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設計中的朋克,新浪潮平面設計風格

設計史太濃 發佈 2024-05-09T20:45:13.779951+00:00

在此之前,史太濃需要跟大家搞清楚「新浪潮「這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也是史太濃內容特色,必須盡力釋疑,每當遇到容易疑惑的概念,都要盡力談清楚。

本次我們又要將鏡頭切換到歐美,跟大家聊一聊「新浪潮平面設計風格「。


在此之前,史太濃需要跟大家搞清楚「新浪潮「這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也是史太濃內容特色,必須盡力釋疑,每當遇到容易疑惑的概念,都要盡力談清楚。


何謂「新浪潮「?


「新浪潮「的英文原文是」New wave」,如果直譯,其實是「新一波」的意思,因為wave作名詞的時候代表波浪,海浪或者衝擊波。



所以「新浪潮「跟中國人常說的」長江後浪推前浪「中的「後浪」意義接近。


根據可以追溯的記錄,最早使用「newwave「一詞來形容群體的是1957年的法國《快報》(L『EXPRESS)雜誌女記者吉魯,當年她以圖書形式出版了《快報》增刊,名字就是」新浪潮:青年的肖像「,探討二戰後法國青年在生活與思維方式上的轉變。



隨後這個名詞被影評人在1958年時候用來形容法國一系列以表現個性為主的電影,稱之為「新浪潮電影「,代表作品有法國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François Truffaut)執導的《四百擊》及《淘氣鬼》等。



新浪潮電影具有低成本製作的特色,喜歡運用長鏡頭凸顯主觀感受、甚至使用違反拍攝常識的晃動鏡頭、喜歡跳剪、設置畫外音等操作,反正是各種不同花式的手法突破。


隨後「新浪潮「這個名詞就被不同評論家用作形容不同領域的文化藝術活動新力量,比如20世紀70年代的」新浪潮音樂「,主要指以」朋克搖滾「樂風為核心的流行樂。



香港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曾經出現一批30歲左右年輕導演,他們的作品也被稱作「香港新浪潮電影「,主要在中國港澳台產生影響,我們如今熟悉的許鞍華導演,徐克導演就是在那個階段出道的。



而平面設計界的「新浪潮風格「也在70年代誕生,同一時期,不同文化藝術領域的發展往往會產生聯動,比如我們42回談及的」嬉皮士「風格跟甲殼蟲樂隊密切相關,因此也有人將平面設計中的新浪潮喻為「朋克風格」。


新浪潮風格的開路者是德國平面設計師沃夫根·魏納特(Wolfgang Weingart)。



新浪潮平面設計運動


魏納特生於1941年,曾經在德國斯圖加特一所學院接受為期兩年的圖形藝術課程,掌握過印刷排版與版畫製作方面的技術。


1964年時候年輕的他去到瑞士巴塞爾發展,曾經師從瑞士平面設計大師埃米爾·魯德(Emil Ruder),魯德是瑞士平面設計風格(也就是國際主義平面風格)的主要貢獻者之一,尤其是排版風格獨樹一幟。



所以魏納特掌握過紮實的國際主義風格,他後來開始在瑞士巴塞爾設計學院擔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日漸對國際主義風格感到厭倦,認為這種刻板風格必須進行大規模改革。


但這樣的想法在瑞士缺乏支持,在瑞士設計界大家都認為瑞士平面設計風格神聖不可侵犯,而轉機出現在1972年。



這一年魏納特受邀到美國八所重要的設計學院作演講並展示自己的探索性作品,當時美國經過漫長的國際主義風格壟斷已經非常不耐煩,所以才會誕生嬉皮士風格等一類探索。


但嬉皮士風格畢竟並非主流,所以大家非常希望繼續尋找更多的有效突破,毫無疑問,魏納特的新平面風格讓美國人眼前一亮。



他的設計都首先遵從國際主義基本排版原則,然後喜歡對內容中的字體、編排的粗細方式進行強烈的形式主義加工,很少用插圖,假設使用也是拼貼方式為主,所以看起來很鬧騰,克服了國際主義那種單調與刻板。



而且魏納特在1968年到1974年期間都在努力探索新的字體系統,因此大家看到他很多早期作品都是運用字體為主。


其組合風格有強烈的蘇聯構成主義特色,用非常簡單的幾何圖形作為字體基礎,然後進行粗細不一的筆畫製造出強烈平面視覺效果。



魏納特還覺得平面設計中的文字內容沒必要完全放在一起,而喜歡對其進行切割、分解、重組等一系列加工,增加排版趣味性。


有時候對插圖也會這樣動刀子,由此形成很有標識性的個人風格,但在信息傳達的功能層面上其實會造成削弱。



史太濃很早之前就提出過一種觀點,認為「審美也是功能的一種」,因此好的設計往往源自目的性的克制及取捨,具體表現要以設計目的為導向。


魏納特還善於運用製版照相機(復照儀)作為工具,對已經設計好的版面進行變形、改良、歪曲、疊加圖像等處理,變成一種設計形式,讓設計五光十色,撲簌迷離,擁有一種超現實主義韻味,生動,跳脫。



這個時期的作品以一系列藝術展覽海報、演出海報為主。


因此美國設計界表達了希望魏納特留下來發展的想法,魏納特自然也非常高興,就像俞伯牙遇到鍾子期,而且買一送三,他還遊說了另外幾位瑞士巴塞爾學院的優秀設計青年一同到美國,共謀發展。


其中包括丹·佛里德曼(DanFriedman)、艾普里爾··格萊曼(April Greiman)跟威利·孔茨(Willi Kunz),他們一起組成了非常有力的平面設計組織,帶動了當時美國平面設計的突破發展,史稱「新浪潮平面設計運動」,並將其歸納到後現代風格陣營。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幾位插班生分別有什麼代表性新浪潮設計作品。


新浪潮風格作品


首先登場的是1945年生於美國的佛里德曼,他曾經就讀過烏爾姆設計學院(詳見史太濃版本【世界現代設計史】),後來再到瑞士巴塞爾深造成為魏納特的學生。



因此佛里德曼的學歷放在設計圈就是絕對的高材生,到了美國後他受聘到耶魯大學及費城藝術學院擔任設計導師,為期三年,教學期間他積極倡導魏納特那種突破國際主義的探索風格。


原因有二,其一是他認同魏納特這種探索可以讓平面設計的功能性及趣味性更加平衡,其二是他有預感當時逐步發展的電腦技術將會對設計形式產生巨大衝擊,主流風格必然不再是國際主義,這也就是後來發生的數碼革命。


此為後話,我們將有專門章節講述。



佛里德曼的最大設計特點是重視對比,尤其是採用幾何圖形與有機圖形之間的對比,他喜歡在平面設計中融合肌理、空間布局及攝影圖像,其中字體之間的關係處理很考究,這跟他受過紮實的國際主義風格教育密切相關。



後來他在1975年離開講台到過不同設計公司參與商業項目,知名的客戶包括花旗銀行與波普藝術家哈林,美國服裝設計師威利史密斯等。


佛里德曼的創作範圍除了平面,還有家具及雕塑,在1994年之後他再重返講台,在庫珀學院(Cooper Union)任教。



比他年輕三歲的格萊曼則是一名女設計師,她後來屬於最早將電腦技術作為設計工具的設計師之一,所以後面的章節還會有她戲份。



格萊曼的新浪潮風格探索方向基於魏納特最初字體改造方面的打破為基礎,最大特點是以平面二維技術讓版面產生三維效果,有空間結構及錯視感,形成強烈個人特色。


而且她平面設計中的幾何圖形往往有明顯運動趨向,看起來像圖形在漂浮滑動,顏色計劃上也有波普特色,版面充滿活力。



她曾經參與過我們40回談及的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設計工作,創作了一張令人難忘的海報,海報主體是運動員健碩的雙腿,背後是明亮藍天,有強烈超現實主義特色。


同在那幾年,她開始擔任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Institute of the Arts)設計部負責人,深入研究攝影圖像與平面設計的融合,為加州設計出不少藝術海報,成為加州地區新浪潮風格探索的代表作。



而在瑞士土生土長的威利·孔茨最大設計特點是完全放棄國際主義中的網絡系統,用更加自由的方式進行排版。


這種方式如果放在國際主義平面設計方法論中其實也算有論述,叫自由網格,這是一種讓人感覺很取巧的命名,因為已經背離該風格的基本氣質。



毫無疑問,這種設計方式需要設計師有「很毒」的眼睛,就是設計中的秩序感不再受理性支配,而是由感性作主,這種感性則基於大量理性練習而構成。


孔茨曾經在1973年時候為老師魏納特代課,擔任巴塞爾設計學院導師,將自己的探索風格用以訓練學生,跟學生一起完成了一個重要設計課題,名為《十二個版面詮注》(12 typo graphical interpretations)。



這是一本將加拿大哲學家麥克盧漢(MarshallMcluhan)著作進行視覺化處理並且完全手工印刷的書籍。


書中通過版面對比,象徵幾何圖形運用,字體不同的疏密行距的組合,與麥克盧漢的哲學思想進行契合,表現出色。


孔茨後來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的設計除了主張自由排版外,另一特點是非常重視信息,他認為平面設計中,整個結構都必須為傳達信息服務。



我們在看他的作品時候,如果細心感受,就發現版面雖然具有新浪潮那種活潑特徵,但信息本身環環相扣,沒有損失傳達功能。


因為他的版面結構大部分由信息主次推導出來,這種對信息高度重視的表現讓他在江湖上獲得「信息建築家」的稱號。



因此在新浪潮風格中,孔茨屬於能平衡功能與形式的一位傑出代表。


本期故事就聊到這裡,感謝各位,下期再會!

關鍵字: