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十,不再走親訪友,習慣獨來獨往,有這幾個目的

舒山有鹿 發佈 2024-05-09T14:03:21.959734+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逢年過節,傳統的人們都會「走親訪友」,跟不同的人交往。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聯繫感情,增進親人之間的情分。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隨著農村的變遷,我們發現,「走親訪友」的人越來越少了,反而獨來獨往的人,那是越來越多了。

逢年過節,傳統的人們都會「走親訪友」,跟不同的人交往。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聯繫感情,增進親人之間的情分。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隨著農村的變遷,我們發現,「走親訪友」的人越來越少了,反而獨來獨往的人,那是越來越多了。

有社會學家提出了這麼一個觀點,工業社會取代了農業社會,血脈親情就被斬斷了。信息化社會的到來,讓一切的感情都變得冰冷起來。

就拿「交往」這件事來說,以往我們都喜歡面對面交往。如今,我們都喜歡線上交際。同時,我們對網友的態度,貌似比對親戚朋友的態度,還要好。

這種現象,在老一輩看來,那是不正常的。而在70後這代人眼中,那是可以接受的。試想,就連70後也接受了這種新的觀念,那80後、90後以及新生代,不就越活越冷漠了嗎?

人到五十,不再走親訪友,習慣了獨來獨往,多半說明了這些問題。

一、生活的壓力,讓人心失去了溫暖。

談到「壓力」,很多人都覺得壓力能夠促進人的發展,挖掘人之潛力,只是,他們都忽視了一點,過度的壓力,那是會扭曲人心的。

為什麼如今的中年人都過得不快樂,為什麼憂愁的70後,會越來越多,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再溫暖?

最關鍵的原因,就是生活的壓力太大了。人,沒有喘口氣的時間,也沒有休息的假期,那他們拿什麼來聯繫感情呢?也許,他們連活得安穩一點,都成問題。

從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層次來說,最低級的需求,便是生存和生理的需求。而感情交流,則屬於中高級的需求。也就是說,無數人,連最低級的需求,都無法滿足。

就拿一年無休的中年人來說,他們辛辛苦苦賺錢,就是為了一日三餐,養活家庭。到頭來,壓力越來越大,錢越來越不值錢,那他們的心,就只剩下冰冷了。

人過五十,沒有了走親訪友的熱情,很正常,因為生活本就不易。

二、人與人之間的攀比,讓人厭惡。

網絡上有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你不再喜歡跟親戚往來?

下面有一個高贊的回答:「每一次的交往,都跟無休止的攀比有關。攀比的次數多了,人也就累了。是否繼續往來,也不在乎了。」

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回到鄉下,希望跟老家的親人朋友相聚。沒想到,一看到他們,這「攀比」就開始了。

別人會看看你的車是否奢華,會瞧瞧你穿了什麼衣服,是不是名牌,同時會問你賺了多少錢,工作待遇好不好,房子大不大,資產多不多。

說得難聽一點,這般挑剔,就跟丈母娘挑女婿一樣。對於這種攀比的行為,我們雖然在表面上不會說什麼,可在內心深處依舊會特別厭惡。

只要產生了厭惡的心理,就會出現「不再往來」的想法。慢慢地,這親緣關係,就從熱烈走向冷漠,從冷漠走向盡頭了。

三、逐漸把「人心險惡」看透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當你看透了險惡的人心,那你就對他人沒有任何的期待了。

期待他人,那是小孩子的做法。記得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們好。沒想到,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

這「一廂情願」的次數多了,受到的傷害也會數不勝數。要知道,你對別人好,不見得別人就會對你好。也許,別人還會害你。

就跟《農夫與蛇》中的農夫一樣,他好心救了一條即將被凍僵的毒蛇,沒想到毒蛇在甦醒之後,第一時間咬了農夫一口,而不懂得感恩。

現實中的人心,其實比「毒蛇」還要可怕。所謂「楚客莫言山勢險,世人心更險如山」就是這個道理。

當你看透了世道人心,那你選擇「獨來獨往」,也是一種覺悟。至少,可以讓自己不再被人傷害,活得更安穩。

四、只希望「一家人」安好。

跟別人往來,就說明我們還對別人有希望,依舊把真心寄托在別人的身上。

現代人,貌似越活越現實了。他們知道把真心寄托在外人的身上,毫無意義。因此,他們就把真心寄托在家人的身上,讓自己回歸到家庭當中。

「回歸」家庭,是我們這輩子的使命。不少糊塗的人都比較叛逆,覺得家庭的家人不好,外人或者親戚才好,如此「輕重不分」,註定要吃大虧。

吃的虧足夠多了,撞南牆的次數也數不勝數了,那我們才會反思,到底是外人好呢,還是家人好呢?說實話,肯定是家人好。

在這個世上,除了父母和家人,沒有人希望我們過得好。哪怕親如兄弟姐妹,也會在我們賺錢的時候,希望我們倒霉,見不得人好。

看透了人性,就回歸到家庭當中,過點簡單的小日子。獨來獨往,終究是必然的宿命。

文/舒山有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