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天子魏博牙兵:唐之弱,以河北之強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

及第狀元郎 發佈 2024-05-09T08:29:46.551217+00:00

唐朝是古代武德最興旺朝代,萬國來朝,國力強盛,289年就打了130場大仗,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只有他吊打別人的份,別人很少敢惹他。

唐朝是古代武德最興旺朝代,萬國來朝,國力強盛,289年就打了130場大仗,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只有他吊打別人的份,別人很少敢惹他。

唐朝建國統一天下之後,先後滅掉了吐谷渾(627年)、東突厥(630年)、高昌(640年)、薛延陀(646 年)、中天竺(648年)、龜茲(648年)、西突厥(657年)、獠人 (658年)、契丹(660年)、百濟(660年)、鐵勒(660年)、倭 國(663年)、高句麗(668年)、西南蠻(729年)、突騎施(744年)、後突厥(745年)、小勃律(747 年)、石國(751年)、大勃律(753年)、回鶻(842年)等政權。

然後外戰打的差不多了,唐朝就自爆了。在唐朝開元盛世輝煌無以復加的最頂點,安史之亂爆發了。

為什麼安史之亂八年無法平定?

因為安史之亂不是簡簡單單安祿山史思明兩個野心家造反,而是大唐最精銳的河朔三鎮,東北軍區幾十萬猛將雄兵的共同叛亂。

所以我們把安史之亂的軍隊稱之為叛軍。

兩方都是唐軍精銳,誰怕誰呀。

猛將對猛將,雄兵對雄兵。




安史叛軍的戰鬥力有多強,可以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大唐盛世最後一戰,香積寺之戰的慘烈程度。

唐肅宗至德二年(757)的香積寺之戰,是安史之亂中唐軍收復長安的決定性戰役,也是安史之亂的轉折點。香積寺之戰是唐軍在吸取清渠之敗的教訓,獲取回紇騎兵的援助,並選取香積寺作為收復長安新突破點後所採取的軍事行動。香積寺之戰極為慘烈,經歷了初戰失利、李嗣業穩住陣腳、回紇奇襲叛軍兩軍夾擊、叛軍大敗四個階段。

唐肅宗以長子廣平王李俶為天下兵馬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率領唐軍及回紇、西域、安西之眾十五萬,號稱二十萬兵馬,由鳳翔出發,向東進攻。為了迴避叛軍的騎兵優勢,將戰場特意選擇在地形複雜的南部山麓,以灃水和大川掩護兩翼。同時,全軍按照舊的建製做了梯次配置,形成前後三條陣線,以便在前軍失利後有足夠的預備隊使用。甚至在每個集團的陣線背後,還部署了自己的第二線支援力量。

兵至長安城南香積寺附近,與安史將領安守忠、李歸仁率領的十萬叛軍相遇。郭子儀當即布置軍陣:以將軍李嗣業為前軍,郭子儀和元帥廣平王為中軍,將軍王思禮為後軍,先後出擊。前軍將領李嗣業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左突右沖接連擒殺了叛軍的十多個將領,回紇的四千騎兵又繞到叛軍後面,前後夾攻。經過兩個時辰的激烈交戰,叛軍大敗。安守忠等叛軍將領急忙率殘部逃回長安。第二天黎明,郭子儀和廣平王李俶率唐軍進入京城,把安史叛軍趕至潼關以東。

戰後,唐軍清點戰果。除了俘虜的20000人外,還斬首60000餘人。安史集團在關中的防務也一戰崩潰,長安被李唐王朝的中央軍順利奪回。因此,香積寺之戰足以稱得上是安史之亂的轉折性戰役。

史書記載「自午及酋,斬首敵酋六萬,填溝壑死者甚眾」。8小時廝殺,叛軍陣亡9萬人,唐軍死傷7萬,平均每小時2萬人戰死。

雙方從上午開始打,中午時唐軍完成包抄。然後打了一下午,陣斬6萬,是中國古代歷史上陣斬記錄的巔峰。晚上唐軍打進長安,俘虜2萬。

叛軍被包圍後,死了60%的人才崩潰,一般而言所謂古代軍隊10%,近代軍隊30%。現代軍隊60%本身就是一個平均數,東漢野戰軍記錄看各種陣亡4成軍隊才撤退,唐軍更是沒有打過後世宋明那種大崩潰退千里的戰鬥 ,唐軍幾次所謂大敗仗死一堆人,但唐軍是進攻方,掌握主動權的情況下死一堆人,然後剩下撤回來,這抗傷亡率已經是現代軍隊的水平了。

唐軍戰鬥,甲騎具裝是在側翼騎兵陣線的,陌刀兵是在步兵陣線里的,官軍都是等到叛軍預備隊打完了再組織騎兵迂迴包抄的,這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會戰。

相積寺之戰規模或不及「長平之戰」,但每小時2萬人死亡比絕對是歷史第一,更重要是為唐王朝續命了150年。香積寺之戰後唐朝保住了基本盤。

不過唐朝很快就在鄴城之戰打了大潰敗。到758年9月,唐肅宗調集了包括郭子儀、關內節度使王思禮、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北庭行營節度李嗣業、襄鄧節度使魯炅、荊南節度季廣琛、河南節度使崔光遠、滑濮節度許叔冀、平盧兵馬使董秦等九鎮節度使,兵力達到了60萬人的唐軍主力,圍攻叛賊安慶緒駐守的鄴城,著名的鄴城之戰爆發。

由於肅宗的孱弱和猜忌,諸軍不設統帥,以致戰事久拖不下。次年春,叛軍得史思明之助,大敗唐軍九節度使大軍,其圍遂解。

此戰唐朝主力傷亡慘重,之後唐朝對叛軍採取招撫為主的策略,河朔三鎮就是代表,李懷仙等人本是叛軍,唐朝廷因為軍力不繼,不得不接受他們的投降並且給予地方節度使的大權。可以說,鄴城之戰的失敗加劇了唐中後期的藩鎮割據。

唐朝和安史叛軍戰爭以雙方妥協告終。

唐代宗寶應二年(公元763年)二月,唐朝皇帝任命「安史之亂」叛將史朝義降將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薛嵩為昭義節度使、李懷仙為幽州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防禦使,以招撫妥協的方式結束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由此開啟了河朔三鎮尾大不掉藩鎮割據時代。魏博、成德、盧龍三大藩鎮(河朔三鎮)最為著名,其中魏博藩鎮實力最強,號稱「河朔腹心」。這些原屬安史的叛將名義上歸順朝廷,實際上並不服從中央,自己署置將吏官員,各握強兵數萬,租賦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據勢力。

《資治通鑑》記載魏博:「舉管內戶口,壯者皆籍為兵,惟老弱耕稼,數年間有眾十萬;又選其曉鍵者萬人自衛,謂之牙兵」。唐代的河北已經高度開發,「河北貢篚徵稅,半乎九州」 ,再加上「河北氣俗渾厚,果於戰耕」 ,「冀州產健馬,下者日馳二百里,所以兵常當天下。」魏博藩鎮也因此擁有一支強大的藩鎮武裝,對外號稱「天雄軍」。世稱:長安天子,魏博牙兵。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中後期皇帝被稱為長安天子,在藩鎮驕兵悍將眼中就是一個笑話罷了。史書稱: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耳!

唐朝節度使是中古軍事封建制度有其合理性,和之前的北魏六鎮體制一脈相承,和之後的猛安謀克制,八旗制度也類似,各大節度使如同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一般。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即節制調度的軍事長官,初設時為負責管理調度軍需的支度使,同時兼管理屯田的營田使,主管軍事、防禦外敵,唐朝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採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到唐朝後期勢力大大加強,已經到獨攬大權到了國中之國地步。

沒有節度使,唐朝拿什麼打吐蕃契丹南詔。

宋人尹源評說:「弱唐者,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唐之弱,以河北之強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