做好資料搜集、積累工作。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網絡;做到每學期同每位學生家長均有一定程度的聯繫,特別重視做好與學困生家長的經常性聯繫;加強對教師家訪工作的組織管理,積極開展「教師家訪」活動,要求所有班主任全學年必須對本班學生進行一次家訪。 

2. 營造良好環境

認真貫徹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認真落實每周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加強教師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了解,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具備基礎的心理諮詢能力,能從學生行為表象發現其內在的心理疾障,並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進行合理疏導。

第二,充分利用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契機,讓家長認識心理健康對學生的意義及作用,能用正確的心態面對學生的心理發展,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能正確面對,不迴避、不漠視。我校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這是學校、家庭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刻不容緩。只有我們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才能逐步解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才能促進青少年和諧發展。

第三,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要讓學生自覺遠離網吧、電子遊戲房和其他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增強道德自律和對不良誘惑的免疫力。還要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關心,加大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形成齊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

(五)抓好學生安全教育

1.大力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飲食衛生安全、網絡安全、防盜搶、防拐騙、防勒索及「五防」(防火、防電、防雷擊、防溺水、防中毒)安全教育,每學年組織一次全校緊急疏散演練,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範能力,積極做好事前的防範工作。

2.加強教師的值日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發的安全事故;

3.嚴格保安管理,建立來客登記制度,嚴防社會閒雜人員、不法分子進入校園,滋擾學校。

下附德育工作行事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