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與羅傑:兩個大主教之間圍繞十字架的問題而爭吵

未央文史 發佈 2024-05-08T21:11:09.979319+00:00

兩個人的打鬧源於羅傑發現理察坐在特使的右邊,羅傑引用比德的《英吉利教會史》,證明自己才應該為亨利加冕,因為約克大主教任職先於坎特伯雷大主教理察,所以他認為自己更有資格成為首席主教。

理察與羅傑

1170年貝克特遇刺身亡,多佛隱修院的院長的理察(1174-1184)成為了坎特伯雷新一任大主教。

理察大主教被人銘記就是因為在他的任期內在英國與約克大主教的首席教座之爭。1174年到1175年理察和羅傑最初有幾次小的衝突。但是接下來的年是兩個大主教之間爭執的分水嶺。

1176年,作為羅馬教廷特使,休·皮埃隆來到英國解決兩個大主教之間的爭端。下文所發生的完全可以稱之為鬧劇。兩個人的打鬧源於羅傑發現理察坐在特使的右邊(右邊代表長者),羅傑引用比德的《英吉利教會史》,證明自己才應該為亨利加冕,因為約克大主教任職先於坎特伯雷大主教理察,所以他認為自己更有資格成為首席主教。當抗議失敗後,羅傑竟然坐在了理察的腿上。

羅傑的挑釁行為立馬引起了激烈的衝突,但是雙方衝突力量懸殊較大,坎特伯雷一方在人數上遠遠超出約克一方,占有絕對的優勢。由於這個原因,理察的侍從們將羅傑從理察腿上扯開,將他推倒在地,然後暴揍羅傑了一頓。最後羅傑的教袍被撕碎,在坎特伯雷支持者的嘲諷和噓聲中逃到安全地方,一位編年史家稱他被揍得半死。所以雙方在威斯敏斯特會議上並未作出決定。羅傑向國王抱怨此事,並且向國王展示了自己所受之傷。

亨利二世據說大怒,但是也並未嚴肅處理此事。在8月份溫切斯特舉行的王廷會議上,雙方在國王的要求下和解。羅傑特別指控伊利島主教傑弗里·里德對他施暴,但是傑弗里發誓他並未對大主教羅傑動手。然後雙方簽訂了五年合約,兩方的大主教都不可以傷害或者控訴對方。他們之間的衝突要提交給里昂大主教和法國其他主教裁決。儘管這一協定並未起到作用,但是教宗亞歷山大在1176年12月寫信重新確認了約克一方的地位。約克大主教不需要向坎特伯雷大主教宣誓效忠。而且根據教宗格里高利的規定,先獲得祝聖儀式的大主教應該尊享首席主教的權利。

1181年,約克大主教羅傑去世,他力爭維持約克一方的權利,最起碼在理論上確保了約克的優先地位,可以在英國各地高舉大主教十字架。他的去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在羅傑去世之前,坎特伯雷和約克雙方為了地位優先、出行儀仗高舉大主教十字架和教宗在英國的常駐使節等問題爭執,羅傑在任期內未結束兩大主教之爭的努力都未成功,儘管他和羅馬的書信一直絡繹不絕,羅傑的權力得到了教宗的支持,但是雙方之間的長期衝突始終未能解決。

在此之後,坎特伯雷和約克雙方爭執基本圍繞著大主教儀仗高舉大主教十字架的問題而發生爭執,甚至是激烈的衝突。所以未來雙方的衝突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雙方大主教的性情,以及他們與國王和教宗的關係。

傑弗瑞與沃爾特

到了獅心王理察統治時期,雙方都想解決這一爭執。但是任何潛在的解決方案都無法解決。因為獅心王出生在法蘭西,積極參加十字軍東征。他在位10年期間,在英國的時間不過幾個月而已。所以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君主將雙方聯結在一起,雙方大主教都運用自己的方式來討論解決這一問題,所以雙方的爭執很容易陷入僵持局面,雙方衝突進入了停滯時期。

1181年羅傑大主教身亡以後,約克大教堂的教座一職有十年空缺。1191年亨利二世的私生子傑弗瑞(1191-1207)被任命為約克教省的大主教。傑弗瑞和羅傑性格不同,他更喜歡他俗世的貴族生活而不是教士的禁慾生活。因此傑弗瑞在當選為大主教後並不想接受祝聖儀式。但是他的貴族出身使得他有足夠強勢的性格維護約克教省的各種特權。

傑弗瑞在被祝聖成為大主教時前就面臨與坎特伯雷的衝突,因為坎特伯雷大主教要求為他舉行祝聖儀式。這一事件很快得以解決,傑弗瑞前往圖爾接受祝聖儀式,從而避免了對坎特伯雷做任何形式的臣服。傑弗里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來維持約克的大主教地位,他還為約克教省贏得了特權,除非是擁有特別權威的教宗使節,否則約克無需聽從任何教宗使節的管轄。如他的前任大主教一樣,傑弗瑞也面臨著大主教十字架的問題,並在1192年受到了暴力的威脅。

但是最嚴重的挑戰來自1195年,當大休伯特·沃爾特(1193-1205)成為坎特伯雷大主教後,因為沃爾特在理察不在國內的時候代國王管理英國。他在管理國家方面極有天賦,而且毫無疑問是傑弗瑞比較強勁的對手。1195年,沃爾特被教宗任命為整個英國的特使(但是教宗要求沃爾特執行教宗使節的權力時,要把約克教省排除在外),沃爾特地位的提高,讓雙方再次爆發首席主教之爭。

1195年6月,沃爾特召開了兩天英國教會會議,在這次會議中兩大教省之爭的歷史被重新回顧,但是卻並沒取得什麼結果。因為傑弗瑞立場堅定,堅決維護約克教省的權利和傳統。因此在獅心王理察在位期間,現狀得以維持,爭執雖有停滯,但仍然偶有發生。

格雷與坎特伯雷大主教

國王約翰(1199-1216)在位期間,關於大主教十字架和有關首席主教的爭執並未有新的進展。在1205年沃爾特去世以後,國王約翰和教宗英納森三世為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人選問題發生了衝突。作為羅馬的紅衣主教,史蒂芬·蘭頓被教宗任命為坎特伯雷新任大主教,但是他直到1214年才來到英國。

同時1212年,傑弗瑞大主教去世,約克教省的大主教教座一直空缺,直到1215年,沃爾特·格倫才成為了約克的大主教,至此英國重新擁有了兩位大主教,為雙方爭論提供了前提條件。但是此時英國正處在內戰和法國國王的入侵中。但在國王約翰去世沒多久,這兩個大主教的爭執就重新上演。

在亨利三世統治期間(1216-1272),由於國王個人能力不足,所以教宗在解決坎特伯雷和約克的首席教座之爭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地位。1218年洪特留三世(1216-1227)禁止格倫大主教在坎特伯雷教省行進時,大主教儀仗高舉大主教十字架。

這一禁令可能與坎特伯雷大主教蘭頓相關,蘭頓抱怨此舉侵犯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權力。1120年,亨利三世舉行第二次加冕典禮,不想引起衝突的北方教省大主教格雷未參加這一典禮,編年史家斯塔布分析他缺席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大主教十字架被禁令在南方教省高舉。

林肯教區的執事和教士團被蘭頓的官員暫時停職,因為他們在格雷的大主教十字架前迎接約克大主教。兩年之後,蘭頓和格雷在各自教省臨近的教區林肯會面,討論這一問題。但是並未達成一致的決定,取得任何成果。事實上,在前一年1121年,蘭頓從羅馬凱旋歸來,洪特留三世授予蘭頓特權,禁止約克在北方教省外,大主教儀仗舉大主教十字架,並且在蘭頓有生之年,羅馬教廷不再向英國派遣教宗使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