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府兵到宋徵兵, 這一變化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變化

百科探密 發佈 2024-05-09T09:37:55.671174+00:00

唐初承襲了南北朝時期的軍隊制度,又在宇文泰建立的兵馬制度的雛形上,提出了「以農為本」的方針,將田地分給士卒,免除賦稅,為朝廷省下了一大筆軍費,直到唐開元天寶年間。

唐初承襲了南北朝時期的軍隊制度,又在宇文泰建立的兵馬制度的雛形上,提出了「以農為本」的方針,將田地分給士卒,免除賦稅,為朝廷省下了一大筆軍費,直到唐開元天寶年間。

府兵依附的均田體制被打破,朝廷兵制被迫轉向募兵制,這一過程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轉折,符合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體現了各個時期軍隊體制的差異。

府兵制度的建立,是建立在一定的條件下,為士兵提供足夠的土地,保障他們的社會地位,以及免稅的條件,而徵兵制度的實施,就是要有足夠的財政收入,才能滿足軍隊的需要。

從唐末清初到宋初,我國的社會發展經過了一個從戰亂到鼎盛、到分裂、最後統一的複雜過程,軍隊制度也在不斷地變動。

一、府兵崩潰

府兵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速集結軍隊,而且不需要太多的軍費來維持,而軍隊的駐紮方式也讓大唐的軍隊在軍隊中占據了很大的優勢,但也有一個極限。

屯田制度和免徵賦稅是軍隊賴以生存的兩大支柱,到了唐朝中期,由於土地兼併的加劇,生產關係上出現了租戶和難民,朝廷沒有足夠的土地來供養軍隊,怎麼可能免除賦稅?

按照朝廷的規矩,軍隊在戰爭中需要自己準備食物和武器,國家是不會給的,沒有土地,誰會去當兵?

而且,府兵制度是在地廣人稀的時候建立的,到了唐代,由於人口太多,根本支撐不住軍隊的運轉,軍隊裡到處都是逃兵,所以唐代政府採取的措施就是將權力下放給各地,藩鎮制度進一步惡化。

藩鎮的政治已經脫離了朝廷的控制,士兵們只知道節度使,卻不知道皇上是誰,而是節度使和私兵,而唐廷內部的情況,也讓他們意識到了徵兵的重要性。

二、藩鎮分治

自安史之亂之後,唐代的中央與地方,特別是河北藩鎮之間,雖然表面上保持著團結,但實際上卻是徹底的分裂,唐廷也不願意接受這場戰爭,所以開始招募軍隊。

然而招兵買馬所需的財力龐大,是唐廷最頭疼的問題,結果卻是,在討伐藩鎮之前,唐廷內部便被宦官把持,甚至有太監與節度使串通,唐代早已形同虛設。

周柴氏在大小藩鎮的征戰中,幾乎一統,但是趙匡胤的插手,讓陳橋叛亂,一個還沒有完全統一的北宋,趙匡胤要做的,就是如何選擇軍法。

三、徵兵的依據

太祖繼位,建國後,就開始削弱武將的力量,在「舉杯換盞」的情況下,朝廷掌握了大權,而且還刻意壓制了武將的地位,重文輕武的局面開始顯現出來。

這還不算,因為有了唐朝的前車之鑑,太祖派兵鎮壓了各地的諸侯,掌握了大部分的軍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接下來就是建立內部的軍隊制度,而這一次,北宋採取的是徵兵制度,也就是說,朝廷會給軍隊提供糧食和武器。

當然,北宋在這個時候實行徵兵制度,也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環境,藩鎮割據,百廢待興,而那些從土地上轉移過來的勞工,則是北宋徵兵的主要目標。

從唐代到北宋,我國的軍隊制度從軍隊到藩鎮的私軍,到徵兵,再到現在的社會,地廣人稀,百廢待興,節度使一家獨大,與朝廷分庭抗禮,最後是土地兼併的加劇,大量的工人生活不能自理,北宋的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為募兵制的形成打下了堅實基礎,從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轉換在北宋時期完成。

兵制是反映封建社會實際情況的最好體現,唐代軍隊、藩鎮、私軍、北宋徵兵,無不體現了當時的特點,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軍隊死於均田制,人口密集的唐國再也沒有了土地,軍隊的基礎也就沒有了,土地的吞併也加快了軍隊的崩潰,但唐朝的想法是,節度使可以自己招募軍隊,這等於是將自己的命運交給了其他人。

北宋時期,朝廷沒有限制土地兼併,反而注重經濟發展,大量的社會勞動力通過分流,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徵兵制度就是如此,北宋之所以會出現冗員,就是因為朝廷有軍隊,有足夠的資金,所以,這也是北宋最大的「特色」。

參考文獻《唐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