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考更公平,身為國寶級心理學家的她,卻鮮為人知

新東方 發佈 2024-05-09T19:54:00.947487+00:00

而在我們的高考改革中,「公平性」是大家始終關注的重點,在這一點,一位心理學家、教育家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內容來源:新東方教育服務官微


前兩天的文章,我們和大家聊到了新高考改革。眾所周知,我們的高考改革經歷了很多個時期。


從近幾十年來看,有高考恢復和重建時期、多元化改革時期、深化改革時期等等。


而在我們的高考改革中,「公平性」是大家始終關注的重點,在這一點,一位心理學家、教育家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她的心理測量讓高考出題向著越來越公平化的方向發展,她用心理學讓教育發生了質變,她就是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張厚粲先生。


去年12月底,她以95歲的高齡逝世,名字永遠留在了歷史,貢獻讓這個世界火種永遠燃燒。


紀錄片《盟事》


01


張門有女,夢想當「間諜」


張厚粲先生是晚清名臣張之洞的孫女,小時候她就對「因材施教」這個教育理念,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學什麼都很快的她,不喜歡循規蹈矩,因為數學作業題都會,所以就不喜歡寫。

而她遇到的又是一位古板認真的數學老師,看待學生的眼光千人一面,教學方式又刻板不懂變通,從沒想著去了解學生的想法,這讓對課堂知識總是「吃不飽」的張厚粲先生很是苦悶。


紀錄片《盟事》


於是小小年紀她就開始思考什麼是教學的本質:一定不是千篇一律的課程和整齊劃一的考核標準,因材施教才能發揮出個體潛能。


這個想法,從小學延續到了她的高中時期。

生性愛冒險的她原本想當個颯爽的「間諜」,覺得自己有優秀的身體素質、不差的隨機應變能力,就差把握旁人的心思、防範危險。

正好看到清華畢業的一位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大大的「PSYCHOLOGY」單詞,她才知道:

天底下原來還有一門學科研究看不見摸不著的心理活動,叫作「心理學」,這完美契合了她當「間諜」的夢想。

於是,高中畢業時,很多學生都選擇理科專業,只有她選擇了心理學。


紀錄片《盟事》


不過這個決定讓老師們大跌眼鏡,感到驚奇又遺憾,都覺得她應該去上數學系。而老師們的意外反應,也讓她再次對「因材施教」這個教育理念心有所感:

「因為自己的『異類』,我深深體會到人各不同,對『因材施教、知人善任』心嚮往之。


可怎麼就沒人知道我要什麼,沒人因我這材來施教啊?好,我自個兒摸索!所以,我認定心理學了。」

一個看起來「異類」的女孩,就這樣開始了她的心理學之路,也因此改變了多年後億萬學子。

02

用心理學讓高考更公平

在求學時期,她是同系學生中最優秀的,因而留校任教,並成為「最年輕,極會講課」的女教師。

1952年,院系大調整,張厚粲隨著被拆分的輔仁大學來到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併入教育系,歸進「教育心理學」的門類。

她一人教授《普通心理》、《實驗心理》、《心理統計》、《心理測量》四門課,白天忙得都沒時間和學生討論問題,於是晚上她家的大門永遠為學生們敞開,師生總是一聊就聊到12點。



教課的時光忙碌而充實,接下來影響她和億萬學子的研究,則是讓人激動而緊張。

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可在高考這樣大規模的選拔性考試中,究竟要怎樣出題才能保證公平性呢?

此時,心理測量學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因為心理測量學的基本問題,就是一種測量手段能否準確、高效地反映受測者的某方面特質。

心理測量學適用在選拔性考試上,就既要確保同樣的答案能夠獲得同樣的得分,還要保證題目難度適中,不至於讓所有人全都做出來,也不能讓所有人都做不出來。

於是張厚粲帶著六七名學生,在當時有限的條件下,用紙筆分析了過去多年的全國高考數據,得出了令人驚訝的分析結果:

高考評卷的主觀差異極大,同樣一篇高考作文,在兩個閱卷老師的手底下,得分相差可能超過二十分。


在眾多科目中,只有數學高考成績可以比較好地預測學生在大學的成績,政治、語文等科目的高考成績則鮮有預測功能。這就說明,這些試題在檢驗出學生水平方面,效果並不好,不能很好地篩選不同水平的學生。


為什麼會這樣?結果指向了「分數公平問題」。


紀錄片《盟事》


當時的高考,看的是各科卷面分相加後的總分,乍一看很公平,但張厚粲指出了其中的問題:

比如1984年高考,最有質量的數學卷難度很大,各省的及格率最低的只有0.73%,學生的卷面分數自然低。


這就導致對總分影響較大的科目,不是數學,而是前面說的評分差距很大的科目。這樣一來,考試的公平性就打了折扣。

於是,張厚粲聯絡各地教育廳開展了高考改革的試驗性探索,比如用標準分代替原始分的建議,也就是通過一套公式把原始的卷面分進行換算。

她對高考改革的研究和舉措,不僅讓高考的命題、考試方式等從依靠經驗走向依據科學;

還讓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心理測量在人才選拔方面的科學性,提出的多條建議如今已經成為教育界的共識。


紀錄片《盟事》


1985年,張厚粲應教育部的邀請,為地區招辦以上的培訓班講測量理論,讓中國高考標準化;她主持的「高考標準化廣東區試驗」更獲得了全國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基於她主持的中國高考的測量學研究,為高考改革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厚粲不僅被視作「把心理測量理論帶入中國考試的第一人」,也被國際同行譽為「中國現代心理測量之母」。


03


將認知心理學引入中國第一人


讓高考更公平化,是張厚粲用心理學讓教育發生質變的起點,並不是終點。

現在人們對認知心理學的很多研究,已經成為了我們現在熟知的概念:學習就是認知結構不斷變化和重組的過程、良好的認知結構是學習的核心等。

但在當年,認知心理學對國人而言,還是很新的概念。

80年代,在國外認知心理學風頭正勁的時候,張厚粲敏銳地意識到認知心理學的重要性,將認知心理學引入國內;



更帶領團隊將國外久負盛名的韋氏兒童智力量表應用於中國青少年測試,修訂《瑞文標準推理測驗》、編制《中國兒童發展量表》等,使測驗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和發展。

雖然是引進國外的量表,但在設計給中國孩子的問題時,她一點也不含糊:

選取1833名兒童初測,再根據數據逐題分析,單單修改題目這個工作,就花了兩年時間。之後,又再次在全國實測繼續完善。最終測試人數達到2237人,整個修訂工作歷時六年。

1986年,《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二版中文修訂版終於發布,此後在國內一直被使用了30多年。


紀錄片《盟事》

儘管張厚粲曾自謙,自己是一個「馬馬虎虎、經歷不怎麼順當的人」,但正如《人類群星閃耀時》書中那段話:

「一個民族,千百萬人裡面才出一個天才;人世間數百萬個閒暇的小時流逝過去,方始出現一個真正的歷史時刻,人類星光璀璨的時辰。」

她看待心理學和教育時超越時代的視角,她推動教育發生質變的巨大影響力:

讓她不僅成為公認的學術泰斗,更成為我們歷史中一顆永不隕落的啟明星,璀璨而不渝地照耀著。

04


最青春90後,最值得追的星


耕耘幾十年,到了晚年,90多歲高齡的張厚粲仍奮鬥在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科研一線,耳聰目明、思維敏捷,被學生戲稱為「90後少女張老師」。

喜歡喝咖啡吃香蕉,沒事自己騎個自行車上下班,喝酒喝高了,執意不要人送自個顛回家。

一次課堂上,她因為腿腳不方便而拄拐,但一上講台,她卻和同學們「不服輸」地說道:「你們看我的性格是拄著拐杖的性格麼?過十天就好了。」


紀錄片《盟事》


對教學、對學術、對研究發自內心的熱愛,讓張厚粲雖已至耄耋之年,卻青春依舊。


堅持自己還沒做到頭呢,還可以繼續往下做,還能再帶一些人走一點。


紀錄片《厚·粲》


所以哪怕後來,她與世長辭、斯人已逝,但她永遠以赤子將精神為火芒,點亮前進路的模樣,活在人們的記憶中。

如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劉嘉在悼詞中所說:「在追思會上,愛她的人,敬重她的人,還在想起她,懷念她。

更重要的是,這種思念並不會因為今天的追思會停止,因為每一次我向學生講授,張老師的思想就會從我這裡傳到我的學生心裡,變成他們思想的一部分。

待我逝去,我的學生又會將這些思想傳遞給他們的學生。薪盡火傳,人類的文明以此延續。從這個角度上講,張老師並沒有真正的離開我們,她在我們生生不息的傳承之中而不朽。」

參考資料:

1.外灘教育:兒時被視為「異類」,日後卻成心理學大家,她用一生研究為中國人才選拔帶來質變

2.京師心理大學堂:「一個馬馬虎虎、經歷不怎麼順當的人」 丨紀念張厚粲教授

3. 知乎劉嘉:悼張厚粲老師

4.《教育測量學:高考科學化的技術保障》

5.《張厚粲:我與心理學》

6. 紀錄片《厚·粲》

7. 口述歷史紀錄片《盟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