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貨櫃堆積如山,外貿人挺住啊!

冰川思想庫 發佈 2024-05-09T12:02:53.022405+00:00

訂單減少的原因是,流失+需求減弱,總結起來就是一部分被人搶跑了,一部分需求消失了。最近看了不少公號文章和報導,都在說現在外貿形勢不好,訂單下降導致工廠停工,大批工人找不到事做。

訂單減少的原因是,流失+需求減弱,總結起來就是一部分被人搶跑了,一部分需求消失了。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丨老鳳1974


最近看了不少公號文章和報導,都在說現在外貿形勢不好,訂單下降導致工廠停工,大批工人找不到事做。


為此,我專門做了一些資料搜集,還直接去問了一些在外貿行業做事的朋友,他們給我提供了不少一手信息,同時還提了不少建議。我在這篇文章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情況確實有點嚴峻。從媒體報導和網絡上流傳的一些視頻來看,一些曾經繁忙的港口,空貨櫃堆積如山。


圖/視頻截圖


眾所周知,貨櫃趨勢是經濟繁榮和貿易進出量的重要指標,目前市場前景似乎趨於黯淡。過去一年,寧波、上海和新加坡等亞洲主要港口的貨櫃租賃和採購價格大幅下跌,而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


有媒體也注意到了這個場景,在他們的報導里就提到,在通往深圳鹽田國際貨櫃碼頭的高速公路上,等待運輸貨櫃的空卡車組成了近一公里的車隊。


那麼有朋友要問了,看數據,我們去年的出口量是創了新高的啊,新華社都發文證實了。


圖/網絡


這個問題,我也問了一些外貿人,他們的說法是訂單要轉化成履約的合同是需要時間的,去年上半年做的,是前年接的單;去年下半年做的,是去年上半年接的單。


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各種訂單的數量就趨於下降,因此反映到現在的狀況,就是訂單少了,工廠沒事做。為此我專門去看主管外貿的商務部的說法。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進入2023年,全球經貿形勢變得極其嚴峻,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我國外貿領域的主要矛盾,從去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已經轉變為當前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


李司長的話,證實了訂單確實在減少,甚至在他的發言中,我們還能看到訂單減少的部分原因,那就是去年的履約能力不足。


長三角的經濟發動機上海,在去年4月到6月期間就不太能談得上履約能力。物流都快停滯了,還怎麼按期履約呢?


與此同時,印度、越南都在搶生意和訂單。而這個趨勢,已經持續了一陣子,並會在可見的將來持續下去。


比如有家勞動密集型的大企業裕元鞋廠,也已經搬遷了。


1989年落戶東莞的裕元鞋廠,在頂峰時期員工有12萬人左右,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的鞋廠,巔峰時它占據了東莞市高埗鎮半個鎮區,出口總值占據了高埗鎮50%的份額。2007年,裕元鞋廠年產值就達到數十億美元。


▲人去樓空的裕元鞋廠(圖/微博用戶@唐巴馬)


現在他們搬去了越南,人去樓空,偌大廠區還有1200人左右在留守,與此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和訂單,自然也就同步轉移。


如果你沒聽過裕元鞋廠,你總聽過耐克、阿迪達斯、New Balance、Puma等等大名鼎鼎的品牌吧,其實都是在這家工廠代工的。


產業鏈轉移導致的訂單減少,最直觀的後果就是工人找工作更難了,供過於求的勞動力市場工價節節走低。


深圳的平均小時工價,2021年大約在26元,去年就掉到20元,現在18元也有人干。而且,還不是你想干就能幹,高學歷人家就不要。


用人單位的選擇很好理解,高學歷人才在這種低端崗位肯定不會做得長久安穩,小學文化又不足以理解工作的要點,初高中學歷自然最受歡迎。




02


當然,訂單的減少,原因還有很多,也不單是去年履約能力缺失導致的流失和部分低端供應鏈的轉移,還要考慮到美聯儲加息,對於需求端也是重大打擊。


2022年3月開始,美聯儲加息7次,累計加息425個基點,最終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4.25%-4.50%,達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到了2023加息繼續,半個月前美聯儲又上調25個基點至4.5%到4.75%之間。


美元流動性被抽緊,打壓了美國這個最大消費市場的需求能力。所以,今年其實不僅是中國的工廠日子不好過,其他以出口為主業的國家,也不是太好過。


有一位在越南做家具貿易的朋友在網上吐槽,他們的訂單比去年少了50%以上。


一位在緬甸做服裝廠的老闆說,他們最近解僱了1/3的工人,去年的活做完後,現在的訂單有一點但很不飽滿,以他工廠的微薄利潤是養不起閒人的。


一位在南通做外貿的老闆也說,他感覺每家公司訂單都不多,因為成本在那擺著,價格做不下來。


因此,訂單減少的原因是,流失+需求減弱,總結起來就是一部分被人搶跑了,一部分需求消失了。


搶跑的,可以去搶回來。這兩年花錢太多,放開後大家一看錢包都是空的,不僅外貿人急,地方政府也急。去年年底,大批地方政府就帶著人跑出去搶訂單了。


▲浙江省啟動「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圖/網絡)


關鍵是,訂單丟起來容易,要再搶回來,是不是要拿出更大的誠意和優惠?至於消失的部分,那就誰也沒轍了。只能等美聯儲轉換貨幣政策,重新寬鬆。


所以,根本解決方案是要轉型,這些做外貿的朋友都知道要轉型,往高科技轉,往高附加值轉。人無你有,那麼你的產品一定不愁賣;人有你更好,你的訂單也不會缺。


但這並不容易,無論是人無你有還是人有你好,都需要強大的創新能力和文化底蘊。但若永遠停留在代工和初級工業品的層次,哪缺不了你呢?


因此,由代工轉為做自己的產品乃至打出自己的品牌,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另外就是繞過中間商,直接面對C端,面對歐美的老百姓去做生意。南通有個外貿小團隊,去年正常外貿做了1500萬人民幣,外加200萬美金的跨境電商業務。算起來直接在C端賣的貨值,都趕上他們的主業了。



03


你看,建議都有了,就是一方面要努力轉型升級產品,一方面去做跨境電商做零售。


講真,這些外貿人都太努力了,他們已經殫精竭慮拼盡全力去開拓市場,去撈訂單做生意。主觀上他們為了多掙錢,客觀上他們給製造業創造了訂單,保住了就業。


當然,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也要看歷史進程。我們不斷地呼籲和平共處,就是經濟發展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如果地緣政治形勢持續惡化,那是外貿商和製造商們,再怎麼努力都難以解決的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