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活7年,他就是千古一帝

青鳥訴音塵 發佈 2024-05-09T09:30:48.337868+00:00

見追兵沒有追上來,李隆基長吁一聲,掩面而泣:「朕終於安全了!只可惜貴妃......嗚嗚嗚......」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唐玄宗李隆基一路逃跑,來到了四川劍閣。

見追兵沒有追上來,李隆基長吁一聲,掩面而泣:「朕終於安全了!只可惜貴妃......嗚嗚嗚......」

一旁的高力士撫著李隆基的後背:「皇上,請您保重啊!」

「是是,朕自然要保重,朕的皇帝還沒做完呢,朕要東山再起、號令天下......」

沒想到,李隆基的「豪言壯語」還沒說完,他的兒子李亨就私自登基稱帝了。無權無勢的李隆基不得不卑微到塵土裡,做起了上皇天帝。

但這個上皇天帝,他做得並不逍遙。

上皇天帝李隆基人身自由都受到了限制,不能出自己的院落、不能隨意見外人,最後孤孤單單地鬱鬱而終。

有人說,李隆基晚年淒涼,還不如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就去世了,少活這最後的7年,或許還能稱為「千古一帝」。

為何?

01 淒涼晚年的開始

李隆基最淒涼的莫過於倉皇而逃、手刃摯愛。

他的晚年生活,完美詮釋了「人還沒走茶就涼了」。而這一切,究其根本,全都拜自己所賜。

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城門外對15萬將士下令:「起兵,老子反了!」

一時間,黑壓壓的士兵叫囂著「奉密旨討伐楊國忠」,奔向大唐的中央長安。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此刻的長安,李隆基還躺在楊玉環的溫柔鄉里,吃著荔枝、唱歌舞蹈,沉浸在靡靡之音中的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百般維護的「好大兒」安祿山,竟然會造反。

即使有人已經明確告訴李隆基:「安祿山造反了,馬上要打進城了!」李隆基斜臥軟榻擺手:「別多想,那是不可能的事。」

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將士們乾瞪眼,就是等不來皇帝那一句:「出兵討伐!」

直到叛軍殺到長安城牆下了,李隆基才恍然大悟,趕快派兵去打壓,但為時晚矣,「好大兒」已經自己封自己做了皇帝,而且還殺到家門口了。

為了活命,公元756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太子李亨和高力士等人,逃往蜀中避難。當一行人到了馬嵬驛時,大臣陳玄禮坐不住了,高喊:「我等今日如此,定要找楊氏一家算帳!」

士兵們將多日窩囊、倉惶、氣憤化作無盡的怒火,逼著唐玄宗給大家一個交代。

這就是著名的「馬嵬驛兵變」。

唐玄宗雖然貴為皇帝,但此時只是一個落逃之人,除了眼前這些親兵,再無其他依靠。

思來想去,不得不讓心腹高力士了結了摯愛楊玉環。

《舊唐書·楊貴妃傳》中對此事有著記載:

「及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

抱著楊玉環屍首的李隆基,痛苦不已,身為一朝皇帝,連心愛之人的性命都不能維護,讓他感到無盡的絕望和淒涼。

白居易的《長恨歌》中如此描述: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此時的李隆基,看著可憐,但時至今日,全由他而起。

當年,張九齡勸他殺掉安祿山,他就是不聽。

公元736年,安祿山被命去討伐契丹,他好大喜功、不聽指揮,中了埋伏,損失了不少兵馬。

宰相的張九齡向唐玄宗提出建議:「安祿山這人,奸詐且不好控制,請皇上殺了他!」

當時安祿山已經認了楊玉環為乾媽,李隆基不僅非要留著安祿山,還因此對張九齡產生了厭煩之情。

留著安祿山,直接導致了後來的安史之亂。

李隆基還用人不善,也是致使安史之亂爆發和不斷升級的原因。

因為寵愛楊玉環,李隆基用錯了人。他將楊國忠放在了至高無上的位置上寵著,同時又過度信任安祿山,給了他強大的兵力。

但李隆基沒有想到,楊國忠和安祿山二人漸行漸遠,甚至到達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在皇帝身邊的楊國忠,不停地說安祿山的壞話,而遠在邊城的安祿山,擁兵自大,狂妄得不能自已。

不造反,等啥呢?

時至此時,說什麼都晚了。

李隆基被迫逃離,被千夫所指,還不得不殺掉摯愛。

最可悲的是,即使李隆基吞了苦果,也沒能挽回他做皇帝的尊嚴。

02 被迫讓出皇帝之位

想要用摯愛換性命和權勢的李隆基,原本以為再淒涼也不過如此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更窩囊的日子,還在後頭。

首先是繼續如過街老鼠一般逃竄,被人瞧不起,但卻無可奈何。

楊玉環死後,李隆基已經意識到,無論是自己寵信外戚、聽信讒言,還是看人不准、優柔寡斷,他都是徹頭徹尾的錯了。

當然,和性命比起來,錯與對無關緊要,逃命要緊。所以李隆基覺得不能和安祿山硬剛,還是先逃往蜀中避難為妙。

繼續出逃之前,李隆基為了安撫將士們的義憤填膺和百姓們的怨聲載道,留下了太子李亨做後續工作,自己則帶著親兵一溜煙地走了。

這期間,有人質問過李隆基:

「宮闕,陛下家居;陵寢,陛下祖墓。今舍此,欲何之?」

意思是,你作為皇帝,拋棄了自己的家和祖墳,這是幾個意思?

李隆基聽到後身軀微微顫抖,他仿佛看見了楊玉環在自己眼前逐漸消失,但他拼命抓也抓不到。

但最終李隆基還是什麼也沒說,騎馬落荒而逃。

其次是被迫讓出皇帝之位,自己還要笑著替新帝說話。

這一次,他學聰明了,出逃路上著意隱居身份,外界都認為當朝皇帝下落不明。

一個月後,李隆基終於抵達了劍閣,他想著:這一月以來還算安穩,估計追兵早就被落在後面,於是他發布一道詔書,昭告天下:

「朕還活著。」

同時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說自己是天下的罪人:

「伊朕薄德,不能守厥位。貽禍海內,負茲蒼生,是用罪己責躬。」

然後又對太子李亨及一眾大將進行了安排:

「以太子亨充天下兵馬元帥,領朔方、河東、河北、平盧節度使,南取長安、洛陽」,永王李璘、盛王李琦、豐王李珙等諸皇子也各領地方節度使,「應須士馬、甲仗、糧賜等,並於當路自供。」

要說,李隆基即使是在逃皇帝,只要江山未改,這麼安排也挺合適的。但尷尬就尷尬在,此時的太子李亨,已經在三天前自立為帝。

話說這李亨,在兒子廣平王李俶和東宮宦官李輔國的擁護下,向西北進發,去討伐逆賊。

一路上,他順民心、應兵意,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到了寧夏,太子李亨在朔方軍的擁護下,擅自稱帝了,至此,唐肅宗登上了歷史舞台。

為了體現仁孝,李亨還遙尊玄宗為上皇天帝。

所以,當不知道唐朝已經改頭換面的李隆基下詔說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天下譁然:竟然出現了兩個皇帝!

這該如何是好?繼續打?搞內訌?安祿山那支反兵還沒有完全清除,如此做豈不是等同於大唐江山拱手讓人麼!

此時的李隆基已經不是彼時那意氣風發的皇帝,過去那些腦袋別在護腰帶上的日子,讓他的心境發生了變化。

罷了!江山交予兒子,也算是一種成全。朕累了。

於是,李隆基又發了一封《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詔》。

意思是,自己老了,可以退位了,太子李亨稱帝名正言順,我作為上皇天帝十分認可。

李隆基放棄了皇帝的位置,他以為可以換來晚年的安穩,但卻沒有想到,自己的身份、地位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這個事實,則在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他今後的人生。

03 無權無勢的上皇天帝

如果能夠一直在蜀地當所謂的上皇天帝,李隆基的晚年還不至於太過淒涼,但世事難料,他最終還是回到了長安。

公元757年,在蜀地沒啥正經事做的李隆基,收到了一封令他振奮而又糾結的消息:

「唐軍收復兩京。」

這是令人振奮的事,經過2年多的征戰,唐朝政權終於扳回一局,收復了失地。

這意味著,李隆基雖然自己雖然犯錯了,但好在錯誤彌補了回來,沒有成為毀滅唐朝的千古罪人。

李隆基心中剛剛舒暢了一下下,很快,糾結之情就湧上心頭。

既然已經收復了京師,作為上皇天帝的他,自然是要回長安的。但此時的長安,已經是兒子李亨的天下,父子二人,一個尚在人世,一個自己登基,不見面還好,見了面好不尷尬。

不僅僅是尷尬,新帝李亨對自己會怎樣,李隆基更沒有把握。

太把自己當回事了,自然會分權,不把自己當回事,那這日子豈不是更傷自尊?更何況弄不好被殺了也是有有可能的。

猶豫之際,李隆基收到了兒子李亨的信,李亨在信中說:「如今天下已經基本安定了,請父皇回來繼續做皇帝,我還是繼續做太子吧!」

看似言辭懇切,實則探聽虛實。

李隆基看了信,更不敢回去了:你都當了皇帝了,還能退位嗎?這不過是權宜之計讓我回去,回去後你把我殺了可怎麼辦?

惶恐之時,李隆基又收到了一封信,是大臣李泌聯合眾臣寫的:

「自馬嵬請留,靈武勸進,及今成功,聖上思戀晨昏,請速還京以就孝養。」

意思是請上皇天帝回來,當今皇帝注重孝道,要好好地養著你。

看了這封信,李隆基終於釋懷了,於是他放下疑慮,回到了長安。

但李隆基沒有想到,他的被迫放權,是李亨心中的一道刺,他們父子二人的距離越近,這個刺就會越痛。

李隆基一行人剛剛到了寶雞,李亨就派人「迎接」,人數足足是李隆基隊伍的5倍。

負責迎接的人接到李隆基後,立即傳達皇帝口諭,「請上皇天帝的護駕隊伍就地解散。」一下子就奪走了李隆基那本就不太多的兵權。

被「綁架」的李隆基,不得不揣測李亨的心意,在進城時配合李亨演了一場父慈子孝的戲。

李亨將龍袍脫下、換成朝服,在城牆外迎候李隆基,見到李隆基後又跪又拜。

而李隆基則感動兒子孝順,親自給兒子披上皇帝的袍子,昭告天下:「讓李亨做皇帝,我只想做上皇天帝。」

就這樣,李亨「勉為其難」地繼續當皇帝了。

但是他還是擔心父親李隆基影響自己的政權,於是處處疑心設防。

李隆基思念楊玉環,提議給楊玉環改葬。

李亨則想:改葬相當於否認馬嵬兵變,而自己是從馬嵬兵變之後才當了皇帝的,這會動搖自己的根本,可不能輕易答應。

於是,李亨嚴詞拒絕了李隆基的提議。

除此之外,李亨還將李隆基軟禁在後宮,不讓他出去。

李隆基回去後,住在皇宮之外的興慶宮,前皇帝居住在此處,人來人往的好不熱鬧。

李亨見狀不高興,你這是要鬧哪樣?聚人再當皇上嗎?這可不行。

於是他趕忙對李隆基說:「您老人家住在皇宮之外太不安全了,還是來太極宮居住吧!」

李隆基明知道這個太極宮,是個深宮大院,但也沒有辦法,只得搬去居住了,這一住,就再也沒有自由。

不僅如此,自從李隆基住進皇宮之後,李亨連裝也不想再裝了,很少去看看自己的父親。

晚年的李隆基,就在孤單寂寞冷中度日,直到762年,被軟禁了1年10個月的李隆基,含恨去世。

李隆基的後半生,不僅經歷了兵荒馬亂,還顏面掃地,委曲求全沒有求來「全」,反而讓他進入了另一個牢籠。

這個牢籠困著他,令他不得不低頭。

回想過往輝煌,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李隆基會不會懊悔曾經的所作所為呢?

04 如果少活7年

李隆基的晚年,可謂是淒涼得令人唏噓不已。因此,後人不禁感嘆,若他能夠少活7年,也就是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死去,可能就會成為千古一帝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推測,是因為李隆基並非一生荒誕,相反,他在早年間勵精圖治,取得了相當大的功績卓越,創造了大唐開元盛世。

李隆基繼位不久,就發現唐朝的官員晉升制度有問題,以至於選上來一批沒什麼用處的庸官。

於是,他力排眾議,頒布一項制度:

「官不濫升,才不虛授,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意思是,要任人唯賢,不能選不會幹不能幹的人做官。

張九齡就是這個時期選拔上來的賢人,他才高八斗,為人正派,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以至於張九齡去世後,但凡有人舉薦賢能之士,李隆基都會問一句:「風度得如九齡否?」

不僅如此,這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風氣,還讓唐朝的社會文化取得了高度的繁榮,湧現了李白、王維、孟浩然等一眾詩人,至今她們的詩作還被我們傳頌。

再後來,李隆基組織了一系列開疆擴土的事,令唐朝統治的江山版圖,又進一步地穩定和擴大。

他頒布了《練兵詔》:

「比來緣邊鎮軍,每年更代,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豈惟緣路疲人,蓋是以卒與敵。其以西北軍鎮宜加兵數,先以側近兵人充,並精加簡擇......」

意思是之前兵與將之間,總是互相不認識,這都是由於練兵少的緣故。所以,西北的將軍要注意擴充軍隊、加強演練,這樣才能夠打勝仗。

於此同時,他還大力推行屯田制,在西北和黃河以北地區大規模屯田種糧,為軍隊的糧草供給做足了保障。

又練兵又送糧,唐朝的軍隊實力一下子猛漲,打擊邊塞摩擦也就更得心應手了。

不僅收復了營州,回紇等族也不再對外宣稱獨立割據了,長城以北的管轄權全部歸於唐朝。除此之外,還在西域樹立了威望。

又有能人治理國家,又能打仗,很快,在李隆基的治理下,唐朝的經濟得到了大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家家戶戶都「富得流油」。

這就是著名的開元盛世。

杜甫曾做《憶昔》一首,來描述當時的盛況: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具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意思說,唐朝開元年間,就連稻米都流油,小小的縣城人也特別多,能夠到達上萬人。大家都富裕了,每天唱歌跳舞好不快活。此外,都有錢了,就沒人偷盜了,晚上睡覺的時候,連大門都不關。

開元盛世,是李隆基的豐功偉績。

即使他在之後的皇帝之路上,犯過錯、受過傷,但也不能磨滅他的功績。

只不過,站得越高,越容易讓人迷失了自我。

唐玄宗李隆基從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淪落到當逃兵、被軟禁,始作俑者,終是自己。

因此,若他少活7年,就是妥妥的千古一帝,毫無爭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